不良事件報告制度與流程

2023-01-12 12:48:06 字數 1052 閱讀 3108

不良事件報告制動是發現醫療過錯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防範醫療事故 、提高醫療質量、保障患者安全、促進醫學發展和保護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為打到衛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標,落實建立與完善主動報告醫療安全(不良)時間與隱患缺陷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1、 目的規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動報告,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及時發現醫療不良事件和安全隱患,將獲取的醫療安全資訊進行分析,反饋並從醫院管理體系、執行機制與規章制度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持續改進。

2、 適用範圍適用於院本部發生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與隱患缺陷的主動報告;但藥品不良反應/事件、醫療器械不良事件、輸血不良反應、院內感染個案報告需按特定的報告**和程式上報,不屬本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內容之列。

3、 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的定義和等級劃分

(1) 不良事件定義:醫療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臨床診療活動中以及醫院執行過程中,任何可能影響病人的診療結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負擔、並可能引發醫療糾紛或醫療事故,以及影響醫療工作的正常執行和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2) 不良事件等級劃分:按事件的嚴重程度分4個等級。

ⅰ級事件(警訓事件)——非預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進展過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喪失。

ⅱ級事件(不良後果事件)——在疾病醫療過程中是因診療活動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機體與功能損害。

ⅲ級事件(未造成後果事件)——雖發生了錯誤事實,但未給病人機體與功能造成任何危害,或有輕微後果而不需要任何處理可完全**。

ⅳ級事件(臨界錯誤事件)——由於及時發現,錯誤在對患者實施之前被發現並得到糾正,患者最終沒有得到錯誤的醫療護理服務。

四、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流程

處理程式當發生不良事件後,報告人科採取多種形式,如填寫書面《醫療不良事件報告表》或**報告給相關部門,報告事件發生的具體事件、地點、過程、採取的措施等相關內容,一般不良事件要求24-48小時內報告,重大事件、緊急情況者應在處理的同時口頭上報告給相關上級部門,職能部門接到報告後立即調查分析事件發生的原因、影響因素及管理等各個緩解緩解並制定改進措施。針對可是報告的不良事件,相關職能部門組織相關人員分析,制定對策,及時消除不良事件造成的影響,盡量將醫療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

不良事件處理流程

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及流程

一 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的定義 本制度所稱醫療安全不良事件指在臨床診療活動中以及醫藥執行過程中,任何可能影響患者的診療結果 增加患者痛苦和負擔並可能引發醫療糾紛或醫療事故,以及影響醫療工作的正常執行和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二 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的類別 1.病房診治問題 包括錯誤診斷 嚴重漏洞 錯誤...

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與流程已列印

護理缺陷 不良事件 登記報告及管理制度與流程 一 各科室建立護理缺陷 不良事件 登記本,每月必須將所發生的護理缺陷如實填寫,並上報護理部。二 發生護理缺陷 不良事件 後,應本著患者 安全第一 的原則,迅速採取補救措施,避免對患者健康損害或將損害降到最低程度。三 發生護理缺陷者應立即如實向 長匯報,並...

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制度與流程

濱州市中心醫院 醫療安全 不良 事件報告是發現醫療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防範醫療事故 提高醫療質量 保障患者安全 促進醫學發展和保護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為達到衛生計生委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標,落實建立與完善主動報告醫療安全 不良 事件與隱患缺陷的要求,制定本制度。一 目的 規範醫療 不良 事件的主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