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語文的工具性

2023-01-11 17:45:02 字數 5203 閱讀 4901

守住語文的工具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溧陽市溧城中心小學史建國

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傳統小學語文教學強調語文的工具性,忽略語文教學中的人文內涵,相當程度上把閱讀教學課上成了故事內容或人物思想性格分析課。其基本流程是「劃分段落---講解內容---概括段意---歸納中心----總結寫作特點」導致語文教學中那種肢解課文、繁瑣分析、刻板操練的教法,把理解課文內容當成終結目標,把「閱讀教學」等同於簡單的「內容閱讀」致使學生對語文學習喪失興趣,教學高耗底效。

經過大量的教學實踐和研究總結,《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四個基本理念,這四個基本理念既有教育觀念的根本突破,又把握了語文教學本質特點。

而目前語文教學的傾向,又似乎變得一談工具性,便是技術主義,便是落伍。因此,不想落得「保守」名聲的教師,在「工具性」面前大多三緘其口。語文學科又成為了人文性的天下,而作為語文學科的基本目標——母語教育卻逐漸被忽視。

短短十餘年,小學閱讀教學從「內容分析課」到語言文字訓練課」,再到「加強學生的主體性,凸現語文的人文性,提倡自主、合作、**的教學」,現在又要「反璞歸真」。應該說教學的變化是教學改革的本意,肯定有其自身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作為母語教學,變化如此之快,而且一變往往一哄而起,從乙個極端走向另乙個極端。

比如:現在的小學語文課堂幾乎看不到讓學生劃分段意、歸納段意、歸納寫作特點,難道理解課文時讓學生劃分段意、歸納段意、歸納寫作等這些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就沒有合理之處?新課程提倡小學語文課堂運用「自主、合作、**」的教學形式,結果幾乎所有公開課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教學模式:

學生方面---選擇你喜歡讀的內容;選擇你喜歡讀的方式;你讀懂了什麼?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小組合作;討論表演。教師方面----課件引入;課件再現重點句段;採取多種形式反覆讀課件再現的句段。

這種「課件加自主學習」的教學形式幾乎成為當前小學語文的唯一方法,幾乎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唯一合法的「課型」。從自己的學習實踐中,我發現關於「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教師在認識上、操作上,我們很多時候會出現兩種誤區:1、人文性張揚有餘,工具性卻淡出語文課堂。

2、在理論上接受了「統一學說」,但在具體教學中難以把握,不知如何落實到教學中去。

面對這一現實問題,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把握語文的基本特點,提高課堂效率呢?

一、語文教師必須要明確什麼是「語文」

在總結我國語文教學的得失時,葉聖陶先生說過:「國文沒有取得成績的原因細談起來很多,但是概括起來是對國文教學沒有正確的認識。」而對於國文教學沒有正確的認識,就是沒有弄清語文學科的性質。

當前小學語文界反覆提出語文教學要「反璞歸真」「正本清源」,就是要求語文老師明確語文學科的性質是工具性,它的基本任務是教會學生學會「學語文、用語文」。

張志公先生在他的《說工具》一文中表明了他鮮明的學術觀點:成功的語文教學總是符合語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語文的工具性質,必然會影響語文教學任務的落實。

張志公先生對語文工具性兩個側面的闡述,既有認識論的意義,又有方**的作用,因而是十分精闢的。然而,我們中間不少好心的教師,卻生怕「工具」的提法會忽略語文本身的思想性。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張志公先生指出語文工具與生產工具所不同的特點,便在於它的思想性:它不生產物質資料,而用以交流思想,並且「和思想老是長在一起,分不開」。所以語文思想***性並列的提法是不合邏輯的,也是沒有意義的。

工具性是語文學科的根本特性。這是由語文自身的本質作用決定的。語文課就是教學生掌握語文這門工具的課,工具性就是這門課的根本屬性,由它派生出其他的屬性來:

如人文性、實踐性、開放性、綜合性等。所以,失去了工具性,其他屬性也沒有載體了。同時,其他屬性,都是工具性的內涵或外延的某乙個方面,是題中應有之義,決不能用其他屬性去取代或置換它的根本屬性。

工具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它決定著語文學科生死存亡的命運,失掉了工具性,語文課程就任人擺弄,失掉了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曾交出了昂貴的學費,守住了語文工具性,不僅守住了語文學科陣地,而且能使語文學科在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高速公路上奔跑。至於思想教育、人文精神,只能統一在語言文字的學習過程中,薰陶感染,潛移默化,不能喧賓奪主,另立門戶。

二、堅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正確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與質量總的來說,要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

⒈語文課程的工具性

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包含兩個層次的涵義:(1)單就語文課程本身考察,工具性是指語文本身是一種工具,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就個體而言,人們利用語言,進行思維活動,表達思想感情。

以語言為工具的思維,是思維的最主要形式和最基本的形態;同樣,人的聯想和想象也是通過語言產發和展開的。乙個人的思維、想象能力與其駕馭語言的能力總是成正比的。第二就交際而言,人們利用語言交流思想感情,相互交際,達到相互了解。

語言不僅是人類表達思想的工具,也是人類吸收資訊的工具。人類憑藉語言實現了交流、開闊了視野、拓展了生活空間,形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廣泛聯絡。第三就人類生存而言,語言是文化得以積澱和傳承的載體。

人類幾千年來匯聚而成的文化,一般都是以語言的文字形式表現、記載和傳承的。(2)從整個課程系統來看,語文課程的工具性還表現在,語文的學習還有助於其它學科的學習。葉聖陶老先生說:

「語文是工具。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數、理、化,社會科學方面的文、史、哲、經,學習、表達和交流都要使用語文這個工具」,各門學科的學習都需要聽、說、讀、寫等語文的基本功。

由此可見,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是指語文本身是表情達意、思維交際的工具,可以幫助學好其他學科;同時語文可以傳承文化、傳達社會價值觀以維繫社會的正常運作。人類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掌握語言工具。

⒉語文課程的人文性

作為進行思維、表達思想、交流思想、傳遞文化的工具,語言和思維、思想具有統一性。葉聖陶老先生說:「語言是思想的定型。

所謂定型不僅定思想的形式,同時也定思想的質料,因為語言裡所用的材料就是思想本身的質料,那是二而一的。思想拿不出來,定型成為語言,這才拿得出來,說出來可以讓人家聽見,寫下來可以讓人家看見,人家憑你的語言就可以知道你想的什麼。」這充分說明語言和思想、思維的不可分,而進行思想的過程也是思維的過程;思維活動的過程同時就是語言形成的過程。

恩格斯說過:「語言是從勞動中並和勞動一起產生的。」由此可知,語言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結果。

人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通過思維活動,總是以語言來表情達意。因此語言是與人緊密相聯系的,是與人的社會歷史文化緊密相聯系的,是與人的具體生命活動緊密相聯系的,所以,我們說語文實踐活動是一種在特定的時空中、一群特殊的人——教師和學生雙向的積極的生命運動,是因為生命運動才使得語言及語言文化有今天這般絢麗多姿。

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尊重人,尊重具體的人的生命價值,尊重具體人的文化及其多樣性,是指語文學習過程是實現自我成長的過程,激發人的創造力與生命力的過程。通過語文學習,學生將認識到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博大和世界各地文化的豐富多元,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型和人類文化的營養,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學生還將在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等方面獲得陶冶和培養,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綜上所訴,工具性不僅強調了語文本身是工具,同時強調了語文課程的各種外在目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培養人的工具理性。人文性不僅強調了人不是乙個工具,同時強調了強調了語文課程對於實現人的夢想、價值和追求的意義,其中最核心的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指的就是一種以徹底的人道主義為至高無上的原則,去關注人的如何生存,即對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的關注,以及對人類命運的關心與思索。其實質內涵是重視人、尊重人、發展人。

3、要準確把握新課標準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 這就把語文學科的性質完整地表述出來了,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具有工具性;語文又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統一的。在語文課程標準中,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可以說是像一條紅線貫穿始終的。

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在當前實踐課標的過程中,我們要特別注意已經出現的人文性的泛化,用人文性涵蓋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而忽視工具性。人文性的泛化與工具性的泛化後果一樣,都會嚴重影響語文素養的形成,都會導致語文素養的「營養不良」。

那麼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該如何落實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呢?我就以今天的課(《祖父的園子》)談一談我的教學意圖。

1、加強語言文字訓練,追求語文本色。

在設計本課時我在思考能不能不用課件,而用讀書的方式引領著孩子步入「祖父的園子」,讓孩子去感受、揣摩、體驗、感悟,與課文對話,與作者交流。就這樣簡簡單單地教語文,本本分分地為學生,扎扎實實地求發展。例如在「體會我的自由」時就是圍繞課文解決了兩個問題:

我跟著祖父在園子裡做了些什麼?祖父與我整天在園子裡勞作,我真的是在勞作嗎?我引導學生加強語言文字訓練,做到讀中感悟,整體感悟作者自由的童年生活。

2、聽說讀寫,和諧統一。

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還得抓住「語言」不放,字、詞、句、段、篇,讀準、讀進去,再表達出來;還得抓住「能力」這個核心,感悟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聽說讀寫,是學語文的根本任務之一,注重這些,才能讓語文課真正散發語文味。而現在的課堂除了「讀」,就是「說」,除了「說」,就是「讀」,沒有別的任務了,「寫」呢?

「讀」「說」是「寫」的基礎,但不能代替「寫」,更何況「說得好」與「寫得好」相去甚遠。現在的教材在「讀」「寫」分離的有意創意上恰恰成為「讀」「寫」結合的天然屏障,教材規範化的語言如何內化為學生的語言?所以我們注意到了這一點,由聽說讀寫,和諧統一,突出了「表達是語文能力的根本」,做到課堂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真實地、紮實地、樸實地實現了語文課程的目標,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有效遷移,體現個性。課文無非是乙個個生動的例子(葉聖陶語)。的確,許多課文中有一些典型生動的段落、語句,我們老師睿智敏感的捕捉,把它作為課堂上學生仿效的範例,讓學生深刻地感悟,透徹地領會,會心地仿寫,那麼學生才能真正地接近語文,學好語文,愛學語文,樂學語文。

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老師就引領孩子領略到了作者在祖父的園子了快樂自由的生活,又學到了課文中各種蔬菜、昆蟲自由快樂生長的寫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動筆寫寫作者自己在園子裡童年生活的快樂自由,那學生簡直是迫不及待、有的放矢、水到渠成。事實上,充分給予孩子思維、寫作的時間和空間,激發了孩子的熱情,挖掘了孩子的知識儲備,擦燃了孩子的智慧型火花,學生自由地仿寫,能寫多少就寫多少,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發展。長此下去,學生這借一點,那藉一點,學以致用,最後聚沙成塔,積少成多,就會慢慢成為學識淵博、下筆成文的人了。

因此,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我們必須以語言實踐活動為憑藉,著眼於學生語文素養的生成,在訓練語文能力的過程中滲透人文性,讓學生在感悟、理解、欣賞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的同時,受到情感的薰陶和美的陶冶。此外,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做練習的過程,是學習語言應用語言的過程,是重要的學習過程,不能因為有過工具性的泛化,就忌諱為掌握工具而應有的語文訓練。我們要摒除的是機械的練習,而能紮實基礎、啟迪學生心智的練習還是非常必要的。

永遠守住我們的陣地

深圳市寶安中學鄧豔萍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能在這兒與大家交流語文心得,實屬榮幸!多年教學生涯,談不上經驗。時代在變,教材在變,學生在變。過去在學習,現在在學習,將來還要學習!在這裡,只能就自己對語文的理解談談自己的認識。中庸 開頭三句話 第一句,天命之謂性 第二句,率性之謂道 第三句,...

好好的守住現有的

好好的守住現有的,別給人生添上負累 好好的守住現有的,別給人生添上負累,人總是無奈的會在人生的路上顛簸起伏,精神上的身體上的都會連為一體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曾試著去做好自己 可是又有幾人能瀟灑的,不拖泥帶水的做好呢!人有著最敏感的思維,往往就被這思維牽著轉,有時候轉的自己都覺得很累 就想放下,可是總是...

如何守住價格的談判技巧

客戶之所以會購買,主要原因是 1 產品條件與客戶需求相符合 2 客戶非常喜愛產品之各項優點 包括大小環境 3 業務員能將產品及大小環境之價值表示得很好,客戶認為本產品價值超過 表列 一 在議價過程中,我方業務人員必須掌握以下原則 1 對 表列 要有充分信心,不輕易讓價。2 不要有底價的觀念。3 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