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傳媒性別歧視的動因分析

2023-01-07 17:33:05 字數 4339 閱讀 8029

摘要近年來,我國一些**,尤其是一些與娛樂、生活和消費相關的**,普遍地向大眾灌輸著傳統的性別角色,灌輸女性主要負責家庭事務、男性承當打天下責任的落後觀念。大眾傳媒具有一定的社會性,存在性別歧視現象不利於社會的健康發展,而這種現象並不是獨立存在,除了受到社會文化及商業利益方面因素的影響之外,還與傳媒自身屬性特徵有關。

關鍵詞:大眾媒介性別歧視動因

abstract

some mass media in our country are selling those traditional gender-driven characters to their audience and spreading petrified concepts like 「men should work and women should stay at home」, especially those that are related to entertainment, life and ***ism in media is not a solo existance in our social system, but is influnced by society and culture, commercialism』s inducement and media』s own characters.

key words:mass media;***ism; efficient causes

大眾**無處不在,作為社會意識的載體,已經成為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部分,並借助社會的發展變得更加具有效率和普遍性。人們通常借助於**所塑造的形象來構建自己的生活和身份,而**塑造了我們對性別的理解,卻沒有在塑造男女平等的形象方面做出多少貢獻,反而起到了反面作用。正因為如此,揭示**所表現出的性別歧視傾向,並挖掘其背後的原因是有必要的。

社會上存在性別歧視現象屢見不鮮,該問題已經上公升為社會問題。性別歧視與社會倡導的公平公正不相符合,隨著各國婦女運動的興起,加上與婦女問題相關的研究逐漸增多,女性地位有所提高,相應觀念也獲得不同程度的調整。但是,我國的大眾傳播媒介不僅沒有起到提倡性別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的作用,反而變本加厲地家中對女性的刻板印象,並沒有對消除性別歧視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一旦這個問題沒有獲得及時解決,將會給整個社會造成多方面的消極影響,因此,對這些現象存在的動因進行研究,並提出解決建議具有重大意義。

本文研究大眾媒介性別歧視的動因,有助於引導社會性別歧視現象的減少,建立乙個更為公平和諧的社會。

男女平等是社會多年來追求的目標,然而即使在我國發展速度極快的今天,在繁榮發展的文化、商業與科技的掩蓋下,女性仍然處處遭受著歧視。**時無處不在的,其作為社會意識的載體,已經成為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部分,並借助社會的發展變得更加具有效率和普遍性。人們通常借助於**所塑造的形象來構建自己的生活和身份,**塑造了我們對性別的理解,卻沒有在塑造男女平等的形象方面做出多少貢獻,反而起到了反面作用。

近十多年來,中國大陸的媒介中刻板印象的研究有如下幾個結論

1、從個性角度進行分析形成的研究結論為:女性溫柔善良、男性堅強勇敢。

2、從能力上進行描述,男性經常是扮演知識淵博的角色,而無知則是女性的代名詞。

3、在大眾傳媒中,與女性出現的頻率相比,男性往往會更高。

4、在大眾傳媒的角色定位上,女性與男性分別扮演家庭與社會的角色。

大陸學者認為之所以存在這些現象,主要原因為:

黃菡在《試析大眾傳播中性別歧視的成因》中提出時大眾傳播的三個突出特點——明顯的公眾性,在進行資訊傳播時,資訊**主要由社會組織進行通過,這些方面的因素疊加在一起容易導致發生性別歧視行為。

范晉榕也對大眾傳媒的性別歧視問題進行研究,他主要從影響因素角度進行分析,即主要包括社會因素與商業因素,其中社會因素為受傳統觀念制約所致,而商業因素則是制媒者性別意識方面的制約等,詳細論點見其研究成果《談大眾傳媒與女性主體意識的建構》。

馬守敏在《大眾傳媒中的性別岐視》陳述道,傳媒性別歧視的根源是傳統觀念和文化的束縛、市場行為的負面影響以及社會和人的現有發展水平的侷限。

在《媒介性別歧視的現狀、成因及對策研究》一文中,豐虹分析媒介性別歧視的原因有:傳統性別偏見的影響、教育體制上的缺陷、商業文化與消費主義氾濫的衝擊、傳播霸權主義對真相的掩蓋,以及女性自覺意識的淹沒。

學者桂渝芳對產生大眾傳媒性別歧視的原因進行分析,其在《大眾傳媒的性別歧視成因分析》有相關陳述:女性工作者人數和地位的侷限、組織與制度層面的男性主導、陳舊的性別文化意識根深蒂固、大眾傳媒普遍的商業化,此外還有眾傳媒傳播的男權價值觀內化這個原因。

本文在以上文獻的基礎上,主要採用觀察法,針對近年來的各類媒介上出現的性別歧視現象進行分析,並**其背後的動因。

本文將針對國內大眾媒介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分析產生性別歧視的動因,並引入議程設定理論來分析大眾傳媒中的性別歧視現象。

從性別本質主義角度來說,認為生物本質特徵是導致男女性別差異的原因,即女性不如男性是生物本質特徵造成的,女性理所當然應該隸屬於男性。這種將男女之間的社會不平等自然化的做法內化成了人們共同的社會性別意識,加上社會整體對於性別差異的觀念會影響社會全體成員的觀念,這一現象便更為根深蒂固。媒介不斷地通過各種方式強調女性的家庭責任,弱化女性的話語權,隨著時代的發展,性別歧視也從**走向了社會性。

電視時常將古代的生活搬上熒幕,於是各種「三妻四妾」、「後宮爭寵」、「母以子貴」、「紅顏禍水」的戲碼頻頻上演,有些現代劇中甚至也沿襲了同樣「換湯不換藥」的內容。大眾傳媒在傳播涉及女性的話題時,在主題上總是離不開女性的婚姻狀況。知名美國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在採訪伊莉莎白·吉爾伯特時,後者也談到性別歧視的話題:

「每當你開啟一本雜誌,裡面接受採訪的女明星們都會被問到乙個問題:你是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針對男星的採訪,幾乎不會涉及到照顧家庭等方面的問題。

」此外,記者和編輯在採寫涉及到女性被**犯的新聞時,往往會使用「玷汙了清白」、「失去了寶貴的貞操」等這樣的描述,這是封建貞操觀在新聞報道中的典型反映。

此外,傳統的性別意識導致存在男強女弱思想的父母在孩子還沒有性別意識時,就已經以不同的態度對待男孩和女孩了,而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的驚豔和啟示會直接地影響到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和看法。父母在最初的啟蒙教育環節就對女孩和女孩進行了區別對待,鼓勵男孩外出打鬧、舞槍弄棒,並灌輸不怕失敗,忍受疼痛的性格,卻經常讓女孩留在家中玩玩偶或過家家,並要求女孩保持乖巧聽話的形象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女孩子的活動面被人認為限制,自身的興趣愛好也無法獲得正常開發,更談不上能實現全面發展。有的父母甚至在評價孩子的行為時,總是滲透性別思想,即認為男孩子形象與女孩子形象應該有別。

事實上,作為社會的重要分子,父母的這種認知容易上公升為社會認知,進而加重性別歧視行為。

在這樣的幻境下,加上傳統文化中「內由女性負責、外則由男性負責」的性別定位強調了女性的家庭責任,並由此強化女性的依賴慣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女性勞動逐漸從私人領域進入到公共領域,性別歧視也從**走向了社會性。我國傳統文化要求女性「主內」,而主內的質量如何則稱為衡量女性價值的唯一標準,而如若男性「主內」,則會背上軟弱無能的標籤。我國傳統上認為母職是女性的天職,並傾向於誇大母職和母性的作用。

從表面上看,「賢妻良母」攜帶有褒義之意,然而,這實際上是束縛女性自由發展的枷鎖,是構成男權主義的重要內容。「賢妻良母」一詞沿用至今,片面地定義了女性的的地位,即女性應該在家庭擔任在家庭中伺候丈夫和養育兒女的妻子與母親的角色。這種看法只關注女性的母職和母性,卻忽略了其人性和人職。

因此,之所以發生大眾傳媒性別歧視行為,與傳統性別意識有著密切的關係。

大眾媒介受到了傳統社會文化的影響和制約,同時也會根據現有的以男性為中心的文化和社會觀創造自己的文化。在這種社會文化氛圍影響下,大眾傳媒在進行資訊傳播時,滲透男權文化觀念在所難免,這從另一方面則壓制女性意思,導致女性話語權被弱化。

在我國,主流思想與文化提倡男女平等,且從法律層面上對婦女權益進行維護,然而,由於傳統文化觀念根基較深,想要在較短時間內全部清除幾乎不可能。當前,社會改革程序加速,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思想觀念變革也獲得同步推進。事實上,在當前的思想觀念體系中,傳統思想仍是其重要內容,而這部分內容想要獲得優化,需要較長時間的沉澱與梳理,即需要經過循序漸進的乙個過程。

「男尊女卑」思想的存在由來已久,目前仍然沒有被完全消除,儘管這種理念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顯然與當今社會不相匹配。另一方面,也應注意到儘管男女平等思想獲得法律層面上的保護,但是在短時期內還是無法消除「男尊女卑」這種落後觀念。

大眾傳播媒介是一種商業手段,為了追求大眾認同就很難脫離性別的定型印象,而且**在傳播資訊的過程中,商業化、娛樂化的趨向日益明顯。為了提高收拾率和發行量,**常把女性作為賣點,通過對暴力或色情的渲染來博得男性受眾的喜愛。對於女性受眾,**則會打著「美麗」的旗號,推介商品,吸引消費,其中很多無意義的消費對女性自我價值的實現是毫無意義的。

在市場商業經濟利益的誘導下,大眾媒介站在男權的立場審視女性的身體的特徵,歪曲和貶抑女性。

大眾傳媒主要為大眾造服務,出於自身效益等方面的因素考慮,在傳播內容的選擇上往往會傾向於大眾認可的部分。大眾傳播媒介還承擔著把大眾變成消費者的任務,媒介的運作在對利潤的追求面前會將一切可以商品化的東西統統商品化,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將女性的形象物化、商品化。同時,大眾傳播媒介也會利用大眾的認識來建構符號來獲取利潤,並按男性的期待和評價標準去塑造女性的形象。

大眾傳媒的倫理責任

資訊時代,隨著交往和認知的需要,人們對大眾傳媒的資訊依賴更加強烈,大眾 對受眾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經濟全球化的到來,資訊的接收 理解 應用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經濟發展先機。基於社會責任,大眾傳媒必須遵循一定的新聞倫理道德尺度,以保證最終傳播意義的實現。一 大眾傳媒倫理道德的理解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

電視廣告中隱藏的性別歧視

作者 王培楓 山東青年 2019年第01期 摘要 性別歧視問題在電視廣告中大多以一種隱性的方式存在著,廣告又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語言作為社會的一面鏡子和一種社會的交際工具,反映了社會的一種潛在價值觀,它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反映了人們的社會觀念和社會風俗。本文通過分析廣告語言,旨在揭露在廣告中的顯性和...

關於我國就業性別歧視的法律思考

姓名 劉維學號 13612083 班級 13涉護2班 所謂歧視,就是不平等對待。如今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雖然 重男輕女 的現象仍存在,但此類歧視已被人類道德所摒棄而不多見,但就業性別歧視這類新型歧視卻普遍存在。特別是在我國,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尤其是對女性歧視更是司空見慣。近些年來,下崗女工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