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表現技巧

2023-01-07 04:45:06 字數 2105 閱讀 2919

(一)「方式、手法」的區分:

藝術(表現)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四個方面:

①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等。

考查的重點是抒情,包括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次重點是描寫: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樂景寫哀、哀景寫樂。

②表現手法:起興、聯想、想象、雙關、烘托、襯托(正襯或反襯)、抑揚、照應、正側、象徵、對比(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用典、疊詞、化用、互文、曲筆、借古諷今、寓褒於貶、明褒實貶、化動為靜(以動襯靜)、動靜結合、抑揚(先抑後揚、先揚後抑)、以小見大、含蓄蘊藉等。考查的重點是襯托(正襯或反襯)以樂景寫哀情、次重點是對比(對照)、虛實結合、化動為靜(以動襯靜)、動靜結合。

③修辭方法:比喻、借代、誇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等。考察的重點是比喻,對比,比擬。

④結構方法:首句標目、首尾照應、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層層深入、卒章顯志、先總後分、先景後情、以景結情、重章疊句、意象組合、倒裝、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意境常見的表達程式有兩兩相對的四組概念:

巨集闊——蒼涼、雄渾、莽蒼、遼闊、高遠、壯闊、深遠

細膩——空寂、纏綿、幽靜、幽美、寧謐、婉轉、朦朧

繁複——繁麗、熱烈、高亢、繁華、淳樸、喧鬧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蕭條、荒涼、冷寂

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答題用語

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閒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離亂的痛苦如、同情人民的疾苦如、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蔑視權貴、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建功立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決心、報國無門的悲傷、山河淪喪的痛苦、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歸隱田園(熱愛自然)、惜春悲秋、羈旅愁思、思鄉念親(友)、別恨離愁、兒女情長、堅貞愛情、懷古傷今、借古諷今、昔勝今衰的感慨、憤世嫉俗、青春易逝的傷感、仕途失意的苦悶、告慰平生的喜悅、登高覽勝、寄情山水的悠閒等。

八、常指的「作用」用語

意境優美、意境深遠、言近旨遠、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言簡意豐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盡而意無窮、含蓄蘊藉、委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等。

九、常提到的感情基調和創作風格

現實、浪漫、雄渾、曠達、豪放、俊爽、沖淡、沉鬱、悲慨、婉約、清新、明麗、豪邁、豪放、剛勁、低沉、幽怨、哀傷、淒涼、纏綿、積極、消極、樸素自然、清新飄逸、沉鬱頓挫、淡雅高遠、華妙艷麗、雄健高昂、悲壯蒼涼、嚴謹細膩等。

十、評價詩歌語言風格常用語

質樸、淡雅、清新、自然、蒼涼、悲慨、低沉、蒼勁、舒緩、悲涼、雄健(渾)、曠達、婉約、豪放、生動、形象、簡潔、明快、絢麗多彩、沉鬱頓挫、濃墨重彩、含蓄雋永、富有哲理、淋漓盡致、入木三分、語言凝練、生動傳神、自然巨集麗、又饒有風骨、音節和諧、通俗生動、樸實無華、淡雅含蓄、悠揚輕快、行雲流水、清而不淡、秀而不媚等。

十一、評價主旨常用語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語言淺近易懂,主旨深遠)、言簡意豐(語言簡潔,內容豐富)、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盡而意無窮)、含蓄蘊藉、委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意含而不露,或表達得不明顯,耐人尋味)。

附:著名詩人的風格

三曹詩風的蒼涼雄健;李白詩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飄逸的風格;杜甫詩憂國憂民的人生,沉鬱頓挫的風格;張九齡詩風的委婉蘊藉;孟浩然詩風的語淡者味重、恬靜渾健;王維詩風的恬淡含蓄,氣韻生動(「詩中有畫」);王昌齡詩風的雄健渾厚且情思婉約;高適、岑參詩風的雄渾奇拔;韋應物詩風的清新典雅;韓愈詩風的氣勢磅礴、奇特新穎;賈島詩風的蕭瑟悲愁;李賀詩風奇詭變幻、憂鬱激憤;元稹詩風的艷麗淺近;白居易詩風的平白清新,雅俗共賞;劉禹錫詩風的清峻明朗;李商隱詩風的清麗俊逸;杜牧詩風的含蓄綽約;溫庭筠為代表的「花間派」詞人(韋莊、歐陽炯、李詢、孫克憲等)詞風既有農艷香軟的一面,又有清新疏朗的一面;李煜詞風的頹靡傷感、細膩感人;歐陽修詞風的清麗明媚、語近情深;范仲淹詞風的蒼涼悲壯;晏殊詞風的明朗疏淡;蘇軾詞風的雄健豪放,曠達高遠;柳永詞風的纏綿悱惻;黃庭堅詞風的流暢自然;秦觀詞風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詞風的婉約淒切;楊萬里詞風的新鮮活潑;陸游詩風的雄渾奔放、明朗流暢;辛棄疾詞風氣勢雄壯之外,還不乏婉轉悱惻;姜夔詞風的精心刻意、清妙秀遠等。

但也應注意,所謂風格,是指詩人寫作的主調,並非沒有例外。大家需要根據情況靈活運用。

高考詩歌鑑賞複習詩歌的表現技巧系列四

唯有巫山最濃秀,依然不負遠來人。析 此詩通過色彩的層層渲染,描繪出一幅幅美景 赤如赭 的 荒村 落日 時分的 靄新畫 更新色更深 的 前山 已讓詩人觀止,抒發感嘆 誰知可愛信如今!卻哪知巫山最濃秀?層層的渲染,達到很好的藝術效果。二 伏筆 照應 伏筆,是在文章的故事發生前對將要出現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

詩歌的表現手法

專項突破 詩歌的表現手法 考點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 中要求能初步鑑賞文學作品。2015年濟南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綱要 中要求是 對古代詩文的思想內容 形象及表現手法等作出分析和概括,並進行初步鑑賞。本專項來突破詩歌的表現手法。命題型別 1.表現x的事物很多,詩人為什麼選取x x來寫?說說你的理解。2.這...

詩歌鑑賞之表達技巧表現手法

一 表現手法和修辭手法的區別 表現手法是用以增強文章的整體或某一部分的表達效果,主要著眼於使文章的整體或部分產生效果 而修辭手法則是增強文章中句子的表達效果,主要著眼於對句子的修飾 表現手法是從巨集觀角度表現文章的,而修辭手法是從微觀角度表現文章的。表現手法和修辭手法的界限不是絕對的。二 常見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