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學複習

2023-01-06 23:03:04 字數 5195 閱讀 3579

第一章導論

基本要求:

理解財政學學科定義:

財政學是一門以研究公共部門的活動對經濟體系的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影響的經濟學科。

公共部門:**及其附屬物。

公共經濟、公共部門經濟(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和財政學(public finance)是可以且經常互換的概念,因此,財政學也稱:公共部門經濟學、公共經濟學、**經濟學

基本課題:

1)實證分析:分析公共部門的活動對經濟體系的影響

高等教育的財政撥款如何影響該經濟體系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

2)規範分析:建立對公共部門活動合理性的評價標準,展開評價。

教育財政撥款這樣的影響是「好」的還是「不好」的

3)分析如何才能做出合理的政策選擇:

**應該做些什麼,該怎樣做

公共部門:經濟體系中屬於**所有,並接受**指令的實體的總和為公共部門,分為:

**部門+公共企業部門

公共部門尤其是**部門取得資源和使用資源的方式主要是非市場化的。

私人部門:家庭+私人企業。私人部門取得資源和使用資源的方式主要是市場化的

現代市場經濟的組織體系:

公共部門的經濟活動 :

1、消費。1)公共提供:**免費向公眾提供產品或服務

2)市場提供:消費者通過購買的方式獲得商品和勞務

2、生產。1)公共生產:公共部門作為生產者

2)私人生產:私人企業部門作為生產者

3、分配:各社會成員占有的社會產品的分額。 初次分配:市場的自發分配。

收入再分配:**通過其活動,對市場經濟所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進行的調整。

**的收入再分配活動可以採取多種方式:公共提供、公共生產、稅收都可以作為再分配的手段。

效率(p22): 1)帕累託改進:某種資源配置狀態經過調整之後,社會中的一些人福利境況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福利境況至少沒有變壞,我們認為調整後的資源配置狀態得到改善,這種改善成為帕累託改進

2) 帕累託效率:如果某種資源配置狀態,任何調整都無法使得調整後的一些人福利境況變好,而其他人的福利境況至少不變壞,我們就把這種資源配置狀態稱為帕累託效率。(一部分人改善處境必須以另一些人處境惡化為代價 )

公平(p28):經濟學上用公平來概括乙個社會的理想的收入分配狀態:規則公平,起點公平,結果公平

規則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規則要公平,個人的收入分額與其對生產的貢獻相一致。

起點公平:不但規則要公平,競爭的起點也要公平。消除先天因素的差異,承認後天努力不同帶來的收入差異;起點公平從乙個連續的過程來看,實質上是對規則公平的否定,他會導致結果公平。

例:兩代人之間的選擇。

結果公平:強調收入分配的均等,貧富差距大就是不公平,縮小貧富差距就是促進公平。財政學將結果公平作為政策目標。

公平的衡量:基尼係數p30

第二章市場失靈,**失靈,財政職能

第一節市場失靈的涵義和分類 p41

一、市場機制 p41

1、完全競爭市場1)市場上有大量的買者和賣者。買者和賣者不能單獨影響**。2)市場上每乙個廠商提供的商品是同質的。

3)所有資源被私人部門占有,且有完全流動性。無交易成本。4)資訊是完全的。

2、完全競爭市場的執行結果

3、福利經濟學的基本定理。p45

二、市場失靈 p46

市場失靈:我們把現實中不符合完全競爭的假定條件,以及現實市場執行結果不令人滿意的現象稱為市場失靈。

市場失靈的存在是**干預經濟的一大主因。

主要有第一類市場失靈:現實市場中不符合完全競爭所要求的條件而形成的市場失靈。1、競爭失靈2、公共產品提供不足3、外部性的存在4、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資訊不對稱性5、交易成本6、巨集觀經濟失調。

第二類的市場失靈:是指即便滿足了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但完全競爭市場執行結果本身存在仍然的缺陷。1)收入分配不公:

貧富差距懸殊2)偏好不合理

第二節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

一、公共產品 p61

1、公共產品性質

公共產品是同時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斥性的產品。

1)非競爭性:消費者消費某產品時並不影響其他消費者同時消費該產品集體消費,共同受益。

2)非排斥性:在產品消費中,很難將其他消費者排斥在該產品的消費利益之外或技術上不可行,或者技術可行但成本太高

2、公共產品的消費方式

1)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非排斥性的存在產生「免費搭車問題」,指望其他人承擔費用而自身坐享其成的行為。非競爭性存在意味著該公共產品的邊際成本為零,從效率角度出發,符合帕累託效率的產品**p=mc,但如果產品**為零則成本無法彌補(收費公路之例)。

導致市場自身不會充足的提供社會所需要的公共產品。

2)公共產品的消費方式應為公共提供。即用政治過程代替市場機制

二、私人產品

私人產品:同時具備競爭性和排斥性的商品。

1)競爭性:消費者對某一產品的消費會損害其他人對同一產品的消費。2)排斥性:只有占有產品的人才能消費該產品

3、**干預私人產品消費的原因

1)糾正不合理偏好

優值品:消費者對其效用評價低於該產品的應有的評價(例如教育,安全帶)。導致對優值品消費不足,**通過管制、補貼而鼓勵對優值品的消費

劣值品:消費者對其效用評價高於該產品的應有的評價(煙、毒品)。導致對劣值品過度消費。**通過管制、稅收而限制劣優值品的消費

2)對公平的關注:某些商品需平等分配

第三節競爭失靈:以壟斷為例 p80

第四節外部性 p88

一、外部性含義

1、經濟主體的行為對其他經濟主體產生不利或者有利的影響,而無需承擔應有的責任或不能獲得應有的報酬。

2、外部性可分為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

正外部性:經濟主體的行為對其他經濟主體產生有利的影響,而不能獲得應有的報酬。

負外部性:經濟主體的行為對其他經濟主體產生不利的影響,而無需承擔應有的責任

外部性的幾個例子:1)消費的正外部性:個人因他人的消費活動而受益:鄰居的花園/疫苗的接種。

2)消費的負外部性:個人因他人的消費活動而受損:吸菸

3) 生產的正外部性:某個人或廠商因別的廠商的生產活動而受益:養蜂者與農業生產

4)生產的負外部性:某個人或廠商因某廠商的生產活動而受損。汙染;共有資源問題:一方對共有資源的開發會對其他生產者產生負外部性:捕魚/牧場。

5)公共產品是正外部性的乙個特例。

二、外部性的效率損失

三、科斯定理

交易成本為零時,一項資源只要確定他的產權,市場機制就可以引導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而無需**干預。所以明確權屬,是解決外部性的乙個思路。但由於以下原因,使得**干預仍有必要,存在交易成本。

有些外部效應不具備可排斥性

四、對外部性的治理

第五節資訊不對稱 p93

一、資訊不對稱的含義:交易雙方對於產品的資訊了解程度不同,當事人的一方具有較多的資訊,另一方具有較少的資訊

例:招聘時應聘者對自己的工作能力(生產率)了解程度要高於招聘者例:二手車的賣主對於車的質量情況擁有更多的資訊

二、資訊不對稱的效率損失

1、誤導消費,偏離了產品的組合效率

2、劣質品驅逐優質品,且使得該產品市場「稀薄」,即交投清淡

三、資訊不對稱的治理

1、市場機制治理:由市場來生產原本不充足的資訊。 聲譽機制:

廣告、口碑;各種市場中介:汽車中介,會計師事務所,**;各種認證機制:職業資格證書,文憑作為勞動者的生產率的證明。

2、**干預的治理方式

1)資訊管制:強制披露資訊。例如:上市公司必須發布財務報表

2)質量管制:頒布質量標準

3)資格管制: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例:藥品企業必須具備生產許可證

4)其他:強制參加商業保險或舉辦社會保險。

第六節**失靈 p49

一、計畫經濟體系下的公共生產特徵

由**/計畫者制定生產計畫:計畫委員會決定生產什麼/如何生產;由生產單位執行生產計畫。

缺乏激勵機制:生產單位沒有利潤激勵;勞動者沒有利潤激勵。

二、理想的**/計畫者

1、具備充分資訊

具備現有一切資源種類和數量的資訊,具備所有生產技術的資訊:解決如何生產的問題。

具備個人的偏好的資訊:解決生產什麼的問題

2、計畫的執行者和制定者都大公無私

計畫能夠得到正確的制定;計畫能夠得到徹底的執行

三、**失靈

1、資訊失靈。不通過市場交換,消費者的偏好難以顯示;資訊蒐集困難;蒐集資訊動力不足;資訊汙染;資訊之後

2、公共決策中的經濟人行為。以計畫制定者的偏好代替大眾的偏好;計畫得不到徹底的執行

3、公共決策程式的缺陷。無法將個人的偏好彙總成社會偏好

第七節財政的職能p57

一、資源配置職能

1、財政開支主要用於提供公共產品

2、利用公共政策對市場失靈的校正。採取公共政策對資訊不對稱、壟斷、外部性、偏好不合理進行校正

二、收入分配職能

稅收-轉移支付體系:通過稅收將收入從少數人手中集中起來,以補助救濟的形式轉移給低收入群體

三、穩定經濟職能

利用主動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達到穩定經濟的目的;自動穩定器也能發揮穩定經濟的職能

第三章公共支出

第一節財政支出概述

一、公共支出的分類 p11

1、按支出效益的時間跨度分(按經濟型別分)2、按支出的回報性質分3、按支出的經濟性質分類(按支出的職能分)

二、我國目前公共支出的基本情況

公共支出統計口徑不一,不方便公眾監督;經濟建設類、行政管理費類支出比例偏高;社保類、社會福利類、公共服務類支出比例偏低

第二節教育支出 p172

一、**干預教育的理由

1、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性/教育是一種混合產品2、教育是一種優值品3、教育投資具有間接性和遲效性

4、基礎教育是一種需要平等分配的商品5、**灌輸信仰的需要

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性/教育是一種混合產品的性質

教育服務具備私人產品的屬性。同時教育投資的大部分收益歸於個人

但教育具有正外部性:教育提高社會民主、文明程度;教育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基礎教育的正外部性最高

二、教育的消費模式

1、基礎教育:具備較強的正外部性,適於公共提供

2、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正外部性相對較小,受教育的收益主要歸於個人及其家庭,適於私人提供

「免費」高等教育的討論

1)中國高等教育成本**制度的演變

2)免費的高等教育制度,是一種不公平的收入再分配

①教育成本通過稅收的方式由全體納稅人負擔②中低收入家庭子女接收高等教育面臨極大的顯性和隱性成本③與出生於較貧困階層的同齡人相比,出生於較富裕階層的年輕人更有可能進入高等學校,高教補貼有可能主要是為富人造福。

財政學複習

考試題型 1 名詞解釋 20分 2 單項選擇題 20分 3 簡答題 20分 4 計算題 15分 5 論述並分析題 20分 考試重點 第一章1 私人部門與公共部門 私人慾望與公共慾望的聯絡與區別 2 什麼是財政?提示 通過社會獲取收入,並產生支出,通過 經濟活動影響經濟社會,提供公共品以及服務的活動的...

財政學複習

一 市場經濟的本質 市場失靈的表現形式及內涵 答 市場經濟的本質 市場經濟是以 作為資源配置基礎的經濟體制。市場失靈是指在原始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很難毫無缺陷的運轉,受其內在機制的制約總在某些領域存在失靈,他的主要表現形式為 缺乏公共品 勞務 公共品因其缺乏直接經濟回報 所有權無主體及效用不能分割等因...

財政學複習提綱

財政學複習題 1 理解國家分配論和公共財政論 2 理解 看不見的手 原理 3 理解帕累託效率概念 4 理解市場失靈的5個領域 5 理解三大財政職能 6 理解公共品和外部性的概念 7 理解三種公平觀 8 理解洛倫茲曲線和基尼係數的概念 9 理解自動穩定器的概念 10 理解純公共物品 準公共品的提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