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機原理簡答題

2023-01-06 05:03:02 字數 4565 閱讀 8217

2. 微型計算機基本功能部件組成:1)微處理器,2)主儲存器,3)系統匯流排,4)輔助儲存器,5)輸入/輸出(i/o)介面和輸入/輸出裝置

3.匯流排:在計算機中,連線cpu與各個功能部件之間的一組公共線路,稱為匯流排,在計算機中一般有三組功能不同的匯流排,傳輸位址資訊的稱為位址匯流排,傳輸資料資訊的稱為資料匯流排,傳輸控制資訊的稱為控制匯流排。

4.簡述微型計算機主要特點:電子計算機是一種能自動,高速,精確地完成各式各樣的資料儲存,數值計算,邏輯推理,過程控制和資料處理功能的電子機器。計算機的主要特點有四個方面,即:

高速性,準確性,邏輯性,通用性。

5. bcd碼運算修正規則:

(1)凡是對應位運算結果為冗餘碼時,加(減)6修正。

(2)如該位和數有向高位進(借)位時,也在該位加(減)6修正。

(3)如低位修正結果使高位大於9時,高位進行加(減)6修正。(只要意思相近即可)

6.微處理器的基本功能:cpu是組成微機系統的核心部件,其功能如下:

(1)算術和邏輯運算,執行資料處理。(2)暫存資料。(3)實現程式控制,即可取指令,對指令寄存,解碼分析並執行指令所規定的操作,還能提供整個系統所需的定時和控制訊號。

7.數在機器內的表示形式為機器數。而機器數對應的數值稱為機器數的真值。

2. 在8086內部由biu和eu兩大部分組成,biu主要負責和匯流排打交道,用於cpu與儲存器和i/o介面之間進行資料交換;eu主要是將從指令佇列中取得的指令加以執行。(工作)

3. 在8086內部,按功能劃分可以分為biu和eu兩大部分,biu主要負責匯流排介面,與儲存器和i/o介面進行資料傳遞;而eu則是執行部件,主要是執行指令;這兩部分分開可以在執行指令的同時,從儲存器中將將要執行的指令取到指令佇列,使兩部分並行工作,提高cpu的速度。(只要意思為提高cpu的效率即可)(功能和意義)

4.什麼是微處理器:一般稱為cpu,它是將運算器、控制器整合在一塊晶元上,本身具有運算能力和控制功能,是微型計算機的核心。

1.定址方式就是尋找運算元或運算元位址的方法。立即數定址、暫存器定址、直接定址、暫存器間接定址、暫存器相對定址、基址變址定址、相對基址變址定址

2.i/o埠的位址範圍是0000h--0ffffh (64k),當位址範圍在0000h-00ffh 時可以使用直接埠位址訪問和間接訪問,格式:

in al,portin al, dx

out port,alout dx,al以8位為例)

而當位址範圍在大於00ffh 時只能使用間接訪問指令,格式如下(以8位為例):

in al,dxout dx,al

5.子程式呼叫的操作過程:(1)保護現場,即將主程式轉移前的程式狀態儲存起來,儲存內容主要是程式計數器pc的內容。保護現場通常採用堆疊完成,將程式計數器pc的內容(斷點位址)壓入堆疊。

(2)將子程式入口位址送入程式計數器pc,那麼,下一條要執行的指令就是子程式的第一條指令。

8.通用資料讀寫自動選擇資料段暫存器(ds) 目的資料串自動選擇附加資料段暫存器(es)

源資料串自動選擇資料段暫存器(ds) 堆疊操作自動選擇堆疊段暫存器(ss)

取指令操作自動選擇**段暫存器(cs)

1.指令是真正讓計算機進行某種具體操作的命令,它在程式執行時執行。偽指令是通知匯程式設計序在翻譯程式時執行的命令。

2.變數是在程式執行過程中,其值可以改變的量,通常給其命名乙個符號,稱為變數名。變數有三種屬性:變數的型別、變數的段位址、變數的段內偏移位址;型別屬性使用size獲取,段位址屬性用seg獲取,偏移位址屬性用offset獲取。

3.有時候必須使用ptr屬性操作符:ptr優先於隱含的型別屬性,指定運算元的型別的型別屬性。因為在許多情況下,所使用的操作符型別與原指定的型別不同,又不希望改變原有的設定,只暫時改變操作符型別,則必須使用ptr屬性操作符作為臨時設定,這個臨時設定型別只在本條指令中有效。

4.組合語言是用指令助記符、符號位址編寫程式的一種語言,每條指令對應一種機器指令。彙編就是將組合語言源程式翻譯成機器指令的過程

5.dos系統功能呼叫:1)在ah暫存器中設定所需呼叫的功能號;2)根據功能的規定設定入口引數;3)用int 21h進入子程式;4)根據規定,從相應的暫存器取得返回值。

隨機讀寫儲存器,可以隨時改寫其中儲存的資訊。

rom:唯讀儲存器,其中的內容在正常情況下只可以讀出,而不能改寫。

eprom:可以由使用者程式設計的唯讀儲存器,但在正常情況下只可以讀出其內容,而不能改寫。

ram一般用於計算機中需要經常改變其內容的儲存器,如計算機記憶體。

rom一般用於計算機中不需要經常改變其內容的儲存器,如計算機的rombios。

eprom一般用於在設計過程中需要經常改變其內容,而在設計完成後其內容一般不改變的場合。

2.線選法除將低位位址線直接接片內位址外,剩下的高位位址線,分別作為各個儲存器晶元的片選控制訊號,定址時只允許一位有效,否則不能保證每次只選中乙個晶元。線選法的優點是連線簡單,無需專門解碼電路,缺點是位址不連續,有重疊區,浪費位址空間,適於簡單儲存系統構造。(優缺點)

全解碼法除了將低位位址匯流排直接連至各晶元的位址線外,將餘下的高位位址匯流排全部解碼,解碼輸出作為各晶元的片選訊號。這種方法可以提供對全部儲存空間的定址能力,且每一儲存單元有唯一位址對應。即使不需要全部儲存空間,多餘的解碼輸出可閒空,便於需要時擴充。

3.隨機儲存器ram中的任何儲存單元都能隨時讀寫,即訪問操作與時間、儲存單元物理位置順序無關,一旦掉電,所存資訊丟失。常見型別有靜態ram(sram)和動態ram(dram)等。(區別)

rom是一種唯讀儲存器,其內容一經寫入,在工作過程中就只能讀出不能重寫,即使掉電,資訊也不會丟失。常見型別有掩模rom、prom、eprom、eeprom等。

4.常用儲存器片選控制方法有3種,分別是線選法,全解碼法,區域性解碼法。

線選法的優點是連線簡單,缺點是位址空間利用率低;全解碼法不浪費位址空間,但需解碼電路;區域性解碼介於前二者之間,當儲存容量要求大於系統位址線所能定址的最大範圍,或者幾個微處理器需要共享某一儲存區域時,則採用擴充定址法。

5儲存器晶元的組成:儲存體、位址解碼器、控制邏輯電路、資料緩衝器。

7.半導體儲存器:rom(唯讀儲存器)和ram(隨機訪問儲存器)兩類,ram隨機儲存器又可以分為:動態ram,靜態ram;rom唯讀訪問儲存器又可以分為:

掩膜型rom;可程式設計rom(prom);可擦除可程式設計rom(eprom);電擦除可程式設計rom(eerom)。

8.計算機的記憶體一般儲存容量小,訪問速度快,目前多採用半導體器件組成。通常有動態ram和靜態ram兩部分組成。常把軟磁碟和硬磁碟、磁帶等作為外存裝置,最近光儲存器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儲存容量大、速度低,必須配備專門的讀/寫控制裝置。

9.採用矩陣形式儲存資訊主要是為了節省位址解碼電路,提高半導體器件的整合度。例如要組成1kb的記憶體,若不採用矩陣形式來組織這些單元,就需要1024條解碼線才能實現對1kb的定址。但若用32*32矩陣來排列,則只要有32條行選線和32條列選線就可以了。

儲存容量越大,矩陣形式的優越性就越明顯。

10.節省儲存器的位址解碼電路常採用儲存器的模組結構及在乙個儲存模組內再將儲存器分組,這樣可用位址的高位對模組選擇,其餘位對儲存器組進行選擇。

2. 計算機與外部裝置資料交換的方式有三種:程式控制資料傳輸方式、中斷方式、dma方式;其中在程式控制資料傳輸方式中,又分為直接資料傳輸方式和程式查詢資料傳輸方式。

3. 利用中斷方式傳送資料,(傳輸方式)一般是首先向cpu發出中斷請求,cpu響應中斷後在中斷處理程式中進行資料傳輸,傳輸完畢返回。中斷機構起控制作用,實時性較強。

4. i/o介面:在cpu和外部裝置之間,需要一些進行資料轉換、電平匹配和相互聯絡的功能電路,稱為i/o介面,在介面電路中,一般包含功能不同的暫存器,稱為埠暫存器。

通過對這些暫存器的程式設計,可以改變介面的功能和輸入/輸出關係。

5. cpu以中斷方式如何與外設交換資料:當外設在某個時候準備就緒,向cpu提出中斷申請,當cpu接收到此中斷請求後,如果可以響應此中斷,則會暫停現在正在進行的工作,響應此請求,得到此中斷的中斷型別碼,根據此型別碼,在中斷向量表中取得中斷服務程式的入口位址,執行此中斷服務程式,進行資料的交換,完成後,返回到被打斷的程式繼續原來的工作。

1.8255a是通用可程式設計並行介面晶元。一片8255占用4個口位址。方式0:基本輸入/輸出方式1:選通輸入/輸出方式2:雙向傳輸方式

2.方式0的特點是只要wr,rd訊號有效,就有資料傳送,一般使用在可隨時傳送資料的場合。若使用應答訊號進行聯絡,可用c口作為聯絡,對c口位操作,一般上c口用作選通(stb)線,下c口作狀態輸入(rdy)線。

8255a的方式0一般使用場合

3.當8255a工作在中斷方式2時,cpu是如何來區分輸入或輸出:在輸入,輸出均允許中斷的情況下,可在中斷服務程式中查詢狀態字,判斷obf和ibf位的狀態,來區分是輸入中斷還是輸出中斷,並採取相應操作。

4.兩種方法:1)使用位元組型輸出方式,向pc口輸出最低位為「1」的值;2)使用按位操作,將pc0置為「18255的 pc0輸出高電平「1」的方法)

5. 1)首先規定行線為輸出,列線為輸入。2)從行線上輸出全「0」的資料,從列線讀取資料,如果讀取資料為全「1」,則說明沒有鍵按下,否則,有鍵按下。

3)當有鍵按下時,將列線規定為輸出、行線為輸入。4)將第二步從列線上讀取的資料輸出到列線上,從行線上讀取資料,若讀取的資料為全「1」,則認為是乙個干擾,否則,根據當前行、列線的資料值,可以唯一確定哪乙個鍵按下4×4的鍵盤為例,非編碼鍵盤中行反轉法掃瞄鍵盤)

管理學原理簡答題

人本管理主要觀點 職工是企業的主體 職工參與是有效管理的關鍵 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發展是現代管理的核心 服務於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有效管理的關鍵是職工參與。社會契約道德觀主張 把實證和規範兩種方法併入商業倫理中,即要求決策者在決策時要綜合考慮實證和規範兩方面的因素。法律方法的內容與實質。內容 通過各種...

管理學原理簡答題

201004三 26 經濟環境27 委員會管理28 職位權力29 鏈式溝通30 管理審核 四 31 簡述管理的任務 職能與層次。32 簡述直線參謀型組織結構的特點。33 領導工作的實質是對他人施加影響力,其影響力主要 於哪些方面?34 簡述現場控制。五 35 試舉例分析技術因素對組織結構的影響。36...

管理學原理簡答題彙總

四 簡答題彙總 1.科學管理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談談科學管理理論對我國企業管理的啟發。2 在管理實踐中如何運用系統原理?3 目標管理具有注重成果的特點,是否會在目標實現過程中誘發不道德的行為?如何防範 4 何謂無邊界組織?無邊界組織如何取消或減弱組織的邊界?5 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對實際工作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