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浩斯的啟示

2023-01-04 03:45:05 字數 4828 閱讀 1989

——高職環境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芻議

內容提要:

在社會發展迅猛的今天,對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因此開設此專業各高職院校也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但是高職環藝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並不完善,需要以實際職業需求為導向,環境藝術設計學科特點為前提,高職學生素質為基礎,重新審視,重新制定。

包浩斯作為成功設計學校的典範,給我們三個啟示:1、認清藝術設計這門學科的專業特徵,2、教學與市場接軌,3、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在借鑑其先進教學理念的基礎上,重新制定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

包浩斯教學理念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特點職業需求導向高職學生素質

abstract

environmental art and design higher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is not perfect, need to practice occupational demand, environmental art and design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as the premise, based on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students, to re-examine, re-enacted. bauhaus design school as a successful example of inspiration to us three: 1, recognize the art of design is a discipline of professional features, 2, teaching with the market, 3, individualized, not to engage across the board.

keywords

bauhaus teaching philosophy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features demand-driven vocational quality of students

環境藝術設計作為藝術設計的乙個組成門類,已走進現代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日益注重生存環境的今天,越發顯示出其重要性。 高職環境藝術設計教育順應時代脈搏和市場需求而快速發展。 據統計,目前全國有近兩百所院校開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其中高職院校就有一百多所,且呈上公升趨勢。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有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兩個研究方向。這兩個方向的人才社會需求大,招生與就業形勢好;二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技能性和實踐性強,符合高職教育特點,因此在院校選擇設定專業時倍受青睞。

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發展勢頭良好的背後,也要看到其專業建設上的薄弱環節,特別是目前在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的實踐教學環節不足。這種不足直接導致了課堂教學與實際應用脫節,學生畢業後在工作適應過程中的磨合期加長,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根據教育部大力提倡高職院校旨在培養實踐能力強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對於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

在面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時,我們常常會有很多疑問和困惑,但是只要從社會職業需求、環藝學科特點、高職學生特點著手,再借鑑以下過去設計院校成功案例,我們不難理出乙個思路,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包浩斯作為久負盛名的設計院校,其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尤其值得我們學習。

一、高職環藝人才特點

(一)環藝專業人才特點

環境藝術設計是藝術設計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介於科學和藝術之間的綜合性新興學科,它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等關係十分密切。著名的環境藝術理論家多伯說:「環境藝術作為一種藝術,它比建築更巨大,比規劃更廣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這是一種重實效的藝術,早已被傳統所矚目的藝術。

環境藝術的實踐具有影響周圍環境功能的能力,賦予環境視覺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類居住環境質量和裝飾水平的能力是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的。」這個定義充分詮釋了環境藝術設計學科的廣泛內涵。

環境藝術設計畢業的學生在擇業時其實面臨很多選擇,比如說:室內設計師、設計助理、設計擴初、監理、施工圖繪製、效果圖繪製、模型製作、軟裝設計等等。這些職業雖然都從屬於環藝這個大門類,但是各有側重。

每乙個職業都有其自身特點和知識結構。本科院校的環藝專業畢業生由於本身基礎好,在校時間長,提倡實行「寬專業」式教育,所以,他們在擇業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比較自由地選擇,但是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就是知識面雖廣,但專業技術不精,可能不能馬上適應該工作,需要用人單位悉心栽培較長的時間,花費較大的精力,才能使他們的工作步入正軌。高職院校學生要體現出自己的競爭力,就必須在「精」字上下功夫,讓自己一畢業,就能適應工作環境,馬上投入工作中去,體現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這就需要在研究社會需求的基礎上對高職院校課程進行改革,以期能針對性地培養出「術業有專攻」的應用性人才。

(二)高職院校畢業生人才特點

從目前我國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現狀來看,應劃分層次發展。普通高等教育應注重以專業理論、專業表現和專業實踐為主體的綜合能力的培養,職業技術教育更應注重專業實踐能力和技術能力的培養,兩者在培養目標上各有側重。如果我們把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本科教育確立為培養設計藝術家,那麼高職教育則是培養社會需求的設計藝術師和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

這種定位似乎更適合中國的現狀。目前我國環境藝術設計的普通教育大多重視 「效果圖表現」 ,缺乏 「專業理論」和 「專業實踐」的支撐,而剛剛起步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又大多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翻版,缺乏職業技能的培養內容。如果僅僅是改變一下名稱,而不是從社會需求的相關職業考慮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的話,職業技術教育的性質只能成為普通大學教育的補充,失去了高職教育的實質意義,更起不到培養社會急需的一線技術人才的作用。

所以,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改革發展方向應該有別於普通教育。

二、現有教育模式的弊端

(一)專業課程繁多,目的性不強

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分別設定了課程設計、 專業實訓、 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 它們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完成技能訓練的主要途徑,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重要過渡階段。但據了解, 大部分實踐教學課基本上流於表面形式,教學效果不理想。

很多實踐課程的代課教師沿襲了傳統的教學方式,通常布置一套模擬的設計課題,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完成,所有的實踐教學全部在教室進行。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與社會實踐的聯絡非常密切,社會實踐包含很多與實際工作相關的內容,拘泥於課堂常規教學形式,顯然無法滿足實際需要。

我國當今大多數藝術院校的環藝教學模式雖然借鑑了包浩斯以及國外優秀設計學校的教學理論,但卻是「縮水」的模式。多數設計專業還沒有條件在教學上加入社會實踐環節。還是以教室為教學基礎的「紙上談兵」、「 閉門造車」 注重形式而不考慮實際功能。

教師教授的內容和學生研究的課題大都是陳舊案例或憑空想象。而包浩斯的教學基礎是「作坊」是真實勞作世界中的一部分,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完全與市場接軌,體現出了設計學科的特點。在設計理論方面,部分設計院校雖然也有理論課,但也多是形式主義,並未達到設計理論課的教學目的。

其實設計理論課是設計學科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同於普通歷史課,既要尊重歷史的真實性,更重視創新性,通過學習設計史和前人的設計理論,激發設計靈感創造新的有預見性的新理論。設計本身就是創新的過程,現在很多理論課教師並沒有真正理解所上課的教學意圖,依然按照普通歷史課的方式去教授設計理論,欠缺幫助學生去分析其中的設計思維與過程。

以下是某美術學院環藝系的課程學時安排一年級:透視32課時,建築製圖48課時,素描80課時, 色彩構成64課時,平面構成64課時,cad製圖80課時, 立體構80課時, 色彩64課時。二年級:

電腦3d製圖80課時, 風景寫生88課時,效果圖表現技法88課時,材料與施工工藝56課時, 居室設計56課時,人體工程學56課時, 店面設計72課時, 室內設計(一)88課時, 現代建築32課時, 辦公空間設計72課時。 三年級:室內設計(二)96課時,設計標準與預算80課時,展示小品設80課時,設計概論64課時, 快題設計(一)40課時, 室內設計與陳設設計80課時,廣場與水體設計120課時,別墅設計80課時,建築風景80課時,畢業考察3周, 畢業設計12周。

據說這些課程是借鑑了一些國內較好的環藝專業的課程安排而得出的。然而其中實踐課幾乎沒有,僅有的畢業實習其實也只是落實在紙面上。理論課課時也很少,沒有作為重點課程。

(二)實踐環節徒有虛名,需落實和加強

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畢竟不只是效果圖的繪製,它涉及很多具體的材料和施工方式以及與其他技術工種的銜接與配合,還要有施工組織設計的實施等。 即使帶學生參觀裝飾材料市場作為實踐教學的全部內容也是不夠的。學生走馬觀花地看了一番,回來不是忘了材料的名稱,就是在設計中不知怎樣使用它們。

這種參觀留下的片段式記憶使他們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很難形成主動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在這樣的流於形式的實踐教學模式下,學生僅憑感性思維對待設計任務,設計作品經常犯常識錯誤並漏洞百出,到工作崗位後 ,需要幾年時間的實際鍛鍊才能適應工作需要。這樣的畢業生大多不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西方的一些企業加學校的職業教育模式很值得我們借鑑,這是社會市場經濟的要求。在德國、奧地利、丹麥等國家較為典型。德國的職業教育以 「雙元制」教育模式為主。

德國 「雙元制」的學習有 60%——70% 在企業,包括生產崗位、培訓中心 、跨企業中心,而只有30%在學校進行。這種教育模式是教育針對性原則在職業教育中的體現。它是一種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教育方式,相比之下,在我國的高職環境藝術設計院校中,對於職業技能的培訓和教育還遠遠不夠。

各院校的學生在環境藝術設計實踐中不僅缺乏針對性, 而且缺少真正的實踐環節,也就導致了學生在就業時的無所適從。

(三)不能因材施教,高職特色未體現

高職院校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高中成績不理想,知識面不寬,基本素質較低,學習習慣較差,但是並不意味著將來就不是有用之才。只要我們做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可以使高職環藝專業的學生成為就業市場上的「香餑餑」。針對上述學生的特點,我們可以制訂高職環藝教育的原則:

按照社會需求和學生特點細分專業,並加強動手能力的培養,做到「訂單式」教育。比如,如果某個學生美術基礎和審美能力較差,但動手能力強,勤奮肯吃苦,就可以讓其進行按照現場監理目標制定的課程體系的學習,這樣就可以結合學生自身特點,激發其學習主動性的積極性,把從事該職業應學的技能掌握好,成為乙個雖然文化基礎稍差,但仍擁有一定技能的有用之才。這樣的學生在就業時肯定能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這就是高職院校教育特色的體現。

包浩斯辯論

現代設計教育應創新 繼承 包浩斯教育理念 辯論 正方1在當今社會生活中,現代設計參與並影響著人們的生產 生活。藝術設計 環境藝術 工業造型等各個領域,都直接或間接受到 包浩斯 的影響,或多或少有其設計理念的意識存在,如 藝術與技術相結合 的指導思想,產品的使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的辯證關係等。2包浩斯在設...

關於包浩斯的設計風格

包浩斯 bauhaus 作為一種設計體系在當年風靡整個世界,在現代工業設計領域中,它的思想和美學趣味可以說整整影響一代人。包浩斯對設計的要求是形象上它不採取模仿何種風格樣式,也不作裝飾點綴,只是採取簡潔和線條分明的設計。簡潔又實用是包浩斯時代的標誌,也是我們時代的標誌之一。在3月19日深圳家具展上,...

關於包浩斯的設計風格

包浩斯 bauhaus 作為一種設計體系在當年風靡整個世界,在現代工業設計領域中,它的思想和美學趣味可以說整整影響一代人。包浩斯對設計的要求是形象上它不採取模仿何種風格樣式,也不作裝飾點綴,只是採取簡潔和線條分明的設計。簡潔又實用是包浩斯時代的標誌,也是我們時代的標誌之一。在3月19日深圳家具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