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評價體系

2023-01-03 16:39:04 字數 1382 閱讀 2018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學校素質教育過程中的乙個重要環節,它是以學生的發展狀態與水平為評價物件的教育評價活動,是對學生素質的各個方面,各個過程進行多渠道認證的教育評價活動。改革傳統的偏重考試的評價制度,構建面向全體學生,全面地、富有個性地、主動地發展的評價制度,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措施。小學生行為習慣主要包括學習習慣,品德行為習慣,文明禮貌習慣,衛生習慣等方面,如何評價學生的行為習慣,是更好的促進學生行為習慣的不斷養成和進步。

1、創設小學生行為習慣評價體系

以學生的學習習慣,品德行為習慣,文明禮貌習慣,衛生習慣為主線,建立行為習慣評價體系。 良好的衛生習慣:學會自己穿衣服,系紅領巾,學會自己洗紅領巾、手帕、抹布;學會收拾自己的書包、書桌,不隨地吐痰,看到垃圾主動撿起,不在桌椅、牆壁上隨便刻畫;知道值日生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又快又好。

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與複習的習慣。勤於思考與全神貫注的學習習慣。

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習慣。多動腦,勤動手的習慣,大膽發言,敢於質疑問難,敢於表達自己見解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與自我評價的習慣,課外閱讀的習慣;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知道基本的禮節。

如:鞠躬、招手、敬隊禮等等。會使用禮貌用語;進教室、教師辦公室前先敲門,未經允許不闖入;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

課間不追逐打鬧,不大聲喧嘩,做健康的遊戲;排隊快、靜、齊;上下樓梯靠右行;不講粗話,不打人;不去危險的地方,不攀登;和同學團結互助。

2、建立「學校、教師、家長」橫向評價體系。

小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決不是學校一方的事,要把學校、教師、家長結合起來,齊抓共管,首先要做好學生三方面評價系統,學校可以通過召開家長會,印發家長報等形式,提高學生家長的理論水平,引起家長對孩子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視。組織家長交流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經驗,讓家長了解學校在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方面所做的努力,爭取家長支援,形成合力。教師定時要向家長發放學生行為習慣評價表,讓家長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從而在家針對孩子的缺點進行在教育,同時家長對孩子在家的表現反饋給教師,教師在針對學生在學校、家庭的表現,對學生進行綜合教育,形成合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建立「學校領導、老師、學生」縱向評價體系。

學校按照行為習慣評價體系,在學校範圍內展開展優行為習慣班級評比,由學校學生幹部每日檢查評分,按月進行評比。學校每期可組織評比習慣好的學生,並給予獎勵,鼓勵大家向他們學習。教師根據班級情況實行全班同學行為習慣評比,通過學生在班級的各種行為習慣表現,通過自評、互評、科任教師、班主任評價,評出行為習慣優秀學生,鼓勵先進,鞭策後勁,形成學生行為習慣。

4、建立學生行為習慣評價成長檔案

根據學生的平時行為習慣表現,按照教師評價,以及學生之間的自評,互評,每月反饋給家長,家長再把孩子在家的表現反饋給老師,學校對學生的行為習慣要及時進行存檔,以便根據學生的習慣表現,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進步的要表揚,落後的及時進行糾正,不斷探索學生行為習慣的成長規律,積累材料,不斷的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建立有效的德育評價體系

建立有效的德育評價體系,促進德育健康發展 東校區陳 德育作為學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認同。小學德育教育往往通過學校德育處 政教處與少先隊 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德育教育的途徑往往通過德育講座 班隊活動 走訪名勝古蹟 了解名人名賢等途徑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上級主管部...

中學生德育評價體系設計及評價方法研究

道德行為 文明習慣,誠實守信 尊敬師長,尊重同學 熱愛勞動,節儉樸素 社會公德,遵紀守法 學習習慣,學習方法 人際關係,團隊精神。個性心理品質 正確認識 評價和反思自己,自信心 毅力與承受能力,善於與人合作控制 調節情緒心理,心理健康 活潑開朗。不同年級根據以上 指標,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完成具體...

中職德育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的構建

作者 楊娟 新教育時代 教師版 2016年第06期 摘要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是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的保障,長期以來,我校一貫堅持以育人為本 德育為先的工作理念,積極探索職業學校育人培養模式。但是,在部分因素的影響下,尚未構建出完善的教學評估體系,本文主要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關鍵詞 中職學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