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變奏曲》學習要點

2022-12-28 22:06:06 字數 1384 閱讀 6490

北京市第13中學王廣惠特級教師

學習本詩,進一步了解朦朧詩,理解詩人借助一些物象來表現思想感情的方法。

朦朧詩是新時期乙個非常重要的文學流派,是「文革」後期一群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的青年,利用詩歌的形式對現實進行反思和追求詩歌獨立的審美價值的產物。江河就是朦朧詩的代表詩人之一。這首《星星變奏曲》在詩歌主題、創作手法和詩歌技藝方面都體現了朦朧詩的一些典型特徵。

一、積累下列詞語

1、為下列詞語注音:

顫動(  ) 疲倦(  ) 凝望(  ) 安慰(  ) 寂寞(  )

2、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閃閃爍爍朦朦朧朧

二、整體感知

全詩由兩個並列而基本對稱的詩節組成,每一節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設句起頭,語氣上有一種一氣呵成的氣勢,顯示了詩人為追求光明不惜犧牲的決心。「星星」在詩裡象徵著黑夜裡的有限光明。第一節的前九行寫人們抬頭凝望星空,把星星當作遙遠的安慰,這是因為黑暗籠罩了大地。

由「如果」引領的這一條件句,構成了對黑暗現實的強有力的否定。從「誰不願意」以下七行,寫出了詩人對光明、美好世界的嚮往。那是乙個春天的世界,每天都是一首詩,每乙個字都是一顆星。

第二節詩的頭四行,使用了和前一節同樣的句式,所用的意象也基本同義,只是稍作變化,各有側重,兩者構成主題與變奏的關係,一起完成了對現實的否定。由「誰願意」以下八行,則寫出了現實的寒冷與苦難。在這個現實世界裡,詩人一年又一年總寫苦難的詩,夜晚被凍僵,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被風吹落。

這兩個部分構成強烈的對照。最後四行,則表現了詩人為追求光明而獻身的決心。詩人願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時候,燃燒自己,代替它們照亮黑暗的現實。

整個第一節和第二節構成了主題與變奏的關係。所以,詩題叫「星星變奏曲」,可謂名副其實。

這首詩的主題,表達的是對黑暗冰冷的現實的否定,抒發了對理想的嚮往和追求,這在朦朧詩中非常有代表性。在藝術上,它也頗能代表朦朧詩的一些特點。如不直接表現或呈現思想感情,而總是借助一些物象來暗示或間接地表現經驗等。

譬如,用星星、詩、蜜蜂、螢火蟲、睡蓮、春天、鳥、丁香等來象徵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凍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風吹落的星星等來代表黑暗冰冷的現實等,這使得這首詩含蓄朦朧,意境優美。

三、思考

1、「每一首都是一群顫抖的星星」,此處星星為什麼要顫抖呢?

「每一首詩都是一群顫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難的詩」所受到的束縛,這種不自由帶來的就是心靈的寒冷孤寂。星星是不會顫抖的,是生活的壓抑和束縛使星星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溫暖。

2、一、二兩節在表達上有哪些異同?

一、二兩段都採用了假設的句式開頭,表達了在現實中掙扎而嚮往光明、溫暖和自由的願望。所不同的是第一節正面表達這種企盼,第二節是從反面表達這種希望。

3、「寂寞地燃燒」是什麼意思?

在尋求自由和光明的過程中,在周圍都是黑暗的時候,只能燃燒自己去尋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獨,燃燒代表了犧牲。

星星變奏曲

三伏潭二中王芳 教學目標 1 朦朧詩的特點及背景 2 理解 變奏曲 的含義 3 找出比喻句並理解含義 4 珍惜美好生活 重點難點 1 重點是理解詩中所寄託的詩人的理想及了解朦朧詩的特點。2 難點是 星星 的象徵意義。教學方法 引入及討論 教學過程 一 題解與匯入 回憶著名詩人郭沫若寫的 天上的街市 ...

星星變奏曲教學詳案

張曉蕾一 深情匯入 師 遙望滿天繁星,一定會心生遐想,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 共同感受星空的絢爛多彩。1 莫扎特的 小星星變奏曲 師 這是什麼 這是著名的 家莫扎特的 小星星變奏曲 這是用 來表現的星空。銜接 下面我們來看一幅畫面 絢爛的天空中星星閃爍,這是著名畫家梵谷的 星空 這是用畫作來表現的星空...

第三課《星星變奏曲》

3 星星變奏曲 教學目標 1 了解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 作品,及其主要藝術風格和成就。2 理解詩歌中星星 靜夜 土地等物象的象徵意義,學習比擬 對比等修辭手法。教學方法 1 學習朗讀朦朧詩歌的技巧,學會品味詩歌語言,體會作者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感情。2 學會比較閱讀的方法,通過詩內物象的對比,理解詩歌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