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教育

2022-12-28 17:39:03 字數 1195 閱讀 8022

「想象力教育」立法很難給力

年11月25日13:15新聞晚報

□熊丙奇

「在全球21個受調查國家中,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這是重慶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11月23日分組審議《重慶市義務教育條例(草案)》(簡稱草案)時,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胡健康發出的感慨。

他由此建議,修改相關條款,通過立法來強化對中小學生的「想象力教育」。 (11月24日《重慶晚報》)

中國學生想象力匱乏,已是乙個老問題。怎樣強化?據**的報道,胡的建議是將「學校應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強化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修改為 「學校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時,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也就是說,將「想象能力」入法。

這當然足以顯示對學生想象力的重視,可既是立法,就得有相應的問責條款。試問,如果教育部門、學校在教育管理和學校教育中限制、扼殺學生想象能力(是否注重提高很難界定,但限制與扼殺學生的想象力卻是不難區分的),該追何責?

引用幾則**已經報道的例子吧——

考題1:乙個春天的夜晚,乙個久別家鄉的人,望著皎潔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鄉,於是吟起了一首詩。這首詩是什麼?

乙個學生答: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結果被打了個「×」,標準答案為「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考題2: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你能把自己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寫下來嗎?一學生的答案:

「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但是這樣的回答是錯的,標準答案是:「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這是按學校的要求在教;問責學校,學校會叫苦:這是由於有中考、高考指揮棒,不讓孩子背標準答案就不會有好成績;最後,就得問責中考制度、高考制度,至此,也就找不到問責物件了。筆者注意到,在對學校教育無可奈何之後,很多人把學生想象缺乏的責任推給家庭教育,稱是家長對孩子的包辦代替限制了學生的想象空間。

那麼,是不是最終只能問責到家長頭上呢?家長們的憋屈又向誰訴說?

在這樣的環境中,僅在法律中增加「注重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只會成為「喊口號」。我國學生的想象力缺乏,說到底,在於行政力量過多干預學校的辦學,所有學校千校一面,沒有教育的個性,沒有個性的教育,也就無想象力、創造力發展的空間。**部門對學校的辦學少干預,為學校教育營造公平的環境,就是最好的重視。

如果要立法,當對保障學校的辦學自主權、約束**對學校辦學的干預立法。這樣的立法才給力。

激發學生課堂想象力

摘要 高中學生正處於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轉換的關鍵時期,他們在理解這些抽象性概念的時候,習慣於將概念形象化,但一旦碰到無法形象化的概念,就會覺得難於理解。因此要很好地理解這些抽象性的概念,就需要能夠很好地將這些抽象的概念通過轉換變成形象的實體,而其中的轉換器就是想象力。作者就如何在物理課堂上激發學生...

如何發展孩子的想象力

1 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發展孩子的表象 想象是在孩子大量的生活經驗基礎上積累起來的,孩子表象的積累越多,就越容易將相關的表象聯絡起來。在學前階段,我們鼓勵家長經常要帶孩子走向大自然,與社會接觸,豐富生活經驗,為想象力的發展打下基礎。2 給孩子提供適合的環境,激發孩子想象的慾望 在家中也要給孩子乙個良...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同學們,你想成為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嗎?富有想象力的孩子應該是這樣的 1 有旺盛的求知慾和強烈的好奇心。缺乏想象力的孩子,總是堅定的相信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是對的,卻很少想到這些知識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因此,這樣的同學只能看到前輩人見到過的東西,只能想到與前人已經發現了的東西有什麼聯絡,卻容易忽略有什麼新的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