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城市綠色未來

2022-12-26 12:30:02 字數 4969 閱讀 8581

生態城市綠色未來——2010上海世博德國館的話語

德國一直被認為是乙個哲學家和詩人輩出的國度。其實,德國還是乙個建築王國,孕育了眾多著名建築師,影響了全世界的建築風格。

伴著2010上海世博年的來臨,德國建築將以德國館為代表在中國大地上一展風采。這座名為「和諧都市」的德國館將於今年四月竣工。(圖1)

「和諧都市」展示了一座處處均衡、和諧的都市。館名取自於英文的「均衡」和「城市」。在德國館內,和諧都市的參觀者將進行一次穿行創意都市的旅行。

就像生活在一座現實的大都市裡一樣,參觀者抑或步行、抑或使用自動行人路,也可以選擇乘坐電梯,走訪設計布置各異的館內展廳。(圖2)

德國館的四大建築主體沒有內部與外部空間的定義,更確切地說,德國館前的廣場以及緊接展館的外景區流暢地融入展館建築本身。同時,托架而起的展館建築正好給館外景區搭建了一方即可避雨又可遮陽的天棚。這種設計形成了一種內與外、光與影、建造的與自然的、都市風光與田園風景之間引人入勝的交替更迭。

(圖3)

德國館「和諧都市」其實就是德國生態建築的乙個成功典例。何謂生態建築?生態建築其實就是根據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運用生態學、建築技術科學的基本原理和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等,合理安排並組織建築與其他相關因素之間的關係,使建築和環境之間成為乙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較強的生物氣候調節能力,以滿足人們居住生活的環境舒適,使人、建築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形成乙個良性迴圈系統。

生態建築是近幾年的流行詞,也是未來數年的關鍵詞,德國在這一領域的領先性是有目共睹的。德國是建築師嚮往的王國,是建築界的重地。**德國的生態建築,對於構建乙個綠色的未來是大有裨益的。

一、生態建築在德國的興起和發展基礎

據統計,城市裡碳排放,60%**於建築維持功能本身,而交通汽車只佔到30%。如果沒有有效的節能導向建築發展必將成為經濟社會發展難以承受之重。因此,發展生態建築已經勢在必行。

另外,全球資源的日益匱乏,氣候變遷的加劇均促使生態建築的興起。

鑑於此,一種在現代建築領域內極有意義且十分重要的建築風潮正在德國率先興起:發展並推廣生態建築,研究在房屋建造過程中啟用可持續性及可再生能源的可能性。可再生能源是支撐持續能源供給的基石,更是生態建築得以實現的重要前提。

它們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產生二氧化碳。作為本土的載能體,它們既能保證能源**,又能促進經濟增長、創造工作機會並提高企業競爭力。在生態建築中,電能將主要借助光生伏打效應從太陽光中獲得,利用高能熱幫浦從日照、空氣甚至借助地下探針從地下水中提取生活所需的熱能。

這樣製造出來的房子,不但無須使用傳統能源,而且還可以把利用太陽能發出來的多餘電力回饋到電力網中去。

此外,材料加工方面使用的新方法以及精良的建築結構使可再生和無汙染的材料現在已經有能力與傳統材料競爭,讓人無須再沿用會損害氣候和破壞環境的建築方法。無論是7層樓高的住宅樓,廠房,運動設施還是摩天大樓,展覽館都可以採用經過特殊加工的、可再生的並且無汙染的新材料。因此可再生和無汙染的材料是生態建築中的亮點和基礎之一。

比如2023年上海世博會上將要隆重登場的德國館的閃亮「外衣」就應用了新材料。這種革新型、銀灰色的精織網膜面料是專為本屆世博會德國館製作,具有極高的透氣性、透光性和節能性。這種網膜面料不僅能為德國館遮陽,而且防水,它開放型的網狀結構還能避免室內高溫集聚不散,由此減輕室內空調降溫系統的負擔。

德國館建築設計師pascalberger曾表示,德國館外牆將鋪設大約16000平方公尺這種外牆材料。據最新訊息,德國館施工地目前已有一面網膜豎立在展館外,接受自然條件的測試。這種新型材料不僅在世博期間為德國館這座生態建築發揮奇效,在世博會結束後,它將拆除、剪裁,改制成提包、口袋或小型遮陽篷等物品繼續使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德國可持續建築認證體系使德國生態建築有章可循。德國可持續建築認證體系(germansustainablebuildingcertificate)由德國可持續建築委員會(dgnb)組織德國建築行業的各專業人士共同開發。dgnb覆蓋了建築行業的整個產業鏈,並致力於為建築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其2023年版僅對辦公建築和**建築進行認證。其2023年版將根據使用者及專業人員的反饋進行開發。

除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新材料的運用和建築體系的完善,還有政治條件、社會條件和交通條件等因素使生態建築在德國得以順利興起並不斷發展。政治條件、社會條件和交通條件是生態建築尤其是生態城發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缺少其中之一,就算生態建築得以建成,其前景也是不容樂觀的。

在2023年9月19日於由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主辦的「都市論壇」上(都市論壇是乙個**可持續城市發展話題的中德論壇。這是德國獻給2023年上海世博會的禮物),德國as&p國際股份****的建築師約翰尼斯•戴爾(johannesdell)對此曾發表講話。在當天論壇上他指出,中方投資,德國as&p國際股份****設計建造的安亭新鎮(位於上海嘉定區)專案基本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交通條件的限制和社會條件的缺少。

安亭新鎮是「一城九鎮」城市開發的一部分。規劃遵循被稱為「分散的集合」的拱形發展策略。它試圖完成以下任務:

通過提供引人注目的「德國的」或是歐洲的設計,提公升建築未來的吸引力;不僅在建築設計和技術上表現歐洲的風格,同時也整合開放空間於都市結構中,創造公共空間的等級網路;提供所有的服務和基礎設施以保證城鎮的自給自足,滿足居民的每天所需;為建築和城市技術提供高於平均水平的能效解決方案。as&p與「fichtneringenieure」合作完成的能源概念將有效地降低50%的能源消耗等等。但是由於安亭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人口不多等原因,最後只完成了前兩個任務。

(圖4)

因此,可以這麼說,每個生態建築發展的基礎都是十分重要的,缺少其中之一,便會使生態建築物、群或區等失敗。而目前在德國的那些生態建築,基本都是具備這些發展基礎的。這使得德國在生態建築領域成績斐然。

二、異彩紛呈的德國生態建築典例

上世紀末,德國的各大建築師紛紛脫離逐漸變得沉悶和了無新意的「現代風格」轉而重新注重色彩和裝飾。德國建築終於開放自己,開始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影響。後現代派的大師們,例如倫敦的jamesstirling、維也納的hanshollein、盧森堡的robkrier、東京的arataisozaki和紐約的richardmeier等等紛紛受邀到德國策劃建築。

2023年舉辦的國際建築業展覽(iba)更進一步把建築藝術方面的各位紅人邀請到柏林,並因此替德國的建築大師們帶來了不少靈感。就這樣,當時仍然是東、西兩分的德國首都便成為了來自建築界各重地的大師們聚會的地點,遠遠地把其他建築界的國際都會拋在後面,佔據領先地位。

外來的建築師尤其欣賞德國建築技術的素質。世界上再沒有任何乙個國家會像德國那樣,把房子建得那麼牢固那麼持久的了,儘管有時候,建築藝術方面的大師會抱怨,說德國的建築條例太嚴苛,覺得自己受到制肘。

外來建築師帶來的靈感,本國建築師思潮的改變,時代的要求,在20世紀末,德國建築越來越重視可持續性。由此,生態建築在德國呈現出新局面。

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böhm)設計的波茨坦劇院,克勞斯•安德哈特(clausanderhalten)的科特布斯藝術博物館,索布魯赫•胡頓(sauerbruchhutton)的德紹聯邦環保署辦公樓以及麥哈德•馮•格康(meinhardvongerkan)的柏林**火車站,都是生態建築的典例。(圖5、圖6、圖7、圖8)

三.德國生態模範社群的發展

受生態建築風潮影響的,從個體上來看,是個別典型的建築物;從整體上來看,是整個城鎮。德國各城鎮都在努力競爭生態模範社群的地位。地處薩克森聯邦州的奧斯特里茨(ostritz)為此做出了良好的示範。

這是乙個在東德時代位於波蘭和捷克邊境(黑色三角區)的擁有三千名居民的偏遠小城。數十年來,提及奧斯特里茨,人們經常憶及社會主義工業革命及大量褐煤的燃燒。慶幸的是,自東西德統一後,它經歷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變革。

它的成功來自於利用水力、風力、太陽能等可再生、無汙染的能源來發電,發電量遠超自身電力需求的一倍。因此,奧斯特里茨可說是德國能源生態的模範城市。

與此同時,有數以百計的德國城鎮也希望自己能夠被冠以生態模範城市的美名。這些城鎮都將目標設定在建立更有效率的能源**體系上,以及在中期內轉換成完全由可再生能源**所有能源需求的城鎮。可再生能源**商總經理邁爾說:

「百分之百可再生能源的城鎮已經不是罕見的蘭花了。憑藉目前的技術水準,有利的地理和政策,可再生能源能夠為德國所有的城鎮及地區提供獲利豐厚的商業操作模式。這是乙個任何一位英明的財政**都不會忽略的事實。

」對此,聯邦環境局長西格馬爾加布里爾(sigmargabriel)稱讚,這種自發性的行動,將動機,正面的經濟、生態及社會效應結合在一起為人類的福祉服務。

因許多地區與跨區域能源**商的特許合同即將在往後數年內到期,由此掀起了這股發生在城鎮層面的「綠色潮流」。許多城鎮及社群期待的是,不僅要提高當地的可再生能源的**,也要提高在當地創造的價值。例如,「模範地區」的黑森州北部,被譽為分散型能源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生產與應用等事務的代表,擁有高度集中的相關機關、協會及企業。

分散型能源技術產業網路(deenet)的官方**上這樣寫道:「這個產業應成為地區的經濟引擎,如同****今日在黑森州北部扮演的角色一樣。」太陽能技術研究所(iset)、綠建築研究中心(zub)以及合理化能源**協會(gre)等機構均有參與到分散型能源技術產業網路(deenet)。

在眾多由deenet推動的專案中,有乙個名為「氣候中性的城鎮」的專案。這個專案由黑森州環境局撥款支援,其內容是以三個「模範城鎮」——埃施維格(eschwege)、利希特費斯(lichtenfels)及沃爾夫哈根(wolfhagen)為例,制定乙個在科學技術上可行,且是應用導向的計畫。卡塞爾市(kassel)市長伯特倫希爾根(bertramhilgen)也出任產業網路諮詢委員會一員。

自2023年年底,卡塞爾市市立發電站更名電力**商後,也就是瑞士發電公司vattenfall**的再生電流取代電力**的燃煤發電及核能發電後,這個人口達二十萬的大城市就被賦予了「生態示範城市」的美譽。(圖10)

結束語聯邦德國是乙個多面的、富有創意的民族。德國城市是多姿多彩與各具特色的匯聚。德國非常珍視保護文化根基和維護傳統文化。

它認為未來城市的特色應當既和諧且又各具千秋,避免千篇一律是至關重要的。這些都可以通過生態建築來表達。2023年上海世博會德國館就恰恰表達出了這層意思。

當前世界,氣候變遷加劇,資源匱乏嚴重,溫室效應嚴重,這些挑戰使世界各地都需要生態建築,生態區以及生態城。而德國在生態建築方面已有的成就可以作為成功典例向其他國家輸出。

2010上海世博已進入100天倒計時,德國館也會在兩個月後竣工。翹首以待一座嶄新的德國生態建築的落成,構建低碳社會、綠色未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生態建築,讓綠色點亮未來!

生態城市理念 走綠色城市化之路

目前我國城市化仍處於大規模建設階段,土地資源大量消耗 環境問題頻頻出現有其客觀必然性,但也有一些帶有中國特色和趕超特色的因素。一是以製造業為城市化主要動力。我國城市服務業發展不足,城市經濟中工業主導特徵明顯,尤其是近期重化工業帶動特徵明顯,給資源環境帶來了沉重壓力。目前全國城鎮重工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

西安未來綠色城市規劃 至2023年

規劃框架 一屏秦嶺綠色生態屏障 通過天然封育 退耕還林 低效林改造 中幼林撫育等工程措施保護和恢復秦嶺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樣性,提高區域森林水源涵養和生態屏障功能。加快沿線特色便利慢行遊賞設施系統建設,適度開發 秦嶺課堂 森林 醫院 森林度假 森林健身等新型生態旅遊活動,為西安城市發展營造良好的自然生態...

生態城市與生態城市規劃

生態城並不是乙個不可企及 盡善盡美的理想境界,而是一種可望可及的持續發展過程,一場破舊立新的生態革命。1 1 生態城市概念與標準 1.1 概念 生態城市 eco city 最早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 人與生物圈 mab 計畫中提出。隨後,生態城市的理念迅速發展,成為一種城市發展的新概念。它的內涵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