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單元知識點

2022-12-23 21:27:04 字數 3683 閱讀 3136

第一單元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與元素週期律

一、原子結構

質子(z個)

原子核注意:

中子(n個) 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

1.原子數 a x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原子的核外電子

核外電子(z個)

★熟背前20號元素,熟悉1~20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①電子總是盡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裡;②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是2n2;③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k層為最外層不超過2個),次外層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電子數不超過32個。

電子層: 一(能量最低) 二三四五六七

對應表示符號: k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核素:具有一定數目的質子和一定數目的中子的一種原子。

同位素: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稱為同位素。(對於原子來說)

二、元素週期表

1.編排原則:

①按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

②將電子層數相同的各元素從左到右排成一橫行。(週期序數=原子的電子層數)

③把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按電子層數遞增的順序從上到下排成一縱行。主族序數=原子最外層電子數

2.結構特點:

核外電子層數元素種類

第一週期12種元素

短週期第二週期28種元素

週期第三週期38種元素

元 (7個橫行第四週期418種元素

素 (7個週期第五週期518種元素

周長週期第六週期632種元素

期第七週期7未填滿(已有26種元素)

表主族:ⅰa~ⅶa共7個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個副族

(18個縱行) 第ⅷ族:三個縱行,位於ⅶb和ⅰb之間

(16個族) 零族:稀有氣體

三、元素週期律

1.元素週期律:元素的性質(核外電子排布、原子半徑、主要化合價、金屬性、非金屬性)隨著核電荷數的遞增而呈週期性變化的規律。

元素性質的週期性變化實質是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週期性變化的必然結果。

2.同週期元素性質遞變規律

第ⅰa族鹼金屬元素:li na k rb cs fr(fr是金屬性最強的元素,位於週期表左下方)

第ⅶa族鹵族元素:f cl br i at (f是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位於週期表右上方)

★判斷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方法:

(1)金屬性強(弱)——①單質與水或酸反應生成氫氣容易(難);②氫氧化物鹼性強(弱);③相互置換反應(強制弱)fe+cuso4=feso4+cu。

(2)非金屬性強(弱)——①單質與氫氣易(難)反應;②生成的氫化物穩定(不穩定);③最**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強(弱);④相互置換反應(強制弱)2nabr+cl2=2nacl+br2。

(ⅰ)同週期比較:

(ⅱ)同主族比較:

(ⅲ)比較粒子(包括原子、離子)半徑的方法(「三看」):(1)先比較電子層數,電子層數多的半徑大。

(2)電子層數相同時,再比較核電荷數,核電荷數多的半徑反而小。

元素週期表的應用

1、元素所在的週期序數= 電子層數 ,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數= 最外層電子數,元素週期表是元素週期律的具體表現形式。在同一週期中,從左到右,隨著核電荷數的遞增,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吸引能力逐漸增強,元素的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在同一主族中,從上到下,隨著核電荷數的遞增,原子半徑逐漸增大 ,電子層數逐漸增多,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能力逐漸減弱 ,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

4、元素的結構決定了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元素在週期表中位置的反映了原子的結構和元素的性質特點。我們可以根據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推測元素的結構,**元素的性質 。元素週期表中位置相近的元素性質相似,人們可以借助元素週期表研究合成有特定性質的新物質。

例如,在金屬和非金屬的分界線附近尋找半導體材料,在過渡元素中尋找各種優良的催化劑和耐高溫、耐腐蝕材料。

第二單元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

化學鍵是直接相鄰兩個或多個原子或離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

1.離子鍵與共價鍵的比較

離子化合物:由離子鍵構成的化合物叫做離子化合物。(一定有離子鍵,可能有共價鍵)

共價化合物: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價化合物。(只有共價鍵一定沒有離子鍵)

極性共價鍵(簡稱極性鍵):由不同種原子形成,a-b型,如,h-cl。

共價鍵非極性共價鍵(簡稱非極性鍵):由同種原子形成,a-a型,如,cl-cl。

2.電子式:

用電子式表示離子鍵形成的物質的結構與表示共價鍵形成的物質的結構的不同點:(1)電荷:用電子式表示離子鍵形成的物質的結構需標出陽離子和陰離子的電荷;而表示共價鍵形成的物質的結構不能標電荷。

(2)[ ](方括號):離子鍵形成的物質中的陰離子需用方括號括起來,而共價鍵形成的物質中不能用方括號。

專題二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

第一單元化學反應的速率與反應限度

1、化學反應的速率

(1)概念: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來表示。 計算公式:υ(b)==

①單位:mol/(l·s)或mol/(l·min)

②b為溶液或氣體,若b為固體或純液體不計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時速率。

④重要規律:()速率比=方程式係數比 ()變化量比=方程式係數比

(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內因:由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結構和性質決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溫度:公升高溫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劑:一般加快反應速率(正催化劑)

③濃度:增加c反應物的濃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氣體才有濃度可言)

④壓強:增大壓強,增大速率(適用於有氣體參加的反應)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線)、固體的表面積(顆粒大小)、反應物的狀態(溶劑)、原電池等也會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2、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平衡

(1)在一定條件下,當乙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向反應速率與逆向反應速率相等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改變,達到表面上靜止的一種「平衡狀態」,這就是這個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即化學平衡狀態。

化學平衡的移動受到溫度、反應物濃度、壓強等因素的影響。催化劑只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對化學平衡無影響。

在相同的條件下同時向正、逆兩個反應方向進行的反應叫做可逆反應。通常把由反應物向生成物進行的反應叫做正反應。而由生成物向反應物進行的反應叫做逆反應。

在任何可逆反應中,正方應進行的同時,逆反應也在進行。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到底,即是說可逆反應無論進行到何種程度,任何物質(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的量都不可能為0。

(2)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徵:逆、動、等、定、變。

①逆:化學平衡研究的物件是可逆反應。

②動:動態平衡,達到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仍在不斷進行。

③等:達到平衡狀態時,正方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等於0。即v正=v逆≠0。

④定:達到平衡狀態時,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各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變:當條件變化時,原平衡被破壞,在新的條件下會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斷化學平衡狀態的標誌:

①υa(正方向)=υ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質比較)

第二單元知識點

1.空氣的成分按計算大約是稀有氣體有等,性質很 燈泡,食品包裝中充入作保護氣。飛艇中充氣,用於填充探空氣球的是 2.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試驗中,燃燒匙中盛 要求紅磷 不能用硫 木炭代替的原因不能用鐵絲的原因該試驗的結論是紅磷熄滅說明氮氣水位僅上公升約1 5,說明氮氣實驗中測得氧氣含量低於1 5的原...

第二單元知識點

第二章我們周圍的空氣 課題1 空氣 一 空氣成分的研究史 1 18世紀70年代,瑞典科學家舍勒和英國的科學家化學家普利斯特里,分別發現並製得了氧氣。2 法國科學家拉瓦錫最早運用天平作為研究化學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第一次明確提出了 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 其中氧氣約佔空氣總體積的1...

第二單元知識點梳理

1 第乙個對空氣組成進行 的化學家 拉瓦錫 第乙個用天平進行定量分析 2 空氣的成分和組成 1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a 可燃物要求 足量且產物是固體 b 裝置要求 氣密性良好 c 現象 紅磷燃燒,放熱 冒出大量白煙,開啟彈簧夾,水倒吸,約佔集氣瓶中原空氣體積的1 5。d 結論 空氣是混合物 o2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