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組織設計 總

2022-12-21 03:57:03 字數 5392 閱讀 5523

前言本《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主要原則是按照業主的規定將阿鎮~大柳塔一級公路續建工程建設成優良工程的要求進行編制。由於時間倉促、水平有限,編制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敬請各位領導提出批評指正。

k46+602.749(1-20m)預應力空心板橋施工組織設計

k46+602.749(1-20m) 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u型橋台、鑽孔灌注樁基礎。;

第二章各橋涵施工過程程式和控制程式

7.2.1橋梁施工

(一)、樁基礎施工方案

根據設計檔案提供的地質斷面圖,我公司暫時採用人工挖孔的方法,並積極聯絡鑽孔隊伍。如果採用人工挖孔不能進行時,改用鑽孔法。

(二)、樁基礎施工方法

①、鑽孔灌注樁法:

鑽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測量放樣埋設護筒鑽機就位鑽孔檢孔清孔下鋼筋籠二次清孔灌注水下砼

鑽孔灌注樁工藝流程框圖

1、準備工作

● 鑽孔灌注樁施工前準備工作的主要內容為:樁位的測量放樣、場地的準備工作、工作平台及護筒製作埋設、泥漿製備、在上游設定導流壩將河道中的流水改離樁位一定距離等。

a、樁位測量放樣

● 首先對導線點和水準點進行檢查複測,若複測結果在規定的允許誤差範圍內,則可採用原測量成果,否則應進行調整並報監理工程師,在取得監理工程師的審核批覆後,才能使用。

● 測量放樣主要使用全站儀進行,根據待放樁位的中心座標和附近兩個互視的導線座標,利用極座標法即可放出樁位中心樁,為便於檢查複核,應在中心樁附近適當位置,在縱橫方向上各設定兩排保護樁。

● 為測量方便,可以增設必要的導線點和水準點,並檢驗設計精密導線網控制各墩台中心線,測設方法應按有關規定進行。測設成果報監理工程師審核,並在其批准後使用。

b、場地準備

● 鑽孔場地的平面尺寸應根據樁基設計的平面尺寸的埋深、鑽機移位要求、施工方法及其它配合施工期的機具裝置布置情況決定。

● 為避免鑽機產生不均勻沉降,鑽機底座不能直接置於場地上,可用枕木鋪設鋼軌組成堅固穩定的工作平台。

c、護筒的製作和埋設

①護筒的作用

● 護筒主要起固定樁位、引導鑽錐方向、隔離地面水以免流入井孔、保護孔口不坍塌、保證孔內水位(泥漿)高出地下水位或施工水位有一定高度,形成靜水壓力,以保護孔壁不致坍塌等作用。護筒內徑比鑽孔樁設計直徑大20-30cm。護筒頂端高度,除滿足施工要求外,應高出地面0.

3m、地下水位1.5m以上,使護筒內水能產生15kpa以上的靜水壓力。

②護筒製作要求

● 護筒是重複使用的裝置,要求堅固、便於安裝、拆除、不漏水。每節高度1.5-3.0m,用4-6mm鋼板製作,為增加剛度,防止變形,在護筒上、下端和中部外側各焊一道加勁肋。

③護筒埋設

● 護筒平面位置與豎直度準確與否,護筒周邊和護筒腳是否緊密不透水等因素,對成孔、成樁質量都有重大影響。埋設時,護筒中心線對準測量標定的樁位中心,並嚴格保持護筒的豎直度,其偏差均應控制在規範規定的範圍內。本段採用人工挖埋法埋設單護筒,埋深2.

0m左右。

● 護筒埋設要求準確、穩定、不變形、底部不漏水,能保證孔內水頭穩定,形成靜水壓力,保護孔壁不坍塌。護筒埋好後平面偏差不超過5cm,傾斜度不大於1%。

d、泥漿池的設定及泥漿製備

● 在每橋設泥漿池2座,採用活動泥漿池,以不影響交通為原則,相鄰的2-3個墩設乙個。泥漿採用造漿池造漿為主,鑽孔造漿為輔,控制泥漿比重1:4左右。

在鑽進過程中,每隔一定時間用泥漿效能測試儀測定各項效能,及時調整泥漿濃度,使泥漿較好的起到護壁作用。

2、鑽孔

a、鑽機就位

● 鑽孔機具採用迴旋鑽機,鑽機就位前,先檢查各項準備工作是否做好,包括機具裝置的效能是否完好,地下管線路是否需遷移等,此外還根據地質資料繪鑽孔地質剖面圖,掛在鑽機臺架上,以便在鑽孔中對不同的土層調整鑽進速度和合適的泥漿指標。

● 鑽機就位時,認真對中確保旋轉鑽盤中心與鋼護筒中心的位置偏差不得大於1cm,在鑽進過程中要經常檢查,如有傾斜或位移及時糾正。

b、鑽進成孔

● 開始鑽進時,要稍提鑽桿,在護筒內打漿,並開動泥漿迴圈幫浦進行迴圈,待泥漿均勻後開始鑽進,要適當控制進尺,對護筒底部,低檔慢速鑽進,使底腳處有較堅固的泥質護壁。鑽至護筒底部以下1m後,按土質情況以正常速度鑽進。在鑽進過程中隨時檢查土層變化,每進尺2m或在土層變化處撈取渣樣,判斷土層,記入鑽孔樁記錄表並與地質柱狀圖核對。

● 鑽進過程中保持孔內有1.5-2.0m的水頭高度,並要防止扳手、管鉗等金屬工具或其他異物掉落孔內,損壞鑽機鑽頭,鑽進作業必須保持連續性,公升降鑽機鑽頭時要平穩,不得碰撞護筒或孔壁。

拆除和加接鑽桿時力求迅速。

● 鑽孔泥漿採用優質粘土在泥漿池配製,各項技術標準應符合規範和規則的要求。

● 樁孔鑽至設計標高後,對成孔的孔徑、孔深和傾斜度等進行檢查,滿足要求後請監理工程師進行檢查,為清孔做好準備。

● 為防止相鄰樁串孔或影響鄰樁灌注質量,乙個墩台只安排一台鑽機施工,相鄰樁位必須待相鄰孔混凝土灌注24小時後方可開鑽。

c、檢孔

● 鑽進中須用檢孔器檢孔,檢孔器用鋼筋製作而成,其尺寸為外徑等於設計樁徑、長度等於樁徑的4-6倍。

d、清孔

● 待鑽孔至設計高程後,即可進行清孔作業。根據當地地質情況,清孔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採用換漿或掏渣法進行清孔,使沉澱厚度符合要求。第二次在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後,下放鋼筋籠和導管,進行灌注作業前,檢查沉澱厚度,利用高壓水通過導管清理沉澱。

在清孔過程中,注意孔內水位,以防塌孔。

e、成孔檢驗

● 在終孔前數小時通知監理工程師進行終孔驗收,成孔後用檢孔器對孔深、孔徑、垂直度、沉渣厚度進行檢查,待驗收合格後,填寫終孔檢查單,經監理工程師簽字認可方可灌注水下砼。

3、灌注水下混凝土

a、鋼筋籠製作:鋼筋籠在固定模台上加工成型。接頭採用搭接雙面電孤焊。

按圖紙製作好主筋和加強箍筋後,先在加強箍筋「+」方向點焊主筋,待電焊加固後,再綁紮箍筋。製作成型後,請監理工程師驗收,做好簽證工作。如果鋼筋籠較長,可根據吊機起吊高度分節製作,入孔時用幫條雙面電弧焊接長。

防止鋼筋籠上浮,採取焊接鋼管或粗鋼筋在平台上加以固定,並在混凝土灌注至鋼筋籠底部時,放緩灌注速度。

b、導管架設:待鋼筋籠吊裝就位後,即可搭設平台下放導管。導管採用25-35cm內徑,卡環連線,在使用前進行水密、承壓、接頭抗拉等檢驗。

c、混凝土灌注:在一切準備工作就緒,第二次清孔(沖孔底沉澱),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後,馬上進行混凝土灌注作業。混凝土採用拌和站集中拌和,運輸車運至現場,坍落度控制在18-20cm之間。

灌注作業連續緊湊進行,中間一般不得停頓,並經常探測孔內混凝土面的高度,及時調整導管的埋深,導管埋深控制在2-6m。對於首批混凝土灌注應特別注意,為確保首批混凝土導管埋深不小於1m,在初灌時應儲備足夠數量的混凝土,混凝土隔水採用拔球法。當混凝土面接近鋼筋籠底部時,宜保持導管有稍大的埋深,並放緩灌注速度,以減少混凝土的衝擊力,避免鋼筋籠上浮。

為保證樁頂質量,灌注樁頂標高比設計標高高出1m左右。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如實認真填定混凝土灌注施工記錄。

②、人工挖孔法:

樁基採用人工開挖成孔(在上游修建臨時土壩將流水改離樁位10m左右和在上游設定集中降水井並做礫石砼護壁),鋼筋籠分橋加工,現場分節綁紮,每節長度8m-10m。人工配合吊車分節吊放鋼筋籠,導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1、人工成孔:

(1)、樁孔測量放樣,由測量人員放出基樁中軸線,引離樁位,進行栓樁,注意對栓樁的保護。

(2)埋設護筒及澆築孔口護壁:將樁心位置引出,進行樁孔開挖,支護壁模板,澆注護壁砼,注意護壁頂面要水平整齊,且高出原地面30cm以上(防止土、石雜物落入孔內傷人),待護壁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時,將樁位中心引出點恢復到護筒混凝土頂面,並將高程也引至混凝土護壁頂面,以控制樁位的水平位置和樁底標高。

(3)、對於由人工挖孔,用轆轤提公升返土,在挖入風積砂、粘土層、卵石層、及鬆散岩層時,每挖進80cm~100cm澆築一次護壁(護壁不作為基樁的一部分),護壁採用與樁基同標號的砼澆築。護壁模板採用定型組合鋼模板或磚模。為便於拆模,護壁採取倒梯形的截面型式。

為防止地表水流入及雜物落入孔中,基坑孔口圍護高出地表30cm;且為保證樁基鋼筋骨架的順利安放,每節護壁處的最小樁徑尺寸要比設計樁徑大2cm。挖出的土和雜物及時外運,孔口周圍嚴禁堆放棄渣及較重雜物造成對孔壁的壓迫。

(4)、在挖孔過程中,護壁隨挖進深度及時施工,防止滲水塌孔。如發現有滲水現象,人員禁止繼續進行施工。每支護一節護壁及每掘進1m深時,都要及時用垂球從基樁孔口下垂檢查一次樁孔的垂直度,並用盒尺檢查樁孔的內徑。

保證孔位準確、孔壁順直,內部尺寸正確。

(5)、對有岩石層,用空壓機帶動風鎬、鑿岩機等進行掘進。

(6)、對孔中地下水較多的,採用井點法降水,水幫浦抽出滲水。同時採取乙個橋位的多根樁孔同時掘進、同時排水的挖孔方法,確保挖孔的進度。且注意觀察有無流沙,泉湧,地下河等跡象,一旦發現有可疑跡象,施工人員及時撤離施工現場,並向專案部匯報現場情況。

(7)、挖至設計標高後,清除孔底鬆散的石渣、泥土等雜物,清孔底時做到無泥土,碎渣,無有鬆動岩面,孔底平整堅固。檢查孔底地質情況,對於地質情況與設計不符,應撤離人員,並向專案部匯報。

(8)挖孔過程中配戴好安全帽、安全繩等安全用具,每日對提土渣的吊桶、吊鉤、鋼絲繩等機具進行檢查,並且每班施工前都檢查孔壁穩定性及孔內供氧情況。防止孔壁有鬆散及地表雜物下落,並防止孔中地下暗河、泉水突然上湧。

(9) 挖孔過程中對環境產生影響的問題處理:

a. 施工排水的問題:挖孔抽出的滲水,雖說並未汙染,但其畢竟渾濁,因此採取過濾的方法,既用滲水性良好的石渣粗砂圍成乙個過濾池,將孔中水集中抽入沉澱池中,沉澱後排出。

b. 挖出的棄渣問題:挖孔挖出的廢棄石渣集中堆放,並可做圍堰利用(不能離孔位太近以防止對孔壁造成壓迫),待施工完畢,疏通河道時,挖除並運到指定棄放位置。

e、成孔檢驗

● 在終孔前數小時通知監理工程師進行終孔驗收,成孔後用檢孔器對孔深、孔徑、垂直度、沉渣厚度進行檢查,待驗收合格後,填寫終孔檢查單,經監理工程師簽字認可方可灌注水下砼。

3、灌注水下混凝土

a、鋼筋籠製作:鋼筋籠在固定模台上加工成型。接頭採用搭接雙面電孤焊。

按圖紙製作好主筋和加強箍筋後,先在加強箍筋「+」方向點焊主筋,待電焊加固後,再綁紮箍筋。製作成型後,請監理工程師驗收,做好簽證工作。如果鋼筋籠較長,可根據吊機起吊高度分節製作,入孔時用幫條雙面電弧焊接長。

防止鋼筋籠上浮,採取焊接鋼管或粗鋼筋在平台上加以固定,並在混凝土灌注至鋼筋籠底部時,放緩灌注速度。

b、導管架設:待鋼筋籠吊裝就位後,即可搭設平台下放導管。導管採用25-35cm內徑,卡環連線,在使用前進行水密、承壓、接頭抗拉等檢驗。

c、混凝土灌注:在一切準備工作就緒,第二次清孔(沖孔底沉澱),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後,馬上進行混凝土灌注作業。混凝土採用拌和站集中拌和,運輸車運至現場,坍落度控制在18-20cm之間。

灌注作業連續緊湊進行,中間一般不得停頓,並經常探測孔內混凝土面的高度,及時調整導管的埋深,導管埋深控制在2-6m。對於首批混凝土灌注應特別注意,為確保首批混凝土導管埋深不小於1m,在初灌時應儲備足夠數量的混凝土,混凝土隔水採用拔球法。當混凝土面接近鋼筋籠底部時,宜保持導管有稍大的埋深,並放緩灌注速度,以減少混凝土的衝擊力,避免鋼筋籠上浮。

為保證樁頂質量,灌注樁頂標高比設計標高高出1m左右。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如實認真填定混凝土灌注施工記錄。

施工組織設計 總

5.1認真組建專案經理部 25 六 施工技術方案 29 6.1施工及驗收依據 29 6.2現場技術培訓及技術交底 30 6.3預埋件放線安裝 32 6.5半單元玻璃幕牆施工工藝 37 一 工藝概述 37 三 主要安裝流程網路圖 37 四 連線件安裝 38 1 工藝概述 38 2 連線件安裝工藝流程 ...

總施工組織設計

專案由 x房地產開發 投資建設,專案規劃用地面積125644 約200畝 總建築面積429747 本專案包含多層 高層公寓 商業 公建配套,為綜合商住小區專案。專案建設單位為 xx房地產開發 勘察單位為 xx地質工程勘察院 監理單位為 x 施工單位為 xx建設集團 本工程為 x專案工程,總建築面積約...

施工組織設計總方案 整理

一 編制依據 1.施工合同 表1 1 2.施工圖 表1 2 3.主要法規 表1 3 4.主要法規 表1 4 5.主要圖集 表1 5 6.主要標準 表1 6 7.其他 表1 7 二 概況 1.工程概況 表2 1 2.建築概況 本工程位於桐城市區文昌大道文三路地塊。該工程為桐城市新建公安局業務技術用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