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研修日誌

2022-12-20 23:24:05 字數 3629 閱讀 9242

發布者:吳冬生發布時間:2011-12-15 19:44:38

中學歷史教學要帶給學生怎樣的收穫?新課程標準給予了明確的說明:一是把握基本歷史知識,培養歷史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進一步熟悉歷史學習的一般過程,把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三是培養民族精神,愛國情操,社會責任感,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培養開放的世界意識。

一句話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那麼,怎樣的教學方式才能更好地發揮歷史教育功能,達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呢?這是我們高中歷史一線教師的重大課題。在實際教學中,許多學生反映,他們喜歡歷史,卻不怎麼喜歡上歷史課。

因為,他們感到歷史課往往遠離現實生活,枯燥乏味。那麼,如何讓學生既能觸控到歷史的真實,體驗到歷史學習的樂趣,並從中獲得對歷史問題的深刻認識呢?筆者認為,採用一種「再現歷史」式的情境體驗教學,幫助、引導學生「神」入其中,達到一種「親歷歷史」的體驗效果,是乙個行之有效的策略。

所謂體驗式教學,就是教師通過創設實際的或重複經歷的情景機會,呈現、再現或還原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經歷的過程中憑藉自己的情感、直覺、靈性等去感受、體味、領悟,並產生情感、建構知識、生成意義、發展能力的教學觀或教學模式。它強調教學過程應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而不是配合老師上課的配角。學生應該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靈感、興致參與課堂活動,從而使得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教學的真正價值是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感受、體驗情感,提高認識並轉化成智慧型,最終形成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

選擇《新文化運動》一課作為還原歷史的體驗式教學法運用的案例分析,是因為它具有典型意義。過去在學習此課時,教師教學總是側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學術性問題的**,得出一些非常教條的結論,往往忽視本課強大的歷史教育功能,忽視對新文化運動精神的傳承,難以全面地傳達新課改內涵。而讓學生進行歷史角色模擬表演活動,要求學生想象自己就是那個歷史時代的特定歷史人物,用自己的頭腦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僅可以拉近歷史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親近歷史,為教學目的服務,而且可以化解歷史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思維與能力的提高。

因此,我在教學《新文化運動》一課時,為學生們提供了乙個角色表演的機會:課前,和歷史科代表一起設計了乙個活動報名**,讓學生選擇角色扮演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根據個人特長和多數同學的意見決定扮演者。

《新文化運動》歷史劇角色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

甲乙丙青年各

一報名者

畫外音(一女生朗誦)

參加聚會的青年朋友(全體同學飾)

隨後,老師幫助學生一起分析教材,查閱資料。班裡的「歷史活躍分子」們還組成了乙個「編輯小組」編

寫話劇劇本,自發創作,把課本的基本知識點巧妙地融入四位主角的對話中,加上借鑑網路上相關資源進行潤色。終於在課前利用不到兩天的時間完成了從組織、編寫到排演的全過程。上課時,學生們一掃往日的沉悶,表演者繪聲繪色,台下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這堂課學生反映頗佳,教學效果很好。下面,就是同學們在角色模擬表演時的幾個片段:

二、現場寫真鏡頭一:

幕啟:(扮演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的四位同學上場,全體同學起立鼓掌歡迎)

陳、李、胡、魯:(站成一排,面向全體同學,以手撫胸,鞠躬施禮)各位青年朋友,大家好!

陳獨秀:(上前一步)我是陳獨秀,《青年雜誌》也叫《新青年》就是我創辦的。請各位記住我的大名,謝謝!

李大釗:我叫李大釗,歡迎各位青年朋友光臨本次聚會。本人由於宣傳革命,宣傳馬克思主義,後來被北洋軍閥**殺害,但我永遠和大家在一起。

胡適:鄙人姓胡,單名乙個「適」字,酷愛文學。新文學形式改革的初步設想就是我最先提出來的。

魯迅:我嘛,原名周樹人,筆名叫魯迅,人稱新文化運動幹將、中國文學革命的先驅者之一。李大釗:

哈哈,今天我們大家難得一聚,咱們還是討論討論新文化運動進行的情況吧。……鏡頭二:

魯迅:(高舉拳頭)對,我們要繼續高舉「民主」和「科學」這兩面大旗,

以《新青年》雜誌為我們的主要思想陣地,向尊孔復古的逆流猛烈**,在社會上掀起一股更加富有生氣的思想解放潮流!

陳獨秀:(站起身)現在,我提議:讓我們在場的所有青年同學們全體起立!高舉起我們的右拳,莊嚴宣誓我們新文化運動的口號。來,全體起立!

(全體同學起立)陳獨秀:「我們宣誓:

提倡民主,反對**;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請大家坐下(落座)……鏡頭三:

畫外音:(一女生高聲地有感情朗誦)中國新文化運動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首先,它是我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民主主義的思想啟蒙和文化革新運動;

第二,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青年丙:(激動地朗誦感想)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應當學習和繼承新文化運動先驅者們那種勇於探

索新思想和超前學習的精神,將民主和科學的兩面大旗舉得更高更高!為祖國的進步出力!三、教後反思

歷史角色模擬表演這種形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形象直觀,可以讓學生在劇情的理解和表演過程中,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效果,有助於加強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把握。像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意義等教學內容,

學生在學習時歷來普遍感到教材比較抽象、枯燥,因此,難以消除歷史的隔膜感,而通過上述這個角色模擬表演的體驗過程,學生便立刻感到這段歷史一下子在自己的心中「活」了起來,站立了起來。

同學們所編的台詞都是依據教材、課外資料憑藉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出來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覺得自己走進了歷史,融進了歷史,從而深切體驗到了歷史人物的情感、歷史事件的意義,極大地激起了學習歷史的濃厚興趣,其歷史的豐富想象力被充分釋放出來,而這一點恰恰是我們在傳統的單一講解式教學之下的課堂裡難以看到的。另外,歷史角色模擬表演也給學生提供了乙個發現自我、展示自我的寶貴機會,使同學們增強了自信。

總之,在這堂課中進行這個歷史角色模擬表演活動實踐,也使我進一步認識到:學生對歷史學習是有興趣的,也是能夠學好的,關鍵是在於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是否能夠引發他們的共鳴。我覺得,至少應注意以下三點:

一要注重學習材料的積累。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並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學習中,他們已經形成了豐富的經驗,新知的建構過程並不是從零開始的,而總是以乙個已有的知識結構作為基礎」。因此,課堂教學不能無視學生的這些經驗,另起爐灶,從外部裝進新知識,而是要把學生的現有知識經驗作為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

在上述案例中,學生在學習了相關知識後,加深對歷史人物、事件的理解;然後鼓勵學生大膽根據自己的理解,在課堂上進行模擬表演,學生們的這一表演過程實際就是對久遠歷史的一種親身體驗過程,而伴隨著體驗的進一步深化,隨之而來的便是對歷史的感悟。

二要真正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是教學的中心,學生只要認真聽講,認真記筆記即可。而體驗式學習則要求學習者積極主動地參與,發揮主動精神,真正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

教師要重新審視課堂教學,正如陶行知先生指出的:教育尤其是課堂,需要解放孩子們的頭腦、眼睛、雙手、時間和空間,解放他們的思想,放飛他們的心靈,讓他們「從做中學」。切忌把學生的頭腦當成乙個個需要用知識填滿的容器,把學生淹沒在知識的汪洋大海之中。

三要盡可能注意寓教於樂。這裡的「樂」,有兩層意義:一是指教師把知識的傳授融入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中去,盡量使教學過程像娛樂活動一樣吸引人;二是教師通過調動學生,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掌握的過程,即並非教師單方面製造的樂趣,而是學生主動體會到的樂趣。

學生學得快樂,這才是寓教於樂的真正實現和真正效果。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當行為給學生帶來真實感,激勵著兒童在他的心靈留下愉快、振奮、精力充沛的情感時,知識才會轉變為信念」。的確,以此來考量旨在讓學生產生一種真實的「親歷歷史」的活動體驗教學方式,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難道還要贅言嗎?

初中歷史研修日誌五

教師要善於對自己的工作回過頭來總結,坐下來反思。教學反思能力並不是一項與生俱來的或是會隨時間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師有意識地 有計畫地自我培養和自我提公升。實踐出真知 教師的反思能力應在自身的反思過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以理論經驗為基礎,教師反思過程分為四個環節 具體經驗 觀察分析 重新概括 ...

初中歷史研修總結

不知不覺中,為期1個月的研修培訓學習結束了。本著提公升自己教學能力 新課程理念 理論水平等,因此我非常珍惜這次的培訓機會,在這次的培訓過程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一 積極參與學習。在這次的培訓中,我認真收看 並做好筆記 寫出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和反思。二 積極的查閱各種資料,進行培訓學習。我閱讀一些相關的...

初中歷史經典研修故事

河口中學華琴珍 一 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 質疑 對於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學生基本上能看得懂。如果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學生當然也就提不起興趣。因而,教師需要利用有啟發性的問題吸引學生,在交流對話中喚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思維的探求性。比如提到彩陶時,我提出 原始人怎麼會想到用火燒泥做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