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超越

2022-12-17 20:51:04 字數 4401 閱讀 3184

---關於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改革的探索

摘自:《中國課程研究網》

初中思想品德課是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課程設定的目的是為初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人格的完善、思想品德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培養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對於青少年而言,以學校教育為主體的外在教化是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最重要途徑和方法。初中階段是青少年「心理斷乳期」,身心的巨大變化,社會大環境的多維衝擊,使得對青少年的培養難度加大,因而,有效改善和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性,成為人們特別是教育迫切希望解決的課題。

教育媒介、教育手段、教育方法都需要根據青少年身心變化的特點,遵循青少年成長的基本規律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進行針對性改革,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教材的創新。

一、中外教材對比分析

從現行國內教材來看,客觀地說,近年來初中思想政治課教材在經過多次修訂後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和提高,在內容安排和形式設計方面也有了明顯的改進:一是目標範圍明顯拓寬,不僅把社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要求作為確定教育計畫的目標取向,而且把全面關注學生的身心整體發展,培養健康、活潑的中學生作為目標取向;二是內容開始變得豐富多樣,增加了大量跟學生生活貼近的內容;三是形式也開始擺脫單

一、枯燥的說教式面孔,從版式設計到內容組織都開始具有多樣性、豐富性的特點。儘管如此,我們認為目前的教材就整體而言,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

1.課程設計的知識點很豐富,但是一以貫之的邏輯主線並不十分清晰

傳統教材大都是以系統知識的傳授為中心目標,注重知識點的設計與分布,在不同年級的課程內容設計中往往具有非常嚴謹的邏輯性,但作為初中階段課程整體的各元素之間缺少邏輯線索,有嚴密的「系統」形式,卻沒有實在的「系統」構造,結果只能是心理、法律、國情等幾大塊內容的拼接,學生無法從中獲得學習這些內容的內在動因和整體印象。而從學生的實際成長過程來看,並不存在哪乙個階段只關注心理或法律或道德或國情的狀況,他們的生活是不斷擴充套件的,與社會和知識的接觸是多層面的,也就是說他們的生活和知識積累都體現出一種多元的遞進性。很顯然,過去那種分割的、封閉的教材設計方式已滯後於現實發展的新要求。

2.注意了教材內容上的平面分布和個別處理,但是交叉性和遞進性體現不夠

正因為傳統教材是以不同體系的知識點為中心而組織起來的,它所注意的只是不同知識框架內的邏輯聯絡和與之相關的知識點處理,而不是從學生生活的整體需要出發,在某一時段內整合不同知識內容,所以它只能是不同內容的簡單相加,而不能使不同的內容在不同的層面上交叉滲透、螺旋上公升,體現對學生生活的整體性關照。因而從整體而言,這樣的教材設計不具備包容性、輻射性和立體性,沒有體現整體性原則,不具備對學生思想情感的深層吸引力。

3.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了教材內容表達的通俗性和親和性,但是啟導性、衝突性設計不夠,從而弱化了對學生的吸引力和挑戰性

由於傳統教材更多的是注意給學生說清楚某個道理,講透徹某個概念,目標過分明確,而不是讓學生從中去自我認識、體驗和發現,這就使得傳統教材只注重把要說的道理用平易的形式直白地表現出來,惟恐學生不能明白教材的意思,往往在標題上就開門見山地表明課堂教學的目標,使得學生缺少了積極參與、體驗、發現和表達的空間,使教材明顯地內容單薄,對學生而言更多地只需要記誦,不能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情感、態度構成真正的張力與挑戰。

4.階段性定位不夠

中小學思想政治課應當具有整體性、協調性、貫通性,每乙個階段的學習任務都應該有明確定位,雖有所側重但又能整體關照,盡量避免內容簡單重複,但是目前的教材在這一點上還存在不足。如小學與初中、初中與高中之間的整體協調和貫通沒有處理好,有的內容在小學時已經涉及,初中教材又重複出現,缺少了神奇、渴求和探索的意趣,使學生感到乏味。而高、初中內容簡單重複的情況也同樣存在。

5.課程內容呈現的方式尚顯呆板,還存在著明顯的說教性、灌輸性以及刻板化的痕跡

由於傳統教材組織更多是以知識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生參與為基本線索,這使得以往教材的改革,更多關注的是知識點的增加和知識體系框架的調整,而對於知識的呈現方式重視不夠。同時只關注對學生識記知識的要求,對於如何調動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來知道、理解和懂得有關知識和道理的分量太輕,因而依然難免簡單機械說教的面孔,使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和實踐活動分割開來。

6.過於偏重知識教育的環節,實踐環節的設計顯得薄弱

學生面對以知識點為中心而組織起來的平面化教材,只能是被動地接受其中灌輸的道理,參與也只能是機械的、被動的,缺少對學生創造性的、全身心投入的學習活動的設計和引導。

縱觀國外相關教材,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十分重視德育課程的改革,儘管在課程內容安排上不盡相同(如西班牙、比利時、英國、新加坡等都十分重視中學生的宗教情感和道德情操的薰陶,南韓、日本等國則把道德課單列),並且在課程的名稱設計上也不盡相同(如「道德課」「修身課」「人格訓練課」「公民課」等等),但是在課程設計上有很多一致之處:第一,重視把道德教育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從他們所熟悉的事件、人物和環境切入,盡量避免強制性的灌輸和外在訓導;第二,重視學生自身的體驗,使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自覺地接受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德操守;第三,重視實踐活動環節的設計,淡化體系化、框架性的知識點鋪陳,實踐參與部分佔據的比例相當大;第四,教材的呈現方式豐富多樣,特別強調趣味性和哲理性的**安排,並且印刷裝幀十分精美;第五,始終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心理和情感體驗,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而從教育部新頒布的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來看,特別強調新教材編寫要改變單以知識點為中心而組織起來的教材結構模式,追求以不斷拓展的學生生活為基本主線,把社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學生自身生活發展需要有機地結合、統一在教材整體結構的邏輯思路之中,注重不同內容的交叉滲透、螺旋上公升,提高教材的包容性、輻射性和立體感,提高對學生的吸引力和挑戰性,改變教材平面化說教的形象,提高教材情景創設和問題設計的真實性、豐富性,把學生生活的複雜性、生活中的矛盾衝突、生活對學生個體的挑戰性盡可能地展示出來,提高教材的層次與品位,增強教材設計的實踐性,強調學生對教材理解的參與程度,給學生盡可能多地開闢自主思考、體驗、創造、發展的實踐空間。

二、新教材的創新與突破

從對比研究中,我們得到很多啟發;從國內教材及教學的現狀中,我們體會到教材改革的實在性;從**的決策中,我們感悟到教材創新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價值。因此,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組織申報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編寫,並已被教育部批准立項,編寫出的教材得到了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的較高評價,獲准在全國的實驗區使用。

這套教材主要追求了以下特色:1.注重德性養成

思想品德課必須有知識的傳授,***思想、***理論、「****」重要思想的基本內涵,中國的基本國情,「法律」「正義」「誠信」「責任」等這些最基本概念的準確把握,這是豐富學生情感、擴充套件學生思維、最終養成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前提。本教材特別注意了知識的內化和性情養成的互相滲透與融合,以知識為基礎,充分開展學生個體積極主動的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陶冶,在實踐中體驗和感悟。教材中每乙個具體主題都以「三維」框架鋪陳:

知識傳授(設計安排課程的知識點);方法獲取(解決如何學習和掌握知識的問題);德性養成(情感培養、態度改變、意志鍛鍊、行為習慣塑造、德性提公升)。

2.緊貼學生生活

任何人都處在一定的時代和社會環境中,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品行操守都會受「大」環境的影響,對映大環境的內涵,體現大環境的需要。同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小」環境,人的學養、性格、觀念、態度、情緒等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打上小環境氛圍的烙印。小環境的影響力是人的品德形成過程中重要的作用力。

我們的教育、教學特別關注環境問題,這是充分考慮到了環境對於人成長的意義。對於初中生來說,他們生活的小環境主要是學校和家庭。為此,教材中選取的**、事例、范文,所設計的情境,所提及的問題等,都應**於初中學生的現實生活,讓學生感覺熟悉、親切、實在。

書本不再是懸起來的範本,而是他們心靈的寫照,行為的投影,思想的交流,情感的碰撞。學生是跳動的音符,教材是這些音符合成的樂章。緊貼時代、緊貼社會、緊貼學校、緊貼學生的編寫理念,使得教材既具有廣闊的視角,讓學生受到時代精神的薰陶,又具有開放的空間,讓學生得到自然的感化。

3.構築挑戰舞台

教材的出發點是扎根於學生的生活經驗,但不是簡單地再現學生的生活場景,框架的構建,板塊的串接,文字的表述,問題的解答,都試圖在引導學生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矛盾和衝突的基礎上,啟迪學生思維,拓展學生知識視野,增強學生辨別是非、慎重選擇的能力,激發他們對自我、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意識,使課程資源的配置對學生思維、情感、智慧型構成適當的挑戰,喚起學生能動的抗爭意識。

4.美化呈現方式

視角衝擊是給予震撼、引起興趣、吸引注意力的有效因素,美的形式比任何語言都更直接引起人的內心波動。物質的和非物質的表達的完美結合其實是包括教材在內的所有圖書追求的一種境界。中小學教材理應提公升藝術品味,讓學生感受到教科書中的藝術氣息,使他們在一種愉悅的心境中進入知識的殿堂。

為此,我們給新教材設計了這樣乙個封面:湛藍的天空中飄浮著幾朵白雲,白雲下鬱鬱蔥蔥的樹林裝點著校園,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在明媚的陽光裡,意氣風發的老師和青春活潑的學生一起欣賞著大自然美麗的圖畫。學生和小草一起長大,和樹木一起成林,

校園是他們起飛的搖籃,廣袤的宇宙是青少年實現夢想的無垠空間。沒有一點單調呆板的枯燥,沒有一點嚴肅陌生的緊張,更沒有朦朧虛幻的晦澀;輕鬆、親切、自然、美麗、零距離,書中的主體內容、主要目標、主要思想都濃縮其中。書的內芯**並茂,精心設計的補白式「筆記本」,提供給了師生互動的平台,留給學生用文字或圖畫去「填充」課堂上的設問與思考、課後的討論與交流。

美的文字、美的版式、美的裝幀,使教材在完成教化功能外,還具有留存的價值。

產品創新中的堅守與超越教案

課堂教學安排 課題序號課題名稱 產品創新中的堅守與超越 第頁共頁教學過程 一 匯入 二 作者介紹 三 速讀課文,思考 四 討論 主要教學內容及步驟 企業發展有乙個長期的戰略,產品創新在該戰略中起著關鍵的作用。而產品創新也是乙個系統工程,對這個系統工程的全方位戰略部署是產品創新的戰略。產品創新源於市場...

反思與超越

新課改實施以來,廣大歷史教師圍繞新理念 新課標組織教學,歷史課上出現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了極大的調動,這一成果令人欣慰。但筆者在聽課評課中也發現有些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是片面的 膚淺的,以至於歷史課堂中出現了一些虛假的繁榮。一線教師一定要認真總結 及時反思,這樣,新課改的路...

超越經驗與藝術

薛法根這個週末,應安徽淮北市教研室和廣西 小學教學參考 編輯部的邀請,我參加了兩場語文教學展示活動。由於到場的名特教師不少,還有全國第九屆課堂教學大賽特等獎獲得者,所以前來聽課的教師眾多,擠滿了會場。我深感這樣的活動,如果不能讓老師們學到點真東西,實在是有愧於人的。事實上,名特教師精彩的課堂教學,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