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讀後感

2021-03-04 00:12:34 字數 1395 閱讀 3067

《自卑與超越》這部作品,是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靜靜品讀的。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對作者肅然起敬。

阿德勒是追隨弗洛伊德研究精神分析學的,後來因為在研究中與大師有不同的見解,另立門戶,創立了以「自卑情結」為中心的「個體心理學」。阿德勒認為,不管有無身體上的殘疾,自卑感是所有兒童普遍存在的一種情緒體驗,這是他們常仰賴成年人生活,且一舉一動受到成年人的控制。當兒童利用這種自卑感作為逃避做事情的藉口時,便展現出神經病的傾向。

如果這種自卑感在以後的生活中繼續存在下去,便會形成「自卑情結」。

只是在這本書的扉頁,我便已暗自汗顏。

從書中,我感受到,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與這種自卑感做鬥爭的過程,這也可以解釋為人的社會性形成的過程。戰勝自卑,就是戰勝自我,不斷擺脫自卑的身影有如不斷提高自己的自尊,我非常贊同大師的乙個觀點:乙個在某方面有缺陷的人,會比優越的同伴更渴望超越自我。

而接受太多寵愛的那乙個,是內心最具有優越感的,在自我陶醉於優越感的同時,麻木、消沉、逃避,逐漸形成更大的自卑,以至於一事無成,並且極易產生病態心理。當然,阿德勒對生活意義的詮釋,只是從精神分析家的角度作出的,為的是使他的病人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從而走出空虛孤獨的旋渦。

人活著僅靠積極的態度是不夠的,還應有正確的目標,遠大的理想,但從構建健康人生的角度講,阿德勒的觀點是科學的。

全書的核心在於「合作」二字,包括婚姻也被歸為一種合作。在作者來,許多問題都是出在「不願合作、不懂合作」上,包括罪犯及各式各樣的精神病人的誕生。雖然沒有指明具體如何合作的方法,但一直在傳授學會與人合作的觀念,包括自身對他人及社會的貢獻。

這種貢獻,並非是教條式的講話,而是心甘情願、並能使自己從中獲益的途徑。作者提到不願合作的總是問「為什麼我要這樣做?我能從中得到什麼?

生活能給我什麼?」卻不是想著「我能提供什麼?能幫助他人什麼?

能對社會有什麼貢獻?」而前一種思維方式很容易使人變得「對他人不感興趣」,「只關心自己」,從而走入死胡同。而後一種卻能因自己的貢獻使自己的價值得到認同,從而得到心理上的愉悅。

說實話,看到這裡我恍然大悟,因為在此之前我通常用第一種思維方式思考,經常對自己認為不會有所交集不感興趣的人事漠不關心,我認為這是對的,是我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但細細想來,卻是這種「不感興趣」使自己的生活圈子越來越小,快樂**越來越小。看過一句話,成功的定義不在於金錢的富足或事業的擴充套件,而在於能與大眾分享自己的信念。當時很是贊同,現在一看與阿德勒的觀念有異曲同工之妙。

阿德勒告訴我們:生活的意義在於奉獻在於與他人的團結合作之中獲得滿足。奉獻的意義是廣泛的在班級之中我們與同學團結合作為建築乙個溫暖的集體奉獻力量;在單位之中我們與同事團結合作為單位的生存發展奉獻力量;作為一國公民我們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奉獻青春;作為人類一員我們為人類的進步發展奉獻生活。

奉獻就意味著犧牲這犧牲換取的是大家的團結合作從而產生更加巨大的力量。

。。將《自卑與超越》推薦給將作繭自縛和已作繭自縛的朋友。

10國貿(3)班周慧萍

自卑與超越讀後感

讀 自卑與超越 有感 讀罷本書,心裡其實並沒有一種醍醐灌頂的通透,如果把這本書比作一枚雞蛋的話,我大概只是淺顯地了解到它不像石頭一樣是實心的,它的內容是豐富的,但遺憾的是,在我的手中它變成了石頭。好了,廢話不多說了,來談談我對於這本書淺薄的見解吧。自卑,自卑,自卑。每個人都有自己在自己心裡抑或是別人...

《自卑與超越》讀後感

生命不外乎三種使命。每個人的生命線都有三個重要的聯絡,這些聯絡是每個人必須銘記於心的。他們的現實由這些聯絡構成,他們所面臨的問題都是這些聯絡造成的。由於這些問題總是不停的纏繞著人類,人類就必須不斷地回答這些問題,並表現出每個人對生命意義的個人概念。第一 我們居住於地球這個貧瘠星球的表面,並借其所提供...

阿德勒《超越自卑》讀後感

我記得我第一次看見這條訊息第一感覺是氣憤。別人都覺得這個人很有毅力,很值得佩服,但我不這麼想。若說成功的人生是高掛在枝頭的蘋果,有人爬樹有人爬梯,都會取得成功,但我覺得曹湘凡就是乙個不會爬樹卻非要爬樹的人。我覺得他後來追求的根本就不是大學,而是考大學。就像阿德勒的觀點 很多人生活在夢想中,儘管不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