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題報告 貴州區域經濟差異

2022-12-15 14:21:04 字數 3024 閱讀 7437

自選貴州省區域經濟差異分析

二、課題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研究方面,美國經濟學家威廉姆遜(1960)提出區域收入趨同假說,小阿莫斯(1980)提出在經濟發展後期階段「區域收入趨異」的假說,眾多學者都從區域差異的角度研究了區域趨同或趨異的趨勢。近些年學者越來越多的用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來研究區域收斂性問題。代表性觀點有巴羅與薩拉—艾—馬丁提出的「條件收斂」和「俱樂部收斂」效應,貝克爾等從人力資本的角度論證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趨異,賴貝羅從**作用的角度論證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的趨異,克魯格曼與齊登提出國際競爭的「蛙跳」增長模式,認為發展中國家通過把握住後發優勢,完全有可能趕上或超過發達國家,即經濟發展的趨同。

深尾京司等整理分析了日本1955—2023年間各縣的資料,認為日本地區間收入水平存在收斂現象,但新古典框架內的索洛模型收斂機制在日本並不存在

陳和弗萊舍(1996)運用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利用中國1952—2023年的資料,進行了回歸。研究發現1952—2023年間,我國地區人均gdp呈發散趨勢,1978—2023年間,中國各省份人均gdp存在著條件趨同,認為改革開發以後中國地區之間的差異有縮小趨勢。(二)國內研究現狀

(1)就全國範圍來看,劉樹成(1994)採用加權變異係數計算人均國民收入的相對差別,發現三大地帶間的差異除了在1952—2023年擴大趨勢表現不明顯外,其餘均表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盧豔,徐建華(2003)通過介紹赫斯特指數(h)和分維值(dg)的計算方法,分析了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1978—1999)的東西部人均gdp的差異,得出我國東西部的差異曲線呈波浪型(先減小後增大)的變化特徵

(2)就省際之間來看,劉衛東(1997)認為1952—1995以來的省際絕對差異呈現不斷擴大、相對差異不斷縮小的長期趨勢;魏後凱認為1978—1990的省際差

距是縮小的;覃成林(1998)則認為,在1978—2023年間,省際絕對差距是不斷擴大的,特別是90年以後迅速擴大,而相對差異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呈不斷縮小趨勢90年代後又出現擴大勢頭;周玉翠,齊清文(2002)以人均gdp為測度指標,對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均gdp的標準差、標準差係數等進行定量分析,得出在1990—2023年10年間,省域經濟的絕對差異和相對差異都是逐年擴大的。

(3)中國科學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設計了的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等。著名區域經濟學家劉再興先生(1993)還提出了包括九項指標在內的綜合指標體系來比較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總水平。

(4)近些年對地區差異的構成進行分解成為較熱門的研究方法,歐向軍(2005)分別對基尼係數和廣義嫡指數進行分解,得出江蘇省縣域經濟的差異在空間結構上,是由於三大區域間的差異所致;在產業結構上,主要是由於第二產業的差異所致。林毅夫(1998)按產值對人均gdp的基尼係數進行分解,得出第二產業對地區差異的貢獻率大,但其影響呈下降趨勢,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相反。魏後凱(1996)採用人均收入指針對賽爾係數進行分解,結果表明自1985—2023年以來,中國地區間居民收入差異在不斷擴大,地帶之間居民收入差異對地區整體差異的貢獻提高;同時,中國城鄉居民收入的整體差異也在不斷擴大,主要是由於城市地區省際收入差異貢獻率的逐漸提高,而農村地區省際收入差異的貢獻率卻在不斷下降。

(5)費景漢等學者採用靜態方法提出的對基尼係數進行分解,魏後凱等採用的加權變異係數方法研究中國東中西地帶間的差異進行研究,採用賽爾指數(theil)和廣義嫡指數方法,對區域差異的地理構成進行分解。

(6)目前,對貴州省區域差異的研究還較少,有陳群利,王紅(2011)以貴州省縣域區域為研究單位,運用主成分分析等實證方法研究貴州省的區域經濟差異;蔣雪梅,鄒婷(2011)從貴州省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的原因出發,提出了解決這一差異的具體舉措;林華(2008)比較分析了貴州各行政區域之間、農村區域之間經濟的絕對和相對差異及其形成的原因;張磊,李偉濤等(2008)對2000-2023年貴州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進行了測度。

(三)課題研究現狀評述

1綜上所述不難看出:第一,國外學者對區域差異的指標研究主要有基尼係數,加權變異係數,賽爾指數和廣義嫡指數等,從不同方面揭示了區域經濟差異。第二,國外對區域經濟差異的研究集中在對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是否存在收斂這個問題上,但是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

第三,有些學者對於區域經濟差異的形成原因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深入**,主要集中在對新經濟增長理論研究方面,強調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

國內研究方面,其一,區域差異、經濟差異,對省內的研究較少,。其二,在對區域經濟差異研究的指標和方法上,主要集中在對絕對差異(極差、標準差)和相對差異(變異係數、加權變異係數等)的研究方面,本文在借鑑這些指標的基礎上提出了綜合指標體系對區域經濟差異進行總體分析,將區域差異分析更深一層。其三,國內學者在對區域差異的影響因素研究方面也逐漸趨向於動態分析,以經濟增長收斂性理論為基礎分析技術進步、人力資本在經濟增長及其收斂性中的作用。

這對本文分析貴州區域經濟差異影響因素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2三、課題的目標和意義

(一)、課題的目標

本課題預達到的目標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找出貴州省各地區經濟差異。

第二,針對貴州省各地區經濟差異提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思路與對策。(二)、課題的意義

**的研究對全面認識貴州省區域經濟差異具有一定的意義。目前,對貴州區域經濟差異研究的**較少,系統論述的則更少,所以本**的寫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這個方面的不足。

對協調貴州區域經濟發展具有理論意義。區域經濟差異問題已成為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而要制定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對策和措施就必須要對區域差異問題有乙個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才能夠讓政策變得合理和有效。

本文力求在真實、客觀的基礎上全面揭示貴州區域經濟差異的變動過程及成因,為制定貴州經濟協調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四、課題主要內容

緒論1區域經濟差異的理論基礎1.1區域經濟差異的界定1.2區域均衡發展理論

2貴州省各地州(市)區域經濟差異的實證分析2.1貴州省各地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差異2.2貴州省各地區中心城市國內生產總值差異2.

3貴州省各地區域經濟差異變化的空間分析3貴州省區域經濟差異的成因3.1自然與區位因素3.2政策的傾斜面3.

3產業結構方面的差異4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思路與對策4.1發揮地區優勢

34.2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和積極推動城鄉居民消費4.3努力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和公升級

4.4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經濟發展的硬環境結論4

區域經濟作業答案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行政管理專業 開放本科 區域經濟學 單元作業題 1 一 判斷題 每題2分,共20分 1.區域經濟學是地理學與經濟學相結合的產物,它是研究各種經濟現象在地理空間上發展變化規律的科學。2.區域發展是乙個主觀的過程,是人們作用於區域經濟開發過程的主觀行為。3.區域經濟開發有明確的開發主體,...

區域經濟發展

高二地理 dl 12 02 035 區域經濟發展 導學案 編寫人 康永和審核人 高二地理備課組編寫時間 2012 6 18 班級 組別 組名 姓名 學習目標 為夢想奠基 學習重難點 1 東北地區農業發展的地理條件,農業布局特點及發展方向。2 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的地理條件和國內國際背景,城市化工業化...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

一 區域經濟含義 區域經濟中的 區域 是指經濟活動相對獨立 內部經濟聯絡緊密 體系較為完整 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間。區域經濟是研究一定地域範圍內,資源 要素和市場在空間上如何實現優化配置,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增進社會福利,並反映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及內涵和外延的相互關係。區域經濟是在一定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