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東陽馬生序

2022-12-11 17:03:04 字數 2632 閱讀 9248

一、內容梳理

1、本文是篇贈序,屬臨別贈言,宋濂以自己年輕時求學的艱辛來告誡年輕人要認真刻苦地學習。

2、本文講述方面內容,第一段講述作者年少時求學之艱難和用心之誠懇專一第二段採用對比的手法,敘說當今大學生學習條件之優越,得出結論:「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不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第三段點明贈序的寫作背景和意圖。

二、重點字詞

1、嗜:愛好無從:沒有辦法致:取得,文中指買到假:借怠:懈怠,放鬆益:更加

患:憂慮,擔心碩:大,指學問淵博遊:交往,外出求學嘗:曾經趨:快步走

降:減,減退辭色:言辭和神色援:引述質:詢問請:詢問,請教叱咄:大聲斥責

復:回答俟:等待卒:終於,最終負:北屣:鞋曳:拖沃灌:洗濯再:兩次

臭:氣味,文中指香料燁然:光彩鮮明的樣子縕:亂麻敞:破舊

慕豔:艷羨,十分羨慕奉:供養天質:天然資質卑:低下豈:難道,**謁:拜見

夷:平和親:父母2、至從以

3、稍逾約:約定的期限湯:熱水腰:掛在腰間走:跑

4、四支:支通「肢」,肢體被綺繡:被同「披」,穿

三、重點語句

1、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譯:抄寫完後,趕快跑著把書送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

2、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叫問。

譯:又苦於沒有大師、名人交遊,向他們請教。我曾經跑到百里之外,捧著經書向同鄉有名望的前輩請教。

3、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複。

譯:有時遇到他的斥責,(我的)態度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一句話也不敢辯說。

4、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譯: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於還能夠有所收穫。

5、曰再食,無鮮把滋味之享。

譯:每天只吃兩頓飯,從沒有魚和肉這樣的東西可以享受。

6、餘則縕敞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

譯:我卻穿著舊棉襖,破衣衫,生活在他們當中,一點也沒有羨慕他們的意思。

7、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譯:因為我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別人。

8、縣官曰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

譯:朝廷每天**膳食,父母每年給(他們)準備皮袍和綢衣,沒有受凍挨餓的顧慮。

9、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支最,豈他人之過哉?

譯:他們的學業要是不精通,不能養成良好道德品行,不是天資低下,而是用心不及我的專一罷了,**是別人的過失呢?

四、中考鏈結

1、作者幼時借書抄書來讀,其原因是由「嗜學」與「家貧」之間的矛盾決定的。

2、結合全文,說說作者最終能夠學業有成的三條理由(用四個字)。

①刻苦學習;②博覽群書;③虛心求教;(興趣濃厚,信念堅定,心態良好)

3、作者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你如何看待這種從師尊師方式?

要點:①尊師,應該謙虛;②尊師方式應改,提倡平等交流。

4、對「同捨生」的穿戴作了詳細的描寫,其作用是什麼?

突出了「同捨生」服飾的華貴,與我的「縕袍敞衣」形成鮮明對比,凸顯我的志趣所在。

5、「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苦人也。」聯絡實際,談談從該句得到的啟示。

示例①: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不要過分強調客觀條件,而是要樹立目標,有所追求,我們的精神世界就會充實而快樂。為達到這個目標,所有的苦與累都是值得的。

示例②:只要心中有追求,生活中諸多困難與痛苦,我們都能坦然面對。

6、①段中寫讀書刻苦的語句是「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人多以節假餘」的原因是「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7、①段敘述了作者早年艱難求學的經歷,其中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幼時求學的艱難,二是**後求師的艱難。

8、作者寫自之求學經歷有何作用?

用自己求學時的艱辛勤奮和太學生優越的條件作對比,勉勵馬生勤奮學習,專心致志。

9、太學生學習條件的優越表現在哪些方面?(有書可讀,有師可問,無奔走之勞,無凍餒之患)

10、怎樣看待學習條件與學習好壞之間的關係?

條件不好,仍然能學得好,只要能像宋濂那樣勤奮專心,條件好,也不一定能學得好,像某些太學生那樣,學習條件的好壞,對學習有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促使學習成功的關鍵,是長期堅持「勤且艱」,專心致志。

11、①段結尾說「蓋餘之勤且艱若此」讀了文段後,你認為艱辛表現在哪些方面?(抄書之苦,求師之難,路途之艱,生活之苦)

12、宋濂在求學時,對老師的態度如何?作為現代中學生,你怎樣評價這種師生關係?

恭敬、尊重。示例:我們應繼承和發揚尊師的優良傳統。遇到問題,虛心向老師請教,並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13、宋濂無書讀,天寒抄錄:求師難,恭敬詢問;生活苦,以學為樂,這種求學精神對你有何啟示?請結合實際,談談認識。

示例:雖然我們現在的學習條件優越,遠遠超過了宋濂,但刻奪求學的精神卻比不上他。因此,應向他學習,不在生活上攀比,專心致志,才能學有所成。

14、文中從多個角度進行對比。從橫向看,有同齡人之間的對比;從縱向看,有今與夕的對比。問:作者主要是從哪兩方面展開對比的?得出了什麼結論?

兩方面對比:①學習態度;②學習條件。

結論:「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

15、從①段看,作者送東陽馬生的臨別贈言可用三個成語來概括,即業精於勤、苦中作樂和專心致志。

16、文中①段哪些語句說明作者不辭艱辛,求師勤學的原因。

①餘幼時即嗜學;②慕聖賢之道;③心中有足樂者。

送東陽馬生序

學習目標 1 了解作者盡量詳細的資料。2.掌握文章難讀難寫字的音 形 義。3.掌握文章重要的詞類活用字,古今異義字及通假字。4.背誦課文,自主翻譯,合作交流解釋疑難。5 認真研讀完成課後第一題 用原文中的話回答 6.體悟並學習宋濂出身寒門但終成大器的刻苦好學和虛心求教的精神。教學課時 3課時 目標落...

送東陽馬生序

九年級語文文言文複習材料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 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 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 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 填其 ...

送東陽馬生序 練習

送東陽馬生序 中考試題 一 2007年福建省寧德市 四 閱讀文言文,完成18 22題。17分 甲 餘幼時即嗜學。蓋餘之勤且艱若此。乙 溥幼嗜學,所讀書必手鈔,鈔已朗誦一過,即焚之,又鈔,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冬日手皸日沃湯數次,後名讀書之齋曰 七錄 18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