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索橋施工組織設計

2022-12-08 09:12:05 字數 4893 閱讀 6995

施工組織設計第一章編制依據、原則、目標

一、編制依據

1.工程專案提供的招標檔案。

2.公路改建工程具體施工條件。

3.國家現行公路工程有關技術標準、規範、規程及法律、法規檔案等。

4.現場考查所獲得的情況。

5.我單位施工實力、技術裝備和同類工程施工經驗。

二、編制原則

1.嚴格遵循設計檔案、技術規範和質量驗收標準的原則。在編寫工作中,嚴格按設計要求認真執行國家現行的技術規範和質量驗收標準,正確組織施工,確保工程質量優良。

2.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在制定施工方案中,充分發揮我公司的技術優勢和專業化、機械化聯合作業的特點,堅持科學組織,合理安排、均衡生產,確保高速度、高質量、高效益地完成本標段的工程建設。

3.根據專案法施工的原則,組織本工程的施工。通過與業主、監理和設計單位的充分合作,綜合運用人員、機械、物資、資金和資訊。

實現質量和造價的最佳組合。實事求是的確定工期、施工方案,確保按期、優質、安全、高效地完成所有的工程專案。

4.積極推廣應用四新成果的原則,在各項工序施工中,對於能夠提高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術、新裝置、新工藝、新材料要積極採用,發揮科技在路橋施工中的先導作用。

三、專案目標

1. 進度目標:總工期60天內完成。

2. 經濟目標:工程量的合同價。

3. 質量目標:達到規範標準,爭創優良。

4. 安全目標:嚴格按建設部頒發的《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bj59-99)進行管理,組織施工,杜絕一切大小安全事故。

5. 明施工及環境保護目標:按省建委頒發的《施工現場綜合考評試行辦法》管理,爭創文明施工現場。

第二章工程概況

一、 專案簡介

本橋位於宜賓市南溪縣汪家鎮、大坪鄉和大觀鎮交界處,該段河流屬於長江支流,峽谷地形,河流曲折多彎,給當地群眾出行等帶來極大的不便。該工程的實施對當地的現有交通狀況,出行安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工程為兩座人行懸索橋。

二、 自然地理慨況

本工程位於四川省南溪縣境內,行政區劃屬宜賓市南溪縣。本地區屬**帶濕潤季風氣候區,總的特點是:冬暖春早,無霜期較長。

夏季多高溫,伏旱。初夏晚秋多雨,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多夜雨,雲霧多,霜雪少,日照少。常年平均氣溫為18.

8攝氏度,最高氣溫41.1攝氏度,最低氣溫-2.8攝氏度。

本地區位於四川盆地,屬於中低山(河)地貌,地形為沿沱江支流狹長河谷與渾圓丘包相間,海拔在295.4-325.7之間。

丘陵地貌主要分布在侏羅系地層,表面為0.5-2公尺不等種植土,下覆紅色泥質頁岩,溝谷及坡腳地段,多有殘坡積細粒土或岩塊、泥砂等。

第三章施工準備

一、 施工現場準備

1. 組織先遣人員進行專案部及工程處的駐地建設。

2. 布置好臨時工棚作為裝置、材料堆放場地。

3. 搭設外電及布置供電線路。

4. 接入水源,布置供水線路。

5. 修通運輸便道。

6. 混凝土攪拌站、料場的場地處理及裝置安裝。

7. 配備好計算機、影印機等辦公裝置。

二、 施工技術準備

1. 校核測量儀器,對橋梁進行導線點、水準點進行複核並根據需要進行加密、放線。

2. 編制實施施工組織設計。

3. 對技術人員及操作工人進行崗前培訓及技術交底。

4. 對所使用的砂、石進行試驗。

5. 對水泥、鋼材等原材料進行試驗。

6. 對混凝土、砂漿配合比進行試配。

第四章施工組織機構、施工力量及總體計畫

一、 組織機構

根據本工程需要,為確保工程中實行統一指揮和分級管理,優質、高效、安全,按期完成工程任務,我單位本著「務實、精幹、高效」原則,成立工程專案經理部。設專案經理專案總工各一人,施工員二人,資料員一人,實驗員一人,專職安全員一人,下設工程科、安質科、物資科、財務科共四個科室。專案部下設兩個工程隊,橋梁一隊及橋梁二隊。

二、 施工隊伍及任務劃分

橋梁一隊負責馬耳巖芭蕉灣人行懸索橋施工,橋梁二隊負責馬耳巖人行懸索橋施工。

我公司將精心組織,合理布置,投入精良的施工隊伍,本工程平均施工人數為40人,施工高峰人數為50人,總共投入各種機械10多台套,以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三、總體施工計畫

根據招標檔案要求,本工程的業主要求工期為2個月。我公司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和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經合理部署,確保在2個月內完成合同規定的全部工作內容,主要作業計畫共分為四個階段:

1、施工準備階段

用2天完**員、機械動員和專案經理部的正常執行,保證前期機械裝置、人員及前期施工材料進場,實施橋梁導線恢復,落實臨時用地,同時做好臨時用水、用電等工作,部分場地清理工作開始施工。

2、前期施工階段

用3天理順場內施工便道,原地面清理工作,做好臨時材料堆場及前期施工材料進場,施工用水、用電,基礎工程開始施工。

3、主要施工階段

利用50天完成本合同段範圍內的工程任務。

4、竣工驗收階段

利用5天進行工程最後收尾,做好竣工資料收集、報驗、驗收、歸檔工作,做好竣工驗收。

第五章主要工程專案技術方案和施工方法

一、 施工測量

1. 技術標準

測量技術標準嚴格按設計圖紙和規範要求。

2. 技術措施

1) 根據指揮部提供的導線制點和高程控制點,在施工範圍內建立一套導線控制網和高程控制網,並得到監理和指揮部複核認可,作為施工時依據。

2) 對經過複核認可的導線和高程控制點採用永久性保護措施,如用砼加固等,以保證其使用中的準確性。對導線點將樁寄出路幅,在施工中,導線點毀壞後便於及時予以恢復。

3) 對使用的導線點和高程控制點每個月檢核一次,防止由於其發生變化而引起的施工誤差。

4) 施工前,對所使用的經緯線儀、水準儀、測距儀等進行檢校,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5) 測量建立複核制度,避免錯誤。

1 專案概況

本工程為兩座長78公尺的人行懸索橋。

2 施工力量配備

根據施工作業區域及工程量,施工機械及人員配備如下:

主要施工機械有:電動捲揚機4臺,龍門式起重機2臺。電動多級離心清水幫浦4臺,交流電弧焊機4臺,交流對焊機2臺,發電機2臺。各類施工人員20人。

3 施工準備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包括臨時設施的搭設,施工現場障礙物的拆除與清理。

a.首先進行施工放樣,確定出橋梁的位置(包括基坑開挖線增寬等),並設定控制樁明示,以便進行施工指導。

b.安裝好應用的機械裝置,如發電機、捲揚機、起重機等。

c.材料進場,因本工程屬於山區,材料汽車不能直接運到場內,由汽車運輸到公路,再用馬匹或者人工進行二次轉運到施工場地進行堆放。

4、施工工藝

1、施工要求:嚴格按照《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範》jtj041-2000進行施工。

2、主塔施工

該懸索橋主塔為6公尺,塔身採用翻模法分段澆築,在主塔鏈結板之部位要注意預留鋼筋及模板支撐預埋件。對於索鞍孔道頂部之混凝土要在主纜架設完成後澆築,以方便索鞍及纜索之施工。主塔之施工控制主要是垂直度監控,每段混凝土施工完畢後,在第二天早晨8:

00至9:00間溫度相對穩定時,利用全站儀對塔身垂直度進行監控,以便調整塔身混凝土施工,應避免在溫度變化劇烈時段進行測試,同時隨時觀測混凝土質量,及時對混凝土配比進行調整。

3、鞍部施工

檢查鋼板頂面標高,符合設計要求後清理表面和四周之銷孔,吊裝就位,對齊銷孔使底座與鋼板銷接。在底座表面進行塗油處理,安裝索鞍主體。索鞍由索座、底板、索蓋部分組成,索鞍整體吊裝和就位困難;可用吊車或捲揚裝置分塊吊運組裝。

索鞍安裝誤差控制在橫向軸線誤差最大值3mm標高誤差最大值3mm。吊裝入座後,穿入銷釘定位,要求鞍體底面與底座密貼,四周縫隙用黃油填實。

4、 主梁澆築

主梁混凝土之澆築同普通橋一樣,首先梁體標高之控制必須準確,要通過精確之計算預留支架之沉降變形;其次,梁體預埋件之預埋要求有較高之精度,特別是拉桿之預留孔道要有準確之位置及良好之垂直度,以保證在正常之張拉過程中拉桿始終位於孔道之正中心。

主梁澆築順序應從兩端對稱向中間施工,防止偏載產生之支架偏移,施工時以水準儀觀測支架沉降值,並詳細記錄。待成型後立即複測梁體線型,將實際線型與設計線型進行比較,及時反饋資訊,以調整下一步施工。

5、索部施工

(1)主纜架設

根據結構特點,主纜架設可以採取在便橋或已澆築橋面外側直接展開,用捲揚機從主梁之側面起吊安裝就位。

纜索之支撐:為避免形成絞,將成圈索放在可以旋轉之支架上。在橋面每4-5m,設定索託輥(或敷設草包等柔性材料.

),以保證索縱向移動時不會與橋面直接摩擦造成索護套損壞。因錨端重量較大,在牽引過程中採用重物承載索錨端。

纜索之牽引:牽引採用捲揚機,為避免牽鋼絲繩過長,索之縱向移動可分段進行,索之移動分三段,分別在二橋塔和索終點共設三颱捲揚機。

纜索之起吊:在塔之兩側設定導向滑車,捲揚機固定在引橋橋面上主橋索塔附近,捲揚機配合放索器將索在橋面上展開。主要用吊車起吊,提公升時避免索與橋塔側面相摩擦。

當索提公升到塔尖時將索吊入索鞍。在主索安裝時,在橋側配置了3台弔機,即錨固區提公升吊機、主索塔頂就位吊機和提公升倒鏈。

當拉索錨固端牽引到位時,用錨固區提公升吊機安裝主索錨具,並一次錨固到設計位置,吊機起重力在5t以上;主索塔頂就位吊機是在兩座塔之二側安置提公升高度大於10m時起重力大於15t之龍門,用於將主索直接吊上塔頂索鞍就位,在吊裝過程中為避免索之損傷,索上吊點採用專用索夾保護;主索在提公升到塔頂時,由於主跨之索段比較長,為確保吊機穩定,可在適當之時候用塔上提公升倒鏈協助吊裝。

(2)主纜調整

在製作過程中要在纜上進行準確標記。標記點包括錨固點、索夾、索鞍及跨中位置等。安裝前按設計要求核對各項控制值,經設計單位同意後進行調整,按照調整後之控制值進行安裝,調整一般在夜間溫度比較穩定之時間進行。

調整工作包括測定跨長、索鞍標高、索鞍預偏量、主索垂直度標高、索鞍位移量以及外界溫度,然後計算出各控制點標高。

主纜之調整採用75t千斤頂在錨固區張拉。先調整主跨跨中纜之垂直標高,完成索鞍處固定。調整時應參照主纜上之標記以保證索之調整範圍。

主跨調整完畢後,邊跨根據設計提供之索力將主纜張拉到位。

跨長江懸索橋水中基礎施工方案

1 專案概況 1.1 概況 武漢 長江公路大橋位於武漢市東北郊,上距武漢關約30 公里,橋位左岸為武漢市新洲區 鎮,右岸為武漢市洪山區向家尾。它是武漢市繞城公路東北段跨越長江的重要通道,也是京珠國道主幹線及滬蓉國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橋為主跨1280m 的雙塔單跨懸索橋,橋長約2330m,接線長767...

大型懸索橋錨碇基坑開挖施工方案

大橋北錨碇基坑開挖施工方案 大橋施工圖 大橋建設場地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範 jtg f50 2011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第一冊土建工程 jtg f80 1 2004 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範 cjj 2 2008 鋼筋機械連線通用技術規程 jgj 107 2003 大橋北...

自錨式懸索橋主塔施工方案

本合同段通航孔自錨式懸索橋跨徑布置為83 260 83m,雙塔雙纜面結構,分離式鋼箱梁,獨柱式橋塔,中跨兩根空間主纜交匯於塔頂,吊索間距9m,矢跨比f l 1 4.5,邊跨主纜在 分隔帶內平行布置,不設吊索。自錨式懸索橋位於0.85 的直線縱坡段上。pm21 pm22 索塔為腰圓型空心截面,梁下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