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鄭和下西洋到閉關鎖國教學設計

2022-12-07 17:27:02 字數 3419 閱讀 7688

從鄭和下西洋到閉關鎖國教學設計(鄭清鳳公開課)

一、課程標準

1、概述鄭和下西洋的史實。

2、簡述「閉關鎖國」的主要表現,分析其歷史影響。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知識掌握:經過本課的學習,知識鄭和下西洋的史實;知道閉關鎖國的含義和主要表現。

(2)能力要求:培養使用識讀歷史地圖的技能理和解歷史知識的能力;使用比較方法分析對外開放與閉關鎖國政策對國家發展的影響,培養分析、歸納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創設情形,讓學生理解鄭和下西洋船隊的巨集偉景象。

(2)閱讀《鄭和下西洋航線圖》,體會、感悟鄭和下西洋的偉大之處。

(3)學生講述鄭和下西洋對航線沿途經濟、社會等方面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小故事。

(4)比較、分析開放政策與閉關政策對國家發展的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經過本課相關鄭和下西洋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勇於開拓創新的意識,樹立民族自豪感;經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樹立對外開放是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備的乙個條件的觀念,讓我們每乙個未來的建設者都應具有開放的意識。

三、重點與難點

1、重點

鄭和下西洋體現我國古代對外關係的開放式傳統,其所帶來的積極影響與當前我國的外交戰略相一致,因此,鄭和下西洋所帶來的積極影響應當是本課的一大重點。同時,鄭和下西洋經過兩大洋和許多國家,路程漫長,加上航海路上險象叢生,這就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和歷史想象能力,通過地圖的了解培養能力也就成為本課的另一重點。第三大重點是清朝閉關政策所帶來的消極影響。

清朝閉關政策給中國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是深遠的,教訓是深刻的,有助於幫助學生理解當今中國改革開放的必要性。同時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消極影響,能培養學生辯證的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2、難點

由於初一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與實際接觸的有限,對閉關政策中所出現的經濟文化以及科技的交流的阻礙理解相對抽象,因此,閉關政策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也就成為一大難點。閉關政策出現的原因也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點,但由於它在教學中地位相對較弱,可根據學生實際和時間情況靈活處理,既可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思考,也可作為課外思考題。

四、教學方法

教師講授法、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所製作的課件、學生分組合作學習、師生共同討論學習。

五、教學設計

匯入新課

設問:唐朝對外交往情況呢?舉兩個例子。(學生回答:唐僧西天取經、鑑真東渡等)

教師講述:到了明朝,對外交往我們又出現了鄭和下西洋。可見,在我國歷史上,強盛時期的朝代在對外交往上都有乙個共同點:

開放。但是同學也知道,在中國歷史上有乙個鴉片戰爭,這說明了我國在鴉片戰爭時國力已經衰落,為什麼會這樣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這一原因。

新授課(一)鄭和下西洋

1、條件

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後討論一下,如果你處於鄭和同時代,要想組建大型船隊下西洋,需要具有哪些條件?(通過情景設問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知識歸納能力)

(學生討論約2分鐘後回答。)要點:社會安寧,國力雄厚;先進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

學生回答後教師根據回答情況簡單評述:)在明朝初年,社會安寧,國力雄厚,同時還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這些條件的具有,使鄭和下西洋能夠成為現實。

2、壯舉

課本上說「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壯舉」,結合課文和《鄭和下西洋航線圖》以及《鄭和與哥倫布遠洋航行對照表》,說說哪些方面體現了這一「壯舉」?(通過設問培養了學生分析、比較和歸納以及識圖的能力)

(學生討論並回答後教師歸納:)規模大,(船隻多,人數多)船隊由200多艘船組成,參與航行的人數達2萬多人;造船技術先進,最大的船長151.8公尺,寬61.

6公尺;時間長,次數多,1404―2023年共遠航七次;時間早,比歐洲的遠洋航行早半個多世紀;航程遠,最遠到達了非洲東海岸和紅海一帶。這些無一不證明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3、作用(意義)

(1)在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流傳了許多故事。哪位同學來講與鄭和下西洋相關的小故事?

(隨機找兩位同學講述小故事。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學生講完小故事後,教師隨機點出:)鄭和下西洋增強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和經濟交流,並且促進了南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

(2)請同學結合《鄭和下西洋航線圖》,說說南洋指的是什麼地方?課本上說鄭和下西洋「推動了華僑移居南洋」,什麼又是華僑?

(學生回答,教師簡要隨機點評)

(二)閉關政策

1、原因

(1)鄭和下西洋後,同學們聽說過我國在這以後還有沒有大規模的遠航?原因又是什麼?

(學生回答,教師隨機點評)

明朝初年的鄭和下西洋一方面標明了在這一時期國力強盛,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明初我國對外交往中仍以開放為主。

明朝中後期後為什麼會出現閉關鎖國呢?我們還是先來看看一些學者的看法吧,請同窗們看仔細一點,看完後回答問題:

(投影儀:**《明清時期從開放到閉關鎖國》片段,約5分鐘)

(2)這段**給我們說明了從開放到閉關鎖國並不是乙個短暫的時間,那麼,這一過程中導致閉關鎖國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要點:明朝中後期,倭寇侵憂沿海一帶和荷蘭侵入台灣,明朝逐步採取了一些禁海措施;清初,鄭成功以及東南沿海一帶人民的抗清活動,使清朝的禁海措施更加嚴厲,閉關政策形成。

)(3)在清初,為了鞏固統治政權,施行過「遷海」。哪位同學來簡單介紹一下。

(學生介紹後,教師根據學生介紹情況進行簡單點評:)

可見,閉關政策是由於當時的歷史環境所形成的。我們經過以前所學的知識知道,國家開放與否,與國家的強盛程度有很大的關係;對於統治者來說,他們當然希望國家強盛以穩定政權,但當國家政權的穩定與開放發生矛盾時,他們寧願放棄開放。

(教師小結:)

清政權在穩定後,它的閉關政策並非是與世界各國完全斷絕往來,而是主要表示在對外**進行嚴格的限制上,中外經濟交往不只只答應官府,而且還限定了地點。

2、影響

(1)那麼,施行閉關政策對我國社會發展會產生什麼樣影響呢?請同學們討論。

(學生討論、回答後教師點評並總結。)

要點: a、積極方面:防禦西方殖民勢力對我國的侵略;b、消極方面:

限制了我國對外**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障礙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進一步導致閉塞、停滯、倒退,使中國更加遠離世界發展的潮流;並不能扭轉中外力量的對比,不能從根本上抵擋殖民勢力的侵略。)

(2)我們研究到這裡,同學們能不能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對外交往提出一點自己的看法或建議呢?

(學生自由提出問題或發表感想。提出的問題由師生共同討論。對提出問題或發表感想的學生都進行適當鼓勵。之後,教師對本目內容進行小結:)

在明朝時期,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正是由於清朝初年閉關政策形成後,使我國與世界其他各國的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中斷了,我國逐步開始落後。到了十九世紀,中國在世界歷史舞台上就處於了被動挨打的地位。

小結:這一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我國歷史上從開放到閉關鎖國的原因和簡要過程。「以史為鑑可以知得失」,我們從偉大的航海家鄭和身上可以看到中華民族開拓進取、積極創新的優良傳統;從國家對外態度由開放到閉關鎖國的改變以及由此帶來的影響,可以給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有用的借鑑。

第23課鄭和下西洋到閉關鎖國

班級姓名小組編號 主備人 實驗中學李風雲參與者 實驗中學遊潘英 認定目標 1 概述鄭和下西洋的史實,知道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偉大壯舉。2 了解閉關政策產生的原因,簡述 閉關鎖國 的主要表現,正確分析其影響。預習檢測 1 鄭和下西洋 1405 1433 1 明朝初年,明 為什麼能夠七次派鄭和下西...

第17課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導學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鄭和下西洋 戚繼光抗倭 葡萄牙騙取澳門的居住權等基本史實。2 過程與方法 本課 資料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 分析歸納的能力 對航海英雄鄭和和民族英雄戚繼光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綜合評事評人的能力。3 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 鄭和下西洋無疑是世界歷史上的壯舉...

江蘇省鄭和研究會2023年下半年工作總結

四 2013年12月初,副理事長袁衛國出訪新加坡 馬來西亞 香港三地。經過前期多方聯絡,與三地的鄭和研究學者進行了會面,就未來雙方在開展學術研究和加強聯絡交流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溝通。五 對南京辦事處新辦公地點進行修繕和布置。在換屆期間,為改善研究會南京辦事處的工作環境,經有關領導的多方協調,省交通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