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經濟增長和經濟週期理論

2022-12-07 08:36:05 字數 5259 閱讀 6917

第一節國民收入長期增長趨勢和波動

經濟週期

第二節對經濟的描述和事實

一、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

經濟增長:表現為gdp總量或人均量的增加,不考慮社會福利以及個人幸福。

(總量增長率)

或(人均產量)

經濟發展:一國由不發達狀態過渡到發達狀態,表現為在經濟增長基礎上出現的社會經濟的多方面變化。

(1)投入結構的變化:勞動密集、資本密集、技術密集

(2)產出結構的變化:農業、工業、服務業產出的比例

(3)一般生活水平的變化:人均gdp、分配狀況

(4)衛生、健康狀況的變化: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

(5)文化教育狀況:適齡兒童入學率、輟學率、大學生比例

(6)自然環境、生態平衡的變化:為什麼春天聽不到鳥叫

二、經濟增長與發展的一些事實

三個事實:

1、 國家間在人均收入方面,進而在生活水平方面存在著巨大差異

2、 經濟增長率在國家間有顯著的差異。

3、 增長率並不一定長期保持穩定。

第三節增長核算

一、增長核算方程

生產函式:

其中,:全要素成產率,tfp。兩邊微分,可得:

在完全競爭的假設下:

即有:兩邊除以,可得:

或索洛餘量:

二、增長的經驗估算

三、經濟增長因素分析

丹尼森(e·f·denison,1915—1992)的研究:

【愛德華·富爾頓·丹尼森(edward fulton denison)】美國經濟學家,布朗大學經濟學博士。曾在美國布朗大學、加州大學布克萊校區、商業部經濟處及經濟發展委員會任職。擔任過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高階研究員和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司副司長。

他從60年代初開始根據美國的歷史統計資料進行經濟增長因素的分析和估計,以期從中尋找經濟增長的因素並度量它們所引起作用的大小,以此作為美國加速經濟增長的參考。

丹尼森被稱為增長核算或增長原因分析之「父」。2023年他出生與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2023年獲奧伯林學院經濟學學士學位,2023年獲布朗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2023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41-2023年任美國商業經濟局副處長,其中在1956-2023年間還兼任經濟發展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1962-2023年為布魯金斯學會研究所經濟研究室高階研究人員,其後擔任過美經濟學會副會長。

丹尼森將經濟增長因素分為兩大類:生產要素投入量和生產要素生產率。

在《美國經濟增長因素和我們面臨的選擇》(the soa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res & the alternatires before us,2023年)一書中,丹尼森指出影響經濟增長因素,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其中屬於生產要素投入量方面的有兩項:

(1)勞動在數量上的增長和質量上的提高。丹尼森把勞動的質量劃分為3個方面:一是由於正常勞動時間的縮短而引起的勞動質量的變化;二是成年男工由於正常教育年限的增長而引起的勞動質量的變化;三是由於年齡、性別構成的變化和相對於男工說來,女工勞動價值的變化而引起的平均的勞動質量的變化。

(2)資本(包括土地)在數量上的增加。丹尼森認為美國土地的數量是不變的。他把能夠再生產的資本(簡稱資本)投入分為五類,即:

企業建築和裝置、非農業的住宅建築、存貸、美國居民在國外的資產、外國人在美國的資產。

2.屬於生產要素單位投入量的有三頂:

(1)資源配置的改善。主要是指兩種人力資源的改善。第一,配置到農業上的過多勞動力從農業中轉移出去;第二,非農業性的獨立經營者和那些本小利微的小企業中參加勞動但不取報酬的業主家屬,從該企業中轉到大企業,充任工資勞動者。

(2)規模的節約。

(3)知識進展和它在生產上的作用。丹尼森認為,知識進展能使同樣的生產要素投入量的產品只需更少的投入暈。促進經濟增長的新技術的採用,只是在知識有所進展時,才有可能實現。

後來,丹尼森在經濟增長因素分析中,合併了個別次要因素,在2023年增加了「不規則因素」一項,內含:農業氣候、勞動糾紛需求強度等子項,但影響程度不大,只是使分析更為細緻。

第四節新古典增長理論

一、基本假定和思路

基本假定:

1、社會儲蓄函式為;

2、勞動力按乙個不變的比率增長

3、生產規模報酬不變。

不考慮技術進步:,由規模報酬不變,可得:,

即有:,即有:,或

二、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的基本方程

即有:,即:

1)又因為,所以,即:

2)所以

或:,,即有,即,代入(1)式:

故有:或:資本深化=人均儲蓄-資本廣化

三、穩態分析

穩態:指一種長期的均衡狀態,人均資本達到均衡,並維持在均衡水平不變,忽略技術變化,人均產量也達到均衡的穩定狀態。

穩態中,總產出的增長率=資本存量增長率=勞動人口增長率

要實現經濟的穩態增長,即人均資本達到均衡,並維持在均衡水平不變。在穩態中,總產出和資本存量的增長率,均與勞動力的增長率相等,即經濟增長率。

如果,人均儲蓄必須正好等於資本的廣化。所以穩態條件是:

結論:(1)儲蓄率或投資率高的國家比較富裕。(人均資本較高,人均產量也就高)

(2)人口增長率高的國家比較貧窮。

(3)均衡時的人均收入固定不變,增長率為零。

(4)總收入以人口增長率增長。

四、儲蓄率變動的影響

幾何意義:儲蓄率上公升,曲線斜率增加,移動至。這時,均衡點右移。

經濟學意義:儲蓄率上公升導致和產量增加。

結論:儲蓄率越高,人均資本存量越高,人均收入也越高。

五、人口增長

幾何意義:增加,使曲線的斜率上公升,移動至。這時,均衡點左移。

經濟學意義:人口增長使人均資本和產量降低。

六、資本的**律水平

產出用於消費和積累兩個方面。選擇適當的分割比例,使得消費最大化。

**律:若使穩態人均消費達到最大,穩態人均資本量的選擇應使資本的邊際產品等於勞動的增長率。即:。

第五節內生經濟增長理論

基本模型:ak模型

考慮生產函式形式為:

則:由,知:

所以:分析:ak模型的生產函式實際上可以從如下生產函式轉變而來:

同時假設,則有:

再假設生產函式為cd函式,則有:

假設無人口增長,令,則有:

第六節促進經濟增長點政策

一、鼓勵技術進步

二、鼓勵資本形成

三、增加勞動供給

第七節經濟週期的含義與特徵

一、經濟週期的含義

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這種波動以經濟中的許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擴張或收縮為特徵,持續時間通常為2—10年。

二、經濟週期的特徵

主要兩個階段:衰退階段和擴張階段

衰退階段的特徵:

1、 通常消費者購買急劇下降,同時,汽車和其他耐用品的存貨會出人意料地增加。

2、 對勞動的需求下降。

3、 產出下降,導致通貨膨脹步伐放慢。

4、 企業利潤在衰退中急劇下滑。

第八節經濟週期理論的簡要回顧

一、二戰前的經濟週期研究

集中在兩個問題:

其一:整理有關經濟週期的歷史資料,對經濟週期進行分類;

其二:研究經濟週期的原因,提出各種經濟週期理論。

1、對經濟週期的分類

(1)朱格拉週期:中週期,長度9—10年。

是2023年法國經濟學家朱格拉(c juglar)提出的一種為期9 ~10年的經濟週期。該週期是以國民收入、失業率和大多數經濟部門的生產、利潤和**的波動為標誌加以劃分的。

《論法國、英國和美國的商業危機以及發生週期》

(2)基欽週期:短週期,時間為3-4年。

是2023年英國經濟學家基欽提出的一種為期3-4年的經濟週期。基欽認為經濟週期實際上有主要週期與次要週期2種。主要週期即中週期,次要週期為3~4年一次的短週期。

這種短週期就稱基欽週期。

(3)康德拉季耶夫週期:長週期,平均長度為54年左右。

是2023年**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種為期50-60年的經濟週期。該週期理論認為,從18世紀末期以後,經歷了三個長週期。 第乙個長週期從2023年到1849 年,上公升部分為25年,下降部分35 年,共60年。

第二個長週期從2023年到1896 年,上公升部分為24年,下降部分為23 年,共47年。第三個長週期從2023年起,上公升部分為24年,2023年以後進入下降期。

(4)庫茲涅茨週期:平均長度為20年左右,或稱建築業週期。

是2023年美國經濟學家庫涅茨提出的一種為期15-25年,平均長度為20年左右的經濟週期。由於該週期主要是以建築業的興旺和衰落這一週期性波動現象為標誌加以劃分的,所以也被稱為「建築週期」。

(5)熊彼特週期:

2023年,偉大的經濟學家熊彼特以他的「創新理論」為基礎,對各種週期理論進行了綜合分析後提出的。熊彼特認為,每乙個長週期包括6 個中週期,每乙個中週期包括三個短週期。短週期約為40個月,中週期約為9~10年,長週期為48~60年。

他以重大的創新為標誌,劃分了三個長週期。第乙個長週期從18世紀80年代到2023年,是「產業革命時期」; 第二個長週期從2023年到2023年,是「蒸汽和鋼鐵時期」; 第三個長週期從2023年以後,是「電氣、化學和汽車時期」。在每個長週期中仍有中等創新所引起的波動,這就形成若干個中週期。

在每個中週期中還有小創新所引起的波動,形成若干個短週期。

2、關於週期的原因

純貨幣理論:該理論主要由英國經濟學家霍特里(在1913-2023年的一系列著作中提出的。純貨幣理論認為貨幣**量和貨幣流通度直接決定了名義國民收入的波動,而且極端地認為,經濟波動完全是由於銀行體系交替地擴張和緊縮信用所造成的,尤其以短期利率起著重要的作用。

投資過度理論:投資過度理論把經濟的週期性迴圈歸因於投資過度。由於投資過多,與消費品生產相對比,資本品生產發展過快。

資本品生產的過度發展促使經濟進入繁榮階段,但資本品過度生產從而導致的過剩又會促進經濟進入蕭條階段。

投資增加 —— 生產要素**** —— 貨幣收入增加 —— 消費品**** —— 投資進一步增加 —— 資本品****,……

投資減少 —— 生產要素**下降 —— 貨幣收入減少 —— 消費品**下降 —— 投資進一步減少 —— 資本品**下降,……

創新理論:創新(innovation theory)是奧地利經濟學家j·熊波特提出用以解釋經濟波動與發展的乙個概念。所謂創新是指一種新的生產函式,或者說是生產要素的一種「新組合」。

生產要素新組合的出現會刺激經濟的發展與繁榮。當新組合出現時,老的生產要素組合仍然在市場上存在。新老組合的共存必然給新組合的創新者提供獲利條件。

而一旦用新組合的技術擴散,被大多數企業獲得,最後的階段——停滯階段也就臨近了。在停滯階段,因為沒有新的技術創新出現,因而很難刺激大規模投資,從而難以擺脫蕭條。這種情況直到新的創新出現才被打破,才會有新的繁榮的出現。

西方經濟學17經濟週期和經濟增長

本章將凱恩斯靜態和短期的收入決定理論動態化和長期化,分析經濟短期波動和長期增長的決定因素和機制。第一節經濟週期理論 無論是單市場 雙市場還是三市場收入決定模型,都只能說明收入的變動,無法說明收入的波動。除非能夠證明,決定均衡收入的兩條曲線各自變動的結果能使它們的交點軌跡具有波動的性質。本節的主要內容...

v第二十章經濟廣告

學習要點 一 認識經濟廣告的作用 二 掌握經濟廣告選擇資訊的知識 三 進行文字廣告的寫作實踐 難點解析 一 廣告與商品說明書的區別 商品說明書不就是廣告嗎?不,商品說明書雖然多少能起到廣告的作用,甚至在寫作時 的確有廣告的意識。但兩者的區別是明顯的,我們學習寫作,不能不把二者分開來。本章在第三節 經...

經濟週期理論與我國經濟週期性波動的系統考察

摘要 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將經濟理論 經濟史 經濟統計三者相結合,創立了關於經濟週期分析的系統性理論。本文以熊彼特的經濟週期理論為基礎,把1978年以後我國的經濟增長軌跡按時間區域分為了三個基本階段,努力實現對我國經濟週期的再認識,並以此為基礎,為應對本輪經濟週期性波動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