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模式比較 理論和經驗

2023-02-09 11:33:02 字數 914 閱讀 1376

作者:董夢琦

**:《南方企業家》2023年第06期

摘要:本文從理論上,梳理了以發展中國家為背景的幾種經濟增長理論:後發優勢理論、現代化趕超理論、追趕假說、蛙跳模型;從實踐上,總結了「亞洲四小龍」和中國的經濟增長經驗。

以期可以為發展中國家發展模式的選擇提供理論上和經驗上的借鑑。

關鍵詞:經濟增長;增長模式;亞洲四小龍;中國

美國經濟學家arvind subramanian在《這是全球增長的**時期》一文中指出:「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體的收斂速度加快了。從戰後到60年代,全球只有20個經濟體平均gdp的增長速度是發達國家的1.

5倍,但是80年代以來,全球約有80個經濟體的增長速度3.5倍於發達經濟體。」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用了100多年的時間趕超英國;而戰後日本用了40年的時間趕超美國;20世紀60年代,「亞洲四小龍」用了30年的時間趕超日本,成功證明了工業化是經濟得以增長和趕超的關鍵。

對於大多數的發展中經濟體而言,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就是實現趕超。

趕超型增長理論綜述

經濟增長模型經歷了三次大的發展:第一次是哈羅德-多馬模型,主要強調資本在增長中的重要作用;第二次是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強調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但是將技術進步看做是外生的,分為技術進步論和人力資本論;第三次是新增長模型,該模型試圖將技術進步內生化,主要包括羅默的知識技術內生化模型,盧卡斯的人力資本內生化模型,斯科特的資本投資決定技術進步模型,該理論的主要創新之處在於設法處理規模收益遞增。以上的經濟增長理論多是以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經驗進行總結,得出的結論也較符合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規律。

然而,發展中國家的增長環境、條件與發達國家當時的經濟環境相比,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以上的經濟增長理論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作為乙個整體來進行研究,未考慮到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經濟結構上的差異,因此套用以上的經濟增長理論來解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現實可能出現「水土不服」。

第二十章經濟增長和經濟週期理論

第一節國民收入長期增長趨勢和波動 經濟週期 第二節對經濟的描述和事實 一 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 經濟增長 表現為gdp總量或人均量的增加,不考慮社會福利以及個人幸福。總量增長率 或 人均產量 經濟發展 一國由不發達狀態過渡到發達狀態,表現為在經濟增長基礎上出現的社會經濟的多方面變化。1 投入結構的變化...

第八章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理論

一 經濟增長 一 經濟增長的含義及其與經濟發展的區別1.經濟增長的含義 乙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的總產出與前期相比所實現的增長。通常用國內生產總值 gdp 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來衡量。對一國經濟增長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經濟增長率來表示。經濟增長率並不能全面反映乙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2.掌握...

教育對經濟增長作用的省際面板資料比較分析

作者 劉深 桂海論叢 2015年第03期 摘要 教育與經濟是互動發展的內生系統,教育作為培育和增加人力資本的根本途徑,在推動經濟增長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為研究教育與地區經濟發展間互動關係,文章借鑑內生經濟增長理論的相關論述,在cobb douglas生產函式的邏輯架構上設定模型基本形式,並在此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