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與專業的關係

2022-12-04 20:45:03 字數 3581 閱讀 3745

理論與實踐的關係

共性與個性的關係

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關係

是由大學的教育目標所決定的。

---強調教學與科研相結合;

---重視培養學生對知識、理論、方法的運用;

---倡導**式學習

是適應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必然需要。

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關係上,學生相對要具有更大的能動作用。

實現三個轉變,盡快完成由中學學習到大學學習的過渡

轉變理想目標

轉變心理狀態

轉變學習方法

是指具有創新特質的個性,創新特質是指與創新活動、結果關係密切的特質。

創新個性具有四種特質:

好奇心、想象性、挑戰性、冒險性

大學生首先要樹立全面的學習觀,正確處理好德與才,通與專,知識、能力與素質,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等方面的關係。

從就業的角度看通與專

不可一業不專,不可只專一業

術業必有專攻千招會不如一招熟

**效應

新世紀的合格人才必須具備兩種基本品質:

一是全面發展的基本素質,二是充分發展的良好個性

發展個性是教育長期追求的目標

自主學習的特徵

主動性能動性從「維持性學習」走向「創新性學習」

維持性學習:功能在於獲得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以提高解決當前已經發生的問題的能力

創新性學習:功能在於通過學習提高乙個人的發現、吸收新資訊和提出新問題的能力

獨立性如果對「全面發展」理解不當,以為「全面發展」就是「面面俱到」和無所不能,的確就很容易導致「全面平庸」,但真正的「全面發展」所追求的恰恰是個性和卓越。

首先,「全面發展」是「個性發展」的基礎。沒有人基本素質的相對完整、和諧的發展,個性及特長的發展就缺乏基礎,就會失衡,這樣的個性和特長發展實際上就是片面和畸形發展。按照馬克思的觀點,「人的全面發展」是人的「自由個性」形成的基本條件。

他認為,要使「自由個性」成為可能,「能力的發展就要達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因為「自由個性」是「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⒂。事實上,乙個人的基本素質如果沒有一定的全面性,那他也就在發展上失去了選擇個性和形成特長的條件,就失去了自由發展的前提,就只能被迫在乙個狹窄的範圍內片面、畸形地發展,其結果,與其說是個性的凸現,還不如說是個性的扭曲。任何一種創造性才能,都是人的知識、能力、道德、審美、意志和身體等各方面素質的有機組合,是一種「合力」。

其次,「個性發展」又是「全面發展」的動力。人的發展要想真正形成自己突出的個性特點並具有較強的可持續性,就必須使自己的素質達到一定的全面性,特別是在人的那些最基本的素質方面,更是不能缺失。這樣,「個性發展」就成了人追求「全面發展」的動力。

時下一些人總愛舉出一些好幾十年前的陳舊例子來為人的片面發展辯護,有說魯迅先生某幾門功課也曾不及格的,有說少年郭沫若數理成績位居下游的,有說愛因斯坦小時候如何愚鈍的,最極端的例子則是說錢鍾書也曾有過「數學考零分」的時候⒃,並以此來證明全面發展必然導致「全面平庸」。以往對「全面發展」即「門門功課得五分」式的庸俗理解的確造成過部分學生的「全面平庸」,現存教育也的確存在著壓制學生個性與特長發展的嚴重弊端,但上述僅具個別性的舉證卻是不適當的和過時的。「零分」與成才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至少不存**性因果關係。

「數學考零分」在錢鍾書這麼一位特定人物的身上也許雖是弱點卻也可愛,如若推而廣之,大家都覺得某一科考零分無傷大雅,那簡直就是災難了。怎麼不說既能數學考滿分,又能在文學方面具有相當造詣的數學家蘇步青這類大師級人物呢?怎麼不說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還有高超的小提琴演奏能力呢?

人的素質全面發展的過程,也是人的素質個性化發展的過程,二者的發展是乙個基本一致的過程。所謂全面發展,就是個性的全面發展;所謂個性發展,就是全面發展的個性。因此,全面發展的個人,同時也應該是有個性的人。

如果無視人的個別差異,強求一律化和平均化的發展,我們造就的就只能是碌碌無為、毫無個性特點和創造性的庸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想在某一方面有較突出的發展,就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就必須使自己的發展有適當的偏移。《孫子·虛實篇》中講:

「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這儘管講的是軍事上的排兵布陣,但其哲理對我們理解人的發展問題也頗有啟發。由此而引申,在人的發展上也是有所得必有所失,處處用力則處處無力,事事欲成則事事無成,要想有所為就要有所不為,要想有所重就得有所輕。

在人的發展上,也是有「機會成本」的。不同側重的發展目標對素質有不同的偏重和不同的組合,也必然產生相應的素質偏移,甚至產生素質上的盲點和盲區。所謂「通才」,既不是指那種什麼都懂又什麼都不通的人,也不是指那種平均發展、無稜無角的人,而是指那種既有較全面素質和較廣博基礎,又在某一方面具有較高造詣的人------

二者的區別。全面發展可表述為每個社會成員的智力和體力都獲得盡可能多方面的充分自由和統一的發展。個人的全面發展是人類發展的美好願望和未來社會發展的必然性。

學校教育的全面發展的必然性。學校教育的全面發展對每個學生統一要求,體現了學生整體水平的成果狀態。

個性發展是指個性系統結構諸要素的全面發展,關鍵是個體的自主性和獨特性的自由充分發展。馬克思主義所要求的個性發展是在「盡可能多方面發展」基礎上又經自由充分發展之後所獲得的個體,即全面發展水平之上的個性。

二者的聯絡。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是對立統一的關係。蘇霍姆林斯基說,個人的全面和諧發展就是道德的、智力的、勞動的、審美的、身體的幾個方面的和諧發展。

同時還提出要把這種全面發展與發掘人的天賦才能結合起來。他認為,「最主要是在每個孩子身上發現他最強的一面,找出他作為人的發展根源的「機靈點」,做到使孩子能夠充分發揮地顯示和發展他的天賦素質的事情上,達到他的年齡可能達到的最卓越成績。」蘇霍姆林斯基的論述給予我們以下啟示:

第一,全面發展不等於平均發展,平均發展最終只會扼殺個性;第二,全面發展的本質特徵是個體全面和諧發展,即諸種教育因素統一到學生個體上形成合力,有效地促進和諧發展;第三,全面發展是個性發展的基礎,個性發展是全面發展的核心,彼此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全面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全面發展教育理論的指出:大工業的生產要求具有全面發展才能的人,說明了全面發展教育目的是我國現行社會制度的教育目的。

「全面發展」可以說是「個性的全面發展」,也可以說是「人的全面發展」。

2、個性發展:所謂「個性」是指乙個人在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各種特點。它包括各個人的共同特點也包括每乙個人的個別特點。

個性發展是通過在個體的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對其進行影響,期望能為個體的未來生活作好預備,期望能發展個體身體、理智和道德方面的良好狀態,為個體適應特定環境,適應社會生活作好準備。

3、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的最基本的功能體現在培養個體適應社會的能力,使個體能了解和遵守人類的一些共同的規則,從而保持社會的穩定和繁榮。教育把個體培養成適應社會生活和現實的人是遠遠不夠的,教育的最終目標在於培養改造現實世界、推動社會發展的人。

「教育的全部任務就在於有效地促使受教育者的社會化和個性化,但注意的中心應該是形成受教育者的個性,幫助他們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自主性和創造性。」

4、人的個性發展的教育:人的個性發展的教育是促進個性和諧發展的過程。保加利亞倫理哲學家莫穆夫認為,「教育個性化不僅要保證教育影響使學生樂意接受,而且還要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育活動,使自己的個性品質在活動中得以表現並在活動中發展。

依據專家的論述和我們對此課題的研究設想,將本課題討論的「全面發展」界定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學校的「全面發展教育」兩方面;將本課題討論的「個性發展」界定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學校的「個性發展教育」兩方面。

對專業與職業關係的思考

1 社會環境對職業的影響 首先,國家相關政策如具有影響的國家產業政策 就業政策 優惠政策等,會影響社會產業結構的變化和社會資源的流向,從而利於不同職業要求的產生。其次,相關經濟形勢則是直接影響職業的重要因素之一。經濟的衰退 金融危機或經濟增長都會從根本上影響市場需求的總量,並提出經濟結構的調整要求,...

試論專業與個人發展的關係

姓名 黎春榮班別 09物流 職師 二班學號 1117100209 現代大學是按專業招收新生並進行培養的。大學新生都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就讀的是什麼專業。但對自己所學專業的內涵與外延卻不甚了解,很可能有的新同學在自己所就讀的專業面前感到有些迷茫。這都是不必大驚小怪的正常現象。但若任其發展下去而不及時加...

空間中的平行與垂直關係 基礎

知識 知識梳理 一 平行 1 平行公理 2 構造三角形 3 構造平行四邊形 4 線面平行性質 5 面面平行性質 6 線面平行判定 7 面面平行的性質 8 面面平行的判定1 9 面面平行的判定2 典型例題 例1 正方體中,分別是的中點,求證 變式 如圖,兩個全等的正方形abcd和abef所在的平面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