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業產業化發展狀況的調研報告

2022-12-04 15:45:01 字數 3579 閱讀 2863

農業產業化是促進農業發展,增強農業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的需要,也是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和諧社會的需要。近年來,東坡鄉始終把發展「三農」問題擺在首要位置,按照圍繞「三農」調結構、抓特色、增效益的思路,認真貫徹**的指示精神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不斷深化農村改革,優化產業結構,充分利用河谷光熱資源,依靠科技進步,突出地方特色,進一步完善執行機制和管理體制,落實惠農政策,切實穩定民心,充分調動農民投身農業、開發農業的積極性,全鄉農業產業化獲得長足發展。

一、全鄉概況

**鄉地處金沙江畔,位於武定縣城西北部,距縣城108公里,鄉域國土面積168平方公里,東鄰萬德鄉和發窩鄉,南接田心鄉和高橋鎮,西與環州鄉接壤,北與元謀縣姜驛鄉隔江相望,是武定目前唯一的民族鄉。境內居住著漢、傣、彝、苗、傈僳、拉祜、白等7種民族,少數民族約佔總人口的81%。境內地形地貌複雜,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勐果河、沙拉河、環州河三河南北縱貫全境,形成四山夾三河的低熱河谷地形。

立體氣候明顯,最低海拔950公尺,最高海拔2240公尺。年平均氣溫25—28℃,年平均降雨量580—650公釐,氣候炎熱,常年無霜,宜廣泛種植香蕉、香巴蕉、花生、番茄、洋蔥、玫瑰茄、芒果、人生果、酸角、冬早包穀、冬早蔬菜等各類多種經濟林果及熱區作物。20xx年,全鄉轄8個村民委員會,60個自然村,75個村民小組。

有4003 戶,14389人。其中,農業戶3659戶,農業人口14032人,佔總人口的%。現有耕地面積14845畝,其中水田5335畝,旱地9510畝,人均畝。

糧食總產量598萬千克,人均有糧353千克,工農業總產值517萬元,人口自然增長率為‰,全鄉經濟總收入為30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44元。由於基礎設施比較薄弱,農業農村發展後勁不足,經濟社會發展速度緩慢,鄉級財政收支困難重重等諸多原因,故是乙個集貧困、山區、民族、宗教為一體的典型的民族貧困鄉。

二、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鄉以優質香蕉、優質稻、冬玉公尺等為代表的農業產業化取得了較大進展。通過認真總結我鄉近十多年來冬農開發和熱壩作物栽培經驗,細化發展目標,狠抓措施落實,優化區域布局,發揮河谷優勢。在「優質化、市場化、產業化」上狠下功夫,在「優質率、商品率、增加值」上大做文章,突出重點,狠抓優質香蕉、優質水稻、優質菜豆、冬早玉公尺、熱區水果基地建設,培育拳頭產業,發展「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區域特色農業,取得了顯著成效。

1、種植業內部結構明顯優化

按照「注重特色,突出重點,規模經營」的發展思路,堅持穩水稻,保香蕉,增定單,重冬季農業,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大力調整主要糧經作物的作物結構、品種結構。到20xx年優質稻面積達到3640畝,產量萬公斤,產值萬元;優質香蕉面積4020畝,產值350萬元;冬玉公尺面積由1200畝,產值112萬元,優質菜豆面積1000畝,產值161萬元,花生1280畝,產值萬元。我鄉已經發展為全縣最大的香蕉生產基地,糧經作物品種結構、品質結構明顯優化。

2、科技措施、良種良法在農業產業化發展應用上成效顯著

一是加大了科技培訓力度,做好新型農民培訓。20xx年共組織各種培訓350場、黑板報48期,合計受訓群眾7600多人次,大大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種植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意識。二是水稻良種桂朝系列、楚粳系列面積達4000畝,多櫱壯秧、扣種稀薄、單行條栽、雙龍出海等措施的應用率達98%以上。

三是做好特產農業、訂單農業的引導和指導服務工作。配合縣農廣校完成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共培訓24場次,培訓農戶215人,合計150人畢業獲得「綠色證書」。

3、特色、優勢產業框架基本構建

經過近十年的探索,特色產業、優勢產業框架基本形成。依託低冬季熱河谷光溫水資源,注重冬季農業開發,形成了河谷冬玉公尺、冬番茄、優質菜豆為主的特色農業種植帶,20xx年發展種植了1100畝冬玉公尺,1000畝優質菜豆,350畝冬番茄。利用夏季光熱資源,在河谷兩岸發展優質花生1200畝,玫瑰茄450畝,優質柑桔300畝,龍眼150畝,大青棗450畝,石榴450畝,形成了河谷熱區水果種植帶。

三、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我鄉農業產業化經過近十年的探索和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已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與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諸多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大。表現為優勢產業少且規模小,缺乏具有示範和品牌效應的基地典型,產業競爭力弱。種植上依然以分散的小規模農戶家庭經營為主體,種植品種散而且規模小,制約了生產效率。

個體經濟實力弱,難以抗拒自然和市場所帶來的雙重風險,導致收入增長困難。

二是缺乏龍頭企業帶動,後續發展力量不足。近幾年,我鄉發展產業規模小,在引進龍頭企業開發產品加工方面非常困難,尤其是缺少跨行業、跨地區的規模大、知名度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在我鄉投資帶動,導致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發展後勁不足。產品在產、供、銷等環節上不能很好地銜接。

三是基礎設施薄弱,制約農業產業發展。我鄉農村水、路等基礎設施滯後,造成「有水不能用,產品運不出」,旱季河水從谷底流過,半坡農地缺水嚴重;雨季時常斷路,造成農產品滯壓,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

四是勞動者素質偏低。表現為由於農戶分散種植,缺乏必要的栽培管理技術和市場導向,優質高效農業意思淡薄,種植品種雜、亂,管理水平低,造成農業產出率低,農產品質量差,嚴重影響了群眾生產積極性,制約農業產業化發展程序。

這些問題的存在極大地制約了我鄉農業產業化程序,我們必須認真對待,深入研究,落實措施,挖掘潛力,破解發展難題。

四、今後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農業產業化是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中一件帶有全域性性、方向性的大事,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主要目標。當前,我鄉的農業產業化正處於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牢牢抓住國家西部大開發、生態環境建設、擴大內需、移民搬遷扶持等機遇,緊緊圍繞農業結構調整戰略和「十一五」發展規劃,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線,以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為目標,突出特色和重點,狠抓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關鍵環節,採取切實有效的對策和措施,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程序。

1、優化農業區域布局。遵循「面向市場、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的原則,圍繞農業結構調整戰略,結合東坡鄉農業產業化發展五大基地建設,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優化農業區域布局。依託我鄉低熱河谷資源,重點發展優質香蕉、優質稻、無公害菜豆、雙低油菜、中藥材、熱區水果等特色主導產業,按照基地化、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生產要求,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2、培育主導產業。一是發展優質香蕉。在所所卡、東坡、東甸、白馬口、莊房發展優質香蕉3500畝。

二是發展優質水稻。在所所卡、東坡、東甸、白馬口、莊房、達臥6個村委會夏季發展高檔優質稻4000畝。三是發展冬玉公尺。

9月中旬在所所卡、東坡、莊房3個村委會利用秋熱發展地膜冬玉公尺1000畝。四是發展無公害菜豆。利用秋季光熱資源在東甸、白馬口發展無公害菜豆1000畝。

五是發展玫瑰茄。在白馬口、以赤叨、東甸發展優質玫瑰茄1000畝。

3、發展特色產業。按照農業結構調整戰略和「十一五」發展規劃,把農業產業化戰略與農業結構調整、扶貧開發、移民後期扶持等有機結合起來,根據自然條件和資源優勢,打破行政區域界限,統一規劃,統一品種,優化農業區域化布局。在達臥、東坡、發展優質柑桔300畝,石榴300畝。

在東坡、所所卡、東甸、白馬口發展優質芒果200畝,大青棗350畝。

4、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認真落實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村重專大戶的優惠扶持政策,引進龍頭企業到我鄉發展番茄、香蔥、甜脆玉公尺生產基地,並進行加工生產。大力培育農產品運銷中介人和經紀人隊伍,培養一大批農村種養加銷重專戶,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組織。

5、提高農業科技含量。鼓勵農業、畜牧、科技、林業、扶貧等部門及龍頭企業等參與到農業產業化發展中來。大力開展農業科技知識技能培訓,舉辦新型農民培訓班,結合鄉情突出特色,有針對性地對農村勞動者進行集中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

關於農業產業化情況的調研報告

近年來,我們堅持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圍繞 果 林 菌 煙 牧 菜 等特色產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不斷加快特色農業產業體系建設步伐,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建成了104萬畝果品 13.5萬畝大棗 10萬畝核桃 28萬畝速生楊 5....

金融如何支援農業產業化發展

在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要 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 要著力培育一批競爭力 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和企業集群示範基地,推廣龍頭企業 合作組織與農戶有機結合的組織形式,讓農民從產業化經營中得到更多的實惠。實踐證明,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能夠幫助和引導農民有序進入市場,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實現...

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幾點建議

農業產業化主要表現在布局區域化 生產專業化 經營一體化 服務社會化 管理企業化 主導產業規模化 執行機制市場化。實踐證明,農業產業化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農業產業化有利於解決農戶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有利於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增加對農業的投入,有利於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有利於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