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興評《光和熱》

2022-11-26 03:45:05 字數 1729 閱讀 3049

麻沙中心小學2017-2018學年上期小學綜合學科小組研討課評課稿

課題:《光與熱》

執教:章立紅

主評教師:劉進興

地點:多**教室

時間:2023年10月 21日

一、實驗器材的有效改進,提高課堂實驗效率

整節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章老師對實驗器材的設計,第乙個實驗研究熱在金屬條的傳遞,假如按照教材上將火柴用蠟粘住,且不說最終實驗效果如何,光是實驗裝置的製作就是一項大工程,讓學生在課堂上做可能會花去實驗的大部分時間,真正實驗時間所剩無幾,**無法深入,而章老師充分利用了蠟的熔點低,將蠟本身作為觀察物件,做成蠟環,方便實用,學生可以隨意地擺放,節省時間,實驗的效果非常成功。第二個實驗研究熱在金屬片的傳遞,章老師更巧妙地將金屬片做成平底鍋形,在裡面塗蠟,避免了受熱後蠟流下影響觀察,等蠟冷卻後又可以重新實驗。這兩個實驗器材的設計讓在座的聽課老師也大為驚嘆。

章老師在這方面是下了大工夫了。很好地體現了本次活動的追求簡單而有效的課堂,化繁為簡,排除干擾,才能提高**的效果。

二、嚴謹的教學風格,為學生搭建**的平台

(一)實驗指導的嚴謹

章老師讓學生自主討論,為學生搭建完整的實驗框架。實驗實驗器材的討論、實驗方法的指導都很到位。比如器材中玻璃器皿的使用、酒精燈的使用,實驗方法中蠟環的放置、加熱點的確定,還強調了此試驗中要觀察記錄的是什麼,為學生的實驗提供了指向。

兩個實驗中,章老師都強調了注意點,就是安全操作,如避免手接觸燒熱的金屬片和金屬條,燒熱的金屬片不能直接放在桌面等。為學生此次實驗提供安全保證,更通過本節課進一步培養學生嚴謹細緻的科學態度,對以後的學習也有幫助。

(二)層層引導,搭建**平台

教師是引導者,要給學生自主**的同時也要為他們建立乙個個階梯和平台,這在章老師這節課上有很好的體現,從金屬條到金屬片,將學生的思維從點引向面。

第乙個實驗已經直觀地從蠟環的掉落順序得出熱的傳遞方向,並且小結得出熱是從較熱的地方傳向較冷的地方。在此基礎上,章老師又引導學生假如金屬條轉起來變成金屬片又會怎樣,這一問題的丟擲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也激發了**慾望。此時章老師順勢引導實驗方法,是對第乙個實驗的遷移,又是乙個提公升。

在這個高度上,章老師先讓學生猜測傳遞的方向並在實驗單上畫出來,我認為是很有必要的,培養學生將抽象思維用形象的方式表達出來。

三、關注學生思維時空,體現學習的主體地位

表面上看本節課是在老師一步步帶領下完成教學的,但其中滲透著章老師對學生的關注和尊重。實驗前章老師沒有直接拿出器材,而是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表達的機會,比如討論第乙個實驗中怎麼樣看到熱的傳播,學生的回答有「用木條」、「放在冰水裡」、「用火柴棒試」、「用餐巾紙」,雖然沒有答到老師想要的點上,但章老師沒有否定學生,耐心加以點評,我想這是我們年輕教師要學習的,我們往往會迫不及待地將自己想要的答案告訴學生,這雖然節省了時間,但錯過了學生思維鍛鍊的機會。

總之,章老師的這節課讓我受益匪淺,對我的教學有很大幫助,最後我說說自己對本節課的一些小建議:

(1)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支架,如提問可以更有指向性,讓學生更快地朝本節課研究的方向思考,實驗設計中可以提供適宜的幫助,可以給出一半的設計,讓學生繼續設計。

(2)實驗記錄單是否顯得有些複雜,可以再精煉簡約一點。本節課是研究熱在金屬物質的傳遞,那麼在學生的知識體系裡可能會存在這樣的想法,熱只有在金屬物質是這樣傳遞的,是否讓學生看看熱在其他材料的傳遞是否也是這樣的,或者將這個**實驗留給學生課外完成,將課堂**延伸到課外。

教學,是教與學的結合,此次研討會,打破傳統的憑整體印象評課,將課堂教師和學生的行為以觀察量表的形式測量。對我的啟示很大,將來對自己的教學要有系統的設計,追求更簡約高效。

劉興幹反思

對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反思劉興幹 在教學 解不等式組的解集 一課時,我全部要求學生採用數形結合的方法,通過借助數軸找出公共部分求出解集,這是最容易理解的方法,也是最形象最直觀的方法。通過學習最後總結 大大取大 小小取小 大小小大取中間 大大小小無解了 這樣的口訣幫助學生求解不等式,我認為既減輕學生...

畢業設計 劉興

營口水電站工程水文資訊分析 劉興 南昌工程學院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江西吉安343000 摘要 本文根據營口水電站建設可行性,對該流域的工程水文資訊進行分析,以確定是否符合水文水資源規劃的要求。關鍵詞 營口水電站 徑流 洪水 水文流量關係 一 工程概況 營口水電站位於安遠縣中北部的蔡坊鄉境內,距縣城40k...

聽專家劉洪興報告之心得

閆家店中學何志茹 清代大學者王國維曾言,古今之成大事業 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 眾裡尋他千,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97年中師畢業後,我來到閆家店中學做一名普通的中學語文教師。當我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