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框架及其實驗研究

2022-11-22 07:57:03 字數 4883 閱讀 2086

一、問題的提出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規定:從小學至高中設定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內容包括:

資訊科技教育、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關於綜合實踐活動理論基礎的探索已有部分成果問世,如張華的《經驗課程論》。

[2]與其具有政策的保障和理論的支撐相反,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經驗幾近空白。

本實驗是2023年我們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方小學做的乙個課題研究,也是我們承接的教育部「研製3—6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課題的實驗部分。該實驗的目標是:(1)研究和完善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2)豐富和完善即將推出的「3—6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3)確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價值及實施框架,為綜合實踐活動的推廣提供例證。

二、實驗的展開

(一)課程的總體構想

1.課程目標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問題的初步能力。

2.課程原則

(1)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實踐。尊重學生基於自己的需要、動機和興趣所選擇的活動內容與方式;

(2)以融合的方式設計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實現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資訊科技教育等領域的整合;

(3)以研究性學習方式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方式;

(4)鼓勵並支援學生發掘、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加強學校、家庭與社群三者之間的聯絡;

(5)採用彈性課時制,做到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

3.課程結構

基於小學課程綜合化的要求,並著眼於實現課程結構的年段銜接,實驗嘗試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開設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在小學

一、二年級的呈現形態為「品德與生活」),從而構建小學—一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的完整體系。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開發的三個維度:自然、社會與自我,課題組規劃出東方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整體結構(見圖1)。

4.實驗步驟

第一階段(2023年2月~7月):通過隨機抽樣,分別在

三、四、五年級選擇乙個班級作為實驗物件進行跟蹤。實驗班按照「**自然世界、關注社會生活、感受自我成長」三條線索展開綜合實踐活動。

第二階段(2023年9月~2023年1月):實現綜合實踐活動由點到面的過渡。一、二年級按照課程結構中的規劃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原實驗班(五年級已畢業,三、四年級分別公升為

四、五年級)基於先前的經驗開展無主題活動。除此之外,其它班級(三年級以及第一階段的非實驗班級)依然按照「**自然世界、關注社會生活、感受自我成長」的線索實驗。

第三階段(2023年2月~7月):全面鋪開綜合實踐活動,執行課程結構的整體設計。

(二)課程的組織與實施

1.課程的準備階段

(1)培訓教師。學校聘請華東師範大學的專家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通過參與、協商,與教師共同確立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線索與操作方式。

(2)保證課時。通過合理統籌,確保實驗班每週五下午的三課時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專用課時。

(3)設定機構。成立由科研室牽頭,包括德育處、少先隊在內的「綜合實踐活動大組」。

(4)物質準備。協調學校各部門的工作,為學生的實踐工作提供各種便利條件。購置檔案袋,存放學生的各類資料、成果和教師對活動的建議、評語,以此記錄學生的活動過程和成長足跡。

(5)動員家長。召開家長會,發布校報《東方橋》專刊,取得家長對課程開設的理解與支援。準備《家長建議書》,使家長有機會參與課程建設。

2.課程的實施階段

一、二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多採取整班活動的形式,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參與活動。三至五年級則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主,教師從旁協助。本文僅報告3—5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情況。

(1)綜合實踐活動的總體實施框架(見圖2)

(2)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實施

**自然世界

●教師通過設計開放性問卷(調查表一)創設問題情境,經由小學生的自主選擇確定活動的方向。

●通過對問卷進行分類安排活動組織形式。按照學生的回答把調查結果分為四類:獨立研究某一事物;合作研究某一事物;同一研究物件,部分學生要求獨立研究,而部分學生希望合作研究;只有乙個學生選取了某一研究物件,但又希望與其他同學合作。

前三種型別在尊重學生選擇的基礎上確立活動組織形式。第四種型別首先在同學中徵求合作夥伴,尚無結果,可由某一教師與之合作。

調查表一這是我想研究的!

●獨立研究者或研究小組選定指導教師。由教師在指導學生縮小選題範圍,明確活動專案,詳細規劃活動方案的基礎上填寫問卷(調查表二)。同時製作檔案袋,由學生填寫檔案袋的封面內容:

課題名稱、研究人員、合作夥伴、分工情況、指導教師。

調查表二我要有個計畫!

●學生實踐活動方案的設計。必要時,由教師或家長陪同。將收集的資料、**、監控圖表、家長建議書、教師評語以及研究成果等歸人檔案袋。

教師通過「天天進步——我的小檔案」監控學生的活動過程,同時在詳盡觀察的基礎上,完成對學生的「即**語」以及對「典型個案」的追蹤。

調查表三天天進步——我的小檔案

●在對材料進行歸納整理的基礎上進行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分作品展示(剪貼報、模型小製作等和主題活動展示(活動介紹、演講、表演等)兩種。由班主任統籌安排,指導教師與學生商議確定活動成果展示的內容及具體方式。

展示後,教師對學生的成果作出評價。

●教師提供反思問卷(調查表四),由學生反思活動歷程,記錄活動體驗與感受。

關注社會生活

●走向社會,通過對家庭、班級、學校或社群的廣泛調查,確定並記錄大致的選題範圍。

●依照學生確定的範圍進行分組。考慮到小學生的獨立活動能力為便於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和考察,在尊重學生意願的基礎上,活動主題要相對集中,不易過多。

●活動小組成員選擇指導教師,並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共同規劃具體的活動主題和詳細的活動方案(調查表二),同時製作另一檔案袋。

●在教師或家長的協助下,通過廣泛的社會交往、考察、體驗活動展開活動歷程,尋找問題解決的途徑。同時,依然使用「天天進步——我的小檔案」進行全程監控,做好檔案袋的歸類存檔工作,使用「即**語」保證家校的溝通。

●指導教師與學生商議確定展示的內容,展示的形式由學生自主決定。展示中,通過即興提問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成果,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與家長作為鑑賞者參與其中。

●展示結束後,學生現場討論。各小組成員依照教師提供的主題,在交流、研討、評論的基礎上對自己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表現進行反思。

感受自我成長

●利用問題(你願意讓別人了解你的經歷嗎?你想知道你在別人眼中是怎樣的嗎?)引導學生確定這一領域的活動主題——「別人眼中的我與我心目中的我」,通過回顧、考察自己的整個成長歷程,尤其是感悟自己在綜會實踐活動中的成長心得,展開自我認識的過程。

●考慮到小組成員彼此的交往基礎,這一領域依然保持「關注社會生活」實施領域的小組搭配。

●根據調查表一,從「我眼中的我」出發,初步規劃自我反思的具體內容。同時,為了解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在同學範圍內,通過組內抽籤確定將對自己作出評價的某位同學,在家長和教師範圍內,由自己決定對自己進行考察的家長和教師人選。

●通過買踐活動完成調查表五。回顧成長的歲月以及某些重要的細節,對自我進行深刻的省察並以坦誠的心態徵集、接受來自不同方面的評價和意見。找出自我認識與他人認識之間的距離。

在對雙方認識進行總結的基礎上,反思現實的自我,設計未來的理想自我。

●以多樣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長足跡、特長及性格,開誠布公地講述自己在總結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對自己所做的評價和對自己未來形象的設想。

●組織師生、同學討論會,就「自我評價是否符合實際」、「自我設計是否符合未來的發展」等問題展開討論,反思自我評價的真實性與自我設計的合理性。

(三)課程的評價

1.評價特徵

(1)評價成為課程的有機構成

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不再是外在於教學與學習的環節,它與教師的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融合為乙個有機的整體,三者是同時發生與發展的。檔案袋評價的使用以及每一活動領域最後的反思環節無不體現出這一特徵。尤為突出地是,在「感受自我成長」領域,課程展開的過程實際上是學生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的過程,同時這一過程的實現又內在地建構了這一領域的課程內容。

也就是說,評價的過程成為課程創生的過程,而課程的展開就是在執行評價的功能。

(2)強調評價的過程性

採用學生記錄「天天進步——我的小檔案」或教師給予「即**語」等措施使評價貫穿於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個過程。評價的內容主要集中於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情緒情感、參與程度、投入程度等表現。

(3)倡導評價的多元化

在實驗中,首先鼓勵小學生多樣的活動方式以及成果表達方式。其次,採用了檔案袋評價、展示性評價、研討式評價等多元的評價方式。再次,追求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對學生的評價包括來自家長、學生自己以及指導者等多方面的資訊。對教師所進行的評價則採用了學生評價、教師自評和行政評價等不同的形式。

(4)注重評價的反思性

在每一活動領域結束後,通過發放問卷以及召開師生討論會、同學討論會等形式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在實踐活動中的得失,恰當地規劃未來的行動。同時,教師通過寫作案例,反思自己的指導策略。

2.評價方法

根據表中各項內容對學生和教師進行評價,通過前後評價結果的比較反映學生和教師的進步情況。

(1)學生評價

姓名:性別:年級:日期:

(2)教師評價(見下頁)

(四)課程的管理

1.設定協調綜合實踐活動的專門機構

東方小學專門成立了「綜合實踐活動大組」這一機構,並規定了課程管理的實施流程(圖3):

校長室負責對課程的開展進行統一的協調;科研室負責培訓、鑑定教師的工作;課程的組織與落實以綜合實踐活動大組為主體,德育處、少先隊亦包括在綜合實踐活動大組內。大組設立組長一名,負責召集大組其他成員定期研討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監督年級組的工作;年級組長負責與本年級各班班主任協商確定課程的具體實施方案;班主任負責整體協調、管理各小組的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優秀教學設計

身邊的動物 活動目標 1 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願意和動物交朋友。2 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動物的可愛,激發學生喜歡動物的情感。3 明確認識如何與動物相處,能夠善待動物。教學重點 讓學生喜歡和動物交朋友,能夠善待動物。教學難點 讓學生知道如何與動物交朋友。教學過程 一 猜一猜,匯入新課。1 小朋友們,我們...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實施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是一項過程開放 方法多樣 主體多元的系統性工程。如何在充分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的基礎上,圍繞課程總目標,貫徹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基本原則,把對課程實施各主體民主 客觀 公正和有效的綜合評價付之於行動,是本節所將要討論的重點。就其性質而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也是一種實...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方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不同於一般的學科課程評價,它主要針對的是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素質和品質發展狀況。一般應採用質性評價,不僅關注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更加關注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能力 情感 態度和價值觀。評價理念 立足整體 注重過程 關注學生的發展 採用多元化評價。一 評價內容 一 活動方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