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3年高考大命題綱解讀與高考命題

2022-11-17 13:12:07 字數 3711 閱讀 6472

2023年高考大綱解讀與高考命題展望

——在高三數學質量檢測(a)卷命題工作會議上的發言

2023年3月7日

一.高考複習的基本經驗

自從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已經有29年了,很多東西都形成了共識,成了共同的行為,沒有什麼經驗可談了,但每年我們總要重複著同乙個話題,而且從不厭倦,常講常新,這是我們每一位從事高考複習人士共同創造的奇蹟。回顧這個話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正是這些我們每年都要重申的東西,構成了我們高考複習的基本經驗,這些基本經驗可歸納為四點:

明確的時間表清晰的路線圖正確的指南針有效的檢測鏈

1、時間表

通常被稱作三輪複習:

第一輪複習,基礎能力過關(8月中旬—次年3月初),閱讀教材,使知識系統化,提公升應用能力。

第二輪複習,綜合能力突破(3月初—5月中旬),強化主幹內容,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絡,通過解題訓練,提公升實戰能力。

第三輪複習,應用能力提高(5月中旬—5月底),運用模擬題,通過考試與評講,把握規律,強化記憶,進入考試狀態。

2、路線圖

這個路線圖就是強調基礎,從基礎出發,由基礎到能力;這個路線圖就是強調課本,從課本出發,在融會貫通課本內容的基礎上整合,根據這個路線圖,幾乎每一位的人都眾口一詞,依綱靠本,創新求活;立足教材,注重「雙基」,突出主幹內容;強調通性通法;重視思想方法,提高思維品質,而且主幹內容是什麼,思想方法有哪些,我們都如數家珍。

按照時間表,遵循路線圖,就是我們高考複習的執行軌跡。

3、指南針

它是幫助我們把握高考方向的,它要求我們,必須研究考試大綱,必須研究近年來的全國試題和本省自主命題的試題,必須了解課程改革發展的趨勢,從中可以對未來的試題做出種種猜想,我們雖然不能說某類題在2023年的試卷中一定會出現,但我們可以推測具有某些特徵的題在2023年試卷中可能會出現。某個具體的題出現是偶然的,但某類題的出現是有規律的,正是根據《考試大綱》、往屆試題和課改理念,我們才能深刻地體會高考命題的四個原則:重點內容重點考查,在知識的交匯點設計試題,加強思想方法的考查,不單純追求覆蓋面。

之所以根據這樣的路線圖、指南針,是由試題的**所決定的。研究06年全國試題和省自主命題我們可以發現:

a.課本是試題的基本**,是高考命題的主要依據,大多數試題的產生都是在課本題的基礎上組合、加工和發展的結果。

b.歷屆高考題成為新高考題的借鑑,先例可循,在對試題進行**時,頻率最高的乙個關鍵詞就是穩定,在穩定的前提下創新。強調穩定,也就是承認命題是一種自然的發展,不會有突變,命題不能割斷歷史,如應用題的發展史,選擇題的進化史、多學科相互聯絡的互動史等。

歷年試題呈現一種規律性的東西,它的發展和變化軌跡會給我們很多啟示。

c.課本與《課程標準》的交集成為試題的創新地帶(以考導改)這是高考試題的時代氣息所決定的。拿數學試題來說,北京05年第14題關於多項式值的運算次數,第20題給定「單峰函式」的定義,都是聯絡《課程標準》的產物。

d.大學相應學科的基本思想、基本問題為高考題的命制提供背景。這是由兩個原因構成的,一是高考題要考查學生的潛能,進一步學習的潛能,高等問題的基本思想、基本問題可以成為考查潛能的良好素材,二是命題者的背景,命題組成員中大學教師佔絕對優勢,他們在命題時不可能不受自身學術背景和學術興趣的影響。

e.學科問題的前沿研究,新增內容成為新題源。

4、檢測鏈

高考牽動千家萬戶,作為市教育局教研室,我們深感責任重大。近幾年來,在教育局正確領導下,我們運籌在先,積極應對,努力為一線師生提供優質服務。具體安排如下:

a.召開高考研討會(4月上旬)內容包括

ⅰ)解讀06年高考試題

ⅱ)展望07年高考試題的命題趨勢

ⅲ)複習策略指導

b.精心組織模擬檢測,結合時間表第二輪複習(3月初~5月中旬)我們將進行a、b、c三套模擬檢測,與往年相比,我們加強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ⅰ)成立高資質的專家命題組,實行學科教研員命題負責制,認真研究、反覆斟酌、確保測試題有較好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較為合理的難度。

ⅱ)成立審題委員會,實行專家審題制度。

ⅲ)強化印製、考務管理、責任到人。

c.及時反饋,調節複習迎考策略。

綜上,旨在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引導師生用全新的理念領會高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高考,用科學方法備戰高考,用靈活的思考應對高考,用平和的心態對待高考。

二、切實做好命題工作

1、命題首先要整體把握試題結構。一套試題往往是由以下結構組成:立意、情境、設問。

a、命題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命題立意,立意是試題考查目的。多種研究表明,學習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試題命制經歷了「知識立意」、「問題立意」、「能力立意」的過程。所謂能力立意,就是以學科知識為載體,由問題入手,從學科的整體意義組織材料,側重體現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尤其是綜合和靈活的運用,以此來檢測考生將知識遷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檢測考生個體理性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以及進一步學習的潛能。

b、創設好的問題情境,情境是實現立意的材料和介質。要能從課本、教輔、課程標準、報刊上吸取養分,精選素材,組合、引伸、變形,創設一些相對新穎的情境考察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力求問題背景公平、立意新穎。

c、改變問題設問方式,豐富命題的呈現形式。首先是語言的多樣化,不只是文字語言提供的資訊,還更加注重符號語言,圖形語言,(「讀圖時代」),其次是結構的多樣化,其三是設問方式的多樣化。如閱讀題、資訊遷移題、開放性問題、探索性問題、應用性問題,盡可能貼近學生生活,理論聯絡實際,以體現科學知識的應用價值與人文精神。

2、落實《考試大綱》精神,讓創新元素具體化。

a、適時僭越基本取向,讓冷點出奇不意。試題的基本走向體現了課程改革的方向,也體現了命題的發展方向,但它同時也是人們追逐的熱點,容易成為模式,而模式化的東西與高考命題下的精神是背道而馳的,冷點看似平凡,卻能起到新穎別緻的作用,大俗即為大雅。

b、注意打破解題套路,讓思考返璞歸真。有經驗教師,在高考複習思考的問題就是如何「應對」高考命題,乙個成熟的命題者所思考的問題,就是在充分關注全體考生適應性的前提下,適當的反「應對」,就是我們所說的創新,最成功的反「應對」是什麼?就是命出這樣的題:

選用的素材是平凡的,方法也是基本的,與某些模式化的東西似是而非,如果依賴套路,它會很難,如果注重思考,它就會變得非常簡單,如04年全國卷12題:a2+b2=1,b2+c2=2,c2+a2=2,則ab+bc+ca的最小值為________。由幾何平均不等式、向量中的模與內積,聯想ab+bc+ca≦a2+b2+c2,陷入困境,用圓上三角代換——麻煩了,實際上看成乙個關於a2、b2、c2的三元一次方程是最簡單最基本的解法,但卻被模式遮蔽了。

c、試題中滲進創新元素要始終堅持最基本的東西,堅持把重點放在系統地掌握課程內容的聯絡上。考綱、課本、歷屆高考題,這三件東西對命題者來說,既是矛,也是盾,說它是矛,因為它是命題的依據,說它是盾,因為它是命題者因創新而抵禦風險的理由,當一道題受到非議時,只要能從這三樣東西中找到某種解釋,它的存在就是理直氣壯的。

一道高考題的出現,就像物種的生存一樣,不是弱者生存(完全沒有思考性的題目不宜作為思考題),也不是強者生存(那些最具有創新特性特徵,只有高能力者才可問津的題目更不宜作為高考題),而是適者生存。

3、命題具體建議

1、各學科組確定命題框架

整體設計三套試題的檢測重點、難度係數,使檢測與學校二輪複習的程序同步。統一定調,分步實施(熱點分散、亮點頻頻閃爍)

2、研究《考試大綱》與考試說明,把握趨勢走向,關注變化,用好指南針

3、加強試題的分類研究

近期試題分段研究,找共性

歷年試題分段研究,找趨勢

不同試題對比研究,找差別

外地試題集中研究,找新意

4、研讀課程標準與新教材,在教材與課程標準之間找交集,以考導改,以考促改。

5、**學科知識的高等背景

6、其他常規工作(標準答案、評分標準、審題簽字、保密)

展望複習參考2023年高考大綱解讀與高考命題

民族神話 鴻蒙未闢 宇宙洪荒 億萬斯年 四極不張 2007年高考大綱解讀與高考命題展望 在高三數學質量檢測 a 卷命題工作會議上的發言 2007年3月7日 一.高考複習的基本經驗 自從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已經有29年了,很多東西都形成了共識,成了共同的行為,沒有什麼經驗可談了,但每年我們總要重複著同乙...

公開閱讀2023年高考大綱解讀與高考命題展望

2012年全國高考模擬參考部分 2007年高考大綱解讀與高考命題展望 在高三數學質量檢測 a 卷命題工作會議上的發言 2007年3月7日 一.高考複習的基本經驗 自從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已經有29年了,很多東西都形成了共識,成了共同的行為,沒有什麼經驗可談了,但每年我們總要重複著同乙個話題,而且從不厭...

解讀2023年高考物理考試說明

南靖四中黃良鶴 我們知道 考試說明 是高考命題的準繩,也是複習的依據。考試說明 規定了所要掌握的能力點和知識點及考試的形式和試卷結構,且附有題型示例。那應如何解讀 考試說明 呢?一 我認為學習 考試說明 要總體把握這些 了解和熟悉今年的 考試說明 在學科中的知識點 能力點 考試形式 試卷結構型別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