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考點分析與指導

2022-11-09 15:39:09 字數 5607 閱讀 4742

瓣一張仕平

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場所,資源問題、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高考考查自然環境及其要素的演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符合新課程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與現實結合緊密,因此這部分內容是高考的常考點。本部分內容的主要考點有:

地表形態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自然資源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自然災害發生的原因及主要危害。下面分別就幾個考點作分析。

地表形態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一標準一樣.關注地形對人類活動中聚落和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地形對聚落的影響,重點分析地形對城市區位的影響。分析地形對聚落分布密度的影響以及地

形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見下表

地表形態平原

對聚落的影響

聚落人口較沿交通幹線團聚型多

規模較或河湖沿岸盤式大.密度大.、

棋、地形是自然環境中比較穩定的因素,考綱與課程

聚落人口較分布於山谷狹長型

丘陵山區少

規模較中平坦開闊帶狀小.密度小地帶,、

條控的主要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③我國巨集觀調控的主要手段有: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我們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價值判斷和價值選

擇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

(2)①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

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因此,我國要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12.(1)①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證。

②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佔合理比重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當前,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另一重要舉措,為此,要加強**

發展觀,堅持走中國特色創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el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

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

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3)我國是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國**是人民的**,**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對人民負責:我國**具有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等職能。

因此.我國**必須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要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4)①矛盾就是對立統一,要求我們要用全面的、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因此,我國既應該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又不能放任唯利是圖、惡性競爭:

既應該充分發揮**在巨集觀調控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方面的關鍵作用,又要避免脫離實際、大包大攬。②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要求我們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因此,我國要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繼續加強和改

對收入分配的調節,著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擴大中等收人者的比重,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並通過強化稅收調節.整頓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防止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實現社會公平分配。④要不斷完善各種社會保障制度,確

保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①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

越突出,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

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文化創新是社會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創新是文化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文化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和活力的重要保證.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科技屬於文化範疇,因此,我國必須大力提倡科技創新。②進行科技創新,要立足於

善巨集觀調控。③世界是普遍聯絡的,要求我們要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因此,我國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

④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要求

巾社會實踐,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要繼承傳統,推陳出新;要面向世界。博採眾長;要堅持正確方向,克服「守舊主義」「封閉主義」「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傾向

(作者單位一韶關市乳源高階中學)

責任編校李平安

gl2o12露 3

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重點分析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和形態的影響平原對交通線路限制較小,道路網成網狀、密度大。選線時要盡量少佔良田,處理好與農田水利設施和城鎮發展的關係。山區對交通線路選線限制大,交通線路沿河谷延伸,山谷中道路應避開陡坡,陡坡上線路呈「之」字形彎曲。

球變暖的原因和影響。全球變暖的自然原因是地球氣候週期性冷暖乾濕相互交替,19世紀末以來,世界

氣溫出現明顯的波動上公升現象。主要是人為原因,人類燃燒礦物燃料向大氣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

碳等氣體能強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紅外線長波輻射。使氣溫公升高。其次是毀林,特別是熱帶森林的破壞活動,減少了自然環境對二氧化碳的吸收

【例1】圖1是某城鎮用地布局規劃方案示意

全球變暖最明顯的後果之一是海平面上公升.並會影響到農業生產和整個水迴圈過程。如下表所示:

後果及表現

成因改變海岸線海面上公升

沿海低地被淹

海水公升溫

海水熱膨脹

極地增溫.冰川融化

.低緯度大部分國家溫度公升高,蒸發加劇,乾旱

農業變化農作物減產加重,供水不足

高緯度國家農作物溫度公升高,積溫增加,生長

有可能增產期延長

水資源不洪澇的頻發、強度蒸發加大,改變區域降水量

穩定與供增加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

極端異常事件的發生

需矛盾徑流減少蒸發增強

解決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能源利用技術,採用新能源,努力加強國際間的合作,保護森林、恢復植被。

【例3】(2010年江蘇卷)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導致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圖3為地球熱量平衡示意圖。讀圖回答4-5題。

車高速執行,從圖中可知高速鐵路選線要求地勢平坦,

減小工程量。保證車輛平穩執行,所以高速鐵路選線時首要考慮的自然因素是地形。

【答案】a

3.在平原地區,修建高速鐵路時多採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為了

a.減少噪音擾民c.縮短運營里程b.較少占用耕地d.保護野生動物

圖3【解析】在平原地區,修建高速鐵路時多採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為了較少占用耕地,因為我國耕地資源有限,保護耕地是我國的一項國策。

【答案】b

此外.地形對植被(垂直分異)、地形對氣候(重要成因)、地形對水文特徵的影響,也是高考的常考點,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二、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氣候變化是全球關注的熱點環境問題,特別是全

4.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導致大氣對地面保溫作

用增強。下列數字所示環節與大氣保溫作用直接相關的有

5.全球氣候變化會對糧食生產產生較大影響,其主要原因是

a.作物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

b.旱澇災害增多c.某些物種滅絕

52高中20{2年孥3瑚

文d.土壤肥力下降

1.主要氣象災害。

颱風暴雨洪澇

乾旱寒潮

【解析】本題組考查全球變暖的原因和影響,二

氧化碳含量增加後,吸收地面輻射的能力增強了,即

①增強;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增加,則大氣逆輻射也會

增強,即③變大。全球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的在於改變了原有的乾濕狀況,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乃至於會影響乙個地區的農業結構;全球氣候變化對農業影響的另乙個方面在於加重自然災害,自然災害頻繁

發生。熱帶、副鋒面、氣壓強冷空氣尋

成熱帶海區系統造成集長期無降水或事入侵造成因的熱帶氣中降水。使降水異常偏少大範圍的劇

旋地表水氾濫烈降溫加強預保護生態環防報.營造加強預報.境.節約用御沿海防護加強綠化.水.營造防護加強預報,措林,提高加強防洪工林.加強農田做好防寒準施公眾防災程建設水利基本建備

意識設.發展旱作

農業【答案

三、自然資源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自然資源是人類直接從自然界獲取.並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和能量。資源問題一直是倍受關注的熱

點問題,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能源等分布、利用中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是高考的常考點。資源問題要綜合地看,資源開發與環境問題緊密聯絡,因此重點掌握①我國主要陸地資源的空問分布情況,學會運用地圖發現資訊,獲取資訊,判斷具體資源的分布特點。②運用圖表材料分析我國具體地區在資源分布和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如黃土高原資源開發利用中的水土流失問題。

③對某一地區的具體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並對這一措施作出適當的評價,如運用地圖中的資訊和有關資料對我國南水北調方案進行合理的評價和選擇。

6.(2011年廣東卷)某地區植被退化或喪失、土壤物質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蝕與侵蝕、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產力退化。這一地表過程是

a.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溝壑地區的環境演化過程

2.主要地質災害。

成因主要危害

**地球內能釋放.引建築物被破壞或發生倒塌

起一定範圍內的地.面震動造**員**和經濟損失

滑坡斜坡上的岩體或土破壞或掩埋農田、建築物及體沿滑動面整體下道路.造**員**和經濟滑損失

泥石流山區暴發的特殊洪堵塞江河,摧毀聚落.破壞

流森林、農田、道路

要辯證地看自然災害的影響,如每年夏秋季節影

響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的颱風,既要看到它引起洪澇,沖毀農田、房屋.中斷交通、通訊,造成海難事故等不利影響:也要看到它帶來一定降水,降低氣溫,緩

b.石灰岩地區受強烈風力侵蝕作用產生的自然

演化過程

c.石灰岩地區在自然和人類活動作用下的綜合演化過程

d.黃土高原由於地下水的過度開採而造成的人為演化過程

解我國南方旱情等有利的影響。

7.(2010年廣東卷)沙塵暴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華北地區沙塵暴的降塵會

a.導致氣候變暖c.引起地表水體酸化

b.引發草場退化d.增加土壤肥力

【解析】本題考查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生態環境問題的成因,有自然原因,主要是人為因素。題幹表述的資訊可以推斷是石灰岩地區受到水的侵蝕、溶蝕和

【解析】本題**沙塵暴的影響,不是直接分析沙塵暴的危害,而是關注「降塵」,因此要辯證地看

沙塵暴的危害,降塵有利於補充土壤的無機鹽類,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

【答案】d

人類對植被破壞造成的石漠化現象。

【答案】c

此外,資源的加1-利用與產業發展近兩年成為廣

東卷關注的重點之一,如廣東卷2010年第41題,分

析以羊(羊毛和羊絨製品)、煤(煤炭)、土(稀土)、氣(天然氣)等資源利用中的產業發展。四、自然災害發生的原因及主要危害

自然災害是在地理環境的演化中產生的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危害的地理事件。自然災害可以分為天文災害、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和生物災害等五類,主要掌握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的成因、危害和防禦措施。

本章考點涉及的知識點較多。但是教材中是舉例

的方式闡述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但是考綱並不侷限在某一方面,因此第一輪複習中應該拓展開來,地形的影響可以開設專題.既**地形對其他自然環境要素的影響,也**地形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主要的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都要逐一分析,同時加強方法歸納.總結規律。

(作者單位:汕頭市潮陽實驗學校)

責任編校

李平安巾 0{2棼第353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複習

考點 2 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 考綱要求 根據有關資料,說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2 全球氣候變化 1 氣候變化的概念 氣候變化是指乙個特點地點 區域或全球的的氣候改變,是以某些與平均天氣狀況有關的特徵,如等要素的變化來衡量。2 氣候變化史的劃分 從時間尺度來看,通常把地球氣候變...

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精

姓名 黃鑫 專業 船舶與海洋工程10級一班 學號 2220101911 摘要本文介紹了從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在全球經濟飛速發展下,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及全球氣候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在環境問題日趨嚴重的形勢下,人類終於意識到是自己自私的破壞行為導致身邊環境的日益惡化,並且環境的變化也反過來影響到了人類的...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複習題

一 單選題 1 關於地形條件與城市分布的關係,敘述錯誤的是 a 凡是地形平坦的地區都是城市的密集區b 山區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較開闊的低地分布 c 巴西的城市多分布於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亞馬孫平原上 d 我國特大城市大部分分布在第 階梯上 2 99年12月6日,南疆鐵路 喀什 吐魯番 全線開通,對該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