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區規劃方案原理講義 lianxi

2022-10-31 10:09:05 字數 4852 閱讀 6265

第一章住宅區的意義與組成

學習重點

(1)基本概念

住宅區是城市中在空間上相對獨立的各種型別和各種規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統稱。

居住區是乙個城市中住房集中,並設有一定數量及相應規模的公共服務設施和公用設施的地區,是乙個在一定地域範圍內為居民提供居住、遊憩和日常生活服務的社群。

居住小區是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線(河流等)劃分的、具有一定規模並不為城市交通幹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居住組團指由若干棟住宅組合而成的,並不為小區道路穿越的地塊。

住宅街坊是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區道路劃分,用地大小不定,無固定規模的住宅建設地塊。

社群指一定地域內人們相互間的一種親密的社會關係(即人際關係)。

鄰里關係是一種以社會道德為基礎,包括文化、價值觀念等的社會關係。

(2)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

住宅區住宅區包括居住區、居住小區、居住組團、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住宅區的組成不僅僅是住宅和與其相關的通路、綠地,還包括與該住宅區居民日常生活相關的商業、服務、教育、活動、道路、場地和管理等內容,這些內容在空間分布上可能在該住宅區空間範圍內,也可能位於該住宅區的空間範圍之外。

住宅區同時還是乙個社會學意義上的社群。它包含了居民相互間的鄰里關係、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等維繫個人發展和社會穩定與繁榮的內容。因此,住宅區的構成既應該考慮其物質組成的部分,也應充分關注其非物質的內容。

型別與規模

居住區由若干個居住小區或若干個居住組團組成。

居住小區內設有整套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層服務設施和公共綠地。它由若干居住組團組成,是構成居住區的乙個單位。

居住組團內設有為居民服務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務設施和庭院,它是構成居住小區的基本單位。

住宅街坊的規模介於居住組團和居住小區之間。服務設施一般因環境條件而異。通常沿街建有商業設施,內部建住宅和其他公共建築。

住宅群落的規模介於單棟住宅和居住小區之間,服務設施則因規模和環境而異,是一種適合於現有城市道路網(特別是舊城區)的住宅區形式。

居住區、居住小區和居住組團的用地規模是相對的。上面提到的用地規模主要是以一般的多層住宅區為基礎來確定的。人口規模是居住區、居住小區和居住組團劃分以及各類設施配套的重要依據,因此,高層高密度的住宅區的用地規模將分別相應地減小,低層低密度的住宅區的用地規模將分別相應地增大。

分級及相關設施

分級是居住區規劃的乙個重要概念。在城市居住區中,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和公共綠地與戶外活動場地設定的專案、數量和規模一般均應根據居住區、居住小區和居住組團**進行配置。其中道路的分級在有些情況下分為四級設定到住宅單元級。

居住區規劃的分級要求是以各類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和公共綠地與戶外活動場地所使用的頻率和人口規模為依據的,其中既考慮了居民使用的便利,也兼顧了設施設定和運營的經濟性。

社群德國社會學家滕尼斯提出了形成社群的四個條件:有一定的社會關係,在一定地域內相對獨立,有比較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有相近的文化、價值認同感。

在以上四個條件中,社會關係指一定地域內的居民之間有相互交往與協作;公共服務設施則保證了居民有生存與生活的物質基礎;文化價值認同感表現為居民相互認可的生活方式、共同認可的社會公德、相同或互不衝突的習俗和宗教信仰;一定地域內相對獨立則反映了社群居民的居住生活和社會生活發生在一定的地域範圍之內,但其影響的往往是整個社會。

住宅區規劃(包括城市規劃)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其目標是期望形成乙個良好的社群,是建構一種廣義交流層次上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從物質形成構築而言是提供一些場所。所謂「場所精神」便是一種在空間中進行的社會活動的特徵。在一定的地域之內具有完善的生活服務設施和良好的服務、居民間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社會安定是社群的基本特徵,也是城市住宅區規劃建設的目標之一。

良好的鄰里關係是形成社群的基礎,而鄰里單位則是一種具有廣泛影響的現代住宅區規劃理論,它對現代居住區規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鄰里關係不同於親緣或血緣關係。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鄰里間知姓名和家庭概況,每天碰面接觸的自覺幫助型;第二層次:

鄰里間見面打招呼,但不一定知其姓名和願意幫助型;第三層次:住戶彼此偶爾見面但認為他或他們是屬於自己社群一部分的應該幫助型。

鄰里單位及其原則

形成鄰里單位的原則有:1、城市交通不穿越鄰里單位,內部車行、行人路路分開設定;2、保證充分的綠化,使各類住宅都有充分的日照、通風和庭院;3、設定日常生活必須的服務設施,每個鄰里單位有一所小學;4、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色,建築物自由布置。

鄰里單位是社群的一種型別,一定意義上說鄰里單位是社群的乙個最小單位。鄰里單位形成的基礎是鄰里關係,提出的原則是對居民生活需求的反映。

物質系統

住宅區一般均由住宅用地、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道路停車用地和公共綠地四大用地以及相應的住宅、公共建築、道路交通設施以及綠地與場地四大系統組成。

住宅與住宅用地:作為乙個整體概念,「住宅」可以包含住宅單元、棟(幢)、住宅群落、居住組團等住宅用地上的居住建築,它分別以不同的居住人口規模要求配置相應等級的服務、通路、綠地與場地設施。

道路交通設施與道路停車用地:按通路的空間位置和服務人口以及相應的道路寬度,住宅區道路可分為宅間路、組團路、小區路和居住區道路四級。

公共建築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住宅區的公共建築以及相應的公共服務設施均與其所服務的人口相對應,並要求按「分級」設定與布局,即所謂的「公建配建」。

綠地與戶外活動場地:住宅區的綠地系統包括公共綠地、宅間宅旁綠地、道路綠地、專用綠地和防護綠地等。戶外活動場地包括幼兒和兒童遊戲場地、青少年活動場地、老人健身與活動場地等。

社群系統

現代社群應該從生活品質出發,全方位地改善和提高住區的可居住性。社群的構成系統可分為生活保障、育才就業、交流參與以及運營四大系統。

社群生活保障系統:生活保障系統包含有基本服務保證、通行條件保證、義務教育保障、住房保障、環衛保障、基礎設施**保障、安全保障、綠地面積保證、綠化環境保障以及健康保障,其中絕大部分子系統均具有新的內容,如基本服務保證中的個人經濟活動服務,通行條件中的私人機動車通行與停放,住房、環衛、基礎設施**和安全保障中的物業管理,基礎設施**中的分質供水、網路計費,安全保障中的報警系統,以及綠化環境中的環境設計與設施維護等等。

社群是人類的生活基地,更體現出對人的關懷。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日益關注,健康諮詢、心理諮詢、醫療看護等將成為社群中普遍的服務內容。社群內應設立規模相當、用地獨立、功能多樣的醫療設施,並對社群居民開展定時的日常保健服務,對老年人、欠健康者、病患者有針對性地服務到戶。

社群醫院並非城市醫院功能的簡單縮小,而是城市醫院基本功能的擴大,應將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保健服務作為它的乙個主要職能。

社群育才與就業系統:社群育才系統並不簡單地意味著配建中小學和幼兒園,而是包括提供從幼兒到**的完整教育內容。完善的社群教育有助於創造濃郁的社群文明與文化氛圍,引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個體素質形成的重要環境。

現代社群作為乙個育人基地,社群育才功能已不僅僅侷限於義務教育,而是乙個包括青少年課外教育、**教育等內容的網路,各種型別和背景的人、各種年齡的人接觸、交流,社群應具備培養和提高人的素質的物質文化環境以及相應的設施,包括開設業餘學校、就業技能培訓、專題講座和演講等,配置或開放教室、講堂、圖書資料、計算機裝置等,使居民素質能夠不斷跟上發展的需要。這在當前大量二次就業問題的面前是一種創造再就業機遇的有益途徑。

城市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使服務多樣化。家庭作業的社會化使人能夠享受更為精緻周到的社會服務,並得以有更多的時間從事休閒活動和與他人的交往,多樣化的社群服務提供了較以前更多的就業機會,社群中除傳統的物業管理、醫療保健、商業服務外,更出現了許多新興的家政行業,如家教、洗衣、淨菜、老人和兒童的看護等,體現了社群對居民生活關懷的本質,使社群成為乙個和諧共存的大家庭。

社群就業可作為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剩餘勞動力資源的二度消化,包括社群山和社會上的待崗及下崗人員。這種以社群內部消化的方式,使從業人員以主人的責任感服務於社群,不僅完善了社群的服務機能,更重要的是使其成為社會就業服務體系中的一部分。社群可設立統一的就業管理機構,並提供相關的諮詢、培訓等服務。

就業資訊不僅來自於社群內部,也可通過建立網路了解社會各行業的就業資訊,並及時提供給社群居民。

社群交流與參與系統:社群是社會大系統與家庭之間的紐帶,公平共亨是社群存在的重要基礎,融洽的鄰里關係來自於不同階層、不同背景居民對社群的共同責任和認同,這些目標的實現,交流和參與是重要的手段。

場所是居民交流和參與的載體,而社群是由時間、空間、設施及其活動內容等要素構成的特定行為場所,並被賦予一定的意義。場所的意義是比單純的物質空間特徵更為重要的因素,是空間的靈魂,但這種意義必須由場所的內容及其中的活動體現出來。在社群的戶外空間中,每個空間都應當具有適合於公共活動產生的可能性和多義性。

社群運營系統:社群運營系統是社群維持維護和改善發展的基礎。該系統存在的基礎在於住戶和管理者的互利,通過該系統,社群的各項職能得以發揮,各項設施得以運作,住戶得到利益保障。

財務問題是社群運營系統的核心問題,社群保障、就業、育才、交通與參與系統的建立和良性運轉,需要該系統的統籌協調和經營。

社群是人類生存生活的基地,其含義遠遠超出了地域空間的概念,而是人與物互動影響並相互融合的網路。進入資訊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將會有更大的改變,而人與物的關係因資訊科技的發展將被重新認識和處理,社群的職能也會被賦予新的內容,社群的職能將越來越綜合化。社群綜合化職能的有效實現,將使網路型的系統結構發揮更大的作用。

社群網路系統的建構應該具備四大要素。第一是各系統中應具有層次分工,第二是各系統均應該是可無限擴充套件的,第三是各系統間應該具有互動作用,第四是所有居民對整個網路權益共享。

系統的整體性

住宅區的各類系統不是乙個孤立的系統,它與其周圍地區和整個城市相應的各項系統密切相關。在物質系統的構成上,它是城市物質系統的基本單元;在物質系統的空間布局上,它是城市整體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社會生活方面,它又是整個社會生活網路的重要節點。

第二章住宅區規劃設計的總體原則

學習重點

(1)基本概念

場所指特定的人或事占有的環境的特定部分。

公眾參與是住宅區全體居民共同參與社群事務的保證機制和重要過程。公眾參與包括居民參與社群管理、社群發展決策、社群後續建設和社群資訊交流等社群事務內容,它反映了居民應該享有的公平的權益,同時也是使居民熱愛社群、愛護社群、關心社群、對社群產生歸屬感和建設文明社群的一種重要方式。

城市住宅區規劃原理複習題一

1.居住組團人口適合規模為 a a.1000 3000人 b.3000 5000人 c.4000 6000人 d.5000 7000人 2.形成社群的基礎是 d a.血緣關係 b.工作關係 c.親戚關係 d.鄰里關係 3 住宅區住宅用地容積率是指 d a.住宅區總建築面積 住宅區總用地面積 b.住宅...

城市住宅區園林景觀規劃設計

摘要 城市住宅區園林景觀設計與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改善城市空氣質素和促進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園林實踐經驗,介紹了城市住宅區園林景觀的設計要求,提出了一些科學的景觀設計方法,旨在提高園林景觀設計水平,以供同行借閱。關鍵詞 住宅區 園林景觀 設計要求 規劃設計 1.引言 住...

試論住宅區的規劃設計要點

作者 許少飛 建材發展導向 2013年第04期 摘要 住宅區是乙個城市中住房集中,並設有一定數量及相應規模的公共服務設施和公用設施的地區,是乙個在一定地域範圍內為居民提供居住 休憩和日常生活服務的社群。它包括居住區 居住小區 居住組團 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它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相對獨立的生活居住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