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原理講義湖南培訓複習要點

2021-05-22 13:23:29 字數 5030 閱讀 3654

城市規劃原理講義(湖南培訓資料) 複習要點.txt等餘震的心情,就像初戀的少女等情人,既怕他不來,又怕他亂來。 聽說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回想起來,我竟然七手八腳地裸奔了二十多年!

今天心情不好,我只有四句話想說,包括這句和前面的兩句,我的話說完了!城市規劃原理講義(湖南培訓資料) 複習要點

全國註冊城市規劃師執業資格考試

湖南大學建築學院

許乙青二○○六年八月

第一章. 城市與城市發展

一、城市的形成與發展

考試大綱要求

1. 了解城市形成的主要動因2. 了解城市發展的基本規律

知識結構體系

(一) 城市形成的動因

城市的初始概念包含「城」、「市」二個含義

城——城堡,具有防禦功能,為防備野獸傷害及其他部落襲擊而築。市——市場,擁有商品交換的商業功能。

隨後,城、市功能的合二為一,逐漸形成了城市。

「城市」產生的三種學說——交易學、防禦學、地利學

城市——是以非農產業和非農業人口聚集為主要特徵的居民點,在我國是指按國家行政建制設立的市和鎮。

1. 城市形成的主要動因——城市與人類勞動大分工

第一次人類勞動大分工:即農業與畜牧業的分工,在原始社會產生了固定居民點

第二次人類勞動大分工:即商業和手工業與農牧業的分工,在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時期出現了城市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現在西元前2023年左右,是人類社會的第二次勞動大分工的產物,出現在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的過渡時期。

2. 城市形成和發展的根本原因

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人類社會經歷了漫長的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僅有300年的歷史。建立在工業化基礎上的經濟發展:農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引力

在城市中創造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就業崗位

工業化城市的引力導致人口從農村向

提高農業生產率,產生大量農業剩餘勞動力城市的大規模轉移

農村的推力)

? 18世紀後,工業化程序促進了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加快了城市的發展。

城市的規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為人類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二) 有關城市發展的基本理論

1. 區域理論

城市是區域的核心;區域發展是不平衡的?

? 城市與區域發展互相促動:城市的中心作用強,就能帶動周圍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區域社會經濟水平高,則促使中心城市更加繁榮;

? 2023年佩魯提出增長極核理論:城市通過極化效應、擴散效應的發展,使區域經濟趨於均衡,然後進入下一輪極化、擴散的發展階段

? 具備發展條件、通過區域極化發展的城市,成為區域發展的增長極核——中心城市。

2. 經濟學理論

? 城市經濟活動是決定城市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 城市產業分為基礎產業(城市發展的關鍵)和服務產業(主要滿足本市消費需要)

? 在城市產業分類中,基礎產業是城市發展的關鍵。只有基礎產業得到了發展,城市經濟的整體才能得到發展。

3. 人文生態學理論:互相依賴、互相競爭是人類社群空間關係形成、發展的重要因素

4. 交通通訊理論

? 城市的發展源於城市為人們提供面對面交往、交易的機會

? 交通、通訊是人類相互作用的媒介,可促進城市整體全面發展

5. 經濟全球化理論:城市發展越來越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和跨國資本的外部控制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表現為新一輪的國際勞動分工。

? 在舊的世界經濟格局中,發展中國家作為原料產地,發達國家則從事成品製造。

? 在新的世界經濟格局中,控制、管理功能集聚於少量全球性中心城市;製造、裝配功能擴散在大城市中。城市發展越來越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和跨國資本的外部控制。

6. 城市進化理論

從工業化社會到後工業化社會,城市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 絕對集中(工業化社會初始期),相對集中(工業化社會成熟期)——共同點是城市人口增長佔主導,不同點是後者出現郊區人口增長的態勢。

? 相對分散(後工業化社會初期)、絕對分散(後工業化社會成熟期)——共同點是郊區人口增長佔主導,不同點是後者中城市人口下降。

二、 城市的物質、社會和產業構成

? 考試大綱要求

1. 熟悉城市物質環境的構成要素以及相互關係

2. 了解城市社會的基本特徵及與農村社會的主要差別

3. 了解城市產業構成及其演化趨勢

? 知識結構體系

(一) 城市的物質構成

1. 城市物質構成的兩種領域

? 公共領域:社會公眾共享的物質環境,是公共投資和開發的範疇;起主導作用,為非公共領域的開發提供可能性、約束性

? 非公共領域:社會個體占用的物質環境,是非公共投資和開發範疇

2. 城市物質環境的空間屬性

? 可達性:空間聯絡的便利程度,與城市道路交通網路有關,影響城市的級差地租及空間分布

? 外部效應:城市物質環境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作用,包括積極(如交通、綠化等)與消極(如汙染)兩類

(二) 城市社會的基本特徵

1. 人口老齡化:大於、等於60歲的老人佔10%或大於、等於65歲的老人佔7%

2. 家庭核心化:大家變小家,多人口變少人口,以父母加子女為主的核心主幹家庭為主

3. 生活閒暇化:生活水平提高,閒暇時間增多

(三) 城市社會與農村社會的主要差別

1. 農村社會的認同基礎——地緣關係、鄉土意識——同質性。

2. 城市社會的人際關係以社會分工為基礎——不同經濟、文化背景的社會群體在聚居方式和空間分布上表現出多樣性(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3. 本質差別——城市社會的異質性遠遠高於鄉村社會。

(四) 城市的產業構成及演化趨勢

1. 城市產業構成

? 第一產業:產品直接**於自然界的部類

? 第二產業:對初級產品進行再加工的部類

第三產業:為生產和消費提供服務的部類?

2. 城市產業演化趨勢

? 前工業社會——經濟結構以第一產業為主導。

工業社會——經濟結構以第二產業為主導。?

? 後工業社會——經濟結構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經濟發達國家已進入後工業社會。

趨勢:從以第二產業為主導到以第三產業為主導;從以傳統製造業為主導到以高科技產業為主導;從水平空間經濟結構到垂直空間經濟結構

三、 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與城市化

? 考試大綱要求

1. 掌握城市化的含義

2. 熟悉城市化程序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3. 熟悉城市化程序與社會發展的關係

? 知識結構體系

(一) 城市化的含義

城市化是18世紀產業革命以後社會發展的世界性現象。

城市化的含義十分豐富,不同學科的專家均有不同角度的認識,但其實質含義是包括人口(農業——非農人口)、地域(農村——城市)、產業(農業產業——非農產業)、空間形態轉化、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在農村的擴散、基礎設施現代化、傳統文化的繼承和更新、環境的改善等眾多因素不斷變化的複雜過程。

水平的度量——城鎮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

(二) 城市化程序的三個階段

1. 初期階段

2. 中期階段

3. 穩定階段

世界城市化發展規律表明,當城市化水平達到30%、人均gdp達到800美元時,城市化進入加速發展階段;我國的城市化水平已由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18%增長到了2023年的37.7%,因而我國目前的城市化程序正處在這一加速發展階段。

(三) 城市化程序與經濟發展

1. 經濟發展推動城市化程序

2. 城市化程序促進經濟發展

3. 經濟發展的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國際上習慣於把乙個國家的城市化水平作為衡量該國經濟和社會現代化程度的標誌之一。

(四) 城市化程序與社會發展

1. 城市化程序本身是社會發展過程

2. 城市化與城市現代化互相作用和影響

3. 美國社會學家英格爾斯關於現代化社會指標的研究表明,現代化社會的指標都是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實現的

四、 城市與區域發展

? 考試大綱要求

1. 熟悉城市與區域發展的相互關係

2. 熟悉區域城鎮體系及城鄉發展的一般規律

? 知識結構體系

(一) 城市與區域發展的相互關係

1. 城市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

城市是一定地域範圍的中心,根據其職能、作用輻射影響範圍的大小,中心城市有不同的等級——中心地理論研究城鎮分布規律。

? 城市的發展必然要開發和利用周圍地區的各類資源,因而城市與區域的發展條件、發展前景密切相關,互相牽制。

? 每乙個經濟中心都有其相應的經濟區域,中心城市的發展與區域內其他城鎮相互影響,應重視區域規劃。

? 城市與經濟區域的聯絡——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分析乙個城市的對外主要經濟聯絡方向。

城市與區域之間的關係密切,研究城市不能「就城市論城市」,要分析影響城市發展的各種區域因素。

2. 區域條件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 城市發展的區域分析——發展戰略(優劣條件、職業、地位、作用)

① 區域資源與經濟發展條件評價。

② 區域經濟結構、消費結構、就業結構對城市產業發展的影響。

③ 區域各城鎮的職能分工。

?城市規模(人口、用地)的區域論證

① 區域生產力發展與布局。

② 區域城市化發展水平、區域內總人口、區域城鎮人口總規模、區域城鎮人口合理分布、中心城市人口規模的判斷。

? 城市形態與區域空間結構:城市形態變化具有客觀發展規律,要根據區域條件,實事求是地確定城市的形態與空間結構。

(二) 區域城鎮體系及城鄉發展

城鎮體系——在乙個國家或相對完整的區域中,有不同職能分工、不同等級規模、空間分布有序的聯絡密切且相互依存的城鎮群體。

1. 城鎮體系的特徵

《城市規劃原理》複習

6 對城市用地自然環境條件分析的內容。1 地質條件,包括 建築地基 滑坡與崩塌 沖溝 礦藏等 2 水文及水文地質條件,水文條件包括地面水體的面闊 水深 水位 流速 水質 流量等。水文地質條件包括地下水的存在形式 含水層厚度 硫化度 硬度及動態等 3 氣候條件 太陽輻射 風象 溫度 降水與濕度等 4 ...

2023年城市規劃師考試《城市規劃原理》講義

第一章 城市與城市發展 本章結構 內容精講 一 城市的形成與發展 大綱要求 1 了解城市形成的主要動因 2 了解城市發展的基本規律 一 城市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動因 了解 考 p1 1 定義 城市是以非農產業和非農業人口為主要特徵的居民點,在我國是指按國家行政建制設立的市和鎮。例題 城市有哪些主要特徵 ...

城市規劃原理複習筆記

一 名詞解釋 1.城 是指 城郭,圍繞居住區的城牆。市 是指 市場,商品集散地。2.城市經濟部類分為基本經濟部類和非基本經濟部類。基本經濟部類是指 為滿足城市外部對產品及服務需求而進行的以輸出為主的經濟活動。非基本經濟部類是指 為滿足城市內部對產品及服務需求而進行的經濟活動。3.郊區化是指 城市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