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原理》複習

2021-03-04 09:32:17 字數 5411 閱讀 7005

6.對城市用地自然環境條件分析的內容。

(1)地質條件,包括:建築地基、滑坡與崩塌、沖溝、**、礦藏等;(2)水文及水文地質條件,水文條件包括地面水體的面闊、水深、水位、流速、水質、流量等。水文地質條件包括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層厚度、硫化度、硬度及動態等;(3)氣候條件:

太陽輻射、風象、溫度、降水與濕度等;(4)地形條件,巨集觀上劃分的地形型別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在小地區範圍,包括山谷、山坡、沖溝、盆地、谷道、河漫灘、階地等,與規劃相關的地形條件還有:

地面高程、各用地部位間的高差、坡度等。

7.進行用地評定時要注意哪些因素?

(1)用地評定的內容與深度要根據不同規劃階段的需要相應地擬訂;(2) 要注意用地所在區域的環境背景的可能影響;(3) 要因地制宜,按照用地的自然屬性,抓住主導環境要素進行分析與評價;(4)不只看各個環境要素單獨作用的總和,而是從環境的整體意義考察它們的相互作用及後果。

8.城市用地的選擇的影響因素

(1)建設現狀。指用地內已有的建築物、構築物狀態,如現有村、鎮、或其他地上、地下工程設施,對它們的遷移、拆除的可能性、動遷的數量、保留的必要與價值、可利用的潛力以及經濟評估等問題。(2)基礎設施。

用地內以及周邊區域的水、電、氣、熱等**網路以及道路橋梁等狀況,即基礎設施環境條件。(3)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用地所在國土管理部門制定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該用地的用途規定及調整的可能性。

(4)生態環境。用地所在的區域自然環境背景以及用地自身的自然基礎和環境質量。(5)文化遺存。

用地範圍內地上、地下已發掘或待探明的文化遺址、文物古蹟及有關部門的保護規劃與規定等狀況。

9.工業用地的具體要求是什麼?

(1)用地的形狀和大小。工業用地的外形和面積大小,因生產類別、機械化、自動化、採用的運輸方式、工藝流程和建築層數有關;(2)地形要求。工業用地的自然坡度要和該廠選用的運輸方式、工藝特點和排水坡度相適應;(3)水源要求。

工廠應靠近水質、水量均能滿足生產需要的水源;(4)能源要求。安排工業區必須有可靠的能源;(5)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要求。工業用地不應選在7 級(及以上)的**區,土壤的強度一般不應小於1.

5公斤/平方厘公尺,地下水位最好低於廠房建築的基礎等;(6)特殊要求:某些工廠對氣壓、濕度、空氣含塵量、防磁、防電磁波等有特殊要求,應在布置時予以滿足;(7)工業用地應避開軍事用地、水力樞紐、大橋,有用礦物蘊藏區和採空區,文物古蹟埋藏區,生態保護與風景旅遊區和埋有地下裝置的地區。

10.居住用地組成的內容。

居住用地因城市的規模、自然條件、居住生活方式以及建築水平等差別而有不同的組成形態,可以概括為四類:

(1)住宅用地,指不同型別住宅所占用地,包括住宅基底和宅基周圍所必要的用地;(2)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指居住生活所需要的學校、醫療、商業服務、文娛等設施用地;(3)道路用地,指居住區內各種道路、停車場地的用地;(4)綠地,指居住地區集中設施的公園、遊園等用地。

15.山區城市布局的形式及其特點。

山區城市的地形比較複雜,用地往往被江河、沖溝、丘谷分割,地形高差較大,城市布局受自然地形條件限制,形成分散布局。具體形式及特點主要是:

(1)組團式布局。城市用地被地形分隔,工業成組布置,每片配置相應的居住區和生活服務設施,片與片之間保持一定距離。這種布局形式雖然可以為城市創造一定的有利條件,但市政工程設施比較分散,各部分的交通聯絡不太方便。

因此,每個組團不宜太小,必須具備一定的規模和配置完善的生活服務設施。

(2)帶狀布局。沿河岸或谷地方向延伸形成帶狀布局。這種布局形式的主要特點是平面結構與交通流的方向性較強,但其發展規模不宜過大,城市不宜拉得過長,城市中心宜布置在適中地段或接近幾何中心上。

(3)有機疏散、分片布局。這是特大城市或大城市在山區地形十分複雜的條件下採取的布局形式。這種布局形式使勞動和居住聯絡密切,減少了城市交通壓力和交通消耗的時間,同時可較好地解決整體與區域性、近期與遠期的矛盾,使城市結構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19.居住區規劃的主要內容。

(1)選擇、確定用地位置、範圍;(2)確定規模,即確定人口數量和用地大小;(3)擬定居住建築型別、層數比例、數量 、布置方式;(4)擬定公共服務設施的內容、規模、數量、分布和布置方式;(5)擬定各級道路的寬度、斷面形式、布置方式;(6)擬定公共綠地、體育、休息等室外場地的數量、分布和布置方式;(7)擬定有關的工程規劃設計方案;(8)擬定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和造價估算。

20.合理、選擇住宅型別應考慮的因素。

(1)國家規定的住宅標準;(2)滿足套型和套室比的要求;(3)確定住宅建築層數和比例;(4)適應當地自然氣候條件的特點和居民的生活習慣;(5)有利於節約用地、結合地形;(6)符合城市建築面貌的要求。

21.居住區綠地規劃的基本要求。

(1)根據居住區的功能組織和居民對綠地的使用要求採取集中與分散、重點與一般、點線面相結合的原則,形成完整統一的居住區綠地系統,並與城市總的綠地系統相協調;

(2)盡可能利用劣地、坡地、窪地進行綠化,以節約用地。對建設用地中原有的綠化、水面等自然條件要充分利用。

(3)應注意美化居住環境的要求;

(4)以價廉、易管、易長為原則選擇花木。

22.城市廣場的型別和廣場規劃設計的主要內容。

按城市廣場的功能要求,廣場的型別有:

(1)市民廣場;(2)紀念廣場和建築廣場;(3)商業廣場及市場;(4)生活廣場;(5)交通集散廣場。

廣場規劃設計的主要內容有:(1)廣場的面積與比例尺度;(2)廣場的空間組織;(3)廣場上建築物和設施的布置;(4)廣場的交通流線組織;(5)廣場的地面鋪裝與綠化;(6)城市中原有廣場的利用改造。

24.城市設計的內容和型別。

城市設計的內容包括土地利用、交通和停車系統、建築的體量和形式及開敞空間的環境設計。

土地利用的設計是在城市規劃的基礎上細化,安排不同性質的內容,並考慮地形和現狀因素。建築體量和形式取決於建設專案的功能和使用要求。要考慮容積率、建築密度、建築高度、體量、尺度、比例及建築風格等。

交通和停車系統的功能性很強,技術複雜,占用城市很大空間,對城市整體形象的影響也很大。

開敞空間包括廣場、公園綠地、運動場、步行街、庭院及建築文物保護區等。環境設計要適應城市生活方式和市民心理,形成建築地段和建築群體的內涵和形式特徵。

城市設計不僅是組織物質空間,而且要創造有吸引力的活動空間環境,特別是要把購物、餐飲、觀光遊覽、休息和娛樂等各種活動結合起來。

根據設計物件的用地範圍和功能特徵,城市設計可以分為下列型別:城市總體空間設計;城市開發區設計;城市中心設計;城市廣場設計;城市幹道和商業街設計;城市居住區設計;城市園林綠地設計;城市地下空間設計;城市舊區保護與更新設計;大學校園及科技研究園設計;博覽中心設計;建設專案的細部空間設計。

1,城市用地評定分類:①一類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質等自然環境條件比較優越,能適應各項城市設施的建設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於建設的用地;②二類用地:

是指只需採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條件後才能修建的用地;③三類用地:是指不適於修建的用地。指用地條件極差,必須付出特殊工程技術措施後才能用作建設的用地。

2,城市用地評定:從地質、地貌、水文、氣象、生物等諸方面條件入手,尋找適於城市建設的用地,排除不適於城市建設的用地或從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出發需要保留的土地。

3,城市用地選擇:城市用地選擇①符合國家土地利用的方針政策與規劃;②選擇有利的自然條件;③保護自然及人文歷史資源;④有利於城市合理布局的形成和發展⑤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團結。

4,城市災害主要種類:①自然:**,水災,風災;②人為:火災,其他:**、洩露、汙染、交通、犯罪、輻射。

5,城市生命線系統:維持市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供給、資訊系統。包括:①交通運輸系統;②給排水系統;③能源供給系統;④資訊情報系統。

第八章城市土地利用規劃

1,城市用地分類:《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137-90),城市用地的分類採用大類、中類和小類三個層次的分類體系,共分10大類,46中類,73小類 。

10,大類:居住(r)、公共設施(c) 、工業(m) 、倉儲(w) 、對外交通(t) 、道路廣場(s) 、市政公用設施(u) 、綠地(g) 、特殊用地(d) 、水域和其他用地(e)。

其他中類,小類詳見第八章***。

11,城市建設用地平衡表(形式)

6,停車場分類:(1)按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範:①外來機動車公共停車場;②市內機動車公共停車場;③自行車公共停車場。

(2)按照服務物件劃分:①公共停車場(社會停車場);②專用停車場(配建停車場)。

7,停車場布局:①外來機動車公共停車場:城市的外環沿線,城市出入口道路附近,停放貨運車輛。

佔全部停車位數的5%~10%。②城市中心區中的公共停車場:布置在城市中心區外圍,或城市中心區內廣場或綠化用地的地下。

佔全部停車位數的50%~70%。③結合交通樞紐布置的停車場:車站、碼頭或公共運輸換乘樞紐附近,解決城市對外交通與城市交通之間的轉換。

④大型公共建築的附設停車場:體育場館、會展中心、影劇院、公園等吸引**的大型公共設施附近,留出停車空間。【城市公共停車場應靠近服務物件,其服務半徑在市中心區應小於200公尺,一般地區應小於300公尺。

】。1、城市整體布局主要模式:集中式布局、分布式布局

1、按城市道路的等級分:

① 快速路——聯絡組團間交通、中長距離交通、快速交通;是城市與高速公路的聯絡通道,應布置在城市組團之間的綠化分割帶中;兩側不宜設定吸引大量**的公共建築物。

② 主幹路——聯絡城市各組團及對外交通樞紐、中距離交通服務、常速的道路。

③ 次幹路——組團內聯絡,位於主幹道之間,較低速度,屬集散交通。

④ 支路——匯集交通量。

三、城市道路系統規劃

1、城市道路系統規劃基本原則

(1)交通流暢、快速安全,體系完整

(2)聯絡各功能用地;根據各城市的實際情況決定交通體系

路網間距

主幹路 600—1000公尺,次幹路 300—500公尺,支路 200—300公尺

道路密度

主幹路:中心區≥4公里/平方公里,一般2.0~3.3

道路面密度,國標:8—15%,國外:20%以上

(3)利於環境,美化城市

與主導風向的關係:廢氣擴散、抵禦寒風

過境交通的布置:減少噪音和尾氣汙染、加置音障

將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對景、借景——專題講

(4)結合現狀,節約用地

山區與平原城市的路網不同;山區城市路網應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寬大平直;要靠慮地質、水文情況;盡量利用原有設施,避免拆遷量過大;道路設計要與其他城市基礎設施相協調;縱坡與排水方向一致;管線綜合;地下交通和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

2、城市道路系統基本形式:

(1)方格網式、棋盤格式:唐長安、紐約

① 適於地形平坦城市,有利於建築的布置。

② 由於平行方向有多條道路,交通分散、靈活性大,但對角線方向的交通聯絡不便,非直線係數大;增加放射道路,又產生複雜的交叉口和三角形街坊。

③ 交通穿越中心區。

(2)放射式:華盛頓

與邊緣地區有最短的距離;銳角地區不易建設、方向性差

(3)放射環形:東京、北京

① 以廣場組織城市,利於市中心同外圍市郊聯絡。

② 環行幹道利於中心城區外的市區和郊區之間的聯絡。

③ 放射形幹道易把外圍交通引入市中心,環行幹道促使城市呈同心圓不斷向外擴張。

城市規劃原理複習筆記

一 名詞解釋 1.城 是指 城郭,圍繞居住區的城牆。市 是指 市場,商品集散地。2.城市經濟部類分為基本經濟部類和非基本經濟部類。基本經濟部類是指 為滿足城市外部對產品及服務需求而進行的以輸出為主的經濟活動。非基本經濟部類是指 為滿足城市內部對產品及服務需求而進行的經濟活動。3.郊區化是指 城市人口...

《城市規劃原理》複習要點

城市規劃專業 考試大綱 一 城市與城市發展 1 了解城市的形成與發展 1 城市的形成 2 城市發展的規律 2 了解城市的物質 社會和經濟構成及其發展1 城市的物質 社會 產業構成 2 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與城市化 3 城市與區域發展 二 城市規劃學科的產生 發展及主要理論實踐1 了解古代城市規劃思想 ...

城市規劃原理

第一章城市與城市發展 第一節城市的產生與定義 第二節城市的發展 第三節城市化 第一節城市的產生與定義 一 居民點的形成 母系社會原始群落 第一次勞動分工 農業與畜牧業分離 固定的居民點 二 城市的形成 剩餘產品 產品交換 第二次勞動分工 商業及手工業與農業分離 私有制 階級分化 城市產生 城 以 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