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學

2022-10-31 02:03:03 字數 4910 閱讀 9818

中醫內科學是以中醫理論闡述內科疾病的**病機、證候特徵、辨證論治及預防、**、調攝規律的一門臨床學科。

中醫內科學既是一門臨床學科,又是學習和研究中醫其它臨床學科的基礎,為中醫學的一門主幹學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學科地位。

中醫內科古稱「疾醫」、「雜醫」、「大方脈」,即中醫內科學研究的範圍很廣,傳統將其研究的疾病分為外感病和內傷病兩大類。一般說來,外感病主要指《傷寒論》及《溫病學》所說的傷寒、溫病等熱性病,它們主要由外感風寒暑濕燥火六淫及疫癘之氣所致,其辨證論治是以六經、衛氣營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論為指導。內傷病主要指《金匱要略》及後世內科專著所述的臟腑經絡病、氣血津液病等雜病,它們主要由七情、飲食、勞倦等內傷因素所致,其辨證論治是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論為指導。

隨著時代的前進,學術的發展,學科的分化,原來屬於中醫內科學範疇的外感病如傷寒、溫病等熱性病已另設專科。內科的部分急症則編入《中醫急診學》。本版自考教材所討論的內容主要是內傷雜病和部分外感病。

即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疾病為主要研究和闡明的物件,按其體系分為肺病證、心腦病證、脾胃病證、肝膽病證、腎膀胱病證、氣血津液病證、經絡肢體病證和癌症,時行雜感列為外感病證。研究和闡明的內容包括每一體系疾病共同的主要證候及特徵、**病機、**要點;每一病證的基本概念、認識沿革、本病證與西醫疾病的關係、病證的證候特徵、**病機、診斷及鑑別診斷、辨證論治規律及方法、病證的轉歸預後、預防與調攝規律及方法等內容。

自遠古至五四運動的漫長歷史長河中,我國人民在同疾病的鬥爭中不斷實踐、探索,由經驗上公升為理論,並不斷發展提高,建立了燦爛的祖國醫學,同時也建立和發展了中醫內科學。中醫內科學的發展史,大體經歷了萌芽階段、奠基階段、充實階段和成形階段。

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在生產鬥爭的同時便開始了原始的醫藥活動,「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務訓》)。隨著醫藥活動的增加,進入奴隸社會,中醫內科學開始萌芽,在殷代的甲骨文裡已有「疾首」、「疾身」、「疾足」、「風疾」、「瘧疾」、「蠱」等一些內科疾病的記載,殷商時期已發明湯液藥酒**疾病。周朝對醫學進行分科,有了疾醫、瘍醫、食醫、獸醫分工不同的醫師,其中的疾醫可謂最早的內科醫師。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脈法》《五十二病方》(現名)《治百病方》(現名)《上下經》《扁鵲內經》等醫學著作,醫學體系逐步形成。始於戰國而成書於西漢的《黃帝內經》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全面闡術了中醫關於解剖、生理、**、病理、診法、**、攝身及陰陽五行、人與自然等一系列重要觀點,不僅為中醫內科學奠定了理論基礎,還論述了200多種內科病證,一般都能從**、病機、轉歸、傳變及預後等方面加以論述。漢代張仲景總結前人經驗,並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著成《傷寒雜病論》,書中傷寒部分(後人將其整理成《傷寒論》)以六經分證概括、認識外感熱病;書中雜病部分(後人將其整理成《金匱要略》)按臟腑經絡體系概括、認識內傷雜病。

《傷寒雜病淪》創造性地建立了包括理、法、方、藥在內的六經辨證論治理論體系和臟腑辨證論治理論體系,為中醫內科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1、**學、症狀學、**學的充實和發展魏晉以還,內科疾病的**學有較大發展,許多疾病的**得到充實。如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對不少疾病的**觀察與認識已經比較深入,其對「寸白蟲候」(絛蟲病)的感染途徑是飲食不當,食生豬牛肉片;癭病(甲狀腺腫大)的發生與水土和情志有關;消渴病者「必數食甘美而多肥」的論述已得到今天的證實。葛洪著《肘後備急方》對屍注(結核病)、癩(麻風病)、沙蝨(***)等傳染病的發病也有較深刻的認識。

南宋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在**上首分內因、外因、不內外因三類。;金元時期對中風的**認識已從既往的「內虛邪中」發展為以「內風」立論。

在症狀學方面,《諸病源候論》論及的病候已達784條,對許多疾病的症狀學特徵描述得詳細、準確,如《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指出「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膏淋者,淋而有肥,狀似膏」,對淋證病症狀學的描述與現在的觀察基本一致。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對消渴病易發瘡癰有所認識。王燾的《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腎消》還認識到消渴病「每發即小便至甜」的證候特徵。

這一時期,對傷寒、瘧疾、肺癆等傳染病都在症狀學上有詳細的論述,對中風、痺病、心痛、虛勞、腳氣、水腫等內科疾病的辨證水平均有較大的提高。

在**學方面,有些病證的**在當時已很先進,如晉,《肘後方》用青蒿**瘧疾,用海藻、昆布**癭病。唐·《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使內科的**更加豐富多采。如《千金要方》肯定了《神農本草經》用常山、蜀漆**瘧疾,肯定了《金匱要略》用白頭翁**痢疾,並用苦參**痢疾,用檳榔**寸白蟲病,用穀皮煎湯煮粥**腳氣病等,極大地提高了這些疾病的臨床**效果。

宋·《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收集整理了大量**內科疾病的方藥,反映了當時的研究水平和成就。這一時期還出現了一些內科病的專題論著,如《腳氣治法總要》《十藥神書》等,極大地提高了相關專病的辨證論治水平。

2、學術理論的創新金元時期,湧現出不同學術流派,如劉完素倡「六氣皆從火化」的火熱病機學說,**主用寒涼;張從正認為疾病皆「邪氣加諸身」,倡用汗吐下三法攻邪治病;李東垣倡「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學說,**多用補脾昇陽法;朱丹溪力倡「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學說,治病主用滋陰降火。學術的爭鳴,促進了內科學術理論的創新和發展。

明代,薛己的《內科摘要》是首先用「內科」命名的著作,王綸在《明醫雜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完素,雜病用丹溪。反映當時內科的學術理論已成體系。

明清時期,內科的重要著作有《醫學綱目》《雜病證治準繩》《症因脈治》《醫宗必讀》《張氏醫通》《雜病源流犀燭》《古今圖書整合醫部全錄·諸疾》《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臨證指南醫案》等,這些著作作為中醫內科學已初具規模,它們在體例上將疾病分門別類,在內容上多數含有疾病的概念、**病機、辨證論治、**方藥和醫案等。

明清時期,雜病和外感病的理論有很大的發展。雜病方面,《景岳全書,雜證謨》主張「人體虛多實少」,慎用寒涼攻伐;趙獻可強調命門之火;葉天土有「久病人絡」之論。這一時期的專病論著明顯增多,如《慎柔五書》《理虛元鑑》《瘧論疏》《血證論》《中風論》等,對中醫內科學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尤其溫病學家的成就,如葉天士的《外感溫熱篇》首創衛氣營血辨證,成為後世診治溫病的準繩;薛生白的《濕熱病篇》對濕熱病證的發揮,充實了溫病學說的內容;吳鞠通的《溫病條辨》提出三焦辨證,完善了內科熱病學術體系。

這一時期,理論上已不限於一家之言,而是博採歷代眾家之長,結合自己的經驗加以發揮,創造性地建立並完善了熱病和雜病的證治體系,使中醫內科學術理論更臻成熟與完備。

綜上所述,中醫內科學是隨著歷史的程序和醫學實踐的發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它也必將在新的歷史時期得到更大的發展。

發病學是研究疾病發生的原因、條件及其發病規律的一門學科。

中醫理論認為,機體與外部環境之間,機體各組織結構之間,機體內部各種功能活動之間,都處於和諧、協調、「陰陽勻平」的平衡狀態,如果由於各種內外因素的作用,這種平衡狀態受到破壞,機體不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則發生疾病。內科疾病發生與否以及發生的形式等,取決於正氣與邪氣盛衰以及邪正相互作用的結果。即正能勝邪,病邪難以侵人,機體的陰陽平衡得以保持,則不發病,若病一般也很輕淺,易於**,此即《素問遺篇·刺**》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正不勝邪,邪氣乘虛而人,機體的陰陽平衡遭到破壞,疾病發生,此即《素問,評熱病論》所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若邪氣較盛,正氣較弱,則發病較重。

疾病的發生形式、輕重緩急、病證屬性、演變轉歸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或制約。

1、體質特殊性個體臟腑組織有堅脆剛柔的不同,由於體質的特殊性,往往導致對某種致**素或疾病的易感性。如《靈樞·五變》說:「肉不堅,腠理疏,則善病風。

……五臟皆柔軟者,善病消癉」,「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熱」。臨床上常可見到肥人多痰溼,善病胸痺、中風;瘦人多火熱,易患癆嗽、便秘;年邁腎衰之人,易患腰痛、耳鳴、咳嗽;陽氣素虛者,易患寒病;陰氣素衰者,易患熱病等,這些都是體質的特殊性導致對某種致**素或疾病的易感性。

2、體質差異邪氣總是作用於人體後才能發病,由於體質的差異性,邪正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就有差異,決定了其發病及疾病的發展變化有不同的趨勢。清代醫家章虛谷指出「六;氣之邪,……隨人身之陰陽強弱變化而為病」。《醫宗金鑒》亦說:

「人感邪氣雖一,因其形髒不同,或從寒化,或從熱化,或從虛化,或從實化,故多端不齊也。」臨床常見同一種致**素作用於不同的體質,其發病也不同。如正氣較強之人感受寒邪,可出現發熱、頭痛、惡寒等御邪於肌表的太陽證;而陽氣素虛之人感受寒邪,則出現不發熱但惡寒、四肢逆冷、下利清谷的邪陷三陰證。

1、影響病怔屬性除少數由於先天因素和因虛致病外,邪氣是絕大多數內科疾病發生的重要條件,有時甚至是發病的決定因素,而且邪氣還影響所發病證的病理屬性。一般來說,陽邪易導致實熱證,陰邪易致虛寒證。邪氣影響病證的屬性具有一般性的原則。

例如濕熱致病,常以熱證為多,寒證較少;寒邪致病常以寒證為多,至於化熱則大多數需要經歷一定的過程。

2、影響發病形式一般來說,感受風燥暑熱、酸癘之邪,或食物中毒,或強烈的精神情志刺激,往往可使氣血頓生逆亂,故發病較急;而飲食失調、情志抑鬱、勞倦過度等,大多是逐漸引起臟腑氣血失和,所以一般發病較緩慢;外感寒濕之邪,因其性質屬陰而沉滯,故發病也多緩慢。可見病邪對於發病的形式有重要影響。

3、影響發病部位六淫之邪;病,多從皮毛而人,其發病多在肌表;情志致病、飲食所傷,發病多從氣血和臟腑開始。《靈樞·百病始生》雲:「清溼襲虛,則病起於下;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以人房,汗出當風,傷脾;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浴,則傷腎」。

說明邪氣對發病的部位有重要影響,即不同的病邪致病,其首發病位各不相同。

情志是機體對外界刺激的客觀反應,當喜則喜,當怒則怒,正常的情志反應不僅不為病,反而有益於身心健康。因情志是以臟腑的功能活動為基礎,過於激烈的、持久的情志活動,則往往引起臟腑功能紊亂而發病。暴發性的情志障礙如暴怒、暴喜、暴憂、暴恐,氣血突然逆亂,常可引起眩暈、心痛、中風、癲狂等疾病發生;長期憂思不解、情懷抑鬱,常致氣結不行,氣血「一有拂鬱,諸病生焉」(《丹溪心法》),如出現噎膈、嘔吐、鬱病、心悸、失眠、胸痺等病證。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健康的重要保證。《素問·上古天真論》雲:「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

「逆於生樂」,不良的行為習慣,即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內科疾病發病的重要因素,例如嗜食肥甘厚味,加上貪逸少動,容易發生胸痺心痛病;不吃早餐,或長時間緊張工作,就容易發生膽脹、胃脘痛病;性生活不節或不潔,可導致陽痿、**;長期過量吸菸與肺癌發病有關,等等。行為因素對發病的影響,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國際上已將行為因素引發的內科疾病,歸屬於不良生活方式影響的疾病,以提示人們對不良生活方式可以引發疾病加以重視。

中醫內科學總結

第一章肺系病證 第一節感冒 1.概念 臨床表現 以鼻塞 流涕 噴嚏 咳嗽 頭痛 惡寒 發熱 全身不適 脈浮為特徵。惡寒 發熱 脈浮 2.沿革 1 北宋 仁齋直指方 首見 感冒 之名。1997.62 2 元代朱丹溪 丹溪心法 分立辛溫 辛涼兩 則。3 將感冒與傷風互稱,始於明清。1995.55 4 清...

中醫內科學總結

一 感冒 風寒感冒 辛溫解表 宣肺散寒 荊防達表湯或荊防敗毒散加減。荊防敗毒羌獨柴,枳桔前苓芎草協,薄荷少許姜三片,益氣解表散溼邪。風熱感冒 辛涼解表 宣肺清熱 銀翹散或蔥豉桔梗湯加減。銀翹散主上焦痾,竹葉荊蒡豉薄荷,甘桔蘆根涼解法,清疏風熱煮無過。暑濕感冒 清暑祛濕解表 新加香薷飲 香薷散中扁豆樸...

《中醫內科學》總結

第一篇肺系病證 感冒的基本病機 六淫入侵,衛表不和,肺氣失宣 咳嗽病位 主髒在肺,與肝脾有關,久則及腎 咳嗽痰濕蘊肺證的治法和主方健脾燥濕 化痰止咳 二陳湯 三子養親湯 肝火犯肺證清肺平肝 順氣降火 瀉白散合黛蛤散 哮證和喘證的鑑別要點 哮病的病位 主要在肺,關係到脾腎肝心病機 痰阻氣道,肺失宣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