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學總結

2021-04-03 03:19:29 字數 4533 閱讀 9368

第一章肺系病證

第一節感冒

1.概念:臨床表現:以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脈浮為特徵。(惡寒、發熱、脈浮)

2.沿革:

(1)北宋《仁齋直指方》,首見「感冒」之名。(1997.62)

(2)元代朱丹溪 《丹溪心法》**分立辛溫、辛涼兩**則。

(3)將感冒與傷風互稱,始於明清。(1995.55)

(4)清《類證治裁》,首見「時行感冒」。(2012.57)

3.**病機

**:(1)外感六淫,風為主因。

2)時疫疫毒傷人(時行感冒)。

病機:邪犯肺胃,衛表不和。

病理: 風寒感冒出現惡寒發熱的病理是:風寒之邪外束肌表,衛陽被鬱(1999.55)

4.辨證論治

(1)風寒束表證——辛溫解表——荊防達表湯或荊防敗毒散(2008.171)

(2)風熱犯表證——辛涼解表——銀翹散或蔥豉桔梗湯

(3)暑濕傷表證(2006.57辨證)——清暑祛濕解表——新加香薷飲(辨證2005.57 2009.69)

六一散(小便短赤)、雞蘇散(疏風解暑)、 藿香正氣散

<2>體虛感冒(體虛感冒的治法2011.163)

(4)氣虛感冒——益氣解表——①參蘇飲

玉屏風散(表虛自汗,易傷風邪)(2007.138氣虛感冒方藥:①②)

(5)陰虛感冒——滋陰解表——加減葳蕤湯

(6)陽虛感冒——助陽解表--再造散

歌訣:感冒四時風邪襲,頭痛鼻塞流鼻涕,發熱惡寒身不適,解達法由表實立荊防銀翹香薷飲,風寒風熱暑溼歧,若有氣虛參蘇用。加減葳蕤療陰虛。

第二節咳嗽

1、概念:有聲無痰為咳,有痰無聲為嗽。

2、沿革:

(1).咳嗽之名始見於《內經》。《素問》」五臟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獨肺也。」

指出咳嗽病位在肺,確立臟腑分類法。

(2.)首將咳嗽分為外感、內傷——張介賓《景岳全書》(2001.55 2009.70)

(3)《醫學心悟》:「肺體屬金,譬若鐘然,鐘非叩不鳴,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自外擊之則鳴,勞慾情志,飲食炙搏之火自內攻之則亦鳴。」(1998.

56) 提示咳嗽是內、外病邪犯肺。

(4).清,喻昌《醫門法律》,創立溫潤、涼潤治咳之法,及六條治咳之禁

3、**病機:**:外感六淫;內邪幹肺

病機:邪犯於肺,肺氣上逆。

病位:主髒在肺,與肝、脾有關,久則及腎。(2000.151)。

內傷咳嗽,治以調理臟腑為主是指: 養肺、清肝、健脾、補腎(1991.146 1992.152)

4、辨證要點:辨外感內傷;辨證候虛實(2002.55)

5、辨證論治:

(一)外感咳嗽——不宜過早使用苦寒藥和收澀鎮咳藥

(1)風寒襲肺證——疏風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湯合止嗽散

(2)風熱犯肺證——疏風清熱,宣肺止咳(2004.89辨證)——桑菊飲

(3)風燥傷肺證——①疏風清肺,潤燥止渴(1994.151 2004.90辨證)——桑杏湯(溫燥)

【杏蘇散(涼燥——②輕宣涼燥,溫潤止咳——乾咳無痰或少痰,咽乾,舌苔薄白而幹。(2005.58 2006.58辨證)】(1994.151風燥傷肺之咳嗽的治法①②)。

(二)內傷咳嗽

(1)痰濕蘊肺證——燥濕化痰,理氣止咳——①二陳平胃散合三子養親湯(2013.59 辨證)

②六君子丸(調理)合杏蘇二陳丸(標本兼顧)(2010.162**痰溼咳嗽,宜選的方①②)

(2)痰熱郁肺證——清熱肅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湯( 2013.107 辨證)

(3)肝火犯肺證——清肺洩肝,順氣降火(2003.55辨證)——黛蛤散合加減瀉白散(2013.108辨證)

(4)肺陰虧耗證——滋陰潤肺,化痰止咳——沙參麥冬湯(2007.97)

【補】1.**禁忌:外感咳嗽忌用斂肺、收澀的鎮咳藥,肺氣宣降則咳嗽自止。咳嗽初期,用藥不當,易致「閉門留寇」,收澀藥最為明顯(1994.56)

歌訣:咳為肺病氣上逆,外感內傷兩大綱,風寒三拗止嗽用,熱菊溫燥杏有桑,

二陳三子痰溼肺,痰熱郁肺清金方,肝火瀉白黛蛤合,陰虧沙參麥冬嘗。

第三節哮病

1、概念:哮病是一種發作性的痰鳴氣喘疾患。發時喉中有哮鳴聲,呼吸急促困難,甚則喘息不能平臥。

2、沿革:

(1)朱丹溪首創哮喘病名,《丹溪心法》:提出來「未發以扶正氣為主,既發以攻邪氣為急。」的**原則。(1994.58)

(2)明,虞摶《醫學正傳》對哮和喘作了明確的區別。「哮以聲響言,喘以氣息言」

3、**病機:

**:哮病的發生為痰伏於肺(夙根),每因外邪侵襲、飲食不當、情志刺激、體虛勞倦(2002.151)等誘因引動而觸發,以致痰壅氣道,肺氣宣降功能失常。

病機:發作期的**病理關鍵是外邪侵襲,觸動伏痰,(1991.42發作期**病理關鍵。2004.57主要**病機)

痰氣相搏,氣道被阻(1992.55 發作期病理關鍵)。(即「痰阻氣閉」)

病位:主要在肺,關係到脾腎。

病理因素: 以痰為主。

4.辨證論治

(一)發作期

(1)冷哮證(痰少咯吐不爽)——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①射干麻黃湯(哮鳴喘咳,表證不著)(1993.67辨證 1999.57 2011.61冷哮首選方/主方)

或②小青龍湯(表寒裡飲,寒象較重1998.57 2003.57 2006.61辨證)(1995.119 1997.115 2012.162**冷哮①②)

【蘇子降氣湯(病久,陰盛陽虛,發作頻繁者,氣短不足以息,面蒼白,汗出肢冷,舌苔淡白,脈沉細,以標本同治,溫養補虛,降氣化痰)(1998.57 2003.57 2006.61)】

(2)熱哮證——清熱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湯或越婢加半夏湯

【麥門冬湯(久病熱盛傷陰,虛中加實)】

【三子養親湯(痰氣壅盛,寒熱不顯著者)】

(3)寒包熱哮證——解表散寒,清化痰熱——小青龍加石膏湯或厚朴麻黃湯

(4)風痰哮證——祛風滌痰,降氣平喘——三子養親湯

(5)虛哮證——補肺納腎,降氣化痰——平喘固本湯

(6)喘脫危證——補肺納腎,扶正固脫——回陽急救湯合生脈飲

(二)緩解期

(1)肺脾氣虛證——健脾益氣,補土生金——六君子湯(2005.59 2008.107)

(2)肺腎兩虛證——補肺益腎——生脈地黃湯合金水六君煎 (2013.161)

歌訣:哮證發作痰鳴喘,邪觸宿痰氣不宣,發時攻邪寧時補,邪實本虛標本辮。

寒哮射干青龍專,定喘越婢熱哮主,青龍石膏樸麻黃,寒包熱哮效不凡。

風痰胸滿三子用,平喘固本虛哮足,肺脾氣虛用六君,生脈地**水枯。

第四節喘證

1、概念:喘證是以呼吸困難、甚至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為特徵的病證。

2、沿革:

(1)明,張景岳《景岳全書》把喘證分為虛實兩大證,作為辨證綱領。「實喘者有邪,邪氣盛實也;虛喘者無邪,元氣虛也。」

(2)林佩琴《類證治裁》「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內傷者治腎」

3**病機:

**:外感為六淫襲肺;內傷為痰濁內蘊、情志失調、久病勞慾等。

病機:病理性質:實喘在肺。虛喘在肺腎兩臟。

(陽氣不足,陰精虧耗,尤宜氣虛為主),喘證的嚴重階段,在孤陽欲脫之時,多影響到心。(出現:面色、唇舌、指甲青紫,表明影響到心2007.

157)

病位:主要在肺和腎,涉及肝脾,嚴重時心【喘證持續不已的病位在心】。

(一)實喘——呼吸深長有餘,撥出為快,呼吸氣粗聲高。

(1)風寒壅肺證——宣肺散寒——麻黃湯合華蓋散

小青龍湯(——寒飲伏肺的咳喘。支飲,復感客寒而喘咳,痰液清晰多泡沫)(1999.117辨證 1995.119 1997.116)】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得汗而喘不平)】

(2)表寒肺熱證——解表清裡,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湯

(3)痰熱郁肺證——清熱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湯(2009.64)

(4)痰濁阻肺證——祛痰降逆,宣肺平喘(2005.59 2007.58辨證)——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

(5)肺氣鬱痺證——開鬱降氣平喘(2004.56辨證)——五磨飲子(2001.57 2006.63辨證)

(二)虛喘

(1)肺氣虛耗證(1991.45辨證)——補肺益氣養陰(1993.118辨證)——生脈散合補肺湯(2008.108)

補中益氣湯(中氣虛弱,脾肺同病,食少便溏,腹中氣墜)】

(2)腎虛不納證——補腎納氣——①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②七味都氣丸合生脈散(腎陰虛者)(2010.164**腎不納氣所致喘證,選用的方劑:①②)

蘇子降氣湯(兼標實,痰濁壅肺,咳喘痰多,氣急,胸悶,苔膩,的「上實下虛

真武湯(陽虛飲停,上凌心肺,喘息不得平臥,心悸或肢體浮腫、尿少,舌淡胖,脈沉細)(1994.57辨證)】

(2)正虛喘脫証——扶陽固脫,鎮攝腎氣——參附湯送服黑錫丹,配合蛤蚧粉

歌訣喘證虛實肺腎關,張口抬肩鼻翼煽,久喘礙心喘脫危,心腎陽衰肺氣短。

風寒麻黃華蓋散,表寒裡熱麻石甘,痰濁二陳三子合,肺氣鬱痺五磨專。 痰熱郁肺用桑白,肺虛補肺生脈散,腎虛腎氣都氣選,喘脫參附黑錫丹第五節肺脹

1、概念:臨床表現:胸部膨滿

2、沿革:

(1)《內經》首提肺脹病名。

(2)元·朱丹溪《丹溪心法》:痰瘀互結。「肺脹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挾瘀血礙氣而病」(1991.47)

中醫內科學總結

一 感冒 風寒感冒 辛溫解表 宣肺散寒 荊防達表湯或荊防敗毒散加減。荊防敗毒羌獨柴,枳桔前苓芎草協,薄荷少許姜三片,益氣解表散溼邪。風熱感冒 辛涼解表 宣肺清熱 銀翹散或蔥豉桔梗湯加減。銀翹散主上焦痾,竹葉荊蒡豉薄荷,甘桔蘆根涼解法,清疏風熱煮無過。暑濕感冒 清暑祛濕解表 新加香薷飲 香薷散中扁豆樸...

《中醫內科學》總結

第一篇肺系病證 感冒的基本病機 六淫入侵,衛表不和,肺氣失宣 咳嗽病位 主髒在肺,與肝脾有關,久則及腎 咳嗽痰濕蘊肺證的治法和主方健脾燥濕 化痰止咳 二陳湯 三子養親湯 肝火犯肺證清肺平肝 順氣降火 瀉白散合黛蛤散 哮證和喘證的鑑別要點 哮病的病位 主要在肺,關係到脾腎肝心病機 痰阻氣道,肺失宣降 ...

中醫內科學

中醫內科學是以中醫理論闡述內科疾病的 病機 證候特徵 辨證論治及預防 調攝規律的一門臨床學科。中醫內科學既是一門臨床學科,又是學習和研究中醫其它臨床學科的基礎,為中醫學的一門主幹學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學科地位。中醫內科古稱 疾醫 雜醫 大方脈 即中醫內科學研究的範圍很廣,傳統將其研究的疾病分為外感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