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研組下學期的工作總結

2022-10-25 10:00:04 字數 3787 閱讀 1219

2019-2019學年數學教研組下學期的工作總結

「教書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為熟悉的一種稱呼,從最初的門館、私塾到晚清的學堂,「教書先生」那一行當怎麼說也算是讓國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種社會職業。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並非源於教書,最初出現的「先生」一詞也並非有傳授知識那般的含義。《孟子》中的「先生何為出此言也?

」;《論語》中的「有酒食,先生饌」;《國策》中的「先生坐,何至於此?」等等,均指「先生」為父兄或有學問、有德行的長輩。其實《國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長者,有德之稱」的說法。

可見「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師」之意,倒是與當今「先生」的稱呼更接近。看來,「先生」之本源含義在於禮貌和尊稱,並非具學問者的專稱。稱「老師」為「先生」的記載,首見於《禮記?

曲禮》,有「從於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其中之「先生」意為「年長、資深之傳授知識者」,與教師、老師之意基本一致。  本學期在教導處的的領導下,學校領導的關心下,我們數學教研組組織教師積極地開展了各項教育教研活動。積極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驗工作,加強教師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活動,全面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以課改為核心,注重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從細節抓起。為了更好地做好以後的教研工作,現就本學期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與當今「教師」一稱最接近的「老師」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時期。金代元好問《示侄孫伯安》詩云:「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貌,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

」於是看,宋元時期小學教師被稱為「老師」有案可稽。清代稱主考官也為「老師」,而一般學堂裡的先生則稱為「教師」或「教習」。可見,「教師」一說是比較晚的事了。

如今體會,「教師」的含義比之「老師」一說,具有資歷和學識程度上較低一些的差別。辛亥革命後,教師與其他**一樣依法令任命,故又稱「教師」為「教員」。 一、加強常規工作檢查。

常規工作是教育教學的根本,常規工作做好了,整個教學工作就不會出現大的問題,所以我們教研組特別注重對常規工作的檢查。檢查的主要內容為備課、聽課、教學反思、作業情況以及課後的輔導。對檢查**現的問題,及時和相關老師溝通、整改,力求使常規工作做到最好。

課本、報刊雜誌中的成語、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學生寫作文運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運用也很難做到恰如其分。為什麼?還是沒有徹底「記死」的緣故。

要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很簡單,每天花3-5分鐘左右的時間記一條成語、一則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寫在後黑板的「積累專欄」上每日一換,可以在每天課前的3分鐘讓學生輪流講解,也可讓學生個人蒐集,每天往筆記本上抄寫,教師定期檢查等等。這樣,一年就可記300多條成語、300多則名言警句,日積月累,終究會成為一筆不小的財富。

這些成語典故「貯藏」在學生腦中,自然會出口成章,寫作時便會隨心所欲地「提取」出來,使文章增色添輝。 二、重視校本教研活動。鑑於本校只有6各班,數學教師4名,有兩位老師要教兩個年級,4名教師教6各年級,跨度比較大,這就給我們的教研活動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因為沒有平行班的緣故,組內教師認為互相聽課的借鑑作用不大,但是經過研討,雖然互相聽課中每個知識點的教學,對彼此的借鑑作用不大,但是在其它方面還是有一定借鑑和參考作用的,如針對本校每班的差生比較多的共同點,我們可以借鑑和參考別的老師是如何關注學困生的;如何在課堂裡體現「關愛學生」這個校本研究課題的。

外出學習聽課也這種關注這方面的問題,發現了別人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之後,我們集中評價、分析討論、交流。

與當今「教師」一稱最接近的「老師」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時期。金代元好問《示侄孫伯安》詩云:「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貌,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

」於是看,宋元時期小學教師被稱為「老師」有案可稽。清代稱主考官也為「老師」,而一般學堂裡的先生則稱為「教師」或「教習」。可見,「教師」一說是比較晚的事了。

如今體會,「教師」的含義比之「老師」一說,具有資歷和學識程度上較低一些的差別。辛亥革命後,教師與其他**一樣依法令任命,故又稱「教師」為「教員」。 三、加強了教學過程管理,狠抓教學常規的質量管理

唐宋或更早之前,針對「經學」「律學」「算學」和「書學」各科目,其相應傳授者稱為「博士」,這與當今「博士」含義已經相去甚遠。而對那些特別講授「武事」或講解「經籍」者,又稱「講師」。「教授」和「助教」均原為學官稱謂。

前者始於宋,乃「宗學」「律學」「醫學」「武學」等科目的講授者;而後者則於西晉武帝時代即已設立了,主要協助國子、博士培養生徒。「助教」在古代不僅要作入流的學問,其教書育人的職責也十分明晰。唐代國子學、太學等所設之「助教」一席,也是當朝打眼的學官。

至明清兩代,只設國子監(國子學)一科的「助教」,其身價不謂顯赫,也稱得上朝廷要員。至此,無論是「博士」「講師」,還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師應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1.

本學期從教導處將上學期期末考試的成績和區內其它學校進行比較,制定本班目標,以及達成目標的措施和方法。

2.優化課堂教學,強化質量意識。本學期繼續把優化課堂教學,重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突出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作為我組的重點工作注重課堂教學的過程管理。

3.進一步規範學生作業,力求提高作業練習的效能,作業布置精心合理,作業做到批改準確,反饋糾錯及時,適當批有鼓勵性評語,保持作業本整潔,書寫規範,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堅持每月一次的學生作業量化考核檢查,期末對學生作業情況進行量化。

4.本學期教師做到了認真備課,隨時保證有餘課,課前作好充分準備,在課堂教學中,堅持面向全體,兼顧兩頭,特別加強了對後進生的輔導。

三、存在的不足和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提高的幾點

課本、報刊雜誌中的成語、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學生寫作文運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運用也很難做到恰如其分。為什麼?還是沒有徹底「記死」的緣故。

要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很簡單,每天花3-5分鐘左右的時間記一條成語、一則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寫在後黑板的「積累專欄」上每日一換,可以在每天課前的3分鐘讓學生輪流講解,也可讓學生個人蒐集,每天往筆記本上抄寫,教師定期檢查等等。這樣,一年就可記300多條成語、300多則名言警句,日積月累,終究會成為一筆不小的財富。

這些成語典故「貯藏」在學生腦中,自然會出口成章,寫作時便會隨心所欲地「提取」出來,使文章增色添輝。

1.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不夠高,在活動中主動性沒能很好的發揮,對推動教研組活動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我國古代的讀書人,從上學之日起,就日誦不輟,一般在幾年內就能識記幾千個漢字,熟記幾百篇文章,寫出的詩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為滿腹經綸的文人。為什麼在現代化教學的今天,我們念了十幾年書的高中畢業生甚至大學生,竟提起作文就頭疼,寫不出像樣的文章呢?呂叔湘先生早在2023年就尖銳地提出:

「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差,中學語文畢業生語文水平低,……十幾年上課總時數是9160課時,語文是2749課時,恰好是30%,十年的時間,二千七百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尋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無物。特別是寫議**,初中水平以上的學生都知道議**的「三要素」是論點、論據、論證,也通曉議**的基本結構: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真正動起筆來就犯難了。知道「是這樣」,就是講不出「為什麼」。根本原因還是無「公尺」下「鍋」。

於是便翻開作文集錦之類的書大段抄起來,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參考作文書就很難寫出像樣的文章。所以,詞彙貧乏、內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學生作文的通病。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單在布局謀篇等寫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須認識到「死記硬背」的重要性,讓學生積累足夠的「公尺」。

2.在教研活動中,由於全校只有4名數學教師,活動的針對性就有所欠缺,在以後的活動中首先要研討這方面的問題。

與當今「教師」一稱最接近的「老師」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時期。金代元好問《示侄孫伯安》詩云:「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貌,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

」於是看,宋元時期小學教師被稱為「老師」有案可稽。清代稱主考官也為「老師」,而一般學堂裡的先生則稱為「教師」或「教習」。可見,「教師」一說是比較晚的事了。

如今體會,「教師」的含義比之「老師」一說,具有資歷和學識程度上較低一些的差別。辛亥革命後,教師與其他**一樣依法令任命,故又稱「教師」為「教員」。3.

進一步抓好後進生的輔導,減少不及格現象,提高優秀率。

下學期英語教研組工作總結

2009 2010下學期英語教研組工作總結 英語教研組長 李春香 2010 7 我們英語組是乙個年輕化的團體,我們擁有年輕人的朝氣蓬勃和生命力,工作中永遠帶著高度熱情,總有一股衝勁和韌勁。回顧本學期我們英語教研組四位教師的工作 學習,很有感觸。應該說,在每位英語教師的辛勤勞動下,在學校領導的關心 指...

下學期英語教研組工作總結

2011 2012下學期英語教研組工作總結 回顧我們英語教研組教師的工作 學習,很有感觸,應該說,在每位英語教師的辛勤勞動下,在學校領導的關心 指導下,我們努力 踏實地工作著。積極進取,團結協作,認真履行教師職責,紮實開展素質教育,積極 新課標,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造道德課堂,走出了一條以教研帶...

下學期英語教研組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們英語教研組以學校和教導處的工作計畫為指導,制定了務實的學期工作計畫。繼續以 踐行高效課堂 為中心,認真學習課改理念和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更新教學觀念。教研組的活動制度化,落實好時間 地點 內容 人員。活動內容緊密圍繞教育教學的重點 難點展開,包括理論學習 經驗交流 主題研究 聽課評課 質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