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陋室銘

2022-10-18 12:18:07 字數 3665 閱讀 4147

《愛蓮說》、《陋室銘》複習資料

愛蓮說 (北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多】。晉陶淵明獨【唯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非常】愛牡丹。

予【我】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沾染(汙穢)】,濯【洗滌】清漣【清水】而不妖,中通外直【挺立】,不蔓【生枝蔓】不枝【長枝節】,香遠益【更加】清,亭亭淨【聳立的樣子】植【豎立】,可遠觀而不可褻【親近而不莊重】玩焉。

予謂【認為】菊,花之隱逸者【隱居的人】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品德高尚的人】也。噫!菊之愛,陶後鮮【少】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當然】眾【眾多】矣!

1. 文史知識:朝代:

北宋。出自《周元公集》。「元公」是周敦頤的諡號。

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說明事理,也可以發表議論或記敘事物,都是為了闡明乙個道理,給人某種啟示或給自己明志。相同的還有:

墓誌銘,座右銘等。

2. 中心:淡泊名利、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以及對汙濁世風的鄙棄之情。

3. 理解性默寫:

(1) 描寫蓮花高潔質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 最能概括蓮花高貴品質,全文的中心句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3) 周敦頤《愛蓮說》詠蓮名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4) 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它花的人多,用《愛蓮說》中的話來說,就是: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5) 描寫蓮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

(6) 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對比,集中表現蓮高潔品質,現在人們常用來比喻某些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汙而又潔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7) 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是:香遠益清。

(8) 寫君子行為方正,通達事理,不攀附權貴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 重點語句翻譯

(1)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對於)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

(2)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唯獨喜愛蓮花,(因為它)從汙泥中長出來卻不沾染汙穢,在清水中洗淨卻不妖豔。

(3)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莖)中間是通透的,外形是挺直的,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香氣越是離得遠越覺得清幽,筆直潔淨地立在水中。

(4)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它,卻不能玩弄它。

(5) 噫 !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唉!對於菊花的喜愛,(從)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

(6) 蓮,花之君子者也。*蓮花,是花中的品德高尚的人。

(7)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對於牡丹的喜愛,當然人很多了。

5. 課文內容理解

(1) 文中的蓮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寫「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襯托君子的高尚氣節。

(2)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句照應了上文的「世人甚愛牡丹」。結尾這一句感嘆表達了作者對追求逐利(追求富貴、貪慕富貴)、趨炎附勢的世風的鄙棄。

(3) 本文採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課文中的「牡丹」、「菊」、「蓮」分別象徵什麼樣的人?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讚美寄寓著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牡丹---「 花之富貴者「象徵:追求功名、富貴的人。菊---「花之隱逸者」象徵:

不趨炎附勢的隱士。蓮---「花之君子者」象徵:品行高尚的賢能之士。

寄寓對君子的嚮往和自身淡泊名利、潔身自好,要在汙濁的世間保持高潔的品格和堅貞的節操。

(4) 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蓮「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淨植」「不可褻玩」的特徵所代表的可貴品質。蓮花代表的可品質是:質樸、高潔,胸懷豁達,品行無邪;不拘繁文苟禮,美德廣布四方,獨立自主,威嚴不可褻瀆。

(5) 本文運用了襯托的手法,用菊正襯蓮,用牡丹反襯蓮。文章的最後一段運用了多種句式:分別有感嘆句(噫 !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設問句(蓮之愛,同予者何人?)陳述句(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6)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蘊含了君子哪些品質?既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汙,也不孤高自許;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志潔行廉,儀態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

(7) 下面對選文內容和寫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

a、選文以愛蓮之情來表達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以及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棄。

b、在文中作者從蓮的生長環境、形態香氣、風度氣質等方面描寫了蓮花的超凡脫俗。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來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端正,因而美名遠揚。

d、「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表達了作者對雍容華貴的牡丹的讚美之情。

陋室銘 (唐)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有名,出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有靈氣】。斯【這】是陋室,惟吾德馨【香氣,這裡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苔痕上【蔓延】階綠,草色入【映入】簾青。談笑有鴻【大】儒,往來無白丁【這裡指沒有學問的人】。可以調【調弄,這裡指彈】素琴,閱金經【佛經】。

無絲竹【泛指**】之亂【使……亂,干擾】耳,無案牘【官府公文】之勞【使……勞累】形【身體】。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

「何陋之有?」

1. 文史知識:朝代:

唐。說: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是用韻的。

子云:揚子雲,即(東漢)楊雄。諸葛,(三國)諸葛亮,複姓諸葛,字孔明,號臥龍。

2. 中心:通過對陋室的描寫和讚頌,抒發了作者身居陋室安貧樂道的思想感情就,展現了他不慕富貴、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節操。

3. 理解性默寫

(1) 描寫陋室環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2) 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 文章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 文中描寫"陋室"環境恬靜、雅緻,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5) 表現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6) 用比喻讚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7) 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話是:孔子雲:何陋之有?

(8) 結尾把自己與古代賢士相比,表現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話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9) 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10) 表現作者對自己擺脫了喧囂生活和繁雜公務的欣喜之情的語句是: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4. 全文翻譯

山不在於高低,有了神仙就(可以)名聲遠播。水不在於深淺,有了蛟龍就顯得有靈氣。這是所簡陋的房子,只因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會感到簡陋了)。

青苔的痕跡蔓上台階,蒼翠碧綠;綠草的顏色映入門簾,一片青蔥。在這裡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人,跟我往來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在這裡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閱讀佛經。

沒有管弦演奏的樂聲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我身心勞累。(我的陋室真比得上)當年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雲的亭子。孔子說過:

「(既有君子住在裡頭)又有什麼簡陋呢」?

5. 理解: 1-3句:運用模擬點明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說明陋室不陋。

4-7句:描寫居室環境、來往客人和日常生活,揭示陋室不陋的原因

優美清雅的環境,反映寧靜淡泊的心境;

學識淵博的來客,表明高雅脫俗的情懷;

恬然自適的生活,表現安貧樂道的情趣和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8-9句:含蓄表達作者以君子自況的高雅情趣,與開頭「惟吾德馨」呼應。

愛蓮說和陋室銘

譯文山不在於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成為有靈力的水了。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 住屋的人 的品德好 就不覺得簡陋了 苔蘚碧綠,長到階上 草色青蔥,映入簾裡。說說笑的都是博學的人,來來往往的沒有無學問的人。1 可以彈不加裝飾的琴,閱讀佛經。沒有嘈雜的 聲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

短文兩篇 陋室銘 愛蓮說

石室聯中 教學目的 1 學習古人高潔的品格和情操。2 掌握一些文言詞語。3 理解短文的主要內容。教學重點 1 朗讀 背誦文言課文。2 疏通文言語句,分析文章內容。教學難點 1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教學時間 二課時。第一課時 劉禹錫 一 檢查預習 朗讀課文,看課文注...

《陋室銘》複習

翻譯 沒有奏樂的 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5 孔子雲 何陋之有?翻譯 孔子說 這有什麼簡陋的呢?三 中心主旨。陋室銘 通過對居室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四 問題解析。1 作者開篇就寫 山 水 仙 龍 有何用意,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