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萍文字目標置換效應

2022-10-17 20:15:24 字數 4740 閱讀 2266

目標置換效應

提要:目標置換是常見現象,重要的是該不該置換。

目錄:一、自覺置換,二、不自覺置換。

目標置換效應是指乙個人當初確立的目標,被其他目標置換的現象,即原定的目標,變成了其他目標的現象。

目標被置換分自覺置換和不自覺置換兩類。

一、自覺置換

自覺置換是指置換目標的全過程都是自己清晰地意識到和決策的。自覺置換目標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幾種:

1、無法實現的目標:由於要實現的目標相對於個體而言,是他永遠或者暫時無法實現的,只能永遠或者暫時放棄,改為其他目標。例如某青年剛走向工作崗位時,希望能買一間一百平方公尺左右的大房子結婚。

結果,到了該結婚的時候,所有積蓄和可以借到的錢還不夠買乙個衛生間。經考慮:很快會有孩子,培養孩子可不輕鬆;雙方父母已經年老,難說什麼時候生病;小夫妻倆的工作崗位也難以保證……總之,未來生活已經相當艱難。

現在無法買房子,以後也沒有希望,只好放棄,改為租房子算了。

2、目標實現難度大:由於要實現的目標相對於個體而言,實現難度大,經過考慮後決定放棄,改為其他目標。「有志者事竟成」,確實,只要是有可能實現的目標,那麼,目標難度再大,只要意志堅強,堅忍不拔,是可以達成心願的。

但是,其中的艱辛,不是誰都能理解和堅持的。譬如上面說的小夫妻倆,每人每天兼職兩三份,節假日不休息,省吃儉用,再嘗試做做小生意,誰敢說他們以後不能買到房子?可是,捫心自問,你願意這樣拼命嗎?

有價值嗎?你快樂嗎……

3、暫時擱置的目標:許多原因可以導致要實現的目標必須暫時性的停止。譬如目標需時長久,資金、材料不足,健康狀況,天氣原因等等,都是十分常見的原因,人遇上了,只能暫時擱置目標。

4、發展變化:所有事物都在不斷變化發展,在個體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有許多不能自已掌控的情況發生,可能出現已經沒有必要達成目標或者目標已經無法實施的情況,這就出現了放棄目標的現象。如突然間,聽說日寇無條件投降了,趕赴軍校的青年歡欣鼓舞,不參軍了,回家耕地。

又如家道中落,留學夢碎,只能走出校門,負起家庭責任。總之,情況變化,目標也需要改變。

5、合理化:在實施目標任務的過程中,會發現某些地方需要改進,某些地方需要放棄,某些地方需要增強等等,這些實踐過程中的經驗,在不斷修改著原定目標和方案,以至於後來的目標不一樣了,這就是合理化的改變結果。如戰國時期,友邦趙國被攻擊,危在旦夕。

怎樣施救?齊王準備立即派兵前往趙國增援,一切準備就緒。這時,群臣討論結果也出來了:

如果強行軍趕往趙國直接支援的話,必定戰士疲憊,不利作戰;相反,魏國主力已出,此時奔襲魏國,則勝利在握,而魏國不能失去國土,這是他生存的根據地。所以,他必定要回兵救援,結果,趙國也就安全了。這「圍魏救趙」就是目標合理化後的目標置換。

二、不自覺置換

不自覺置換是指目標已經被置換了,而自己並不知曉的現象。美國管理學家約翰.卡那首先提出了目標置換的概念,他說 「對於如何完成目標的關切,致使漸漸地讓方法、技巧、程式等問題佔據了乙個人的心思,反而忘了整個目標的追求」,換言之,「工作如何完成」逐漸代替了「工作完成了沒有」。

他所說的目標置換就是不自覺的目標置換。

不自覺的目標置換通常有下述原因:

(一)刺激強度弱

《知覺生長模型》認為,個體建立的「目標」,是他大腦皮層上乙個被不斷強化的興奮點,當它達到一定的深度,(每次強化都是一次「刻下痕跡」的過程,「痕跡」是「越刻越深」的)就成為這個個體的長遠、堅定的「目標」了。這種深刻目標是不會被遺忘的。相反,那些淺淺的痕跡(刺激強度弱所致)是很容易被抑制甚至遺忘的。

一旦發生抑制或遺忘,大腦「司令部」對原目標的監控作用也隨之消失,於是,原來的目標被取代或置換,自己是不清楚的。刺激強度弱的情況通常有如下幾種:

1、沒有清晰思路,就開始試探性工作:如果個體面對陌生的工作,無法整理出清晰的工作思路,表現為毫無頭緒、一籌莫展,這時候,如果他要採取試誤的方法,俗稱「摸著石頭過河」,也應該有乙個試誤的明確目標或方法。可是,有些人有時候連這點都做不到,就開始了試探性工作,這時候,他大腦「知識結構」內並沒有深刻的目標痕跡,甚至連目標都沒有,自然很容易表現出目標置換現象。

迷路的幼兒邊哭邊走,漫無目的的找媽媽,他一會兒一直走,一會兒又跟著人群走……前進目標不斷被置換而不自知之例。

2、刺激資訊分散,失去重點:每當個體同時接收到多個資訊的時候,如果這些資訊中沒有特別強烈的重要資訊,都是刺激強度相同的資訊時,痕跡也是同樣深淺,沒有主次分別,沒有重點。這樣,在完成某個目標的過程中,很容易被工作中某些具體問題吸引,成為新重點新目標,這就表現出目標置換效應。

如決戰在即,上級命令:「立即備戰,堅決守住陣地!」任務簡單明瞭,部下就會積極備戰,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到時候檢查就可以了。

相反,沒有指揮水平的、不知部下能力的軍官擔心太多,來到前線,指手畫腳,忙過不停。部下反而不知道重點,遵照指示,一會兒修坑道、一會兒加固堡壘、一會兒擦槍炮……總之,每樣完成得不錯,就是沒有全盤考慮戰鬥中可能出現的重大問題,如火力配置、彈藥運輸、緊急支援、暫時丟失陣地後,第

二、第三梯隊的**措施等等。表現出達不到或只達成部分既定目標的情況,出現目標置換效應。

3、遺忘:痕跡淺不僅容易被抑制,出現暫時性的遺忘,也容易發生痕跡消退,出現永久的遺忘。當個體遺忘發生後,目標失去監管,就會出現以當時佔優勢的興奮中心操控全域性的行為。

例如很多老人記憶力差,剛決定要辦的事,很快就忘記了。譬如他準備去市場買菜,到大街上,碰到熟人,不多的、所有的興奮能量都迅速轉移、聚集到新興奮區域。沒有象年輕人那樣有留貯在目標區域的興奮能量,所以他忘了任務,興高采烈地和別人長談起來,家裡人等著炒菜呢。

這型別的目標置換效應多數發生在需間歇進行,時間跨度很長但並不堅定的目標上;以及老人,神經衰弱的病人身上。

(二)理解錯誤

本來就不清晰的任務、容易造成理解錯誤,當然容易出現目標偏離,表現出目標置換效應。必要指出,《知覺生長模型》認為:任務負責人是按照自己理解的目標進行工作的,並沒有偏離自己認定的目標,所以,這種目標置換不是真正意義的目標置換,是參照別人的目標才出現的。

目標置換效應是常見現象,有合理的成分,也有無可奈何的主、客觀因素,宜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認為都是值得遺憾的。

目標效應

提要:目標對個人、集體、國家都十分重要;人類正滑向滅亡,何去何從?

目錄:一、意志力量簡介,二、目標分類,三、成敗因素,四、人類的目標,五、總結。

個體為達到一定目標而產生出意志力量,稱為目標效應。這是百度百科詞條給出的定義。其實,「有志者事竟成」才是個體最重要的目標效應。

成功者需要目標,集體發展需要目標,國家發展需要目標,人類社會未來命運:滅亡還是進入極樂世界,需要目標,這些結果都是目標效應。

個體為了目標而產生意志力量,是心理學上百分之百可以重複觀察到的現象。相反,有志者事竟成這句激勵志氣的話,背後卻明確告知人們:願望和目標往往難以實現。

真是這樣嗎?看來目標效應有許多有趣的問題值得**,讓《知覺生長模型》為你解答吧。

一、意志力量簡介

《知覺生長模型》認為,個體建立的「目標」,是他大腦皮層上乙個被不斷強化的興奮點,當它達到一定的深度,(每次強化都是一次「刻下痕跡」的過程,「痕跡」是「越刻越深」的)就成為這個個體的「目標」了。

這種深刻的興奮點有個特點,就是很容易將興奮能量吸引過來。例如在同批遊客中,一種不起眼的稀缺植物,立即引起植物學家的注意;一件價廉物美的商品立即引起立志做「富豪」的小商販的注意;乙個小偷的習慣動作立即引起警官的注意;娛樂八卦的訊息立即引起希望做「明星」的少女注意等等現象背後,就是由於他們有不同的「目標」興奮點,吸引興奮能量到達的腦區不同所致。

被吸引而聚集在一起的大量興奮能量會繼續沿著與之聯絡的神經通路前進,這是與所有個人養成的「習慣」相同的神經機制,只是,它們前進的腦區不同,表現出來的行為也就不同。每個人與「目標」相聯絡的神經通路可以是「新接通」的,更多是深刻的、聯絡牢固的舊線路。這樣就產生一種現象:

「目標人」總是目標明確,而且他每次為「目標」所做努力,都是熱情高漲的、積極的、不會被失敗被困難所動搖的,在別人眼裡是堅忍不拔的,這就是所謂「意志的力量」。

意志力量的事例很多,百科詞條舉出的三個例子很好:  乙個盲人琴師,其師傅讓他每彈斷一根弦便在琴體上劃一線,划至100線,便可得治盲秘方。他頑強地彈琴、生活,數十年後劃足100條線,開啟秘方,乃為一張白紙。

不久,琴師死亡。他就是依仗著這個心理目標支撐了數十年。

海明威獲取諾貝爾文學獎的代表作《老人與海》,可以看做是老人在海上與鯊魚作九死一生的搏鬥,最後回到岸上,生命力得到張揚的目標效應的作用。如果老人在筋疲力盡時,稍有點松勁兒,覺得「拼搏還不如痛痛快快地死好」的話,他肯定死於鯊魚之口。

乙個即將死亡的人,為盼兒子歸來,與他見最後一面,其心理作用真的可以推遲其死亡時間。用《知覺生長模型》解釋,是由於興奮能量頑強聚集、貯留在其牽掛的區域,於是腦死亡被推遲。這就是所謂「意志的力量」。

二、目標分類

依據人的需要,可以將目標分為物質類、精神類和物質精神混合型三大類。例如要當富豪就是物質類的目標。要當科學家、作家,希望永垂千古就是精神類的目標。

當然,更多人的目標是物質和精神混合在一起的:例如要嫁入豪門,追求的是物質享受,然而,喜歡人人尊敬、高貴大方的感覺又是精神方面的;要當科學家,因為薪金豐厚,生活穩定,卻是物質類的。

三、成敗因素

很多因素影響到個體目標的成功與失敗,在現代,人們強調個人奮鬥,這就更需要注意這些影響因素。下面分四個部分來論述。

(一)個人奮鬥

1、客觀規律:奮鬥目標必須符合客觀規律,否則,絕對沒有成功的可能。如要發明「永動機」,違反物理學規律,是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袁世凱要稱帝,儘管他當時具備許多優勢條件:如清朝滅亡後,殘存的勢力極其微弱,不存在東山再起的可能性;革命黨年幼,實力弱小;而他身居最高位,軍政大權在握;並且善於玩弄權術,德威兼施,恩威並用;身邊已經聚集了大群為謀私利而逢迎的群臣等等。然而,時代不同了,他違反了封建君主制必定滅亡的人類發展規律,於是,失敗不可避免。

相反,走出太陽系,走向宇宙,符合物理學規律,符合心理學規律,無論困難多大,只要人類不滅亡,時間將證明這是人類必定會踏出的一步。

黃雪萍個人簡歷

自薦信尊敬的領導 首先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啟閱我的自薦信!我叫黃雪萍.來自黑龍江科技職業學院應屆專科畢業生.我懷著一顆熱切無比的心和對事業孜孜不倦的執著追求,謀求乙份適合自己發展的工作.現在有機會把我介紹給貴單位,我感到非常榮幸.我樂觀,自信,對自己充滿信心,由於大學期間我刻苦努力,成績名列前茅,因為...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李雪萍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她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名族的傳統美德。翻開浩瀚的歷史,既有張良拾靴 孔融讓梨 程門立雪這樣千古傳頌的典故,也有 不學禮,無義立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這樣代代傳承的道理。正是這種文明禮貌 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我為祖國點讚孫藝萍

遼寧海城析木高階中學一年三班姓名 孫藝萍指導教師 齊晶晶 我為文明的中國點讚,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引用了唐代詩人孟浩然的詩句,中華文明擁有五千多年歷史,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光彩奪目的屹立於世界之上,作為中華兒女,作為一名當代青年,有義務更有責任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讓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