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周課程 教師用

2022-10-16 22:12:04 字數 3853 閱讀 1151

一、每週識記

每週拼音字詞識記

每週成語識記

每週作文素材積累

二、課堂重點

現代文閱讀

中考語文閱讀備考絕學之二:概括主旨

應對策略

一、學會一些理解和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

1.記敘類文章(這裡指廣義的記敘文,包括散文、**)主旨的理解。(1)從文章標題入手。

有的題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體現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有的標題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如《白楊禮讚》,借白楊樹的不平凡的形象,讚美北方農民,歌頌他們質樸、堅強和力求上進的精神,抒發作者對他們的崇敬和讚頌的感情。(2)從分析文章的開頭或結尾入手。

有的文章開篇點題,起到統領全文、點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點明中心或深化中心。如《棗核》一文的最後一句:「改了國籍,不等於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沒有乙個民族像我們這麼依戀故土。

」卒章顯志,表現海外華人對故鄉的依戀之情和熱愛自己民族的情感。(3)從分析文中的議論、抒情句入手。記敘文的議論、抒情句具有畫龍點睛的功效,我們要善於抓住這個「睛」來看作者的中心意圖。

同時,從議論、抒情句中,我們還可以直接看到作者情感的變化。如從《一面》一文最後五小節的議論和抒情句中,即可概括出文章主旨。(4)從概括文章段意和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隱含在作者對人物、事件的敘述、描寫中,我們要做綜合歸納,才能突出中心思想。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文,**寫了三個場景:一是聽控訴;二是救父女;三是拳打鎮關西。

三個場景把魯提轄這個人物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表現出魯提轄嫉惡如仇、粗中有細、勇而有謀的性格特徵。通過敘述這一事件,作者表達了封建社會被壓迫的人民對伸張正義的渴望。(5)從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

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時還需了解、分析有關時代背景,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麼背景下產生和活動的以及寫作的意圖是什麼。如《紫藤蘿瀑布》,作者宗璞寫此文時正值小弟去世,她有感於「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而悟出「生死謎,手足情」。有了這個背景,你就能理解,實際上作者是以紫藤蘿花的榮枯來喻人生,來表達自己對生死的態度的。

2.議**主旨的理解。(1)看標題。

議**中,有的標題就是中心論點或含有中心論點,有的標題提供了歸納中心論點的範圍。如《多一些寬容》《人的高貴在於靈魂》這兩篇文章的標題就含有中心論點。(2)看開頭和結尾。

有的議**開門見山,直接提出中心論點;有的議**,在前面擺事實、講道理,最後收篇時才得出結論,這個結論便是中心論點。如《敬業與樂業》開篇提出中心論點「『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3)看議論過程。

有的議**,出於說理的需要,在展開議論之後,才提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如《為你開啟一扇門》一文中「親近文學,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乙個文明人增長知識、提高修養、豐富情感的極為重要的途徑。」這一中心論點,是在內容充分論述後才提出的。

3.說明文主旨的理解。(1)看標題。

標題中的修飾、限制成分往往就是說明物件的特徵,如《雄偉的人民大會堂》。(2)抓中心句(關鍵句)。不少說明文有集中陳述說明物件特徵的語句,如《蘇州園林》《人類的語言》。

(3)看說明過程。不少說明文,說明物件的特徵貫串於文章的內容中,沒有集中而鮮明的表達形式,我們要在理解全文內容的基礎上,歸納說明物件的特徵。閱讀時,同學們可先把全文各段的大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然後指出作者要說明的事理或事物特徵等。

二、識記一些常見的概括文章主旨的格式。

歸納文章的主旨(中心),在語言表述上一般都有一些格式,不同的文體歸納中心的格式不同。同學們總結一些這方面的格式,對歸納中心有一定的幫助,但也不應拘泥於此格式。

1.記敘類文章。寫人為主:

記敘了……讚揚了……表達了……;記事為主:記敘了……批評(歌頌)了……表現了……;寫景狀物:採用了……手法,借助……的描寫,讚揚了……;遊記:

描寫了……表達了……感情。

2.議**。立論:文章論述了……闡明了……;駁論:文章駁斥了……提出(闡述)了……主張(道理)。

3.說明文。文章說明(介紹)了……體現(展現、讚美)了……。

真題解析

帶套袖的孫犁先生

①我產生要當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階段。為了驗證我成為作家的可能性,父親還領我拜會了《小兵張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師。記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師對我說:

「在中國作家裡你應該讀一讀孫犁。」我立即大言不慚地答曰:「孫犁的書我都讀過。

」他又問:「你讀過《鐵木前傳》嗎?」我說:

「我差不多可以背誦。」

②一九七九年,我從插隊的鄉村回到城市,在一家雜誌社作**編輯,業餘也寫**。秋天,百花文藝出版社準備為我出版第一本**集,我被李克明、顧傳箐二位編輯熱情請去天津面談出版的事。行前,作家韓映山(現已故)囑我帶封信給孫犁先生。

③一九七九年秋日的乙個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我終於走進了孫犁先生的「高牆大院」。這是一座早已失卻規矩和章法的大院,孫犁先生曾在文章裡多次提及,並詳細描述過它的衰敗經過。如今各種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裡自由地起伏著,稍顯平整的一塊地,一戶人家還種了一小片黃豆。

那天黃豆剛剛收過,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會神地撿豆子。我看到他的側面,已猜出那是誰。看見來人,他站起來,把手裡的黃豆亮給我們,微笑著說:

「別人收了豆子,剩下幾粒不要了。我撿起來,可以給花施肥。丟了怪可惜的。

」④他身材很高,面容溫厚,語調洪亮,夾雜著淡淡的鄉音。說話時眼睛很少朝你直視,你卻時時能感覺到他的關注或說觀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褲,當他騰出手來和我握手時,我發現他戴著一副青色棉布套袖。

接著他引我們進屋,高聲詢問我的寫作、工作情況。我很快就如釋重負。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會不苟言笑的,戴著套袖的作家給了我一種親近感。

⑤其後不久,我寫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篇幅卻不短,大約一萬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給省內幾位老師看,不料有看過的長者好心勸我不要這樣寫了,說「路子」有問題。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膽將它寄給孫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的《文藝》增刊上發了出來,《**月報》也很快作了**。

⑥我再次見到孫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著大風。他剛裁出一沓沓粉連紙,和保姆準備糊窗縫。

見我進屋,孫犁先生迎過來第一句話就說:「鐵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見老?我這兩年老得特別快。

」當時我說:「您是見老。」也許是門外的風、房間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縫用的粉連紙加強了我這種印象,但我說完很後悔,我不該迎合老人去證實他的衰老感。

接著我便發現,孫犁先生兩隻襖袖上,仍舊套著一副乾淨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著一種幹練的活力,一種不願停下手、時刻準備工作的情緒。這樣的狀態,是不能被稱做衰老的。⑦我第三次見到孫犁先生,是和幾位同行一道。

那天他沒撿豆粒,也沒糊窗縫,他坐在寫字檯前,桌面攤開著紙和筆,大約是在寫作。看見我們,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別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見了那副套袖。

記得那天他很高興,隨便地和大家聊著天,並沒有摘去套袖的意思。這時我才意識到,戴套袖並不是孫犁先生的臨時「武裝」。

⑧多年之後,有一次我把友人贈我的幾函宣紙精印的華箋寄給孫犁先生時,收到他這樣的回信,他說:「同時收到你的來信和惠贈的華箋,我十分喜歡。」但又說:

「我一向珍惜紙張,平日寫稿寫信,用紙亦極不講究。每遇好紙,筆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紙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見過習慣戴套袖的孫犁先生,或許我會猜測這是乙個名作家的「矯情」,但是我見過的戴著套袖的孫犁,見過了他寫給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紙不是《天津**》那種微黃且脆硬的稿紙就是郵局**的明信片,信封則永遠是印有紅色「天津**」字樣的那種。

⑨我相信他對紙張有著和對棉布、對衣服同樣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勞動的尊嚴與德行、人生的質樸和美麗。

第⑨段畫線句的含義是什麼?

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開頭,有的甚至就在第一自然段,當然也有在文章尾段卒章顯志的。考生在閱讀時,要注意抓住那些表明作者立場、觀點、情感、態度的句子,如果確定它能統領全文內容,毫無疑問,它就是文章的主旨了。上面的閱讀題目,要考生理解的就是文章的中心句,實際就是考查考生對文章主旨的概括。

勞動是讓人尊重的行為,乙個人對待勞動的態度,反映了乙個人的德行。戴套袖的大作家孫犁,撿豆粒、糊窗縫、珍惜衣服和紙張,都是他尊重勞動的體現,也是他質樸美麗人生的寫照。

第十八周教案

總複習 一 課時 2課時 一 算一算 15分 70 7 20 9 7 6 15 5 69 69 13 8 4 9 10 80 7 3 4 60 16 7 17 9 70 20 55 50 15 6 二 比一比,在 內填上 24分 15 7 7 74 70 70 8 7 16 13 9 5 6 70 ...

第十八周班會主題

1 修養,是文化 智慧型 善良和知識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美德,是崇高人生的一種內在的力量。講究情操修養,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各班要緊扣 修養 這個主題,教育學生舉止彬彬有禮 溫和 親切 有禮貌 儀表整潔,穿著得體 合乎身份 有愛心,懂禮貌,知道尊重別人,關心別人 做事有分寸,善解人意,心胸寬闊並發...

第十八周教學反思

王莉 新課標下要求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應用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隨著硬體條件的改善,現在小學基本上安裝上了多 裝置,因此教師也患上了 多 依賴症 主要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一是課件質量不高,很多教師為了圖方便,隨便在網上找乙個就用於上課 二是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內容,有些教師的課件製作得非常精美,而內容只是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