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例評析初中語文教案

2022-10-16 16:42:05 字數 1369 閱讀 5878

課型設計:分析、討論課。課時一節。

教學線條設計:抓住「平險」這個短詞引發教學內容,重點分析討論課文寫作技巧和主要人物的藝術形象。

教學的警示語:注意,《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

教學過程如下:

預備動作:同學們,《愚公移山》這個故事有其發生的原因,請大家想想並找一找,文中哪個詞能起引發故事的作用:(「平險」——愚公的乙個想法和舉措,引發了乙個動人的故事。)

步驟一:分析討論故事的寫作技巧。

1、愚公要「平險」,「險」在**?(找出故事的背景)。為什麼要「平險」?

(故事的開端)「平險」是如何進行的?(這是故事的結局)。圍繞著「平險」表現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他們是(故事的人物;進行分類。

)2、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主要手段是:(人物對話。)有兩次對話顯現了故事的曲折和波瀾,能否找出來?

(順勢分析愚公妻和智叟對愚公「平險」的態度是否相同以及這兩個人物的故事情節中的作用,穿插表情背誦愚公與智叟的對話。)

3、故事中還有乙個生動的細節。(順勢分析「遺男」在故事中的作用。)

步驟二:分析討論愚公的人物形象:課文是怎樣表現愚公這個人物的?

(1)正確描寫——語言、行動(愚公確知平險之利,有遠大的抱負。)

(2)鮮明對比——智叟(重點分析愚公與智叟的對話。認識:愚公深明查以「平險」之理,有正確的認識。)

(3)側面烘托——山高、路遠,操蛇之神懼、帝感其誠(愚公有萬難不屈的「平險」精神。)

學生概括愚公形象的特點。

再概括《愚公移山》的主題。教師點示: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也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的道理。

[評析]

這個教案的設計是很細心的。

它首先注意到了力避教學的誤區,甚至寫了一條「教學警示語」。

原來,不少的人忽略了「寓言」特點,淡漠了寓言常用誇張的手法描寫人物或其它生物,將深奧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訓寄寓於故事中的特點,不帶領學生去正確的捕捉《愚公移山》的寓意,反而設定一些「是不是蠻幹」、「決策是否正確」、「為什麼不考慮搬家」、「要不要科學辦事」之類「化虛為實」的問題引發課堂討論,結果偏移了教學與教育的線條,無謂地花費了課堂教學時間。

其次,教學主線飽滿而且清晰。

教師創造性地抓住「平險」這個短語,成功地串起了課文的藝術特點分析和人物形象分析,兩次分析的「活動」量很足但又不失之過難,問題雖然不多然而卻很講究問題出現的層次性,特別是對愚公形象的分析,不僅僅只是注意到細膩,而且更注意到準確——從人與自然鬥爭的角度表現「人定勝天」的思想,從所做事情的公益性正義性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

綜合上述兩方面的特點,我們說此教例很準確地掌握了分析的「入射角」。

此教例也引起我們乙個有趣的回味:為什麼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黔之驢》、《愚公移山》等諸多寓言的教學中,我們往往只忽視《愚公移山》的寓言特點呢?

資訊科技與初中語文教學整合運用例談

南通市觀河中學陳星 隨著學習資源的迅速膨脹 有效地利用信信教 息技術來獲取資訊資源已經成為新型學習模式的重要特徵。以整合思想為指導的教學模式需要師生在語文教與學的環節中學習和應用資訊科技。把資訊科技作為獲取資訊 探索問題 解決問題的工具。筆者認為。資訊科技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整合運用至少具備如下幾點優勢...

蘇教初中語文八上《1七律 長征》教案 17

七律長征 教學目標 1 體會紅軍長征中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感受長征精神。2 關鍵字詞的含義及其飽含的感情。3 注意朗讀節奏 重音,當堂成誦。教學重點 難點 關鍵字詞的含義及其飽含的感情,領會用藝術的概括和誇張的手法來謳歌紅軍戰士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教學課時安排 1...

蘇教初中語文八上《17記承天寺夜遊》教案 11

17 記承天寺夜遊 2 理解重點詞 句的含義 難點 1 欣賞文中描寫月色的句子,感受其精妙之處。2 結合作者的經歷,揣摩作者寫作本文時的心境 本課題教時數 一課時教學方法 朗讀,講解,質疑,討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匯入課堂 月在古詩裡給人的感覺就是溫柔多情的。要麼是謙謙君子,要麼是窈窕淑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