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新課標卷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解析

2022-10-15 00:54:06 字數 4670 閱讀 5745

1. 下列與細胞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核醣體、溶酶體都是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

b. 酵母菌的細胞核內含有dna和rna兩類核酸

c. 藍藻細胞的能量**於其線粒體有氧呼吸過程

d. 在葉綠體中可進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答案】b

【解析】核醣體無膜結構,溶酶體具有單層膜結構,a項錯誤;酵母菌為真核生物,組成酵母菌的真核細胞的細胞核內含有dna和rna兩類核酸,b項正確;藍藻細胞為原核細胞,其細胞中無線粒體,c項錯誤;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所進行的光反應過程中,會有atp生成,d項錯誤。

考點:本題考查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核酸的分布、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形成知識網路結構的能力。

2. 離子幫浦是一張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載體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釋放的能量跨膜運輸離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離子通過離子幫浦的跨膜運輸屬於協助擴散

b. 離子通過離子幫浦的跨膜運輸是順著濃度階梯進行的

c. 動物一氧化碳中毒會降低離子幫浦跨膜運輸離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質變性劑會提高離子幫浦跨膜運輸離子的速率

【答案】c

考點:本題考查物質跨膜運輸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從課外材料中獲取相關的生物學資訊,並能運用這些資訊,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的能力。

3. 若除酶外所有試劑均已預保溫,則在測定酶活力的試驗中,下列操作順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緩衝液→保溫並計時→一段時間後檢測產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計時→加入緩衝液→保溫→一段時間後檢測產物的量

c. 加入緩衝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溫並計時→一段時間後檢測產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計時→加入酶→加入緩衝液→保溫並計時→一段時間後檢測產物的量

【答案】c

【解析】依題意可知,該實驗的ph為無關變數,為了排除無關變數的干擾,應控制相同且適宜,而緩衝液能夠起到維持反應液的ph恆定的作用,因此需最先加入;酶具有高效性,所以在控制ph恆定的條件下,應先加底物後加酶,讓酶促反應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進行,一定時間後檢測產物的量。綜上所述,a、b、d三項均錯誤,c項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影響酶活性的因素及其實驗設計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相關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並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的能力。

4. 下列與神經細胞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 atp能在神經元線粒體的內膜上產生

b. 神經遞質在突觸間隙中的移動消耗atp

c. 突觸後膜上受體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經細胞興奮後恢復為靜息狀態消耗atp

【答案】b

考點:本題考查有氧呼吸、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和在神經細胞間的傳遞、蛋白質合成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形成知識網路結構的能力。

5. 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我們的祖先通過自身的生產和生活實踐,積累了對生態方面的感性認識和經驗,並形成了一些生態學思想,如:自然與人和諧統一的思想。

根據這一思想和生態學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有其自身的執行規律

b. 若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生產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覆利用

c. 「退耕還林、還草」是體現自然與人和諧統一思想的例項

d. 人類應以保持生態系統相對穩定為原則,確定自己的消耗標準

【答案】b

【解析】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的渠道都是食物鏈和食物網,前者具有全球性、可以被生物群落迴圈反覆利用,後者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二者都有其自身的執行規律,a項正確,b項錯誤;「退耕還林、還草」是提高並保持生態系統穩定性的重要措施,是體現自然與人和諧統一思想的例項,c項正確;人類的活動應該遵循生態系統的客觀規律,應以保持生態系統相對穩定為原則,確定自己的消耗標準,d項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形成知識網路結構的能力。

6. 理論上,下列關於人類單基因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男性中的發病率等於該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

b.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女性中的發病率等於該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

c. 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女性中的發病率等於該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

d. 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男性中的發病率等於該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

【答案】d

29.有關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來標記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脫氧)上三個磷酸基團所處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

回答下列問題;

(1)某種酶可以催化atp的乙個磷酸基團轉移到dna末端上,同時產生adp。若要用該酶把32p標記到dna末端上,那麼帶有32p的磷酸基團應在atp的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帶有32p標記的datp作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將32p標記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則帶有32p的磷酸基團應在datp的(填「α」「β」或位上。

(3)將乙個帶有某種噬菌體dna分子的兩條鏈用32p進行標記,並使其感染大腸桿菌,在不含有32p的培養基中培養一段時間。若得到的所有噬菌體雙鏈dna分子都裝配成噬菌體(n個)並釋放,則其中含有32p的噬菌體所佔比例為2/n,原因是

【答案】(1)γ (2) α

(3)乙個含有32p標記的雙鏈dna分子經半保留複製後,標記的兩條單鏈只能分配到兩個噬菌體的雙鏈dna分子,因此在得到的n個噬菌體中只有兩個帶有標記。

【解析】(1)某種酶可以催化atp的乙個磷酸基團轉移到dna末端上,同時產生adp。atp水解時,遠離腺苷的高能磷酸鍵斷裂,產生adp和pi,釋放的能量用於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據此並結合題意可知:

若要用該酶把32p標記到dna末端上,那麼帶有32p的磷酸基團應在atp的γ位上。

(2)da—pα~pβ~pγ(d表示脫氧)脫去pβ和pγ這兩個磷酸基團後,餘下的結構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因此,若用帶有32p標記的datp作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將32p標記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則帶有32p的磷酸基團應在datp的α位上。

(3)每個噬菌體只含有1個dna分子。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時,噬菌體的dna進入到大腸桿菌的細胞中,而蛋白質外殼仍留在大腸桿菌細胞外;在噬菌體的dna的指導下,利用大腸桿菌細胞中的物質來合成噬菌體的組成成分。已知某種噬菌體dna分子的兩條鏈都用32p進行標記,該噬菌體所感染的大腸桿菌細胞中不含有32p。

綜上所述並依據dna分子的半保留複製可知:乙個含有32p標記的雙鏈dna分子經半保留複製後,標記的兩條單鏈只能分配到兩個噬菌體的雙鏈dna分子,因此在得到的n個噬菌體中只有兩個帶有標記,即其中含有32p的噬菌體所佔比例為2/n。

考點:本題考查atp或datp的結構特點、dna分子的複製、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從課外材料中獲取相關的生物學資訊,並能運用這些資訊,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的能力。

30. 為了**生長條件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某研究小組將某品種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兩組,置於人工氣候室中,甲組模擬自然光照,乙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養條件相同。培養較長一段時間(t)後,測定兩組植株葉片隨光照強度變化的光合作用強度(即單位時間、單位面積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判斷,光照強度低於a時,影響甲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

(2)b光照強度下,要使甲組的光合作用強度公升高,可以考慮的措施是提高填「co2濃度」或「o2濃度」)。

(3)播種乙組植株產生的種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組的條件培養t時間後,再測定植株葉片隨光照強度變化的光合作用強度,得到的曲線與甲組的相同。根據這一結果能夠得到的初步結論是_____。

【答案】(1)光照強度 (2) co2濃度

(3)乙組光合作用強度與甲組的不同,是由環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遺傳物質的改變造成的

(3)依題意可知:導致曲線圖中甲、乙兩組光合作用強度差異的原因是光照強度不同,即甲組模擬自然光照,乙組提供低光照;播種乙組植株產生的種子所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組的條件培養t時間後,其植株葉片隨光照強度變化的光合作用強度曲線與甲組的相同。據此能夠得到的初步結論是:

乙組光合作用強度與甲組的不同,是由環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遺傳物質的改變造成的。

考點:本題考查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從題圖中提取有效資訊並結合這些資訊,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

31. 病毒甲通過呼吸道感染動物乙後,可引起乙的b淋巴細胞破裂,t淋巴細胞功能喪失,導致其患腫瘤病,病患動物更易被其他病原體感染,給新生的乙個體接種甲疫苗可預防該腫瘤病。回答列問題: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體感染的原因是

(2)新生的乙個體接種甲疫苗後,甲疫苗作為可誘導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成和記憶細胞。記憶細胞在機體被病毒甲感染時能夠分泌抗體,從而引起預防該腫瘤病的作用。

(3)免疫細胞行使免疫功能時,會涉及到胞吞和胞吐這兩種物質運輸方式,這兩種方式的共同點有

(答出兩點即可)。

【答案】(1)免疫功能下降 (2)抗原漿細胞迅速增殖分化,大量

(3)能運輸生物大分子等;在運輸過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答出兩點即可)

(2接種的甲疫苗可作為抗原,誘導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記憶細胞在機體被病毒甲感染時能夠能迅速增殖分化,產生大量的漿細胞,進而大量分泌抗體,從而引起預防該腫瘤病的作用。

(3)胞吞和胞吐這兩種物質運輸方式的共同點有:能運輸生物大分子等;在運輸過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

2023年高考 理綜 考點 新課標理

根據考綱整理 物理必考內容範圍及要求 力學電學 單位制和實驗 選考內容範圍及要求 化學必考內容 一 化學科學特點和化學研究基本方法 1 了解化學的主要特點是在原子 分子水平上認識物質。了解化學可以識別 改變和創造分子。2 了解科學 的基本過程,學習運用以實驗和推理為基礎的科學 方法。認識化學是以實驗...

2023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理綜 化學 詳解

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理科綜合能力測試 化學 第 卷 選擇題共126分 本試卷共21小題,每小題6分,共126分。以下資料可供解題時參考 相對原子質量 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 一 選擇題 本大題共1...

2023年高考理綜山東卷

理科綜合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山東卷 生物部分 1.有關細胞內囊泡運輸的描述,正確的是 a 細胞核內的rna通過囊泡運輸到細胞質 b 蛋白質類激素經囊泡運輸分泌到細胞外 c 細胞器之間都能通過囊泡進行物質運輸 d 囊泡運輸依賴膜的流動性且不消耗能量 2.下列關於生命活動變化關係的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