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製造技術基礎名詞解釋和簡述題

2022-10-14 12:45:05 字數 4828 閱讀 8375

一、名詞解釋

1、切削用量:切削速度vc、進給量(或進給速度vf)和背吃刀量ap的總稱。

2、直角切削:刀具主刀刃的刃傾角為λs=0時的切削。

3、刀具耐用度:刃磨後的刀具自開始切削直到磨損量達到磨鈍標準為止的切削時間,以t表示。

4、組合工具機:組合工具機是根據特定工件的加工要求,以系列化、標準化的通用部件為基礎,配以少量的專用部件所組成的專用工具機。

5、工具機夾具:工具機夾具是工具機上用於裝夾工件(和引導刀具)的一種裝置。其作用是將工件定位,以使工件獲得相對於工具機或刀具的正確位置,並把工件可靠地夾緊。

6、過定位:工件的同一自由度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支承點重複限制的定位稱為過定位。

7、欠定位:工件應該限制的自由度而未被限制的定位稱為欠定位。

8、工藝系統剛度:(n/mm)。

9、工序:組成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基本單元。是指乙個或一組工人,在乙個工作地對同乙個或同時對幾個工件所連續完成的那部分工藝過程。可細分為安裝、工位、工步、及走刀。

10、安裝:安裝是工件一次裝夾後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11、加工經濟精度:指在正常的加工條件下(採用符合質量標準的裝置和工藝裝備,使用標準技術等級的工人、不延長加工時間),一種加工方法所能保證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經濟精度就是在滿足使用要求的條件下最低的精度,成本最低,從而達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12、誤差敏感方向:是指通過刀刃的加工表面的法線方向,在此方向上原始誤差對加工誤差影響最大。

13、誤差復映現象:在待加工表面有什麼樣的誤差,加工表面也必然出現同樣性質的誤差。

14、成組技術:根據工廠產品零件間結構形狀、尺寸、材料和工藝等資訊的相似性原理分類成組,通過擴大成組批量來提高多品種、中小批生產的設計、製造和管理水平的應用技術。

二、簡述題

3、避免產生或減小積屑瘤的措施。(p122—p123)

(1)控制切削速度,盡量採用很低或很高的速度,避開中速區;

(2)使用潤滑性能好的切削液,以減小摩擦;

(3)增大刀具前角,以減小刀屑接觸區壓力;

(4)提高工件材料硬度,減少加工硬化傾向。

積屑瘤的影響:增大實際前角,使切削力減小;增大切削厚度,容易引起振動;積屑瘤不穩定,容易破裂,使表面粗糙度增大;影響刀具耐用度(穩定時,代替刀刃切削,提高耐用度;不穩定時,破裂部分可能引起硬質合金刀具的剝落磨損,耐用度下降)。

4、銑削方式及其合理選用。(p30—p32)

(1)周銑法:

(2)端銑法:)

7、粗、精基準的選擇原則。(p253—p257)

粗基準:

(1)合理分配加工餘量原則。若工件必須首先保證某重要表面的加工餘量均勻,則選擇該面為粗基準;

(2)保證非加工表面位置精度原則。在沒有要求保證重要表面加工餘量均勻的情況下,若零件上每個表面都要加工,則以加工餘量最小的表面為粗基準;

(3)在與上項相同的前提條件下,若零件上有的表面不需加工,則以不加工表面中與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要求較高的表面為粗基準;

(4)粗基準表面應盡量平整光潔,不應有飛邊、澆口、冒口及其他缺陷,這樣可減小定位誤差,並保證零件夾緊可靠;

(5)粗基準一般只使用一次,一般只在第一道工序中使用,不重複使用。當毛坯是精密鑄(鍛)件時,毛坯質量很高,若精度要求不高,可重複使用。

精基準:

(1)「基準重合」原則,盡量選用設計基準和工序基準作為定位基準;

(2)「基準統一」原則,盡可能選擇加工工件多個表面時都能使用的定位基準作為精基準;

(3)「互為基準」原則,當兩個表面相互位置精度以及它們自身的尺寸和形狀精度都要求很高時,可採取互為精基準的原則,反覆多次進行精加工;

(4)「自為基準」原則,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餘量小而均勻,在加工時盡量選擇加工表面本身作為精基準。

8、減少工具機傳動鏈傳動誤差的措施。(p174)

(1)縮短傳動鏈:減少傳動環節。傳動件個數越少,傳動鏈越短,傳動精度越高;

(2)降低傳動比:特別是傳動鏈末端傳動副的傳動比,則傳動鏈中各傳動元件對傳動精度的影響越小;

(3)減小傳動鏈中各傳動件的加工、裝配誤差:特別是最後的傳動件誤差影響最大,故末端元件(滾齒機的分度蝸輪、螺紋加工工具機的最後乙個齒輪及傳動絲槓)應做得更精確些;

(4)採用校正裝置:在傳動鏈中人為的加入乙個補償誤差,其大小與傳動鏈本身的誤差相等而方向相反,從而使之相互抵消。

9、減少工藝系統熱變形對加工精度影響的措施。(p193—p194)

(1)減少熱源的發熱和隔離熱源;

(2)均衡溫度場;

(3)採用合理的工具機部件結構及裝配基準;

(4)加速達到熱平衡狀態;

(5)控制環境溫度。

10、誤差預防技術。(p207—p210)

(1)合理採用先進工藝與裝置;(2)直接減少原始誤差:a採用反向進給的切削方式;b採用大進給量和較大主偏角的車刀,增大fx力,共建在強有力的拉伸作用下,具有抑制振動的作用,使切削平穩;(3)轉移原始誤差;(4)均分原始誤差:分組調整;(5)均化原始誤差;(6)就地加工:

」自乾自」的加工方法;(7)控制誤差因素。

12、排列切削加工工序應遵守的原則。(p264)

(1)基準先行:先基準面,或其他面;

(2)先主後次:先主要表面,後次要表面;

(3)先面後孔:先主要表面,後次要表面;

(4)先粗後精: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後安排精加工工序。

7、何為加工經濟精度?選擇加工方法時應考慮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答:(1)加工經濟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條件下(採用符合質量標準的裝置、工藝裝備和標準技術等級的工人,不延長加工時間)所能保證的加工精度。(2)加工方法的經濟精度及表面粗糙度;零件材料的可加工性;生產型別;工件的尺寸和形狀;對環境的影響;現有生產條件

8、尺寸鏈:是指零件的加工過程中和機器的裝配過程中,互相聯絡且按一定順序排列的封閉尺寸組合。

9、基準:用來確定生產物件上幾何關係所依據的點,線或面。

10、工序基準: 它是在工序圖上用來確定該工序加工表面加工後的尺寸、形狀、位置的基準,是某工序所要達到的加工尺寸的起點;定位基準:它是加工中用做定位的基準;測量基準:

它是測量時所採用得基準;裝配基準:它是裝配中確定零件或不見在產品的相對位置所採用的基準。

11、封閉環:在零件加工或機器裝配過程中,最後自然形成(即間接獲得或間接保證)的乙個尺寸;在尺寸煉圖中,給封閉環任定一方向並畫上箭頭,然後沿此方向環繞尺寸鏈給每一組成環畫出箭頭,若組成環尺寸箭頭所指方向與封閉環箭頭所指方向相反,則該組成環為增環;若組成環尺寸箭頭所指方向與封閉環方向相同,則該組成環為減環。

12、制定工藝規程時,為什麼要劃分加工階段?什麼情況下採用「工藝集中」?影響

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答:(1)能減少或消除內應力、切削力和切削熱對精加工的影響;有利於及早發現毛胚缺陷並及時處理;便於安排熱處理;可合理使用工具機;表面精加工安排在最後,可避免或減少在夾緊和運輸過程中損傷已加工表面。(2)在零件的一次裝夾中,可以加工好零件上的多個表面;減少工具機的數量並相應地減少操作工人,節省車間面積。

(3)主要是工步組合不同的工序。

13、加工餘量如何確定?影響工序間加工餘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1)分析計算法;經驗估計法;查表修正法。(2)加工表面上的表面粗糙度層的厚度h1a和表面缺陷層的深度h2a;加工前或上工序的尺寸公差ta;加工前或上工序各表面間相互位置的空間偏差pa;本工序加工時裝夾誤差εb。

14、定位精基準和粗基準的選擇原則是什麼?

答:(1)合理分配加工餘量的原則;保證零件加工表面相對不加工表面具有一定的位置精度原則;便於裝夾原則;粗基準一般不得重複使用原則;(2)基準重合原則;基準統一原則;互為基準原則;自為基準原則。

15、車床床身導軌在水平面內及在垂直面內的直線度對車削圓軸類零件的加工誤差有什麼影響,影響程度各有何不同? 答:車床的水平或垂直內的直線度誤差將直接轉換為工件表面的圓柱度誤差,但在水平面內誤差敏感方向,對工件加工誤差影響很大,在豎直麵內忽略不計。

16、何謂工藝系統剛度?工藝系統剛度有何特點?徑向切削力fy與在綜合力作用下,

度不是乙個常數(力與變形不是直線關係);工藝系統剛度遠小於同何種金屬的剛度。

17、誤差復映:工件加工前的誤差以類似的規律反映為加工後的誤差的現象。減小誤差復映的方法包括減小進給量、提高工藝系統剛度和增加走刀次數。

18、系統誤差:在順序加工一批工件的過程中,若加工誤差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變,或按一定規律變化,這樣的加工誤差稱為系統誤差。在順序加工一批工件的過程中,若加工誤差的大小和方向變化是隨機的,則稱為隨機誤差。

19、工藝系統中的種種誤差是造成零件加工誤差的根源稱為原始誤差;採用近似的成形或近似的刀刃輪廓進行加工而產生的誤差稱為原理誤差。

20、時間定額是指在一定的技術狀態和生茶組織模式下按照產品工藝工序完成乙個合

格產品所需要的工件時間、準備時間休息與生理時間的總和。

21、何謂加工精度?何謂加工誤差?兩者有何區別與聯絡?

答:(1)加工精度指零件加工後的實際幾何引數與幾何引數的符合程度;加工誤差是指加工後零件的實際幾何引數對理想幾何引數的偏離程度;(2)加工精度和加工誤差是以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評定加工零件的幾何引數常用加工誤差的大小來評價加工精度的高低。加工誤差越小,加工精度越高。

所謂保證和提高精度問題,實際上就是控制盒降低加工誤差。

22、獲得零件尺寸的精度的方法有哪些?影響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答:①試切法通過試切——測量——調整——再試切,反覆進行到被加工尺寸達到要求的精度外;②調整法按零件規定的尺寸預先調整工具機、夾具、刀具和工件的相對位置,並加工一批零件的過程中保持這個位置不變;③定尺寸刀具法用具有一定形狀和尺寸精度的刀具進行加工,使表面打到要求形狀和尺寸加工方式;④自動控制法把測量裝置、進給裝置和控制機構組成乙個自動加工係數,使加工過程中尺寸測量、刀具的補償和切削加工一系列工作自動完成。 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尺寸的測量精度、微量進給精度、微博切削層的極限厚度、定位和調整精度以及刀具製造精度。

23、獲得零件有關加工表面之間位置精度的加工方法有哪些?影響加工表面間位置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1 刀具性質 足夠的硬度耐磨性足夠的強度韌性高的耐熱性及化學穩定性良好的導熱性跟耐熱衝擊性良好的加工工藝效能 2 1 前角正交平面內前刀面與基面的夾角。2 後角正交平面內主後刀面與切削平面的夾角。3 主偏角在基面內測量,是主切削刃在基面上投影與進給方向的夾角。4 副偏角在基面內測量,是副切削刃在基面...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總結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複習資料 第一章機械製造技術概述 一 工具機的分類 1.金屬切削工具機 metal cutting machine tools 用切削的方法將金屬毛坯加工成機器零件的機器。佔機器總製造工作量的40 60 2.木工工具機 3.鍛壓機械 按加工性質分類車床 c 銑床 x 刨床 插床 b...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習題

機械加工質量 包括工藝過程概述 1,什麼是工序 安裝 工位 工步 走刀 工序是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基本單元,是指由乙個或一組工人在同一臺工具機或同乙個工作地,對乙個或同時對幾個工件所連續完成的那一部分機械加工過程。安裝,工件每經一次裝夾後所完成的那部分部分工序稱為安裝。工位,工件在工具機上佔據的每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