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河中學九年級語文教案作者 楊卿蓮

2022-10-11 18:24:03 字數 5331 閱讀 1442

課題: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綜合實踐體驗·穎悟

課型:綜合實踐課

上課日期:2023年10月18日星期四

作者姓名:楊卿蓮

單位:界河中學

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表達交流」綜合實踐(1課時)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選文大多是寫人生體驗和感悟的,能在對景物、事物的觀照中,融入自己的生命體驗,感悟到一種道理或昇華出一種境界。

相關課程標準:

「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造的能力。」

教學目標

1.區分個性化的體驗與穎悟和共性化的感知,尋求個體生命的獨特感悟。

2.體驗和穎悟要追求一定的「溫度」(生命激情)和深度(思想敏銳),不能停留在膚淺的感知上。

3.在遊記寫作中,體現對景物的個性化的體驗與穎悟。

教學重點

1. 分析本單元較有體驗的一篇詩文。

2. 試著寫一篇有自己體驗和穎悟的散文或遊記。

教學難點

體驗和穎悟要追求一定的「溫度」(生命激情)和深度(思想敏銳)。

評價任務:

1. 複習式匯入。教師引導學生對本單元的詩文進行回顧,

引入學生自己的情感體驗。

2.小組交流本單元中自己較有體驗的一篇詩文。鼓勵學生說出自己不同的體驗和感悟。

3.個體生命的體驗與穎悟訓練。

(1)體驗與敏感練習。

(2)感知變異訓練。

(3)穎悟訓練。

4.實踐訓練。「有生命體溫的感悟」——遊記寫作活動。

寫一篇有自己體驗和穎悟的散文或遊記,不是簡單地記錄下遊覽的過程,重要的是要寫出個人對景物的感想,要找到景物與個體生命閱歷和情懷的相切點,和某種人生況味相結合,是景物與個性化情意的統一。

教學過程:

一、教師引導學生對本單元的詩文進行回顧,引入學生自己的情感體驗。

本單元的選文大多是寫人生體驗和感悟的,能在對景物、事物的觀照中,融入自己的生命體驗,感悟到一種道理或昇華出一種境界。

下面是《岳陽樓記》、《醉翁亭記》、《談生命》中作者各自的體驗和感悟,這些體驗和感悟有什麼特點?

a.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c.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等於水道要經過不同的兩岸,樹木要經過常變的四時。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

我曾讀到乙個警局,是「願你生命中有夠多的雲翳,來造成乙個美麗的黃昏」。

二、小組交流下面的文章,鼓勵學生說出自己不同的體驗和感悟。

欣賞陽光

周歡陽光是大自然饋贈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仰望蒼穹時,應放鬆自己。在陽光的沐浴下,周身舒暢。張開雙臂舒張毛孔,讓一絲絲、一縷縷陽光進入自己的身體,穿過身體每個陰晦的角落。

讓靈魂在陽光下自由蕩滌,讓心情在陽光裡輕歌曼舞,心便會開始溫暖。

這是我最幸福的時刻。

很小的時候,我便開始迷戀陽光。總是會不知不覺地站在家門口那塊青石板上,接受陽光帶給我的滿足,簡單而快樂。那時候,只要是心情不好,我便會跑出屋子,待在老地方,感受那乙份融融的溫度。

那樣的溫度會讓我心裡湧起一陣暖心的快樂,毫不遮掩地釋放出來。晚上,曬過的被子也是我的最愛,那麼柔軟,那麼舒適,陽光的味道,淡淡的,一點一點地從被子中瀰散出來。枕著被子的柔軟和溫熱,我會進入乙個甜蜜的夢鄉。

陽光帶給我的幸福是無與倫比的,因此,我實在想不出該用什麼樣的詞彙來形容它。溫馨?感動?

不,這些詞都太膚淺,不能表達我對陽光狂熱而執著的愛。直到有一天,我無意中在雜誌上看到乙個詞語——陽光鞦韆。我的心彷彿被震住了,一下子,一種久違的感動湧上心頭——太貼切了,我簡直是為它度身定做的。

乙個小女孩在藍天下抓住太陽的鬍子,盪起了鞦韆,晃啊,搖呀,頭上還有伴隨著陽光滑動的藍天。

陽光鞦韆,你是最幸福的禮物!

我欣賞陽光。當我站在它的身下,我會吐故納新,慢慢地醞釀一種發酵的情緒。陽光會親近每個角落,留下幸福的印記。

所以,讓我們在陽光下奔跑、嬉戲,享受幸福的感覺吧!讓我們在它的臂彎下,一起喊——我喜歡陽光!

讀寫天地》(中學生版)2023年第2期)

[簡評]1、陽光的確很美,但是也太平常了,能像這位同學這樣欣賞陽光之美的就很少,能有自己獨特的體驗和穎悟的就更少了。一般來說,陽光可以曬物,也可以曬人,它可以使人肌體感覺到溫暖,沒有聽說陽光可以曬「心」的:「張開雙臂舒張毛孔,讓一絲絲、一縷縷陽光進入自己的身體,穿過身體每個陰晦的角落。

讓靈魂在陽光下自由蕩滌,讓心情在陽光裡輕歌曼舞,心便會開始溫暖。」這種感覺就很自我。——不但感到心的溫暖,而且感到無與倫比的幸福。

這種溫暖和幸福是那樣的使人感到震撼。

2、作者對「陽光鞦韆」的個性化的體驗也是他人所不曾有過的:「乙個小女孩在藍天下抓住太陽的鬍子,盪起了鞦韆,晃啊,搖呀,頭上還有伴隨著陽光滑動的藍天。」這是多麼的生動而形象,乙個多麼美麗動人的情景。

在她的眼裡,陽光不但有溫度,而且是人化的有生命的有感情的,可以拽住它的鬍子,可以感覺到它的親近,可以站在它的臂彎下,真切地感悟到了幸福的印記。這些感受都是很美好和私人的。

3、體驗和穎悟,貴在是一種從生命中自然流瀉出來的新鮮的情意,而不是雷同、老化的情意。因此,要逐漸地學會敏銳地省視、感應自己的內心世界微弱的悸動,超乎常人的變異的情感和奇妙的幻覺。

三、個體生命的體驗與穎悟訓練。

(1)體驗與敏感練習。

(2)感知變異訓練。

(3)穎悟訓練。

教學資料要求:

(1)體驗,是個性化的內感覺,內視覺,側重於對情意的體察。「體者,身體力行,是自個兒的、親歷的、別人無法代替的。因而體會、體驗是自主的體會和體驗。

同時體會、體驗又是個體的、個性化的,不可能有乙個統一的、共通的體會和體驗,正是學生千差萬別,各自不同的體會和體驗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多樣性和豐富性。語文教學中,學生的體會主要是運用表象(也運用概念、摻和情感)達到心領神會;體驗主要是運用情感(也運用表象和概念)達到涵泳體悟。前者主要是思維的過程,後者主要是情感的過程。

」「體驗的基本內涵有兩點:其一,所發生的事件正在進行著,或者說,某事件發生時,『我』正好在場,體驗總要求人生活在『現在』,這是乙個正在發生著的、關聯著的『兩者之間』的意義世界。體驗總帶有直接性,是『我』親歷某一事件時在意識中發生的一切:

感知、印象、情緒、想象、思維等,它是由『我』與世界相遇時直接給定的。其二,體驗總意味著一種結果、一種延續——『我』經歷的事情總積澱在『我』的經驗中,並影響著『我』對其他事件的『經歷』。在此意義上,體驗使人生活在『過去』與『未來』。

體驗是一種正在進行時的經歷,而體驗結果的固定化或結構化就是『經驗』。」每個人面對事物都會有自己的體驗,但往往習焉不察,在不經意間給忽略掉了,因此,重要的是喚醒沉睡的內感覺、內視覺,學會敏銳地體察自己內心世界的情意反應。

(2)體驗與敏感

詩人是敏感的,寫作者是敏感的。「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是敏感;「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是敏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敏感;「一顆沙里看出乙個世界,一朵野花裡一座天堂」也是敏感。敏感催綻了一束束詩花,使生命的乙個個瞬間敞亮明澈。

敏感還有乙個個體差異性與物件差異性問題。每乙個體總是對某一方面的現象顯得特別敏感,而且受特定的心情、處境所支配,

(3)感知的變異

感知就是人們通過感覺器官對各種事物的直接認識。感知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巴嘗、用鼻子聞、用**觸,也可以是這幾種感官組合起來察覺到的,它不是通過聯想、想象體會到的,因此不同於感受、感想或者感悟。這種能力,正常的人都具備只是有高低之別。

感知能力高的人能夠主動攝取外界資訊並及時加工處理形成自己的觀點。

以感知樹葉為例,在沒有任何因素干擾的情況下,讓學生感知一片樹葉並把感知的結果寫出來,大多數學生所寫的就只是用眼睛看到的樹葉的形狀、顏色和大小。

如一位同學寫道:一片小小的樹葉放在臺面上,它大體上是深綠,只有葉尖和莖處是紅色的,葉子的四周是乙個個的小齒,好像是人的頭髮。仔細看還能發現葉子上有許多葉脈粗一點的,很有規律地伸向四周,細一點的則縱橫交錯,像一張大網把整個葉面都布滿了。

通過一節課的感知訓練,教師試著引導學生用其它感官去感知樹葉最細嫩的地方,並把感知到的結果寫出來,學生寫的便不再是原來的三五句話而是一篇文章了。上文那位作者在經過訓練後寫道: 這片樹葉是墨綠色的,莖和葉子有點微微發紅,好像害了羞,連脖子都紅了。

葉子的周圍有許多小刺,如果順著刺的方向去摸,感覺很柔滑、很舒服。如果逆著它的方向去摸,感覺很扎手,難道它也希望我們順其自然嗎?仔細瞧去,葉面上交織著如絲綢花紋般的葉脈,粗一點的很有規律地伸向四周,細一點的則縱橫交錯,像是一位飽經滄桑的老爺爺在臉上的皺紋。

而這些交錯的葉脈,又像一張大網把整個葉面都布滿了,所有的養料都是通過它輸送到葉子的各個部位。葉子的正面摸起來很光滑,有一種溫濕的感覺,背面有些粗糙,也許是因為正面經歷了風雨的沖刷吧。不經意的一聞,似乎有一種雨打葉面發出的清香,還有泥土的芬芳。

細細聆聽好像聽到了雨聲、風聲、嗚嗚聲,好像世間萬物的聲音都包含在了這片小小的綠葉裡。如果它能吃的話,一定是一種甘甜的味道吧。

由此可見,學生缺乏的不是寫作素材和方法,而是對事物的感知能力。這種能力一旦通過訓練強化,形成條件反射,學生在面對乙個事物時,就會盡可能地調動多種感官去感知,那麼他們在寫作文時就不會再無所適從了,而是有了表達感知的想法。這樣,學生自覺寫作的意識便悄然形成了,長期主動寫作練習,又進一步激發了寫作的興趣,使其思維更加敏捷,作文能力也就提高了

(4)穎悟:穎悟是一種發現,是思維的由表及裡、分析綜合的結果。

寫作的思維活動是乙個對外部的資訊作出處理的活動。要對外部的資訊作出自己的處理,則需要掌握一般的思維規律。正確的思維規律當然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楚的,但卻有一些是屬於基本的操作程式。

這其中,分析和綜合就是人類展開思維活動所採取的最一般的思維方法。

四、實踐訓練。「有生命體溫的感悟」——遊記寫作活動。

寫一篇有自己體驗和穎悟的散文或遊記,不是簡單地記錄下遊覽的過程,重要的是要寫出個人對景物的感想,要找到景物與個體生命閱歷和情懷的相切點,和某種人生況味相結合,是景物與個性化情意的統一。

教學反思:

縱觀這一次綜合實踐課的經歷,靜心反思,有了如下的一些感悟。

努力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隨著學生實踐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師不再是傳授者,而是促進者。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不再是乙個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乙個充滿主動精神的主體,師生之間是合作的關係,共同投身於問題的研究過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悅。

因而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興趣與選擇,鼓勵學生努力**自己的目標,同時教師也要充分認識自己的角色,不斷的超越自我。只關注學生,而不關注教師的綜合實踐能力,不注重提高教師的素質,綜合實踐活動就可能走向膚淺。

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性。評價旨在促進發展,由於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內容,活動方式不同於學科課程.它的評價有其特殊性,在評價時教師必須有很好的評價意識。

九年級語文上冊《楊修之死》

18楊修之死 主備人 張書徵 教學目標 1 理清文章脈絡,能夠簡要概括事件要點 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曹操,楊修的性格 2 學習通過矛盾衝突刻畫人物性格特徵的寫法 通過 楊修死因,培養學生收集 歸納 整理資訊並能口頭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3 感受中國古典 的豐富底蘊,激發學生閱讀古典 的興趣,從而熱愛祖國...

九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教師 白海元 語文和各學科相比在現實中的應用比較廣泛。但是,教學中,我發現有些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較低,現將教學中的現象做一下反思,並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一 表現 1 學生學習語文積極性不高 漠視語文的學生表現為對語文的學習抱無所謂態度,常常是上課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 課後作業有時間就做,沒時間...

九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今年我帶九年級語文,我的觀點是以素質教育為根本,結合應試教育的方法策略,大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並提高應試技巧,應該是目前初三語文教學的最佳結合點。一 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是根本 語文素養的提高雖然有乙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但只要找準切入點,也並非高不可攀。教育部基礎司組織編寫的 語文課程標準解讀 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