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2022-10-11 16:45:04 字數 2971 閱讀 2744

課程標準:

1、知道諸子百家,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識記:主要思想流派及主要代表;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張。

理解:「百家爭鳴」的原因和意義;孔子「仁」的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運用: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總結儒家思想的形成過程,**儒家思想的深遠影響。

2﹑過程與方法:概括歸納知識,史論結合;闡釋歷史,聯絡現實;歷史比較;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祖國的歷史文化而自豪;以人為本的精神境界。

教學重點: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教學過程及要點:

匯入新課:乙個民族的文化,是乙個民族精神的活動的結晶,乙個民族的哲學是乙個民族的精神對於它的精神活動的反思,從這個意義說,乙個民族的哲學是乙個民族的文化的最高成就,也是它的理論思維的最高發展馮友蘭(我國著名哲學家)

請思考:中國古代影響最深遠的哲學思想是什麼?(儒家思想)

預習教材,發現問題;(教師預設的問題)

1、仔細閱讀教材第一部分內容,結合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徵,總結「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列舉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並歸納 「百家爭鳴」的歷史意義。

2、仔細閱讀教材第4—5頁相關內容,結合自己的課外知識積累,總結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

3、仔細閱讀教材第6頁內容,梳理「百家爭鳴」時期道家、法家、墨家流派的不同觀點主張。

生生交流,合作學習

一、「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

1 「百家爭鳴」的含義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為數量多,指春秋戰國時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

「爭鳴」,是指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針對當時社會、學術等方面的各種問題,展開爭論。

2 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春秋戰國時期,奴隸社會解體,封建社會形成,社會的大變革推動了思想文化的空前繁榮

(1)經濟:生產力大發展,井田制崩潰;

(2)政治:分封制崩潰,周王室衰微,諸侯展開爭霸兼併戰爭;

(3)階級:「士」階層的活躍和受重用;

(4)文化:私學興起,「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

3主要流派及代表:

春秋戰國時期,學術思想空前發達。學派很多:三教九流。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莊子。

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韓非等。

4 影響:

(1)「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對當時和後來社會歷史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

(3)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

(4)在百家爭鳴的過程中,各家學派相互取長補短,形成了中國思想文化相容幷包和寬容開放的特點。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學

1、孔子的思想: 「至聖」

(1)思想核心:仁,——「愛人」、「克己復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處理人際關係的最高準則);

禮(規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2)政治思想(民本思想):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取信於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3)教育思想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興辦私學,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

(4)倫理觀:性相近

(5)文化貢獻:整理「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

2、孟子的思想: 「亞聖」

(1)施政思想:「仁政」 (2)民本思想:提出「民貴君輕」 (3)倫理觀:主張「性本善」

3、荀子的思想:

(1)政治思想:主張「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

(2)民本思想: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3)倫理觀:主張「性本惡」

(4)樸素唯物主義:「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想

4、孟子和荀子的貢獻:儒家體系的形成,成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三、道家和法家

1、老子的思想:

(1)世界萬物的本原: 「 道 」 (2)政治思想:無為而治,小國寡民

(3)哲學思想:世界萬物和人類社會總在運動,事物是相互依存和不斷轉化的

2、莊子的思想:世間萬物都是相對的;放棄一切差別觀念,就能獲得精神上的自由。

3、韓非子的思想:

(1)以法治國

(2)國君主要樹立絕對權威,實行君主**——順應了建立大一統**國家的歷史發展趨勢

4、墨家學派(墨子)的」思想【歷史縱橫】

(1)「兼愛」 (2)「非攻」 (3)「尚賢」 (4)節儉

師生交流,**點撥

【合作**1】結合課本p4歷史縱橫思考「百家爭鳴」的含義。

「百家」是泛指,意為數量多,指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墨、道、法、陰陽、農、雜、兵、縱橫等思想流派。

「爭鳴」指當時代表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萬事萬物作出解釋。於是,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辯難,爭相發表自己的見解。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彼此吸收和融合的局面。

【合作**2】結合第6頁「學思之窗」比較孔子、孟子、荀子的儒學思想。

【**學習3】上表中關於「人性」的幾種看法,你認為對不對?為什麼?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解題關鍵:孔子、孟子、荀子對「人性」的不同看法。

思路引領:理解三種看法,談談自己的看法。

答案提示:孔子、孟子、荀子對「人性」的看法都有一定的侷限性。 「性相近」、「性善論」、「性惡論」的觀點,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質和內涵。

人性從客觀上說,是隨著人的生存環境而變化的;從主觀上說,是隨著人生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人有自然屬性,還有社會屬性。

本課小結: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是:去粗存精,古為今用。你能說出一些儒學在現實生活中產生影響的事例嗎?

反饋練習:教輔資料

百家爭鳴與儒家的形成

新課標新課堂新模式 百家爭鳴和儒家的形成 課堂實錄 人教課標 一 教學目標 內容標準 1 知道諸子百家,認識百家爭鳴形成的重要意義 2 了解孔子 孟子 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的形成。知識與能力 識記 主要思想流派及主要代表 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孟子 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張。理解 百家爭鳴的原...

第8課 百家爭鳴

1 春秋時期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誰?他有哪些思想主張?他的學說集中在哪本著作中?1 創始人 老子 2 思想主張 順應自然 事物都有對立面,可以相互轉化 無為而治。3 著作 老子 道德經 2 春秋時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誰?作為大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有哪些?作為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成就有哪些?他的思想後來由...

第8課《百家爭鳴》導學案

彬縣新民中學胡元平 學習目標 1 掌握老子開創的道家學派以及他的主要思想主張。2 掌握孔子開創的儒家學派以及他在思想 教育領域的重要成就。3 掌握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張。4 掌握 百家爭鳴 局面出現的歷史背景 概況及影響。自主學習 一 老子 1 概況 1 春秋後期 人,學派的創始人。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