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危險源識別控制程式

2022-10-10 14:03:02 字數 4234 閱讀 3966

zbgs檔案編號:cx /2520s—1—2011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控制程式

依據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

依據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

依據gb/t28001—2001 idt ohsas18000:1999

版本號: 3

修改次: 0

發放號:

受控狀態:

2023年3月1日發布2023年3月1日實施

中國建材裝備****

zbgscx/2520s-1(安質)/危識/ 版本3/修改次:0 /實施:2011-3-1 1/6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控制程式

1. 目的

對公司各業務部門、設計、產品**、裝置監造、專案現場管理(分包方施工與安裝)等生產活動過程與範圍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因素進行辨識和風險評價,明確重大危險源,並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以實現對職業健康安全風險預防的目的。

2. 範圍及定義

2.1範圍

適用於公司辦公區、各業務部門、專案現場部的作業區域、物資存放區、生活區域環境、對特殊作業過程的危險源要預先進行識別和評價。

2.2 定義

2.1 危險源

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

2.2 危險源辨識

識別危險源的存在並確定其特性的過程。

2.3 風險評價

評估風險大小以及確定風險是否可容許的全過程。

3. 管理職責

3.1管理者代表

負責對重大風險因素的確認和批准。

3.2 安質辦

負責對公司範圍內重大危險源的彙總、上報和監督管理工作。

3.3 公司各業務部、專案現場部

負責對所使用裝置和施工機械、安裝現場環境中的危險源進行識別和控制。

3.4 綜合辦

負責對公司辦公區域範圍內的易燃、易爆品、供電和消防等方面的危險源進行識別與控制。負責與物業和相關方進行資訊溝通,保證消除潛在不符合項。

4. 控制程式

zbgscx/2520s-1(安質)/危識/版本:3/修改次:0/ 實施:2011-3-1 2/6

4.1 初始狀態評審

公司在體系建立前,公司應進行初始狀態評審,以了解公司的職業健康安全、工作環境安全現狀的風險情況,其評審的主要內容有:

(1)相關法律、法規及其他相關要求的規定;

(2)識別公司業務活動、產品、服務和執行中存在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

(3)對公司有關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慣例及制度的調查;

(4)對以往事件、事故和緊急狀態下調查的資料進行評估。

初始狀態評審的過程與結果,由安質辦負責整理資料後形成書面報告並提交管理者代表審核。

4.2 危險源識別與評價時機

4.2.1 以公司所有部門和活動為物件,每年初在設定目標時進行危險源識別與評價。

4.2.2 公司的整合型管理體系在建立之初進行初始狀態評審。

4.2.3 在相關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變更或在公司的活動、產品、服務與執行條件,以及相關方的要求等情況發生變化時,可適時進行風險因素的評審。

4.3 危險源辨識

4.3.1 危險源辨識依據gb/t 13861-1992《生產過程的危險源和有害因素分類與**》對照進行。

4.3.2 危險源識別的順序為:

(1)公司區域及專案(工程)區域;

(2)建築物、構築物;

(3)裝置生產監造、裝置運輸提供服務、施工、工藝等過程;

(4)生產過程、施工裝置、各種裝置;

(5)有害物(粉塵、毒物、噪音、振動、高低溫);

(6)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等制度;

(7)生活設施(職工宿舍、食堂、衛生防疫室);

(8)應急時間包括(準備、報告、啟動、運作、控制);

(9)派出工作人員和外來工作人員。

4.3.3 危險源識別前應考慮《風險評價檢查表》內容的編制,依據檢查表中的內容對每一區域的危險源進行分析和識別,在編制檢查表時應考慮以下內容:

zbgscx/2520s-1(安質)/危識/ 版本:3/修改次:0/ 實施:2011-3-1 3/6

(1)國家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特殊作業、特種行業、危險裝置、設施規定;

(2)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作業活動;

(3)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業活動;

(4)具有職業性健康傷害、損害的作業活動。

對危險源進行識別時應充分考慮三種時態和三種狀態的因素。

4.3.4 危險源辨識可採用直觀經驗法,辨識範圍主要以公司辦公區域、專案現場的服務與協調、施加相關方影響,對承擔分包的施工方、安裝、產品生產監造過程進行要求、監督、檢查,按作業過程方式來劃分,如:

報關員、起重、電工、焊接、鋼結構、管道、窯爐作業、保溫和防腐、化驗檢測、裝置操作、車輛運輸、後勤保障,現場安全防護等。

4.3.5 危險源識別後進行登記,填寫《危險源與風險評價結果一覽表》。

4.4 風險評價

採用定量方法計算每一種危險源所帶來的風險,方法如下:

d=lec

式中  d-風險值

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zbgscx/2520s-1(安質)/危識/ 版本:3/修改次:0/ 實施:2011-3-1 4/6

e-暴露於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

c-發生事故產生的後果

風險等級劃分(d)

4.5 風險評價後,填寫《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結果一覽表》。

4.6 風險控制

4.6.1 危險源的分組控制

zbgscx/2520s-1(安質)/危識/ 版本:3/修改次:0/ 實施:2011-3-1 5/6

(1)5級:無須採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檔案記錄。

(2)4級:是指風險減低到合理可行的最低水平而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

應考慮投資效果更佳的解決方案或不增加額外成本的改進措施,需要監測來確保控制措施得以實施。

(3)3級:應努力降低風險,但需仔細測定並限定預防成本,在規章制度內進行預防和控制。

(4)2級:直至風險降低後才能開始工作。為降低風險有時必須配置一定的資源。當風險涉及到正在進行的工作時,就應採取應急措施,應在方案和規章制度中予以制定控制辦法,並對其實施監控。

(5)1級:作為重點的控制物件,制定方案實施控制。

4.6.2 重大危險源評價依據

(1)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直接判定為重大風險因素。

(2)一級的全部和二級的部分危險因素判定為重大風險因素。

4.6.3 風險評價後應制定控制方案,其要求為:

(1)對已確定的風險首先考慮消除風險;

(2)對因資金、技術等原因一時難以消除的風險,應考慮採取措施降低風險到可接受的程度;

(3)最後考慮採取個體防護措施。

4.6.4 風險控制可通過實施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進行,也可通過執行程式來控制。

4.6.5 各部門、各專案現場部應依據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管理檔案規定的具體內容對各種危險源提出具體控制措施,上報安質辦備案。

4.6.6 對風險源控制方案適**審。

4.6.7 安質辦負責及時對各部門、各專案現場等確定的重大風險因素彙總,報管

理者代表審批。

4.7 風險因素的更新和持續改進。

4.7.1 下列情況發生時要及時進行風險評估,重新識別、評價風險因素:

——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等變更或公司的活動、產品、服務、執行條件以及

相關方的要求等發生變化時;

zbgscx/2520s-1(安質)/危識/ 版本:3修改次:0/ 實施:2011-3-1 6/6

——公司在技術改造、技術創新時;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有新要求或新方法時;

——當現場情況發生變化時。

4.7.2 根據更新的危險源風險等級及時更新風險控制方案。

4.7.3 每年對評價因素的標準進行複評,以逐步消除或減少公司的危險源,不斷創造新的職業健康安全業績。

5.相關檔案

zbgscx/2520s—1(安質)/體系—1《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獲取、識別及控制程式》

zbgscx/2750s—1(安質)/體系—1《對相關方施加影響的管理程式》

zbgscx/2840s—1(安質)/體系—1《績效測量、監視控制及合規性評價程式》

6. 相關記錄

zbgsjl/4520s—1/(安質)—體系—1《危險源與風險評價結果一覽表》

zbgsjl/4520s—1/(安質)—體系—2《重大危險源及其控制計畫清單》

7.審批記錄

編制日期: 年月日

審核日期: 年月日

批准日期: 年月日

危險源識別評價與控制程式

1 目的 本程式旨在指導辨識危險源,評價其風險程度並進行風險分級,為制定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據。2 適用範圍 本程式適用於公司範圍內危險源辨識 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3 職責 3.1 技質部 負責危險源識別 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綜合歸口管理。3.2 辦公室 負責公司辦公區及所有公共區域...

危險源識別 風險評價控制程式

1.目的 對公司重大環境因素 重大危險源有關的執行活動的關鍵特性 環境安全績效及目標指標實現進行監測。使之符合法律法規及相關方的要求。2.範圍 適用於公司內生產經營全過程中的所有活動 區域 人員和設施的危險源識別 評價 更新和控制。3.定義 4.職責 4.1管理者代表負責審批 公司中度以上風險控制一...

危險源識別與評價控制程式

危害識別與風險評價管理規定 危害識別的前期準備工作 一 成立危害識別評價小組。評價小組由專業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組成,所有評價人員需經過相關知識的專門培訓,掌握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成立危害識別 風險評價小組。二 制定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管理程式。三 選擇確定平谷範圍和物件。評價範圍應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