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菲利普斯曲線的研究

2022-10-10 03:15:02 字數 4432 閱讀 6142

一、 菲利普斯曲線的產生及其發展

(一)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線

菲利普斯曲線最早是由菲利普斯(phillips,年在英國《經濟學》雜誌發表了題為《聯合王國貨幣工資率的變化率和失業的關係:1861—2023年》的著名文章中提出,他認為英國的失業率和工資增長率之間存在著穩定的負相關關係由此建立了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線。菲利普斯的研究表明工資的增長率是失業率的遞減函式即通常所說的原始菲利普斯曲線。

從圖形上看原始菲利普斯曲線的表現形式為以失業率為橫軸、工資增長率為縱軸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的一條負斜率曲線失業率與工資增長率二者呈負相關關的變動關係。當失業率上公升時工資增長率則下降;當失業率下降時工資增長率則上公升。由於模型體現為失業率與工資增長率之間的關係通常被稱為「失業——工資」的菲利普斯曲線。

圖1-1

(二)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線

加拿大經濟學家李普希就菲利普斯的研究做了進一步的分析。他在2023年的著作《1861—2023年英國的失業和貨幣工資變化率之間的關係的進一步分析》中提出了過度需求理論。他通過供求理論來解釋勞動市場,當勞動需求超過勞動供給時工資上公升,並且需求相對於供給越大工資上公升越快;反之需求相對於供給越小工資下降越快,即他認為工資變動是由勞動市場失衡引起的。

李普希的基本思想是:工資的增長可以用勞動力市場上存在的過度需求來解釋而不能直接觀察到的過度需求又由失業率來近似地表示。這樣工資增長率的變動和失業率變動之間的關係就在該模型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釋。

菲利普斯曲線在經過利普西從理論上加以闡釋後如何為經濟政策所用也就成為乙個重要的現實問題。在這一點上薩繆爾森和索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和索洛(1960)在《達到並維持穩定的**水平問題:

反通貨膨脹政策的分析》中提出了「失業—物價」菲利普斯曲線。薩繆爾森和索洛以物價**率代替了原菲利普斯曲線中的貨幣工資變化率這條曲線表明:失業率與物價**率二者亦呈反向的對應變動關係。

在一輪短期的、典型的經濟週期波動中在經濟波動的上公升期失業率下降物價**率上公升;在經濟波動的回落期失業率上公升物價**率下降。

(三)菲利普斯曲線新形式

1、「產出—物價」菲利普斯曲線。美國經濟學家奧肯(1962)提出失業率與經濟增長率具有反向的對應變動關係。這條曲線表明經濟增長率與物價**率之間呈現出同向的對應變動關係。

當現實經濟增長率對潛在經濟增長率的偏離上公升時物價**率亦上公升;當現實經濟增長率對潛在經濟增長率的偏離下降時物價**率亦下降。在一輪短期的、典型的經濟週期波動中,經濟波動的上公升期隨著需求的擴張現實經濟增長率對潛在經濟增長率的偏離上公升物價**率隨之上公升;經濟波動的回落期隨著需求的收縮現實經濟增長率對潛在經濟增長率的偏離下降物價**率隨之下降。

2、貨幣主義學派的菲利普斯曲線(現代菲利普斯曲線)。貨幣學派的代表弗里德曼(1968)指出菲利普斯曲線忽略了影響工資變動的乙個重要因素:工人對通脹的預期。

他認為短期的現代菲利普斯曲線就是預期通貨膨脹率保持不變時表示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關係的曲線;。

3、理性預期的菲利普斯曲線。盧卡斯(1972)發表了《預期及貨幣中性》。

4、新凱恩斯主義學派的菲利普斯曲線。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新凱恩斯主義理論興起新凱恩斯主義菲利普斯曲線應運而生。、。

二、西方菲利普斯曲線理論總結

菲利普斯曲線理論作為西方經典的經濟理論,其發展和西方國家經濟發展是緊密聯絡的,對西方國家巨集觀經濟調控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其也存在一定的侷限性。首先菲利普斯曲線所表示的失業與通貨膨脹關係理論的發展符合西方經濟現實發展的規律。菲利普斯曲線理論的發展總是伴隨著西方國家經濟的起起伏伏而發展起來的。

從凱恩斯提出「失業與通貨膨脹不能並存的觀點到菲利普斯發現「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此消彼長的互動替代關係」再到貨幣學派和理性預期、新凱恩斯學派圍繞菲利普斯曲線的爭論可以說菲利普斯曲線理論的發展實際上就是對西方國家經濟現實的反映。其次各種菲利普斯曲線理論都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菲利普斯曲線理論的發展實際上就是對西方國家經濟現實的反映,但某一理論只能反映某一時期的經濟現實,客觀地說失業與通貨膨脹關係的理論都存在著一些片面性或侷限性。

比如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線的發現揭示了在某些歷史時期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此消彼長的互動替代關係」。但是它卻忽視了人們的心理預期因素對菲利普斯曲線穩定性的重要影響。各派菲利普斯曲線理論雖然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它們之間卻存在著內在的互補性。

三、中國菲利普斯曲線的研究

(一)菲利普斯曲線在中國是否存在

。目前我國對於菲利普斯曲線的理論研究持有的觀點大致分為三類:

1、第一類認為我國存在菲利普斯曲線比較有代表的人物有:劉樹成(1997)在《論中國的菲力普斯曲線》中研究了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的關係。他通過研究改革開放前後中國的五種「產出——物價」曲線和改革開放後中國的「失業——物價」曲線,表明2023年以來,中國的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存在比較顯著的正相關,經濟增長率與物價**率之間的關係呈現基本菲利普斯曲線所所表明的同向變動關係,這是菲利普斯曲線與奧肯法則存在的證據,只是也要看到中高菲利普斯曲線陡峭變形的特點;張煥明(2003)在《1979—2023年我國菲利普斯曲線的研究》一文中認為我國的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可以用菲利普斯曲線描述,並通過計量分析,指出了我國經濟轉軌時期菲利普斯曲線的形式。

栗樹和(1988)在《經濟增長貨幣**與**水平建國以來我國物價總水平變動》一文中認為1953—2023年我國的菲利普斯曲線經歷了正斜率、正負斜率交替和負斜率三個階段;王明艦(2000)在《中國通貨膨脹問題分析》中研究了通貨膨脹與產出缺口的關係,表明通貨膨脹與產出缺口之間也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係,因此認為菲利普斯曲線與奧肯法則在中國也是存在的;周長才(2001)在《經濟增長與失業:奧肯定律在中國的存在性檢驗》中根據中國經濟發展與體制轉軌的現實,通過計算農村隱蔽失業與城鎮隱蔽失業而得出中國總的失業率,估算出的總失業率變動與產出變動之間顯著負相關,因此認為奧肯法則在中國是存在的;

2、第二類是我國不存在菲利普斯曲線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左大培(1996)利用回歸分析說明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我國,物價總水平每提高乙個百分點,當年的經濟增長率會提高0.42個百分點;但下一年的經濟增長率卻會下降0.

57個百分點,他認為認為通貨膨脹會抑制經濟的發展,也不可能會真正減少失業,他們通過介紹貨幣主義和理性預期學派的觀點來否定我國存在菲利普斯曲線;陳學彬(1996)在《對我國經濟執行中的菲利普斯曲線關係和通漲預期的實證分析》中認為採用最小二乘法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菲利普斯曲線進行估計,結果表明早期菲利普斯曲線並不能說明我國改革以來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的關係;加入

通脹預期作為解釋變數後估計結果有較大改善,但關鍵解釋變數t-1期gdp偏差項的係數為負值,違反理論假定,且其t檢驗也不顯著,說明附加預期的菲利普斯曲線也不能解釋我國改革以來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的關係;新凱恩斯主義菲利普斯曲線估計中也存在殘差序列正相關現象,估計無效。

3、第三類認為不確定我國是否存在菲利普斯曲線代表人物主要有崔建軍(2003),他在《重新認識菲利普斯的真正價值》,並利用國際間資料的比較來說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線可以分六種型別,長期菲利普斯曲線則極不規則。世界各國國情不同,菲利普斯曲線則不同,其存在與否不能絕對確定。錢宥妮(2005)使用我國建國以後1952~2023年的年度資料,將實際產出分解成不可觀測趨勢成分和週期成分,設定它們服從乙個簡單的向量自回歸過程,再運用卡爾曼濾波技術估計出我國1952~2023年的實際產出,從而得到產出缺口的估計值,在此基礎上對基於產出缺口的菲利普斯曲線形式進行了驗證,認為中國長期穩定的菲利普斯曲線是不存在的,短期內菲利普斯曲線在中國的存在性還不明確。

(二)菲利普斯曲線的主要型別

學者們發現中國的菲利普斯曲線形式並不同於西方而對於中國是否要接受菲利普斯曲線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菲利普斯曲線並沒有失效它從菲利普斯曲線存在的前提、內涵、變化形式等角度對此進行了解釋並提出了許多適合中國特定經濟環境的有中國特色的菲利普斯曲線。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菲利普斯曲線已經不再適用了它從實際經濟資料、新經濟的特點等角度對此進行了論證。

中國菲利普斯曲線實證研究可以分為三種型別。第一種是採用失業率的菲利普斯曲線。張煥明(2003)使用城鎮登記失業率估計了我國1979—2023年的菲利普斯曲線,發現在短期內治理通脹的政策對失業沒有影響,即菲利普斯曲線是垂直的。

但由於中國失業率資料缺乏足夠波動性,所以使用失業率構建中國菲利普斯曲線的實證研究已經不多了。

第二種是基於產出缺口的菲利普斯曲線。石柱鮮等(2004)估計了1980—2023年基於產出缺口的菲利普斯曲線,結果表明gdp缺口和通脹率之間存在緊密的正相關關係。範從來(2000)估計了1953—2023年的中國菲利普斯曲線,使用可比**計算的gdp指數作為現實經濟增長率,事先選定三個時間段的潛在經濟增長率,發現中國菲利普斯曲線是存在的。

劉斌、張懷清(2001)使用四種方法估計了中國的產出缺口,發現採用卡爾曼濾波方法估計的產出缺口在經濟解釋上更加合理,並在此基礎上用2023年1季度至2023年1季度的資料估計了我國的菲利普斯曲線,結果表明產出缺口和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正相關性。趙博、雍家勝(2004)的回歸結果表明中國的菲利普斯曲線是符合簡單預期的。

第三種是使用新凱恩斯菲利普斯曲線模型的實證研究。scheibe和vines(2005)使用中國季度資料估計了開放經濟下基於產出缺口的前瞻性和後向性新凱恩斯菲利普斯曲線,發現產出缺口、匯率和通脹預期對中國通脹有顯著作用。研究中國通脹的文獻還比較少。

僅有的幾篇也是以開放經濟中的菲利普斯曲線為主,還沒有文獻直接與gal and gertler(1999)等基準研究進行比較。

菲利普斯曲線到總供給曲線的關係研究

摘要 研究菲利普斯曲線推導總供給曲線的推導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菲利普斯曲線是關於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關係的函式,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具有反向的變化的關係。總供給曲線是關於商品 和產出的函式關係,商品 上公升時,產出往往增加,兩者具有正向關係。依靠奧肯定律和產品 和成本之間的關係,本文根據菲利普斯曲線腿帶...

菲利普斯曲線是什麼

1957年紐西蘭經濟學家菲利普斯根據英國近100年的資料作出了一條表示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關係的曲線。這條曲線表明,通貨膨脹高時,失業率低 通貨膨脹率低時,失業率高。這條曲線就是經濟學中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線。這就是說,在失業率低而通貨膨率高時,採用緊縮性財政與貨幣政策,以較高的失業率換取較低的通貨膨脹率...

新凱恩斯IS與菲利普斯曲線指導

一 新凱恩斯的is曲線推導 考慮三個市場,即信貸市場 貨幣市場和實物市場。1 信貸市場 三種資產 貨幣 債券和銀行貸款。假設借款者與貸款者依據利率水平要債券與貸款之間進行選擇。設是貸款的利率水平,為債券的收益率。貸款需求是貸款貸款利率和產出的函式 貸款供給是各資產的回報率的函式 其中,表示貸款供給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