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配套練習

2022-10-09 21:00:04 字數 1699 閱讀 6493

原文: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譯文:風停了,煙霧都消散盡淨,天空和遠山呈現出相同的顏色。(我乘著船)隨水流漂浮移動,隨心所欲,任船所至觀賞景物。從富陽到桐廬,一百里左右,奇異的山水,是天下絕無僅有的。

江水都呈青綠色,深深的水流清澈的千丈也能見底。游魚和細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直看下去,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洶湧的波浪猛似奔馬。

兩岸的高山,都長著耐寒常綠的樹,(高山)憑依山勢,爭著向上,彷彿競相向高處和遠處伸展;(它們)爭相比高遠,筆直地向上,直插雲天,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衝激著石頭,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兒相向鳴叫,鳴聲和諧動聽。(樹上的)蟬兒鳴唱沒有窮盡,(山中的)猿猴也時刻啼叫不停。

像老鷹飛到天上那樣追逐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靜下來;那些辦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還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可以見到陽光。

一、給下列加粗的詞注音

水皆縹碧()急湍甚箭( )泠泠作響( )

千轉不窮( )鳶飛戾天()經綸世務( )互相軒邈()嚶嚶成韻()橫柯上蔽()

二、解釋下列加粗的詞。

1.自富陽至桐廬2.從流飄盪()

3.急湍( )甚箭( ) 4.猛浪若奔

5.皆生寒樹6.互相軒邈

7.泉水激石8.泠泠作響

9.蟬則千轉不窮10.猿則百叫無絕( )

11.經綸世務者12.窺谷忘反( )

13. 橫柯上蔽14.疏條交映

三.解釋下列多義詞。

1.絕:天下獨絕( );猿則百叫無絕( )

2.上:負勢競上( ); 橫柯上蔽( )

3.直:直視無礙();爭高直指

四、翻譯下列句子

(1)從流飄盪,任意東西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4)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5)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6)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五、根據內容默寫語句

1、寫登舟縱目總體感受的句子是

2、寫江上放舟自由情態的句子是

3、概括讚嘆富春江美景的句子是

4、寫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5、寫江流氣勢磅礴的句子是

6、寫聽覺感受的句子是

7、以動寫靜,賦予靜止的山以奮發向上的無窮生命力的句子是

8.點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五、填空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朝的文學家________(人名),這是一篇以書信形式描繪富春江山水的美文,寄寓了作者熱愛自然、厭棄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懷。

六、簡答題

2.「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抓住了水怎樣的特點?從描寫角度看,採用了什麼手法?有何作用?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描寫了富春江水的什麼特點?

3.看到優美的山之形,聽到悅耳的山之聲, 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用原文語句回答,並翻譯)你認為這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23與朱元思書《與朱元思書》說課稿

與朱元思書 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 與朱元思書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我將以教什麼 怎麼教 為什麼這麼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教法學法 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這五個方面進行說課。首先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與朱元思書 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篇課文。該單元所選文...

《與朱元思書》練習題

與朱元思書班級姓名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 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

與朱元思書

作品原文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 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