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苦欲補瀉

2022-10-05 05:33:02 字數 4068 閱讀 4431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草之甘緩肝急。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

用辛補之,細辛。肝虛以陳皮、生薑補之。

酸瀉之,白芍。肝實,芍藥瀉之。白芍瀉肝火。以其能活血。

虛者補其母,水能生木,水乃肝之母。苦以補腎,熟地黃,黃柏是也。如無他證,惟不足,錢氏地黃丸補之。

實則瀉其子,心乃肝之子,甘以瀉心,以甘草瀉之。

肝色青,宜食甘,粳公尺、牛肉、棗、葵皆甘

酸入肝,酸瀉肝,辛補肝。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用五味子之酸收心緩。

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芒硝。

用鹹補之,澤瀉。虛則炒鹽補之。

甘瀉之。黃芪,甘草,人參。

虛者補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辛以補肝,以生薑瀉肝。如無他證,錢氏安神丸是也。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苦入心。

脾苦溼,急食苦以燥之。用白朮之苦燥脾濕。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甘草。

用甘補之。人參

苦瀉之,黃連

虛者補其母,火能生土,心乃脾之母。咸以補心,以炒鹽補之。

實則瀉其子,肺乃脾之子,咸以瀉肺,以桑白皮瀉肺。

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慄、藿皆鹹

甘入脾,甘補脾,苦瀉脾。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洩之。用黃連之苦瀉肺逆。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用酸補之,五味子用辛補之

辛瀉之。桑白皮酸瀉之

虛者補其母,土能生金,脾乃肺之母。甘以補脾,以甘草補之。

實則瀉其子,腎乃肺之子,咸以瀉腎,以澤瀉瀉腎水。

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

辛入肺,辛瀉肺,酸補肺。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用黃柏,知母之辛潤腎燥。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知母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

用苦補之,黃柏用鹹補之

鹹瀉之,澤瀉甘瀉之

虛者補其母,金能水金,肺乃腎之母。酸以補肺,以五味子補之。

腎本無實,本不可瀉,錢氏只有補腎地黃丸,無瀉腎之藥。

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

鹹入腎,鹹瀉腎,苦補腎。

五味所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

五味補瀉

酸入肝,酸瀉肝補肺。辛瀉肺補肝。肺克肝,肝生心,心克肺。

肝欲散,酸以瀉之。白芍瀉肝,以其能活血。

心苦緩,酸以收之。五味子收心,以其能養血。

肺欲收,酸收之。白芍斂肺,以其能下氣。酸補之。五味子補肺,以其能降氣。

苦入心,苦瀉脾補腎。腎克心,心生脾,脾克腎。

脾苦溼,苦以燥之。白朮。苦瀉之。黃連。

肺苦氣上逆,苦以洩之。黃連。

腎欲堅,苦以堅之。知母。苦補之。黃柏。

甘入脾,甘補脾瀉心。

肝苦急,甘以緩之。甘草

心欲軟,甘瀉之,甘草

脾欲緩,甘以緩之,甘草。甘補之。人參

辛入肺 ,辛瀉肺補肝。酸瀉肝補肺

肝欲散,辛以散之,川芎。用辛補之,細辛。

肺欲收,辛以瀉之。桑白皮

腎苦燥,辛以潤之。黃柏

鹹入腎,鹹瀉之。鹹補心瀉腎。

心欲軟,咸以軟之,芒硝。鹹補之,澤瀉。

腎欲堅,鹹瀉之。澤瀉

由五臟喜惡來定五臟補瀉。

酸入肝,酸瀉肝、補肺。 收肺、收心。

苦入心,苦瀉脾、補腎。 堅腎、燥脾洩肺。

甘入脾,甘瀉心、補脾。 緩脾、緩肝。

辛入肺,辛瀉肺、補肝。 散肝、潤腎。

鹹入腎,鹹瀉腎、補心。 軟心。

五臟所苦五臟所欲: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洩之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

脾苦溼,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洩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

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

辛散辛能散抑、散結、潤燥,辛者金也,金主散落,金生水故也。況抑結散,則氣液宣行,而津液生也。

酸收酸屬木也, 金燥主於散落,而木反之。

甘緩甘能緩急而散結,甘者土也,燥能急結,故緩則急散也

苦堅苦能燥濕而堅,火者苦也,《易》曰燥萬物者,莫乎火,凡物燥則堅也。

鹹軟咸能輕堅,鹹者水也,水潤而柔,故勝火之堅矣。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鹹味湧瀉為陰,淡味滲瀉為陽。

至於味之功能,如酸能收,甘能緩,辛能散,苦能堅,咸能軟。酸屬木也, 金燥主於散落,而木反之。土濕主於緩,而水勝之,故能收也。

苦能燥濕而堅、火者苦也,《易》曰燥萬物者,莫乎火,凡物燥則堅也,甘能緩急而散結,甘者土也,燥能急結,故緩則急散也。辛能散抑散結潤燥,辛者金也,金主散落,金生水故也。況抑結散,則氣液宣行,而津液生也。

藏氣法時論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咸能輕堅,鹹者水也,水潤而柔,故勝火之堅矣,此為五臟之味也。其為五味之本者,淡也。

淡,胃土之味也。胃土者,地也,地為萬物之本,胃為一身之本。天元紀大論曰∶在地為化,化生五味,故五味之本,淡也。

以配胃土,淡能滲洩利竅。夫燥能急結,而淡能緩之,淡為剛土,極能潤燥,緩其急結,令氣通行,而致津液滲洩也。故消渴之人,其率與食,皆宜淡劑。

至真要大論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鹹味湧洩為陰,淡味滲洩為陽。六者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堅、或輕,隨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也。

蓋寒熱溫涼平,藥之氣也;酸苦甘辛鹹,藥之味也。氣味相合,既成藥性。在藥物中,有同氣多味,同味多氣,錯綜複雜,參差不齊。

凡同氣之物,必有諸味;同味之物,必有諸氣。互相氣味,各有厚薄,性用不等。

氣味各分陰陽,陽為氣,陰為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洩,薄則通。氣薄則發洩,厚則發熱。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鹹味湧瀉為陰,淡味滲瀉為陽。

虛實補瀉

邪氣盛為實,精氣奪為虛。

不足補之,有餘瀉之。不足者,正氣不足,有餘者,邪氣有餘。

陽常有餘,陰常不足。

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

從五臟相生角度看,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腎生肝

實則瀉其子:肝實,瀉心。肝生心也。

虛則補其母:肝虛,補腎。腎生肝也。

母能令子虛,子能令母實。

從相剋角度看,肝克脾,脾克腎,腎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母能令子虛:肝實,補腎,腎克心也。心弱肝自平。雖未直接瀉心,但亦達到使子虛的目的。然後再因母子相生的關係,實則瀉其子,子虛母亦虛。

子能令母實:肝虛,補心。心克肺也,肺弱肝自平。子報母仇也。

以上單從相生相剋角度來看補瀉,而五行中相生自有相剋,相剋自有相生也。為求平,可取雙全之法。

肝實:瀉心、補腎。瀉心,肝生心也,實則瀉其子。子虛母亦虛。補腎,腎克心也,亦為使子弱,子弱母平。實則瀉其子,母能令子虛。

肝虛:補腎、補心。補腎,腎生肝也。補心,肝生心也,心克肺也。金弱木自平也。虛則補其母,子能令母實。

難經-第七十五難:經言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此言肝木實,肺金虛,瀉心火,補腎水。

肝木實,西方虛,肝木實則心火旺,木生火也;心火旺,則肺金虛,火剋金也。木侮金也。此二者一實一虛,罪魁禍首是心火旺盛。

則需要瀉心火,所以瀉南方。而為進一步瀉心火,則補北方。補腎水亦為瀉心火,水剋火也。

所以肝木實,瀉心火;肺金虛,補腎水,水剋火也。則瀉心火,補腎水亦位瀉心火,心火弱,則肝木降,肺金平。

體現了:實則瀉其子,母能令子虛,子能令母實三種補瀉原則。

理論分析推導:

單獨一臟虛實的補瀉方法:

肝木實,欲令肝木平,則方法有:法一,實瀉之,瀉肝木。法二,實則瀉其子,瀉心火。木生火也。法三:母能令子虛,瀉腎水。法四:補肺金。金剋木也。

肝木虛,欲令肝木平,則方法有:法一:虛補之,補肝木。法二,虛則補其母,補腎水。法三:子能令母實,補心火。法四:瀉肺金。

但似乎很少有只有單獨一臟之虛實的。

如肝木實,則心火旺,木生火也,肺金弱,火剋金也,木侮金也。脾土衰,木剋土也,木乘土也。獨獨似乎腎水未被波及。

但心火旺,可反侮腎水,而脾土弱,不能制腎水也。似乎一臟動,而其餘四臟皆動也。相應的盛衰變化。

如肝木虛,則心火虛,木生火也。肺金旺,金剋木也,脾土強,土侮木也。而對於腎水,肺金旺,金生水也。卻脾土強,土剋水。肝木虛,水生木也。一生兩制,是實是虛也?

五臟 已列印

特性功能在體開竅其華作用關係 一 心肺 1氣血互存 2氣血互用 3氣血互根 二 心脾1生血 2行血1主血脈 a主血 心主血 b主脈 百脈之血 發源心主宰於心 2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動a心藏神 b心主神明c君主之官 d五臟六腑之大主脈舌 1舌為心之苗 面 三 心肝 1行血 2精神活動 四 心腎 1水火相濟...

五臟五味五行辨

五臟五味五行辨.txt2機會靠自己爭取,命運需自己把握,生活是自己的五線譜,威懾呢們不親自演奏好它?五臟五味五行辨 2009 12 07 20 26 40 對於五臟 五味 五行的對應關係,感覺自己已經基本了解了,不就是肝木酸,心火苦,脾土甘,肺金辛,腎水鹹嗎?但是,對於以下的論述,我就有些糊塗了.肝...

眼睛是五臟的視窗 健康講座

眼角紅心火旺眼瞼黃是脾虛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其實眼睛也是全身健康的乙個視窗。眼睛可分為眼瞼 眼角 眼白 黑眼珠 瞳孔五個部分。中醫素來有五輪之說,眼瞼屬脾,眼角屬心,眼白屬肺,黑眼球屬肝,瞳孔屬腎,好像五個輪子,乙個套乙個。健康的眼睛黑白分明,明亮有神,視物清晰。眼球轉動靈活,沒有突出 下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