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閱讀訓練

2022-10-05 03:18:05 字數 3716 閱讀 4807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18分)

故鄉永在

凸凹故鄉的村口有一盤石碾,碾花已經斑駁了,卻依舊完整地立在那裡。因為與石碾有關的人,許多都還健在,包括我,也包括那個當著村長的人。

現在,人們都吃著麵粉和從東北流入的粳公尺,石碾的功能早已廢掉了,我們之所以還固執地保留著它,是因為它承載著生命的記憶。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故鄉的吃食幾乎只有玉公尺。玉公尺被我們種下,被我們收穫,然後拿到石碾上去加工,最後被我們吃到肚裡。

整個過程都是我們親自參與的勞作,沒有多餘的指望,也沒有坐享其成的不安,日子雖然清寡,卻也飽滿著。

在故鄉,還有乙個不能被拆卸的「部件」,便是村口大柳樹上,那掛用廢鐵製成的鐘。

生活,進入了人民公社的程式,勞動就變成了集體或團隊的方式,那掛鐘就有了發號施令的作用。那個時節,社會主義建設,在這個貧瘠的山地,其實也簡化為乙個解決吃飯的問題。如果不服從鐘的指令,土地就會荒蕪,玉公尺就會難豐收,人們就會挨餓。

況且,敲鐘的人和被鐘聲匯集的人,都要毫不例外地下到地里去,都要「躬耕田畝」。鍾所敲擊出的,不是「官本位」的權威,而是「民本位」的和聲,或者說,它是「日出而作」,結伴而行,共同創造生活的「安魂曲」。人們因此而敬重它,信任它。

所以,這掛鐘是個溫馨的歷史記憶,告訴人們:昨天的日子,還有一段值得回味的時光--物質雖然短缺,但卻有一種難得的公平與公正,人們一起卑微,一起忍耐,即便是含辛茹苦,血汗交迸,也是心甘情願的。

從山地走到平原,已20餘年了,故鄉的人事已更迭得無法辨認,甚至有「家園」不在之感。但是,只要一見到那石碾、那鍾,心頭就溫厚起來--因為它們還能指出我的來路,還能喚起我昨天的生命情感,便鬆了一口氣--故鄉還是在的。

父親去世之後,母親被我接了出來,回到故鄉的機會就少了。這反而加深了我對故鄉的思念。因為母親就像一把離鄉之土,即便是離開了母體,也帶著故鄉的腥味--她雖然身在城市,逡巡在樓宇之間,但她鄉音不改,所思所敘,都是故鄉的舊事,好像眼下的生活與她毫無關係。

她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一旦合上了眼睛,你一定把我弄回老家去,跟你父親葬在一起。」

你若跟她叨念眼前的事物,她的眼神是淡漠的,跟你的感情好像也有些隔膜;只有說到家鄉的一枝一葉,她才明亮了眼睛,話語綿密得像仲夏的雨腳,一團親情也盈盈溢溢。於是,母子的語境便總是過去的時態,好像我還未曾長大,依然依偎在她的雙膝之上。

母親真是一把故鄉的土,即便是灑落在異鄉,也固執地培植著屬於故鄉的情感。

故鄉的村長是我的同齡人,有一些文化,有一些主見。他專程來找我,對我說:「你也算是個名人了,我想給你在家鄉修一座故居。」

我說:「你千萬別做煞風景的事,咱家鄉最讓人動心的是村頭的石碾、大柳樹上的掛鐘,還有南方人稀罕的大土炕和石板瓦頂的傳統民居,而不是乙個無名作家的所謂故居。所以,你要真的開發旅遊的話,就該保留好故鄉那些原汁原味的東西。

」村長對我有意見,忿忿地走了。不久就傳來訊息,說村長貸了一筆款,修了一片南方的曲徑迴廊和竹樓茅舍。我心中很是不快,感到所謂故鄉,其實是相對於遊子來說的,或者說是相對於過去的生活記憶來說的;故鄉之內的人,往往是不懂故鄉的,是體會不到故鄉的意味的。

雖然我不同意村長的做法,但我沒有加以阻攔,因為我明白,故鄉畢竟是那裡的人的生存土壤,要想過上好日子,固守是沒有出路的,就得發展。而發展是不念舊的,它面對的是未來。只是出於對石碾和鐘的擔憂,我給他寫了一封信,希望他善待它們,那是遊子對故鄉的感情寄託。

他回信給我,請我放心,說對待那些舊物,他的感情是與我相通的。但他在最後反問我道:如果我不在了,又該怎麼辦?要知道,後人的想法到底與我們的不同。

他的反問使我陷入久久的憂傷。母親察覺了我的情緒,送來探尋的目光。

我心頭一熱,對自己說:石碾與鐘不在了又有何妨?還有父母的墳塋!

父母的墳塋就是遊子的根脈,所在之地,也就是故鄉了。

1.關於故鄉的「在」與「不在」,作者的認識經歷了乙個怎樣的變化過程?(4分)

答2.作者為什麼特別希望能保留下故鄉的石碾和鐘?(4分)

答3.文章的主題是故鄉,卻用了不少篇幅敘寫母親,這樣寫有什麼作用?(4分)

答4.某些舊的東西(如文中所寫的石碾、鐘、傳統民居)有其特定的價值,但保留它們可能會影響未來的發展,這時候我們是應該更強調保留,還是應該更關注發展?請結合本文文意,談談你的看法。(6分)

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18分)

隨風吹笛

林清玄遠遠的地方吹過來一股涼風。風裡夾著呼呼的響聲。

側耳仔細聽,那像是某一種**,我分析了很久,確定那是笛子的聲音,因為簫的聲音沒有那麼清晰,也沒有那麼高揚。

由於來得遙遠,我對自己的判斷感到懷疑:有什麼人的笛聲可以穿透廣大的平野,而且天上還有雨,它還能穿過雨聲,在四野裡擴散呢?笛的聲音好像沒有那麼悠長,何況只有簡單的幾種節奏。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鄉下的農田,左右兩面是延展到遠處的稻田,我的後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顯然是來自麻竹林,而後面的遠方彷彿也在迴響。

竹林裡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時候我覺得所有的林間,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歷史悠遠的竹林。因為所有的樹林再密,陽光總可以毫無困難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葉,有時連陽光也無能為力;再大的樹林也有規則,人能在其間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無規則的,有時走進其間就迷途了。

因此自幼,父親就告訴我們「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況有的竹林中是有亂刺的,像刺竹林。

這樣想著,使我本來要走進竹林的腳步又遲疑了,在稻田田埂坐下來,獨自聽那一段**。我看看天色尚早,離竹林大約有兩里路,遂決定到竹林裡去走一遭--我想,有**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時,整個人被天風海雨似的**震懾了,它像一片樂海,波濤洶湧,聲威遠大,那不是人間的**,竹林中也沒有人家。

竹子本身就是樂器,風是指揮家,竹子和竹葉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發現,原來竹子灑過了小雨,上面有著水漬,互相摩擦便發生尖利如笛子的聲音。而上面滿天搖動的竹葉間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風,發出許多細細的聲音,配合著竹子的笛聲。

每個人都會感動於自然的聲音,譬如夏夜裡的蛙蟲鳴唱,春晨雀鳥的躍飛歌唱,甚至颳風天裡滔天海浪的交響。凡是自然的聲音沒有不令我們讚嘆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靜的夜裡聽到遠處的春雷乍響,心裡總有一種喜悅的顫動。

我有乙個朋友,偏愛蟬的歌唱。孟夏的時候,他常常在山中獨坐一日,為的是要聽蟬聲,有一次他送我一捲錄音帶,是在花蓮山中錄的蟬聲。送我的時候已經冬天了,我在寒夜裡放著錄音帶,一時萬蟬齊鳴,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無數的蟬在盤飛對唱,那種經驗的美,有時不遜於在山中聽蟬。

後來我也喜歡錄下自然的聲籟,像溪水流動的聲音,山風吹撫的聲音,有一回我放著一捲寫明《溪水》的錄音帶,在溪水琤之間,突然有兩聲山鳥長鳴的銳音,盈耳繞梁,久久不滅,就像人在平靜的時刻想到往日的歡愉,突然失聲發出歡欣的感嘆。

但是我聽過許多自然之聲,總沒有這一次在竹林裡感受到的聲音那麼深刻。原來在自然裡所有的聲音都是獨奏,再美的聲音也僅彈動我們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響整個包圍了我,像是百人的交響樂團剛開始演奏的第乙個緊密響動的音符,那時候我才真正知道,為什麼中國許多樂器都是竹子製成的,因為沒有一種自然的植物能發出像竹子那樣清脆、悠遠、綿長的聲音。

可惜的是我並沒有能錄下竹子的聲音,後來我去了幾次,不是無雨,就是無風,或者有風有雨卻不像原來配合得那麼好。我了解到,原來要聽上好的自然聲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變化無窮,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沒有風,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風,竹子才變成**,而有風有雨,正好能讓竹子摩擦生籟,竹子才成為交響樂。

失去對自然聲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當有人說「風景美得像一幅畫」時,境界便低了。

那一天,我在竹林裡聽到竹子隨風吹笛,竟忘記了時間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陽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經停了,我卻好像經過了一場心靈的沐浴,把塵俗都洗去了。我感覺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沒有自暴自棄的理由。

(選自《林清玄散文選》)

5.文章由「遠遠的地方吹過來一股涼風。風裡夾著呼呼的響聲」開篇,有什麼作用?(4分)

答6.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4分)

散文閱讀指導與訓練

主備人 一 考綱要求 1 能品味重要詞語和句子在語言環境中的內涵和作用。2 能找出文中關鍵語句,能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文段 文章的主要意思。3 能初步把握文段內部或文段之間的內容和結構的聯絡,把握語段的思路和中心意思,並能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出來。4 了解五種表達方式。5 正確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意思或思想感情...

散文閱讀鑑賞

散文閱讀指導 知識鏈結 一 散文的定義 散文是作者運用生動活潑 形象具體的語言描摹社會生活中的人 事或自然景觀,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諦 哲理,真摯表達對社會 人生 自然的感悟的一種文體。散文是一種最適於抒寫作者主觀情感 心靈的文學樣式。它是一種 自我 的文學,個性 的文學!二 散文的特徵 特點 散文要以...

散文閱讀方法

文學作品的閱讀和欣賞,是學生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也是高考考查的乙個重要內容。自小學一年級到高中階段,學生閱讀的文學作品的數量是可觀的,應該具備了最基本的理解和鑑賞能力,應付高考是綽綽有餘,但情況並非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事實上,學生在進行大量的閱讀中,並非伴隨能力的提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缺乏有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