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學生共成長肇東市西八里中心小學李慧

2022-10-01 22:42:08 字數 1491 閱讀 1637

我與學生共成長

肇東市西八里中心小學校李慧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我擔任科學學科的教學工作已經三年了,我辛苦著、勞累著、快樂著、摸索著。三年裡,我與學生共同成長。

與學生共成長,看似平常,但絕不是乙個簡單的口號,而是一種理念,是一種行為的表現,更是思想深處的感動。

作為科學教師,要想開展好教學活動,必須要參與到每乙個學習環節之中,與學生共同去**,將要遇到的問題,去體驗**與發現中的樂趣。與學生共成長就要了解學生,走進學生。小學生的想法單純,活潑好動。

我抓住這個特點,課間與他們共同遊戲,培養感情,課後與他們交談,了解他們的喜好及性格特點。成為他們的好朋友。在潛移默化中,傳授給他們科學的知識。

例如,一年冬天,窗戶玻璃上結了許多霜花。有的孩子會問,這麼美麗的霜花是怎麼「變」出來的呢?我就趁機給他們介紹了,水的幾種形態的轉換,他們聽得津津有味,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科學素養,還樹立了教師在學生當中的威信。

科學是一門精密的學科,容不得有半點馬虎,只有對知識內容有了充分的認知和充足的準備,我們的教學才能有效地進行。否則將適得起反,我就曾經經歷過這樣一次失敗。

我教三年級《磁鐵的性質》一課時 ,課前我準備了條形磁鐵、鐵釘等教具,自認為做好了充分準備,上課後通過我的演示驗證,讓學生知道,相同的磁極之間相互排斥,不同的刺激之間相互吸引。我讓學生分成小組去驗證,磁鐵不同位置的磁性強弱不同,就在這時出現了狀況,各小組成員實驗結束後,匯報時卻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有的學生實驗成功,則有的實驗不成功。

我驚呆了,如此簡單易操作的實驗,怎麼會出現差異呢?我急忙深入乙個小組,與學生一起驗證,這才明白問題就出現在,我拿給學生的部分磁鐵沒有磁性。因為缺少了實驗的說服力,接下來的教學,我只能通過語言描述,可能會出現的磁力效應。

看著有些學生失望的目光,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一節課從我信心滿滿的準備,到草草結束,使我的心情落到谷底。歸根結底是因為沒有充足的準備,過於馬虎導致的。

回家後我通過網上查閱相關資料,才知道,磁鐵在特定條件下是會失去磁性的。當第二節課時,我吸取了上節課的教訓,提前檢驗了每一塊磁鐵。當我看見學生們利用學到的知識,實驗成功時,歡心雀躍的樣子,我的心裡由衷的感到滿足。

現在回想,這件事雖然結束了,但在這個過程中,我也親歷了一次科學**,體驗了**的全過程和失敗的頹廢,得到更多的卻是教訓。在教學中,我雖然注重了教學過程中「生成性問題」的價值,但在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卻沒有以嚴謹的態度面對知識。在以後的每次科學實驗中,我都提前驗證做到萬無一失,一次失敗的課堂經歷,讓我得到了成長。

因此我覺得,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難免有教學環節的失敗和做不成功的實驗,貴在不斷的探索。作為科學教師應該培養自己的「科學興趣」,用我們自身親近科學、體驗科學、熱愛科學的情感和行動來影響和感染我們身邊的學生。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和學生一起對科學**進行積極的體驗,並掌握科學**的基本技能,以便在教學過程中承擔起指導的責任。教科學就要做科學,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先要自己具備較好的科學素養,才能勝任科學課的教學。

與學生共成長,是為人師表的動力;是嚴謹治學的動力;是樂於奉獻的動力。與學生共成長,才能體現教學的價值;才能體會需要與被需要的重要,才能享受感動與被感動的快樂。

高三,我與學生共成長

高三啊!值得珍惜!我與學生一起歡笑,一起流汗,飄飄間那些都已離我們遠去,我們只能看著它的背影,踏上新的征途。前程漫漫,熟知深淺?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跌宕起伏。如今畢業季已到,讓我們師生都忘記那些悲傷地往事吧,不要讓它成為你們未來路上的障礙 記住那些歡笑吧,也許適當的時候它能發揮作用。銘記未來,把握現...

我與學生共成長 正稿

3 解直角三角形 一章中,放棄了書本的引入,改為 每個星期一我們都要進行公升國旗儀式,我們有沒有辦法可以知道旗桿又多高呢?假如提供給你一把公尺尺和乙個量角儀的話,你又有什麼樣的方法使得自己可以計算出旗桿的高度呢?其次,課堂氣氛 易放能收 是教學課堂的一大準則。最成功的老師 莫過於引領著學生自然進入到...

課改之路,我與學生共成長

課改在我校轟轟烈烈開展已經有三年多了。在這期間,多夢上級領導關懷,我參加了各種培訓,聆聽了給位專家的講座。與此同時,我每天都會擠出時間讀書,從書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希望能盡快的提公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這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大膽嘗試,遇到困難就去問老師 書,去請教同行。終於,在這課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