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課後反思

2022-10-01 04:24:06 字數 818 閱讀 8507

作者:王姝蘋

**:《心事·教育策劃與管理》2023年第06期一、貫徹教學設計,基本體現「三疑」課堂

《晏子使楚》共兩個課時,第一課時讓學生對文字有個基本的了解。「三疑導學」課堂,是由問題導向課堂,由問題驅動課堂,因此在匯入部分,丟擲「齊王愛鳥」的故事,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晏子是個什麼樣的人,激發學生的探疑興趣。在理解了題目意思之後,讓學生說說自己想出文中了解些什麼,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質疑,這時,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評價,並與教師所提問題相整合,提煉出「晏子使楚發生了什麼事」等與教學目標相關的問題,再此基礎上展開教學。

教學設計中的「默讀知大意」、「默讀學鬥智」,主要採取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與文字對話,在生生互動的過程也就是學生質疑、探疑、解疑的過程。讀文、思考、歸納、組織語言都是「三疑」精神的體現。最後,在初步理解文字的基礎上,分角色演一演,想象、補充人物語言、動作,學生對文字有了個性化的理解與感悟,這也是「解疑」的體現。

在這堂課中基本體現了「三疑」課堂的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

二、課堂教學遺憾,細節處理「缺筆」明顯

在「默讀知大意」的自學環節,要求學生默讀文章,並用關鍵字概括出文中的三個小故事。但由於在出示自學提示時,教師沒有對具體方法進行強調、示範,指令不夠清楚,導致學生最初難以下筆,總結概括關鍵詞沒有落實。另外,在學生扮演文中角色上台表演時,在角色分配上,略顯隨意,學生沒有根據文中的描述,有意識地挑選與人物相似的同學擔任角色,此外,學生的語言還停留在文字上,動作較拘謹,沒有傳達出人物特有的個性,由此可見,他們對人物精神的領會仍然比較膚淺。

最後,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學生之間的互評,教師對小組的評價都較少,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學生的參與感,沒有更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晏子使楚》課後反思

晏子使楚 這篇歷史故事記敘了春秋時期齊國的晏子出使楚國的事。楚王想侮辱晏子,晏子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針鋒相對,反駁了楚王,維護了國家尊嚴。由 進城門 見楚王 赴酒席 三個小故事組成,三個小故事的記敘方法基本上一致,都是先寫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寫晏子智鬥楚王,最後寫楚王只好認輸。回想自己的課堂教學,做得...

反思《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 教學反思 2013.4 本文記敘課文記敘了晏子出使楚國時,智鬥楚王 維護齊國尊嚴的三個小故事。語言簡潔生動,通過對話展開情節,刻畫人物,雙方辯詞的鋒芒,都表現得準確而生動,恰當地體現了人物的身份特徵。在教學中,晏子的爭辯不應用嘴巴或書本傳授給學生,而應創設情景,提出問題,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去...

晏子使楚反思

教學反思 結合這一單元的主題是 語言的藝術 教學中我在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和晏子與楚王的三次鬥智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晏子的語言巧妙之處。真正從學生角度出發,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使學生在讀讀 畫畫 議議中完成學習目標,達到學習目的,提高他們的思辨能力,同時也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感受了語言的魅力。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