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混凝土施工技術措施

2022-09-26 09:48:05 字數 3889 閱讀 2661

1.1.1.高效能混凝土施工技術措施

1.1.1.1.施工前準備

⑴制定施工全過程和各個施工環節質量控制內容與質量保證措施,並提前完成全部原材料品質指標檢驗及配比選定,並形成相應技術檔案。

⑵混凝土工程正式施工前針對以下內容形成正式的技術檔案:

①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要求及管理措施;

②落實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所提出的特殊要求的具體措施;

③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攪拌、運輸、澆築、振搗、養護等關鍵工序的施工質量要求及其實現措施;

④混凝土耐久性專項檢查的方法、裝置以及試驗人員培訓;

⑤對施工試件的製樣和養護所作出的明確規定;

⑥預應力結構和連線縫施工專門操作細則和質量檢驗標準。

⑶混凝土施工前,確定並培訓專門從事混凝土關鍵工序過程施工的操作人員和記錄人員。

⑷混凝土工程正式施工前,針對不同混凝土結構的特點和施工季節、環境條件特點進行混凝土試澆築,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1.1.1.2.原材料管理

⑴混凝土原材料按技術質量要求由專人採購與管理,採購人員和施工人員之間對各種原材料有交接記錄。

⑵混凝土原材料進場後,對原材料的品種、規格和數量以及質量證明書等進行驗收核查,並按有關標準的規定取樣和複驗。經檢驗合格的原材料方可進場。對於檢驗不合格的原材料,按有關規定清除出場。

⑶混凝土原材料進場後,及時建立「原材料管理台賬」,主要包括進貨日期、材料名稱、品種、規格、數量、生產單位、供貨單位、「質量證明書」編號、「複試檢驗報告」編號及檢驗結果等。「原材料管理台賬」填寫正確、真實、專案齊全。

⑷混凝土用水泥、礦物摻和料等採用散料倉分別儲存。袋裝粉狀材料在運輸和存放期間用專用庫房存放,且特別注意防潮,不得露天堆放。

⑸混凝土用粗骨料要求分級採購、分級運輸、分級堆放、分級計量。

⑹不同混凝土原材料有固定的堆放地點和明確的標識,標明材料名稱、品種、生產廠家、生產日期和進場日期。原材料堆放時有堆放分界標識,以免誤用。骨料堆場事先進行硬化處理,並設定必要的排水條件。

1.1.1.3.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參照現行標準,通過對混凝土工作效能、力學效能、耐久性能以及抗裂效能進行對比試驗後確定:

⑴選用低水化熱和低鹼含量的水泥,盡可能避免使用早強水泥和高c3a含量的水泥;

⑵選用球形粒形、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潔淨骨料;

⑶適量摻用優質粉煤灰、磨細礦渣粉等礦物摻和料或復合礦物摻和料;

⑷採用具有高效減水、適量引氣、能細化混凝土孔結構、能明顯改善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專用復合外加劑;

⑸限制混凝土的最低強度等級、最大水膠比、最小水泥用量、最低膠凝材料用量和最大膠凝材料用量;

⑹盡可能減少混凝土膠凝材料中的水泥用量。

1.1.1.4.攪拌

⑴混凝土原材料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進行準確稱量,其最大允許偏差符合下列規定(按重量計):膠凝材料(水泥、礦物摻和料等)±1%;專用復合外加劑±1%;粗、細骨料±2%;拌合用水±1%。

⑵攪拌混凝土前嚴格測定粗細骨料的含水率,準確測定因天氣變化而引起的粗細骨料含水量變化,以便及時調整施工配合比。含水量每班抽測2次,雨天隨時抽測。

⑶採用強制攪拌機攪拌混凝土,電子計量系統計量原材料。投料順序:細骨料→水泥→礦物摻和料和專用復合外加劑→攪拌→水→充分攪拌→粗骨料→繼續攪拌至均勻為止。

上述每一投料階段的攪拌時間不少於30s,總攪拌時間不少於3min。

⑷拌製第一盤混凝土時,可增加水泥和細骨料用量10%,保持水膠比不變,以便攪拌機持漿。

⑸炎熱季節攪拌混凝土時,採取在骨料堆場搭設遮陽棚、採用低溫水攪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溫度,或盡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攪拌混凝土。

1.1.1.5.運輸

⑴在運輸混凝土過程中,保持運輸混凝土的道路平坦暢通,保證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保持均勻性,運到澆築地點時不分層、不離析、不漏漿,並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氣量等工作效能。

⑵運輸混凝土過程中,對運輸裝置採取保溫隔熱措施,防止區域性混凝土溫度公升高。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水份進入運輸容器或蒸發,嚴禁在運輸混凝土過程中向混凝土內加水。

⑶儘量減少混凝土的**次數和運輸時間。從攪拌機卸出到澆築完畢的延續時間應以不影響混凝土的各項效能。

⑷採用攪拌罐車運輸混凝土,到達澆築現場時,將攪拌罐車高速旋轉20~30s,再將混凝土拌和物餵入幫浦車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

⑸採用混凝土幫浦輸送混凝土時,要特別注意如下事項:

①幫浦送混凝土的坍落度盡量小;

②幫浦送混凝土時,輸送管路起始水平標段長度不小於15m;

③向下幫浦送混凝土時,管路與垂線的夾角不小於12°;

④混凝土一般在攪拌後60min內幫浦送完畢,且在1/2初凝時間內入幫浦,並在初凝前澆築完畢;

⑤因各種原因導致停幫浦時間超過15min時,每隔4~5min開幫浦一次,正轉和反轉兩個衝程,同時開動料斗攪拌器;

⑥如停幫浦時間超過45min,將管中混凝土清除。

1.1.1.6.澆築

⑴澆築混凝土前,針對工程特點、施工環境條件與施工條件事先設計澆築方案,包括澆築起點、澆築進展方向和澆築厚度等;混凝土澆築過程中,不得無故更改事先確定的澆築方案。

⑵澆築混凝土前,指定專人作重複檢查鋼筋保護層墊塊的位置、數量及其緊固程度;側面和底面的墊塊至少為4個/m2,綁紮墊塊和鋼筋的鐵絲頭不得伸入保護層內;確保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使用定製的保護層定位夾;當採用細石混凝土墊塊時,其抗腐蝕能力和抗壓強度高於構件本體混凝土,且水膠比不大於0.35。

⑶混凝土入模前,測定混凝土的溫度、坍落度和含氣量等工作效能;只有拌合物效能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澆築。

⑷混凝土澆築時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大於2m,當大於2m時,採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輔助輸送混凝土。

⑸在炎熱季節澆築混凝土時,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鋼筋的溫度以及附近的區域性氣溫均不超過40℃;在低溫條件下,採取適當的保溫防凍措施;在相對濕度較小、風速較大的環境下澆築混凝土時,採取噴霧、擋風等措施,避免澆築有較大暴露面積的構件。

⑹澆築如承臺等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前,根據結構截面尺寸大小預先採取必要的降溫防裂措施,如搭設遮陽棚、預設迴圈冷卻水系統等。

⑺採取必要措施以保證新澆混凝土與鄰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質間的溫差不大於20℃。

⑻澆築預應力混凝土梁時,採用快速、穩定、連續、可靠的澆築方式一次澆築成型。

1.1.1.7.振搗

⑴混凝土振搗採用插入式高頻振動棒、附著式平板振搗器、表面平板振搗器等振搗裝置。預應力混凝土梁採用側振並輔以插入式振搗器振搗。

⑵混凝土振搗應按事先規定的工藝路線和方式進行。

⑶採用插入式高頻振搗器振搗混凝土時,採用垂直點振方式振搗。混凝土較粘稠時,加密振點分布。每點的振搗時間一般不超過30s,避免過振。

⑷在振搗混凝土過程中,加強檢查模板支撐的穩定性和接縫的密合情況,以防漏漿。混凝土澆築完後,仔細抹面壓平,抹麵時嚴禁灑水。

1.1.1.8.養護

⑴混凝土振搗完畢後,及時採取適當的保溫保濕措施對混凝土進行養護。

⑵當新澆混凝土具有暴露麵時,先抹平,再用麻布、草簾等覆蓋,並及時噴霧灑水保濕養護7d以上。待水泥水化熱峰值過後,若需撤除麻布或草簾,要再用塑料薄膜將暴露面緊密覆蓋14d以上(塑料薄膜與混凝土表面之間不得留有空隙),直至下道工序為止。

⑶當混凝土採用帶模養護方式養護時,保證模板接縫處混凝土不失水乾燥。新澆立面混凝土振搗完成後24~48h且強度發展至對結構安全性無不利影響時,略微鬆開模板,並澆水養護直至下道工序為止。

⑷當混凝土強度滿足拆模要求,且芯部混凝土與表層混凝土之間的溫差、表層混凝土與環境之間的溫差均不大於20℃時,方可進行拆模。

⑸拆模後,迅速採取切實措施對混凝土繼續進行後期養護。採用麻布、草簾等覆蓋或包裹暴露面混凝土,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將麻布、草簾等保濕材料包覆(裹)完好。包覆(裹)期間,包覆(裹)物完好無損,彼此搭接完整,內表面具有凝結水珠。

包覆(裹)養護時間不少於28d。

⑹在寒季和炎熱季節,採取適當的保溫隔熱措施,保證養護期間混凝土的芯部與表層、表層與環境之間的溫差不超過20℃。

⑺新澆築的混凝土與流動的地表水相接觸前,採取臨時保護措施,直至混凝土獲得50%以上或75%以上(當環境水具有侵蝕作用時)的設計強度,且保溫保濕養護時間不少於14d。養護結束後及時回填。

保證高效能混凝土耐久性的施工技術措施

回達鵬3 河北省高速公路京滬管理處,河北滄州061000 摘要 高效能混凝土質量滿足耐久性的主要途徑有很多,採用優良的施工技術措施是保證高效能混凝土耐久性的關鍵,介紹了保證高效能混凝土耐久性的施工技術措施,並對施工中控制高效能混凝土不開裂的措施進行了研究。關鍵詞 高效能混凝土 耐久性 施工 措施 中...

鐵路高效能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補充意見

一 總則 1.1 在工期緊,任務重,需要在冬季安排混凝土施工的工程,可以安排冬季施工。根據不同工程環境條件 混凝土等級 需要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 施工工藝分別對待,選摻合適的外加劑 外摻料以及水泥膠結材料和混凝土澆築後的保溫防凍措施。1.2 本意見是總結近年來混凝土冬季施工成功的經驗作為混凝土冬季施工...

京滬高速鐵路高效能混凝土施工技術方案

1.京滬高速鐵路橋梁基礎高效能混凝土施工技術方案 2.京滬高速鐵路橋梁墩台高效能混凝土施工技術方案 3.京滬高速鐵路鋼 混凝土連續結合梁高效能混凝土施工技術方案 4.京滬高速鐵路預應力混凝土現澆梁高效能混凝土施工技術方案 5.京滬高速鐵路預應力混凝土預製梁高效能混凝土施工技術方案 6.京滬高速鐵路高...